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

2022-07-14郑锦庆

名师在线·下旬刊 2022年7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历史教学素养

摘 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将爱国情怀融入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树立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学校教育的神圣使命。作者结合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简单谈了自己对家国情怀素养的理解和认识,就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提出了几点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2)21-0058-03

引  言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也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途径。历史学科的特质要求任课教师加深对家国情怀素养的认识,积极探索家国情怀素养培养路径,将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中。

一、家国情怀素养的概念

家国情怀是指个人对国家、人民的情感认同,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家国情怀是一种隐秘的心理和情感密码,是理想、责任和使命,也是生命的自觉和教育传承[1]。家国情怀不仅是行孝尽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乡土观念、天下为公等思想情感的源泉,还在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公民意识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国情怀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为基础,以治国平天下为主旨,它是古人的宏愿,亦是现代人的重要责任。无论是儒家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慷慨陈词,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家国情怀也是家风传承、时代教育中无法回避的课题。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可以让学生领略传统文化的厚重底蕴,对构建学生精神世界、使学生健康成长大有裨益。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家国情怀,滋养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的人格魅力,是提升学生素质的要求。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必要性

高中生是社会的财富,也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今的高中生很多都是在中西方文化盘根错节、错综交织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受各种文化思潮和复杂的社会现象影响。我国青少年群体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同时一些高中生对家国情怀也缺少认识和认同。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历史教学中也忽视了对家国情怀的研究,割裂了国家与家庭的联系,导致一些学生对国家、民族缺少深厚的感情。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也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在教育教学中,只重视成绩而忽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只能让学生对历史、国家“只知其表不知其里”。

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领域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历史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古至今,出现过许多可歌可泣的人物,发生过许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历史课程中蕴含丰富的家国情怀教育资源,在家国情怀教育和培养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和强大的功能。高中历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高级阶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传承家国情怀,培养高中生的家国同构理念、共同体意识和仁爱之情,是凝聚民族复兴伟大力量、事关国家繁荣强大的大事。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此外,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在家国情怀教育和历史教育中顾此失彼,而是要将家国情怀素养当作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发挥历史教学的优势,深挖历史课程中的精神财富,丰富历史教学手段,开展各种关于家国情怀、社会关爱的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之心、家乡之思、报国之志、担当之勇和人文之情,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沿着前辈们光荣的足迹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三、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策略

(一)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挖掘可用的素材

历史讲述的都是人类在过去的探索和实践。历史学科教学具有科学性、真實性和客观性,历史课程资源中尤其是历史教材中蕴含大量关于家国情怀的素材和内容[2]。如战国时期郑国牛贩弦高,仅以“使者”的身份和四张熟牛皮、十二头肥牛便退了数万秦军。清代左宗棠命令士兵抬棺入疆,夺回伊犁。这些人的精忠报国之心,感动了无数后人。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教材为出发点,从教材中提炼可用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有意识地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以“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为例,我们知道,宋朝是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期,也是一个遭受了诸多争议的朝代。如宋朝重文轻武,军队里兵不识将,将不识兵,所以它的经济和文化虽然高度繁荣,但是部队战斗力较弱。宋朝自建立之日起,就面临着与周边部落、民族的诸多问题。宋朝出现了许多人物,如狄青、杨业、宗泽、岳飞、韩世忠等,在这些人身上发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杨业虽然只是宋太宗时期西路军副帅,但是他的故事天下闻名,那就是“杨家将”的故事。杨家将的故事代代相传。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杨家将祖孙世代抗战杀敌的故事,剖析杨家将所信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意识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将爱国精神传承下去。

(二)改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家国情怀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需要从根本入手,也就是要加强学生对家国情怀的理解和认同。历史教学具有较强的知识性。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采用的都是知识本位的教学法。课堂教学以教材文本解读、空洞的情感教育和机械训练为主,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教学枯燥无趣,也无法激发学生的情感认同。想要让学生理解家国情怀的内涵,培养学生对祖国、民族的情感,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形象性、趣味性。

