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某多金属金矿石综合回收选矿试验*

2022-07-13张凯熙孟建卫葛阳阳曹月明田江涛王雪飞耿其明

现代矿业 2022年6期
关键词:磨矿细度精矿

张凯熙 孟建卫 葛阳阳 曹月明 王 素 田江涛 危 刚 王雪飞 耿其明

(1.河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2.河北省矿产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重点实验室)

铜、铅、锌等有色金属在航空航天、电力、电子等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其应用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因此,对金矿中伴生的铜、铅、锌等进行综合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10]。河北省某金矿石以金为主,铅、锌、银等有综合回收价值。为高效综合利用该资源,对有代表性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

1 矿石性质

矿石中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少量,偶见自然金;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还有少量云母、碳酸盐矿物和长石等。自然金粒度多在0.01~0.05 mm,为细粒金和中粒金,且与闪锌矿和方铅矿关系紧密;黄铁矿多呈半自形—他形晶粒状,粒度多在0.1~1 mm,部分呈单颗粒分布,部分数颗集中分布;而方铅矿多与闪锌矿连生或彼此包含,铅锌为紧密包含结构,闪锌矿含有乳滴状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中包含自然金微粒,包裹金占37.84%。原矿主要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见表1,2~0 mm矿样筛析结果见表2,自然金的嵌布特征统计结果见表3。

注:Au、Ag的含量单位为g/t。

注:Au、Ag的含量单位为g/t。

由表1可知,矿石铜品位较低,不具备回收利用价值;金、银、铅、锌、硫达到了综合回收品位,考虑综合回收。

由表2可知,金、银、铅、锌在-0.15 mm粒级均有富集。

由表3可知,矿石中的自然金以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次之,裂隙金较少,包裹金与闪锌矿的关系尤其密切。

2 选矿工艺

2.1 选矿原则流程的确定

根据矿石性质,可采用尼尔森重选先回收颗粒金,再通过浮选将金富集在铅锌混合精矿中。针对该矿石中方铅矿与闪锌矿连生或彼此包含,铅锌为紧密包含结构等特点,经过前期探索试验,最终确定尼尔森重选—铅锌混合浮选原则流程,见图1。

2.2 重选条件试验

2.2.1 磨矿细度试验

为了确定矿物充分解离的最佳磨矿细度,进行了磨矿细度试验。尼尔森重选试验矿浆浓度为40%,扩大重力倍数90倍,试验采用1次重选流程,结果见图2。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提高,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呈先显著上升后小幅下降趋势;磨矿细度为-74μm78.5%时,重选金精矿金品位和回收率达到最高,分别为234 g/t和33.73%。因此,确定磨矿细度为-74μm78.5%。

2.2.2 扩大重力倍数试验

扩大重力倍数试验固定磨矿细度-74μm78.5%、矿浆浓度40%,1次重选流程试验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扩大重力倍数的增加,重选金精矿金品位升高、回收率下降;重力倍数超过90倍时,重选金精矿金品位提高幅度不明显,回收率下降趋势增大。综合考虑,确定扩大重力倍数为90倍,对应的重选试验结果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尼尔森重选精矿金品位234 g/t、回收率33.73%,原矿中的粗颗粒金和部分中颗粒金得到了回收;在富集金的同时,银、铅、锌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为进一步回收重选尾矿中的金、银、铅、锌,需进行浮选试验。

2.3 浮选试验

2.3.1 条件试验

2.3.1.1 捕收剂选择试验

注:Au、Ag的含量单位为g/t。

为在保证浮选精矿品位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回收率,进行了铅锌混合浮选捕收剂探索试验,试验采用1次粗选流程,试验固定氧化钙用量2 000 g/t,松醇油用量28 g/t,试验结果见表5。

注:Au、Ag的含量单位为g/t。

从表5可以看出,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组合使用,相比于单一使用,其粗选精矿金、银、铅、锌回收率均有所提高。综合考虑,选择丁基黄药和丁铵黑药按质量比1∶1组合为混合浮选捕收剂。

2.3.1.2 氧化钙用量试验

氧化钙是浮选硫化矿时的常用药剂,特别是在浮选铜铅锌金银等多金属硫化矿时,能有效抑制黄铁矿的上浮;氧化钙用量过高会影响金银等金属的回收。因此需确定氧化钙的最佳用量。在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为40+40 g/t、松醇油用量为28 g/t的条件下对尼尔森重选尾矿进行浮选,试验采用1次粗选流程,试验结果见表6。

从表6可以看出,随着氧化钙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金、银、铅、锌品位小幅上升,金、银、铅、锌回收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氧化钙用量为2 000 g/t时的粗精矿金、银、铅、锌回收率最高,因此确定氧化钙的用量为2 000 g/t。

注:Au、Ag的含量单位为g/t。

2.3.1.3 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试验

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质量比为1∶1)试验固定氧化钙用量为2 000 g/t、松醇油用量为28 g/t,试验采用1次粗选流程,试验结果见表7。

注:Au、Ag的含量单位为g/t。

从表7可以看出,随着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的增加,粗精矿金、银、铅、锌品位降低,铅、锌回收率上升明显;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超过100 g/t后,粗精矿金、银、铅、锌品位下降明显。综合考虑,确定丁基黄药+丁铵黑药用量为50+50 g/t。

2.3.2 全流程试验

综合条件试验结果,进行了尼尔森重选—浮选全流程试验,试验流程和药剂制度见图4,结果见表8。

注:Au、Ag的含量单位为g/t。

从表8可以看出,采用图4所示的尼尔森重选—浮选流程处理矿石,可将金、银有效富集在重选精矿以及浮选铅锌混合精矿中,综合利用效果明显。

3 结论

(1)河北某含铅、锌、银等的金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少量,偶见自然金;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还有少量云母、碳酸盐矿物和长石等。自然金粒度多在0.01~0.05 mm,与闪锌矿和方铅矿关系紧密;黄铁矿多呈半自形—他形晶粒状,粒度多在0.1~1 mm,部分呈单颗粒分布,部分数颗集中分布;方铅矿多与闪锌矿连生或彼此包含,铅锌为紧密包含结构,闪锌矿含有乳滴状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和黄铁矿中包含自然金微粒,包裹金占37.84%。金、银、铅、锌在2~0 mm破碎产品的-0.15 mm粒级均有富集。自然金以粒间金为主,包裹金次之,裂隙金较少,包裹金与闪锌矿的关系尤其密切。

(2)矿石在磨矿细度为-74μm78.5%的情况下采用1次尼尔森重选(扩大重力倍数90倍)、重选尾矿1粗3精1扫、中矿顺序返回浮选流程处理,最终获得金品位234 g/t、银品位224 g/t、金回收率33.85%、银回收率10.19%的重选精矿,以及金品位110 g/t、银品位343 g/t、铅品位7.68%、锌品位20.14%,金回收率63.83%、银回收率62.58%、铅回收率80.94%、锌回收率86.01%的浮选精矿,全流程金总回收率达97.68%。

(3)采用先重选后浮选工艺流程,有利于提前回收矿石中的颗粒金,实现金的“早收多收”,有利于金的高效回收。

猜你喜欢

磨矿细度精矿
生物质烘干钛精矿对其酸解性能的影响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基于Simulink的批次磨矿产物粒度组成预测研究
磨机工作参数对磨矿效率的影响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试论高杂钼精矿净化技术
贺西煤矿选煤厂细粒中煤磨矿时间对分步释放精煤产率的影响研究
海石湾煤制备超纯煤磨矿试验研究
不同水分磨的粉碎细度对粮食水分含量的影响*
纱线细度对纯棉平纹面料芯吸高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