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方法研究

2022-07-12罗博文胡杰李晋阳罗剑朝

农村金融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抵押果树收益

◎罗博文 胡杰 李晋阳 罗剑朝

一、引言与文献综述

农户“抵押难”“担保难”“贷款难”是我国农村一直存在的金融难题,而生物资产抵押贷款试点作为破解农户“抵押难”“担保难”“贷款难”的有效工具,能有效缓解农户融资困境(杜静粉等,2014;罗鹏,2015;牛荣、闫啸,2020)。生物资产是农户除土地、房屋等资产之外最主要的资产,盘活生物资产是破解农户抵押难题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2019年1月29日,为激活生物资产、实现农民增收和服务乡村振兴多样化的融资诉求,财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要求“积极拓宽农业农村抵质押物范围,依法合规推动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农村资产抵质押融资模式”。从试点情况看,目前主要存在四种典型的生物资产抵押模式,包括“担保公司+规模养殖户”反担保模式、“银行+保险”农业保险模式、“农户+龙头企业+银行”直接担保模式和浮动抵押模式(邵子贞等,2018)。但从资产评估视角来看,与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相关的研究较少(荣凤云等,2017),关于在生物资产抵押贷款实施中涉及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不充分,尤其在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标准制定、评估要素选择、评估方法应用等方面尚缺少系统的评估模式和理论体系。因此,生物资产抵押贷款受到其价值评估等因素阻碍而无法取得进一步的有效促进效果。

为了保证研究可行性原则,本文将生物资产分为农业类资产和畜禽类资产。生物资产类别具有特殊性,不同类别生物资产的抵押价值会随其属性的变化而随之发生波动。果树类生物资产评估方面,现有研究大多沿用森林资产价值评估的相关方法(Goio I et al.,2008)。孙国梁(2011)提出对果树资产价值属性进行评估时要根据评估目的的不同而进行区别操作,以此来实现果树资产价值多样化。彭文成(2012)提出可以采用收益核算的评估方法来估算果树价值,并通过对柑橘种植案例及市场价格波动情况的分析来计算出果农的实际收益。彭剑峰(2014)将经济林资产评估的主要指标划分为生产经营成本、产品价格、产量、折现率和经济寿命期,并通过资产评估的收益方法对经济林的资产状况进行评估。张攀华(2016)通过案例分析对成本法、市场参照法和收获现值法等生物资产评估方法进行识别,认为收益现值法能更准确地评估新疆经济林的市场价值。禽畜资产市场价值评估方面,有学者指出市场价值类型是养猪业生产性生物资产评估选用的核心因素(张心灵等,2019)。同时,胡海川等(2012)以奶牛为例,指出奶牛类资产价值评估的特点及难点,并具体阐释了奶牛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内所应适用的差异化资产评估的具体方法。张心灵(2013)通过剖析奶牛资产价值的具体变化规律提炼出与之相对应的科学评估方法,用以评估畜牧业生物资产的实际价值。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体系构建方面,高立宁(2008)与胡海川等(2013)对生物资产价值评估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范文娟等(2013)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面向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属性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方案,并根据生物资产价值的演进变化规律提出了构建生物经济模型评估方法。事实上,尽管这种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生物资产生长变化规律,但根据研究结果分析发现,其模型选取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即无法对所有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

在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不仅是生物资产抵押贷款政策实施的必要前提,而且是解决农户融资难题、拓宽农村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有效保障。但是,目前畜牧业领域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还未能形成统一规范的评估方法与规范,研究结论也缺乏相互借鉴的意义与可比较性。基于此,本文基于对已有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研究现状的梳理与归纳,进一步分析现阶段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并针对果树类、畜禽类生物资产的生长周期和生物特点,结合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和生物经济模型,提出较为成熟和完善的农业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方法框架,为进一步推动农业生物资产成为贷款抵押物的有效选择、完善我国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参考标准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有利于解决农户融资难题,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二、农业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方法

目前,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业务只在我国部分试点地区展开,进展缓慢,并未在全国推广,主要原因是生物资产价值计量的困难(孟全省,2004)。如上文所述,将生物资产分为农业类资产和畜禽类资产的分类标准可涵盖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涉及到的绝大多数农业活动。因此,本文聚焦于农业类与畜禽类生物资产,并对其抵押价值评估方法展开论述。

