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波市江北区更年期女性生殖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07-13郑皆红罗晓蓉刘红亚黄思琪张高赵一鸣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江北区宁波市综合征

郑皆红,罗晓蓉,刘红亚,黄思琪,张高,赵一鸣

更年期是指女性绝经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是从生殖期过渡到老年期的一个特殊生理阶段,包括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期的一段时期[1-2]。更年期综合征指进入更年期的妇女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也是老年女性慢性疾病如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等的起始阶段,特别在后期会出现泌尿生殖道萎缩、脂代谢异常、心血管疾病显著增加、关节炎及骨质疏松快速发生等,导致女性生活质量下降,负面情绪蓄积,影响健康及家庭关系。影响更年期综合征的因素较多[3],本研究调查旨在全面了解宁波市江北区更年期女性生殖健康现状和影响因素,为政府、社会机构制定有效预防及缓解更年期综合征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20 年4 月至2021 年3 月在宁波市江北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科就诊或体检的女性。诊断标准:进入更年期的标准是40 岁以上的妇女在10 个月之内发生两次相邻月经周期长度的变化≥7d[2]。纳入标准:(1)年龄40 ~60 周岁(出生日期1960 年12 月31日至1979年5月1日),自愿参与本调查。(2)江北区居住时间≥6 个月。排除标准:(1)有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2)因手术被切除子宫、阴道、单侧或双侧乳腺者。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星向研究对象发放,被访者通过微信扫码后独立完成并提交,如不会操作微信者发放同样内容的纸质问卷。问卷内容和研究均已通过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批。调查内容包括:(1)社会人口学因素: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及在职状态、婚姻状态、个人经济收入等;(2)月经、婚育史及避孕方式:如初潮,月经周期及经期,经量、有无痛经及月经紊乱、是否绝经,绝经方式及年龄,生育史、最后一次分娩方式、避孕方法等;(3)身高、体质量、生活方式及运动习惯等;(4)更年期健康状况:有无慢性疾病、有无妇科相关疾病,有无更年期症状(kupperman评分)等。其中体质量指数(BMI)采用身高和体质量进行计算,<18.5 kg/m2为偏瘦,18.5 ~23.9kg/m2为正常,24 ~27.9kg/m2为超重,≥28 kg/m2为肥胖。

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在经课题组培训的专业医生指导下自行填写,共获得问卷1761 份,其中103 份因内容不全、填写矛盾予以剔除。因此获得有效问卷1 658份。问卷收集有效率94.2%。

1.3 统计方法 采用问卷星导出和纸质问卷手工录入的方法获得资料,并整理形成Excel 表格,采用SPSS 23.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或Benferroni 法;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模型。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社会人口学因素结果 1 658 人以5 岁为一个阶段共分为4 组,其中51 ~55 岁最多,共556 人(33.5%);更年期组与非更年期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年期组年龄以50 ~55岁组占比最高,非更年期组集中于40 ~45 岁。两组文化程度、在职状态、个人月经济收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宁波市江北区40 ~60 岁女性社会人口学因素分布情况 例(%)

2.2 月经、婚育史及避孕方式分布情况

两组月经经期、经量、足月产次数、早产次数、流引产次数、现有子女数、最后一次分娩方式和避孕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2。

表2 宁波市江北区40 ~60 岁女性月经、婚育史及避孕方式分布情况 例(%)

2.3 BMI、生活方式及运动习惯分布情况 两组运动习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宁波市江北区40 ~60 岁女性BMI、生活方式及运动习惯分布情况 例(%)

2.4 合并慢性病及妇科疾病分布情况更年期组高血压、骨质疏松、子宫肌瘤及多囊卵巢综合征患病率高于非更年期组(均<0.05),见表4。

表4 宁波市江北区40 ~60 岁女性合并慢性病及妇科疾病分布情况 例(%)

2.5 多因素分析 年龄增长、高经济月收入、运动频次增加、流产次数增多、不规则月经经期或经量、患骨质疏松或子宫肌瘤更易进入更年期(均<0.05),见表5。

表5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

3 讨论

随着年龄的延长,40 岁以上女性逐渐进入更年期,通过对1658 名常居宁波市江北区妇女进行分析,结果显示54.64%的女性进入更年期,更年期年龄集中在51 ~55 岁。在绝经前后这个阶段,卵巢功能下降,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断崖式下降,出现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与盛祝梅等[4]的调查结果接近,低于李吴萍等[5]在银川市针对1 301 名40 ~60岁妇女的调查结果,这可能与地区经济程度和当地妇女就医意识有关。

经济收入影响40 岁以上女性在更年期组的分布,且收入越高,进入更年期组越多,尤以月经济收入≥8 000 元组是低于2 000 元组的2.205 倍。钟凯等[6]对深圳市围绝经期女性常见症状及影响因素调查中发现月收入在5 001 ~10 000元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妇女。高收入妇女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及身体状况,对健康的需求及期望更高,获取信息的途径较多,存在一定的心理暗示效应,对更年期相关不适有较高的敏感性及重视程度,易加重更年期相关症状。

运动习惯对更年期的进入有影响,更年期组经常运动者更多。朱晔等[7]在对北京市社区妇女更年期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调查中认为运动情况与更年期症状无统计学关系。陈华等[8]在嘉兴市妇女更年期症状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中也认为经常运动者与缺乏运动者比较更年期症状无明显差异。唐兰兰等[9]在泸州市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的无序多分类Logistic 回归分析中认为不运动的女性患轻度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风险是运动女性的1.813 倍。彭学鸣等[10]在中山市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报道经常参加体育运动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低,可能与运动增加雌激素和孕酮有关。本研究发现更年期组经常运动者更多,可能与进入更年期后各种不适症状明显,为了改善症状,自发加强锻炼有关。

有关不良孕产史对更年期的影响报道较少,可能因不良孕产史的获得往往是回顾性的,如今40 ~60 岁女性受当年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不良孕产史多有人为干预因素存在。本研究率先讨论了子宫肌瘤与更年期的关系,合并子宫肌瘤是未合并的患更年期风险的1.285 倍。但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不一,部分患者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但有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通过健康体检或更年期不适就诊时发现[11],其与更年期女性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本研究纳入的主要对象来自本院就诊及体检的女性,人群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结果外推性受到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多中心研究予以探究。

猜你喜欢

江北区宁波市综合征
远程工作狂综合征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考前综合征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作品选登
开学综合征
宁波市江北区美术教师优秀作品选登
一毛学琴记
宁波市江北区洪塘实验学校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