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赋能,助力教师专业发展

2022-07-15张红东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教研组骨干课题

张红东

教育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双减”政策的落地,要求教师具备高水平的教育科研能力。怀柔区北房中学在北京市教科研部门的支持下,通过专家引领和自身的实践摸索,以科研赋能教师,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1.开展调研,了解师情

为深入了解教师参与科研课题活动的情况,学校对教师的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从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愿、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三个维度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多数教师认为教育科研对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且愿意参加教育科研活动,但由于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自身知识能力不够,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研究方法和技术以及缺乏奖励机制,教育科研活动收效甚微。鉴于此,学校把带题贴身培训和任务驱动培训作为此次科研培训的重点。为保证培训实效,干部会研究决定,以教研组为单位,全员参加,每组确定教研组长和一名区级骨干教师为重点培训对象,德育、教学、科研主任深入参加科研培训活动,保证培训的有效组织和实施。

2.选拔骨干,重点培养

学校根据调研情况,通过双向选择选拔重点培养对象,建立学校的骨干科研队伍。把培训活动定为每月一次,每次根据教研组活动时间,把教师分成2个大组、6个小组,每个小组确定2个重点培训对象;每次培训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针对教研组全体教师培训,第二阶段针对2个重点培养对象进行指导。专家团队入校指导,根据培训对象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这样,经过一年的培训,每位教研组长都能够尝试独立承担课题,以教研组长为核心的科研骨干队伍逐渐成形。截至目前,他们承担的“提高农村初中教师科研能力的实践研究”“农村初中美术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的研究”“以问题探究为核心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和“理科教学获取有效信息能力的培养”都已顺利结题。

3.梯队发展,精准帮扶

在专家的指导下,从选题到论证开题、从填写申请书到撰写文献综述、从课题研究过程到结题等,不同层次水平的教师都进行了全面研究与学习。

陈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课题研究却始终不敢涉猎。此次培训让陈老师开阔了视野,教学生涯开启了新的起点,這让她当年被评为区级骨干教师。吴老师是一名英语教师,专业素质好,教学能力强,但教育科研意识淡薄。经过项目培训后,她迅速成长为区级学科带头人。目前,学校有9位青年教师独立承担了课题,他们作为学校科研骨干队伍的新兴力量,正在迅速成长。

教学和教研是密不可分的。在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中,教师们不仅改变了教育理念,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的成长。科研赋能,在“双减”背景下,一支正在快速成长的科研骨干队伍,将助力学校全面发展。

编辑 _ 汪倩

猜你喜欢

教研组骨干课题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核心研发骨干均16年以上!创美克在产品研发上再发力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骨干风采展示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关于组建“一线话题”骨干队伍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