(一)农业类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农业生物资产是指包括粮食作物(玉米、小麦等)、园艺作物(果树、花卉等)、饲料作物(苜蓿、牧草等)和工业原料作物(芝麻、油菜、棉花等)在内的众多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种植的农作物。对农业生物资产价值动态的评估可以通过市场倒推法、重置成本法、收益法等方法进行评估。

1.市场倒推法

市场倒推法是通过对市场上类似资产近期交易的价格进行调整与对比,进而确定该资产被评估后的价值,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V表示被评估生物资产在特定市场条件下的市场价值;K为生物资产在一定环境下的质量调整系数;f为生物资产在其对应市场上的价格调整系数;P为生物资产在其对应市场上的单位价格;N为生物资产在评估时的数量(或体积、重量)等。但是,市场倒推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要求存在一个公平、活跃的交易市场,并且需要根据市场价格的波动进行及时调整,才能保证调整系数的最终确定。同时,市场倒推法中的交易价格是非标准化的,调整系数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会影响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2.重置成本法

重置成本法是假设在处于全新状态的被评估资产价值中扣除该资产的实际损耗和贬值的部分,从推算出其应有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为评估价值;K表示生物资产在一定环境下的质量调整系数:Mi为过去i期在经营生物资产过程中的的所有投入;Ni为过去i期所有生物资产产生的各种损耗之和;r为折现率:n为年龄。在重置成本法中,处于非幼龄期生物资产价值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其自然增殖的部分,该问题难以用成本法进行解决。

3.收益法

收益法是通过估测被评估资产未来预期中各年所获的收益,从而采用合适的折现率对该项资产未来各期的所获收益进行折现,并将各折现值求和从而得出被评估资产的价值,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V为评估价值;Ri为收益额(第i期);r为生物资产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的折现率;n为预计的收益期数。在收益法中,收益额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例如农作物类资产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未来收益的折现率与风险有关,对于折现率的定义在确定环节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不同地区之间相同生物资产的预期收益时间也会有差别。

(二)果树类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果树类经济林木的收益期较长,每年收益较多且稳定,经济效益非常显著。近年来,受到林木抵押融资交易频繁、林木产权变更等因素影响,人们对于林木价值评估问题的关注度持续增高。果树类经济林木主要存在产前期、始产期、盛产期和衰产期这四个阶段的生长周期。这四个时期的长短受到经济林木品种、栽培条件、经营措施与经营目标的影响而有差异。种植经济林收益期3~10年不等,也有些收益期长达几十年。在果树林木经营水平较高时,果农的收益周期会相应延长,从中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但是,当果树达到一定年限后便会开始衰老,从而进入衰产期,这时则需要采取相应对策促使果树林进行更新,使林木恢复或接近到盛产期的水平。事实上,由于果树林木品质各异,对不同时期果树类经济林木的不同生长特征来说,应区别评估方法以匹配不同的评估情况。

1.产前期评估方法

对于果树类经济林木来说,由于其产前期还不具备经济收益,并且在市场中类似的成交案例也相对较少或不易获得,故采取市场法和收益法并不合适,故一般采用成本法对处于产前期的待评估对象进行评估。其计算公式为:

En为果树在第n年的市场价值;K为调整系数;S为分面积;Ci为第i年的生产成本;n为树龄;P为投资收益率。

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估果树类经济林木的市场价值时,通常以林木的冠幅、每公顷株数与相同年龄的标准参照、林分平均高及比值来得出具体的调整系数。经济林林分质量调整系数为林分平均高调整系数、林分平均冠幅调整系数和株数调整系数的乘积。

2.始产期评估方法

果树类经济林木在始产期阶段的生产成本能够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为稳定的水平,并开始持续能够保证一定的收益,因此,成本法与收益法相结合的评估方式是这一阶段果树类经济林木最适用的评估方法。

成本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En为果树类资产在第n年的市场价值;K为调整系数;Ci为第i年的生产成本;Ai为第i年的果实收入;n表示果农年经营投资小于年收益值的前一年。此时需要考虑林木分质量调整系数、林分冠幅和果实产量的修正。

收益法计算公式为:

式中:Bi为果树类生物资产在各年始产期的纯收益;Em为果树类生物资产在各年盛产期的平均纯收益;u为经济寿命年数;u-m为盛产期年数;m-n为待评估果树与其盛产期之间的年数差值;n为待评估果树的年龄;h为始产期的第一年;m为盛产期的第一年;k表示果树林木林分质量调整系数。

