APP下载

课后作业在整体教学过程中的设计与实施

2022-07-15张江李淑丽唐洁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环节目标

张江 李淑丽 唐洁

教学过程涉及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包括备课与预习、授课与听讲、作业完成与批阅反馈、答疑辅导与复习练习等不同环节。各环节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先后发生,又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构成教学活动的统一整体。课后作业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师生互动的重要媒介。课后作业的设计者是教师,完成者是学生。教师对于课后作业的设计不是简单地作业布置,而是融合于教学活动各个环节、贯穿教学活动始终的一个完整过程。

作业设计的“闭环”过程与教学活动整体性示意图如下:

1.课后作业设计的两个参照点

一是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是作业设计的根本依据。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研究课程标准,并将其分解、细化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指向的是知识与能力,课后作业设计是强化教学目标达成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每一项作业任务并明确任务价值和精心选取每一道作业题目并明确题目意义,是实现高效作业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以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I中的“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为例。其课标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过程。教师可将其分解为以下教学目标:了解岩石圈的概念及其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关系;概述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及形成过程;解释各类岩石间及岩石与岩浆间的相互转化过程并绘制示意图;理解示意图并运用其解释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相关问题。針对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复习与预习类作业,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并预习新知识,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作好知识铺垫。课后作业可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和重难点知识的理解运用,考虑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设计形式多样、富有层次和难度梯度的课后作业。

二是考试要求与典型试题是作业设计的重要参照与内容来源。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即高考),对知识深度、宽度和学生核心素养及能力层级的考查不尽相同。教师要研究高考评价体系,了解高考的核心功能、考查内容与考查要求,明确“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考试本源性问题,既指导课堂教学和复习备考,也为课后作业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与执行标准。教师要研究高考与模拟试题,选取适合学生能力水平与知识结构的典型试题作为课后作业的内容来源,即“依据考情”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提升课后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2.课后作业实施的两个着力点

一是课堂教学要对作业设计进行有效回应。课堂教学的设计思路、组织方式与实施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了解、掌握知识的宽度以及消化、理解知识的深度。课堂教学决定着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与课后作业发挥的效力。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有意识地采用口头提问、设置思考题、进行课堂练习等不同形式,实现对作业中涉及的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落实,侧重对完成作业或解题所需方法的渗透。让学生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与解题的思路、方法,并在课后作业中得到验证与使用,从而回应作业设计指向课标要求与教学目标的初衷。

二是教师的作业指导力是学生形成解题思路的良好“催化剂”。如果将布置作业理解为“意欲何为”,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如何为”。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活动,而是要经历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精准分析问题、反思改进、变换方法直至解决问题等不同阶段。解题过程要调动多种感官进行深度思维,其复杂性、艰巨性和重要性丝毫不亚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布置作业不能只是简单地说明内容和完成要求,而是要依据学情给予学生方法指导,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3.课后作业的评价与反馈

教师批阅作业的过程伴随着评价与反思。如果说,学生完成作业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检测,那么,教师批阅作业、梳理作业中共性与个性问题并分析问题的成因,则是对教学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的有效手段,是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控和改进的重要依据,是与备课教研、课堂教学实施同等重要的环节。学生作业中的共性问题,也为新一轮的备课提供了研究主题,为新阶段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提供了指引。

教师对作业的批阅与反馈,既是某一章节知识或教学阶段的“闭环”结束,又是下一阶段新的教学环节的开始,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衔接过渡的重要作用,使教学活动处于“脉冲式推进与螺旋式上升”的持续状态。

课后作业设计的过程是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是师生间不断磨合适应的过程,是打造精彩高效课堂的重要条件。教师只有增强作业设计的整体性意识,提高对作业价值的认识,作业设计的重点环节与操作要领才能得到不断改进,课后作业在整体教学活动中的设计与实施才能得到不断加强,教学活动各环节才能相互协调、运行顺畅,才能实现教学活动整体性的构建与完善,教与学才能呈现不断螺旋式上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编辑 _ 张晓震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环节目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