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2-07-15罗滨支瑶任兴来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海淀区研修育人

罗滨 支瑶 任兴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要把統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

海淀区是教育大区,高校云集,中小学数量多、类型全,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近年来,海淀区立足市情、区情,加强顶层设计,党政齐抓共管,打破学段区隔,促进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好思政课,走出了一条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为载体、推进育人机制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海淀思政教育之路。

1.建立协同攻坚机制,研发系列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课例

海淀区基础教育系统内部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学校创新相结合,建立了区委教育工委和区教委统筹规划,教科研部门和教师培训部门两翼推进,全区中小学协同攻坚的工作机制。

2020年6月,在市区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等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和区域内中小学,成立“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研组”(以下简称“一体化教研组”)。一体化教研组实行双组长制,由高校和中学教师同时牵头,努力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联通、教学研究互通、教学资源融通和教师专业发展贯通。

“一体化教研组”成立两年来,形成了常态化研讨机制。来自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由过去的“背对背”变成现在的“面对面”,大家坐在一起集体备课,围绕思政课程优化和教学衔接,进行一体化课例研究、一体化专题研讨、一体化教师研修等,打好思政课程的“组合拳”,有力促进了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在教学研究方面,“一体化教研组”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建立内部贯通、市区联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围绕共同的教学话题和议题,如“疫情大考的中国答卷”“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学党史·悟思想·增自信”等,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上一堂课,将不同学段思政课讲得既深入浅出,又引人入胜,为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2.聚焦教学关键问题,探索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路径和策略

在课例研发基础上,通过课题研究,加强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特别是相邻学段思政课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一体化研究,促进大中小学在思政课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上的顺序性、衔接性和递进性。提炼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路径与策略,将优质思政课教学一体化课例转化为教学资源,提升新时代思政课的育人质量。

“一体化教研组”申报北京市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课题“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施路径研究”、海淀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实践研究”,目前正在构建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内容整体视图,研制思政课一体化学业标准,优化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内容体系,重点是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程,实现整体设计、循序渐进和逐步深化。此外,课题组聚焦思政课一体化课程规划、课堂教学、学业评价、教学资源和教师成长中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如何基于教学内容和学情,上好不同学段的思政课,如何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学理性”等八个相统一,如何在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价方面体现一体化衔接。对这些关键问题的研究思考和实践探索,有助于在思政课全程育人的道路上形成合力,促进区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3.建设思政课基地校,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持续改进

思政课基地校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示范校,也是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实验校、基地校。建设思政课基地校对加强思政学科建设、推进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持续改进、提升思政学科育人质量大有裨益。

2020年,在“海淀区学科建设2.0行动”中,根据区级思政课基地校遴选条件和职责,全区设立了5所小学、7所中学、4所大学为思政课一体化基地校。由这些学校的学科首席教师牵头,组成校本研修共同体,发挥“微团队”专长,多维度推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思政课基地校的日常研究与实践,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积累了鲜活经验,对促进区域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

例如,学院路学区成立中小学思政课教研室,推进学院路学区各校思政课协同发展;清河学区组织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师培训研讨会,聚焦小初高衔接,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实践研究;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建基地启动仪式暨‘永远跟党走’党史学习教育进课堂活动”;在北京市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示范基地建设工作中,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被评为首批示范基地。

“区域—学区—学校”三级联动,为思政课一体化牵线搭桥,促进了思政课教师对相邻学段教学内容的关注和衔接,在教学中做到不简单重复、不跳跃断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4.完善教师培养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开发思政课教师教研课程。近年来,海淀区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整体规划并实施了“5+M+N”思政教研课程。“5”是面向全体教师、解决共性问题的专业必修课程,每学期不少于5次,主要聚焦教材、学情,研究思政课改革创新中的关键问题;“M”是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分专题、可选择、个性化的“必选课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思政课一体化教学改进”;“N”为联片任选课程,依托研修分中心、学科教研基地等,体现针对性,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5+M+N”教研课程提升了思政教研课程的系统性、选择性和实践性,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设立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2019年,与首都师范大学共同设立“思政课教师培训基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思政课教师培养和培训职前職后一体化、理论实践研究一体化。2020年3月开始,每年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联合举办“海淀区中小学思政课骨干教师清华大学浸润式研修班”,立足思政课骨干教师需求,量身定制研修课程,促进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开展思政课教师分层研修。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思政课教师,举办包括夯实教学基本功、三年系统进阶的新任教师培训,关注普通教师的成长期研修,指向素养发展的骨干教师领导力提升,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名师工作站导师制研修,举办成长中的骨干教师教学实践论坛,多渠道助力思政课教师成长。2021年,教育部开展全国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王莹莹、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潘龙龙两位教师的教学案例成功入选“2021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名单。

组织思政课教师一体化研修。开展“在思政课教学中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教师一体化研修活动,旨在增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和实施的能力,引导师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组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区级小初高一体化读本培训活动,帮助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理解读本、用好读本;针对读本进行集体备课,提供范例,提升读本教学质量,充分发挥读本的育人价值。

5.征集优秀教学案例,推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常态开展

开展海淀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优秀教学案例征集与展示活动,评选优秀课例和优秀教学团队,鼓励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加强对学生成长规律和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研究,激励教师聚焦思政课育人实效苦练内功。

2021年4月,海淀区首届案例征集与展示活动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将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爱国力行,推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常态开展。2021年8月,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首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征集评选活动,海淀区“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凝聚培育时代新人合力”案例成功入选创新案例奖。

6.深入开展学科德育,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办好新时代思政课,促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纵向上需要思政课贯穿培育时代新人的全过程,在横向上需要融入各个学科之中。

2017年,海淀区“绿色成长”学科德育项目启动,项目采用“研究—实践—改进”螺旋上升的推进机制,以课例研究为载体,对学科德育的原理、策略和方法等进行深入研究,破解学科教学育人难题,发挥各学科德育功能。开展学科德育实践,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修改完善《海淀区学科德育指导手册》。指导中小学各学科将德育内容细化落实到教学目标中,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而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推动中小学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建设协同发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通过上述机制的建立,我们以课例研发和课题研究为载体,凝聚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致力于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共同上好新时代有内涵、有特色的思政课。建立一体化教研组、设立思政课教师培养基地等,在教研共享、师资培训方面打通了“硬关节”,联通了“软组织”,促进了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一体化。通过征集优秀教学案例、深入开展学科德育,推动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常态化。

2021年11月,在“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揭牌仪式上,海淀区成为北京市首个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基地。同日,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与海淀区签署协议,合作建设“北京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研究示范区”。海淀区将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的指导下,在市学校德育研究会的专业支持下,统筹优质资源,创新研究成果,搭建相邻学段交流平台,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海淀模式,着力将海淀区教育资源富集的优势转化为辐射带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动能,为推动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贡献海淀智慧、海淀成果、海淀经验。

猜你喜欢

海淀区研修育人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第十六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
中小学骨干教师“双减”项目式研修模式探索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海淀区总工会召开“五一”节前警示教育大会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海淀区科技主题公园建设与思考
不谋全书者不足以谋一课——“整本书阅读导读课”研修心得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北京市海淀区西颐小学
自主研修与我的专业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