3.盛产期评估方法

盛产期是指果树类经济林木能够有持续稳定产出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内,果实的产量较高、收益较大、持续时间较长,此时的收益要远大于投入,处于盛产期的待评估对象,一般采用收益法进行评估。计算公式为:

式中:En为评估值(果树类);Au为果树类生物资产的纯收益值;u为经济林木的寿命期;n为经济林木的年龄。

4.衰退期评估方法

衰产期果树类经济林木的果实产量较其他时期相比明显下降,并且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倘若不进行更新任由其经营下去则会导致支出大于收入的亏损现象发生,因此必须及时采伐。在这种情况下,剩余价值法是评估果树类生物资产的最优选择。

另外,如果在市场条件允许、市场案例充足的情况下,在果树类经济林木盛产期和始产期可采取市场法对林木进行评估。另外,在研究果树类经济林木产量预估模型、价格模型时,还需要考虑到管理水平、立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能够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使模型实用性提升的同时更具说服力。

(三)畜禽类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方法

畜禽类生物资产指那些被人类驯化的动物为人类提供畜产品的资产,包括大牲畜(马、牛、驴等)、小牲畜(猪、羊等)、家禽(鸡、鸭、鹅等)和经济兽类(兔、鹿、狐等)。从现实角度来看,重置成本法、生物经济模型法、市场法和收益法等方法可用于评估畜禽类生物资产的抵押价值。

1.市场法

在采用市场法对畜禽类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由于畜禽类市场交易活动相对较为频繁,因此无论任何时期都方便在市场上找到相应的交易价格。可见,任何生命周期的畜禽类资产都可以用市场法对其进行价值评估,如处于幼龄期的牛仔、猪仔和羊仔等常常在市场上被频繁交易,成熟期的猪、牛、羊、鸡、鸭等也常常在市场上被频繁交易。

2.重置成本法

在采用重置成本法对畜禽类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需考虑固定生产成本和可变生产成本。其中,固定生产成本指搭建舍棚、购买饲养设备和销售时的固定运输成本等费用;可变成本包括在养殖和销售畜禽的过程中所投入的流动资金,此类成本的特点是一次性投入和消耗,如购买的幼崽、饲料、兽医(药)、人工和水电等费用。

3.收益法

已有研究与实践表明,只有生产性生物资产能够采用收益法。因此,收益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畜禽类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由于收益连续并且能够以货币的形式计量,故满足收益法的使用条件。然而,由于消耗性生物资产只有一次未来收益,且这一次未来收益并不具备连续性特征,故收益法不适用于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

4.生物经济模型法

生物经济模型法主要包括龚帕兹模型、逻辑斯谛模型、贝塔朗菲模型和理查德模型等模型。生物经济模型法通过模拟生物生长曲线,预测生物资产各个成长阶段的相关数据,进而计算生物资产在不同阶段的市场价值,这些模型各具特点,可以模拟不同生物资产的生长情况,从而便于农户、金融机构等主体将其应用于正规借贷活动之中。

(1)龚帕兹模型

龚帕兹模型最初被B. Gompertz用于描述人口的衰亡情况及不同年龄人口的分布情况,后被经济学和生物学领域的学者们逐渐应用于生物经济学研究。该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Wt和K为生物资产t龄时与成熟时的体重、体长或体积;a表示生物资产在一定时间段内的生长率;t为生物资产的年龄。该模型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模拟的生物资产生长曲线模型存在一个拐点,而且此拐点只取决于其渐近线参数,从而导致龚帕兹模型在应用上的灵活性受到一定影响。

(2)逻辑斯谛模型

比利时数学家Verhulst提出了逻辑斯谛模型,该模型最初被应用于描述人口增长过程,后被逐渐应用于经济学及植物生态学领域。该模型的表达式如下:

其中,t为时间;Nt为t时间内不同种群内的生物个数;C为不同生物在某一有限空间中达到饱和时的种群密度;q表示不同生物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的实际增长速率。

(3)贝塔朗菲模型

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贝塔朗菲模型,该模型主要用于分析动物生长过程。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W为t时间内生物资产的体长、体重或体积;A表示W终值上的渐近线,用于刻画生物生长过程;B表示在x=0条件下生物资产的生长因子;k由生物资产的生长度速度决定。

