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影疗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和自尊的效果观察

2022-07-13陈思思杜荣荣张景明谢文刘彦陈莎莎

现代实用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治疗师总分精神分裂症

陈思思,杜荣荣,张景明,谢文,刘彦,陈莎莎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病程迁延的精神科常见病和多发病[1],常伴有情感表达缺乏、动力不足、言语交流减少及行为退缩等社会功能障碍[2]。精神分裂症患者因疾病与环境等因素的多重影响,在住院诊疗过程中容易产生消极情绪,自卑感较为严重,缺乏一定的信心,在自我能力和意识方面缺少相关的自我能动性,使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出现明显的下降[3]。电影疗法是以电影中的影像、情节、音乐作为治疗工具,通过引导观影者的心理洞察、启发、情感释放或慰藉等效应来促进心理愈合或成长的一种团体治疗或自助形式[4]。本研究拟探讨电影疗法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和自尊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 年7 月至2021 年3 月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2)年龄≤70周岁;(3)住院治疗>6 周,保证至少有6周参与研究;(4)有一定的视觉和听觉分辨力,无理解障碍,小学文化程度以上,能理解部分国外影片字幕;(5)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5]总分≤80 分。排除标准:(1)伴有明显躯体疾病及脑器质性疾病者;(2)酒精和药物依赖者;(3)语言交流(听力)障碍者;(4)智力障碍或其他原因无法配合者。共收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患者10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4 例因中途拒绝继续参与而脱落,最终观察组46例及对照组50 例完成研究。

对照组男24 例,女26 例;年龄23 ~55 岁,平均(39.9±7.2)岁;文化程度小学13 例,初中22 例,高中10 例,大学5 例;未婚14 例,已婚、离异或丧偶36 例;病程1 ~11 年,平均(7.8±3.2)年;治疗前PANSS评分(72.44±4.11)分。观察组男22 例,女24例;年龄21~55岁,平均(36.9±9.1)岁;文化程度小学12 例,初中21 例,高中9 例,大学4 例;未婚12 例,已婚、离异或丧偶34例;病程1~13年,平均(8.1±2.94年;治疗前PANSS 评分(72.57±4.68)分。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获得浙江省舟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系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科常规护理及精神康复治疗,对照组予观赏中国电影频道播放电影,无电影分享及讨论等环节。

观察组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予电影疗法干预治疗持续6 周。(1)成立研究小组。成员由1 名精神科护士、1 名精神科医生、1 名二级心理咨询师及1 名心理测量师组成。(2)环境用物准备。场地要求50 m2左右,有舒适的桌椅,多媒体放映设备。(3)电影选择和主题安排:选择12 部正能量、主题积极向上和患者心理社会康复密切相关的中外影片。①第一阶段:认识自我。本阶段任务是促进患者融入团体,建立彼此信任,并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人际关系、家庭成员关系,设置心的旅程、与困难共处、信任之旅及我的家庭4个主题,选择影片分别是《心灵奇旅》、《美丽心灵》、《心灵捕手》及《囧妈》。②第二阶段:找到自我。本阶段任务是帮助患者通过回顾成长之路,发掘自身优势,找寻自我价值,找回做自己的力量。设置我的价值、初心和坚持、生命的意义及突破限制4 个主题,选择的影片分别是《千与千寻》、《无问西东》、《放牛班的春天》及《楚门的世界》。③第三阶段:超越自我。本阶段任务是帮患者感受到自身的责任,战胜恐惧,获得回归社会的信心。设置勇敢的心、希望之花、自卑和超越及新的启程4 个主题,选择的影片分别是《国王的演讲》、《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4)治疗方案。①小组设置:患者8~10 人/组,每周4 次,分别为周二、周三、周四及周五,其中周二与周四安排电影赏析,120 min/次,周三与周五进行电影分享讨论,60 min/次。②流程安排。(a)热身:治疗师带领患者进行热身游戏,引出即将观影的主题及电影简介,引发患者观影兴趣;(b)电影赏析:观影过程中,治疗师随时观察患者情绪及行为反应,根据情况给予适当回应和引导;(c)电影分享及讨论:引导和鼓励患者在观影结束后自由表达看法,帮助患者理解电影故事,领悟影片背后所蕴含的人生道理。分享及讨论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剧情开展分享交流,让患者提供感知信息,交流内容主要集中在电影剧情及角色。第二部分通过电影回到患者自身开展分享交流,帮助患者结合自身成长历程,遵从自愿原则分享感受并进行讨论。(d)再创造:治疗师选择电影中的经典台词,让患者参与演读。(e)总结分享:引导患者反馈治疗过程中的体会感想,治疗师对于患者在观影及分享讨论过程中的情感及行为反应给予反馈。

1.3 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ANSS 评分中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激活性、偏执、抑郁、攻击性、阳性量表、阴性量表、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及总分。(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自尊量表[6](SES)评分。

1.4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26.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ANSS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PANSS 各项评分及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NSS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PANSS 各项评分及总分比较 分

2.2 SES 评分比较 治疗前,对照组SES 评分为(18.04±3.50)分,观察组为(17.96±3.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1,P >0.05);治疗后,对照组SES评分为(19.70±3.82)分,观察组为(28.76±2.48)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t=13.61,P <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高复发率和高致残率的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7]。患者本身存在一定的语言、行为、思维以及心理等障碍,不能进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一定的负担[8]。电影疗法具有跨界实践特征,它整合了电影艺术和心理医学的相关资源,意图借助艺术的力量,达致心理和精神的疗愈[9]。作为文化干预的辅助手段,电影疗法具有明显的跨学科属性,从创伤心理学到积极心理学的转向在电影疗法中都有相应的体现,同时电影的特质得到充分的思考与利用[10]。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PANSS 各项评分及总分均小于对照组(均P <0.05)。这提示电影疗法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改善反应缺乏、思维障碍、情感淡漠,促进重新回归社会。绝大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长期饱受疾病困扰,自我评价普遍较低,易持有自我否定情绪及病耻感,长此以往易导致患者社会功能下降,最终导致残疾[11]。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对照组SES 评分为(19.70±3.82)分,观察组为(28.76±2.48)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这说明电影疗法可以帮助患者增强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接纳,提升自我肯定的认知,提高自尊水平。

猜你喜欢

治疗师总分精神分裂症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失眠男女]
[失眠男女]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