例如,在教学“两次鸦片战争”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的时代背景,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教训,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电影《鸦片战争》中的一些片段,如鸦片战争前清朝对西方的无知,爱国将领关天培血战虎门炮台的片段,道光帝长跪在列祖牌位前泪流满面并自称“愧对列祖列宗”的画面,普通百姓面对凶残的外国侵略者束手无策,只能等待屠戮的情景……借助多媒体手段,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历史。同时,教师结合影像和画面讲述鸦片戰争前中国的国情,可以让学生辩证思考和认识战争爆发的必然性,思考“落后”与“挨打”的关系。这样改变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感有积极的启示和引导作用。

(三)结合时政热点,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

国与家看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其实国与家是一体的。中国有句俗话:没有国哪有家,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也深刻验证了这句话的合理性。中华人民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高中生的主体意识和个性特征都非常鲜明,他们都比较关心国家大事,通常利用网络了解时政热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结合时政热点进行家国情怀教育,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好地达成情感教育目标。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时事政治,巧用时政热点展开家国情怀教育,增加家国情怀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以“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为例,我们知道,本课有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即中国共产党诞生于1921年,2021年恰好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网上关于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新闻报道,为学生讲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的精神谱系,锤炼出的政治品格,让学生认识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然后,教师再将教学回归现实,聚焦于学生自身,鼓励学生延续红色血脉,向伟大的先辈们学习,学习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鼓励学生坚持真理,担当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这样结合实际时政热点来教学,可以触动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进行对比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感情

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虽然已经形成,而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家国情怀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然而,不论如何改变,民族感情始终是家国情怀的精神动力,也是家国情怀最终的精神归宿。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不经过对比,许多时候是无法体会的。对比是课堂教学的常用手法,不仅可以让教学主题更加鲜明,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加深学生的印象。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对比手法,让学生增强家国认同感,培养民族感情[3]。

例如,在教学“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课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全球性的问题,如经济危机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行对比教学,结合不同国家在经济危机时受到的损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各国对民众生命安全的态度、重视程度、采取的应对措施等,讲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学生深刻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这有利于让学生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样进行对比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看清国际关系的复杂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政治制度、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认同感,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感情。

(五)提高教师素质,开展家国情怀实践活动

教师是教学的总设计师,也是专业知识的传播者。教师的素养和能力会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端正历史教师对家国情怀的认识,是顺利开展家国情怀素养教学的根本。如今,虽然许多历史教师对家国情怀教育的必要性有所了解,但是有的教师不知道将家国情怀培养贯穿历史教学的全过程,也不知道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精神、情感和价值观,这也导致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有形式化的倾向。要想解决以上问题,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加强自主学习和研究,一方面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储备,了解历史的来龙去脉、家国情怀的真正意义;另一方面加强家国情怀教育教学研究,向优秀教师学习,通过培训、交流、进修和课题研究等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为学生提供各种家国情怀信息,让学生全方位接受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爱国、有责任、有信仰的优秀品质。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家国情怀素养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依靠历史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做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重视教学实践,打通课堂内外连接的通道,借助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完成精神架构,提高对家国的认识。这就要求高中历史教师树立开放的教学观,经常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实地开展一些历史文化交流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如在建军节、建党节和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革命遗址、战争纪念馆,拜访革命英雄,让学生重温峥嵘历史,感受先辈们的爱国精神,接受党史教育、红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在节假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考察地方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地方传统工艺发展史,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和研究,对地方历史、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提高文化素养,增强民族认同感。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其形成健康心理、健康的价值观,让学生终身受益。

结  语

综上所述,家国情怀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朴素的家国情感和民族情怀。历史学科在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方面有显著优势,历史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重要途径。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可行对策,让家国情怀素养真正在学生的心里落地生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民族感情,为中华民族培养更多有理想、有信念、有担当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程英.将人文素养教育融于历史教学中[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10(26):150.

陈岚.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8):69.

雷靖轩.以史为鉴,知史明志:透过高中历史学习焕发爱国主义情怀[J].时代报告,2017(30):66.

作者简介:郑锦庆(1977.8-),男,福建泉州人,

任教于福建师范大学泉州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历史教学素养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