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作业改革落实“双减”提质增效

2022-07-13郑二英

教育·综合视线 2022年6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双减作业

郑二英

近年来,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业改革成为“减负增效”的关键及突破的难点。党中央对“双减”做出决策部署,要求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营造良好教育生态。为此,教育部发文明确提出:“作业要控量提质,切实发挥好育人功能。”可见,作业改革已成为持续推进学校“双减”工作的风向标。

作业设计与实施要有效承载学校课程理念

作业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改革与创新直接关乎学生的学习方式能否切实转变,关乎“减负增效”能否真正落实,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能否有效落地。作业是课堂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教师建立起与学校课程相符的作业观,作业改革才能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学校有效推進课堂教学改革的落脚点。

让鲜活的理念落地生根,在课堂上聆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作业的设计与实施要体现以下要素:一是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本,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注重学习过程的真实发生,引导学生进行有价值的思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和解决问题;二是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等进行多维度的评测;三是要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动机,呈现学生作业中的亮点,树立学习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反思的能力。

科学认识与把握作业育人功能

“双减”背景下,学校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系统地构建校本作业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布置书面作业、科学实践、体育锻炼、艺术欣赏、劳动参与等不同类型的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要在符合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凸显自主探究性、综合实践性、多样选择性和层次差异性,挖掘作业背后思维的发展,让作业闪现出思维的火花;要整合单元内容、学科实践、项目学习等融合性作业,实现跨学科的有效整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要建立“梯度”作业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擅长的学习方式,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知识需求。

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实现“减负增效”

对于作业管理,学校应从“行政管理”走向“技术指导”,要把教学研究扩展到作业领域,在“压总量、控时间”的基础上,注重“调结构、提质量”,以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带动教学研究和教师队伍专业发展,形成新型的教学管理机制。

学校要承担起教师培训与指导的职责,多措并举,通过控量促使教师对作业设计进行思考与改进,解决作业机械重复、效率低的现象。创新评价方式,引导教师优化作业内容和方式,针对学情发力。

“双减”政策下,学生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协同推进。学校要引导家长形成“减负”共识:尊重孩子个体的差异和身心发展规律;对孩子的成长要理性预期,合理期待;处理好亲子关系,做到亲情关爱,科学育儿。

守住“双减”底线,撬动作业改革,让教育回归本源。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双减作业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众里寻她千百度
一个高分子模拟计算网格的作业管理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