(4)理查德模型

理查德模型是用于描绘生物种群生长动态的模型,其表达式如下:

其中,W为t龄时生物资产的体长、体重或体积;A表示上渐进线参数;k表示不同类别的生物个体在特定条件下的体重对数的生长速率;B是调节参数;m是异速生长常数。理查德模型有较强的可塑性以及广泛的适应性,适用于对动、植物的生长曲线模拟。

三、农业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一)农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事实上,在实际评估农业生物资产价值时一般较少使用市场法和成本法,相反,通常优先选择收益法。究其原因:一方面,市场法假定应存在一个公平、活跃的交易市场以便于对市场价格进行调整,从而确定调整系数,但从现实角度来看,调整系数的确定具有主观性,不易反映出农业生物资产的真实价值;另一方面,成本法只适用于一次性产出的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但此类农作物的生物资产价值较低,也许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融资需求。因此,本部分将以成本法和收益法为例,分析其在农业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中的实际应用。

1.采用成本法进行生物资产价值评估

采用成本法对某农业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需假定被评估的农业生物资产的生长形态较为统一且其对应的形状不易区分,否则不适合采用成本法对其进行价值评估。需要说明的是,在采用成本法对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需按照当下的生产成本,计算出被评估的农业生物资产的重置成本,从而得出生物资产的价值,假定被评估的农业生物资产各项重置成本如表1所示。

表1 农业生物资产各项成本

表2 红皮云杉品级、数量和单价

表3 红皮云杉的各项成本

由表1农业生物资产的各项成本可知,被评估的农业生物资产价值总和为PQ。但需要说明的是,表1只是对被评估农业资产各项成本的可能预测,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表1的内容。如当农户未发生土地流入时,其租地费用可能为0;或向亲朋好友寻求种植建议时,可能不用缴纳技术咨询费。因此,理论上讲,用成本法评估农业生物资产价值时可能与其真实价值更接近。

2013年5月20日辽宁省融林森林资产价值评估有限公司对吉林省通化市某农户的红皮云杉进行了价值评估(赵露雨,2014)。评估结果为:红皮云杉预期收入756121元、先期成本213510元、预期产值542611元、净现值542611元,该农户种植的红皮云杉信息如表2所示,先期成本信息如表3所示。

按照成本法对红皮云杉进行价值评估后,红皮云杉的评估价值为213510元,这在理论上可能更接近红皮云杉的真实价值。

2.采用收益法进行生物资产价值评估

采用收益法预估农业生物资产的价值时,首先要计算出生物资产当期的各项成本,其内容与表1所涉及的成本要素类似。采取收益法对某农户的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时,记其当年在被评估的农业生物资产上的投入成本为C、土地经营面积为S、每亩产量为Q、当年的农产品价格为P,则每亩总收入为PQ、净利润为PQ-C。同时,假定被评估的生物资产生长年限为T,农户已种植t1年,且处于盛产期,盛产期还可维持t2,衰产期为t3。此外,对于生长年限较长的农作物,需考虑风险折现率,假定风险折现率为r,到衰产期后,被评估的生物资产的收入和成本每年递减50%。表4阐释了如何计算农业生物资产未来收益现值。由此可见,依据收益法对农业生物资产进行价值评估的结果为表4最后一行现值的求和。

由于安徽合肥某地修路需占用当地农户的葡萄园,故当地政府价格成本监审部门于2012年10月对农户种植的葡萄进行了价值评估。该农户于2009年开始种植葡萄,葡萄种植面积约为10亩,每亩的成本大致为10457.2元,包括种植人工成本4400元、育成苗1405.5元、农家肥和化肥农药1649元、大棚等固定资产折旧1082.7元、土地租金1300元和其他机械材料费用620元。当年葡萄每亩产量1240千克,葡萄价格为14元/千克,则该农户每亩总收入为17360元,净利润为6902.8元。依据葡萄生长年限计算可知,该农户种植的葡萄处于生产期,且葡萄的盛产期大概能维持9年,随后便是2~3年的衰产期。此外,葡萄的产量可能受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减产甚至停产。因此,出于谨慎性考虑,将其折现率设为6.5%。至葡萄衰产期后,葡萄收入和成本投入大概每年递减50%,具体价值评估结果如表5所示。

表4 农业生物资产未来收益现值计算

表5 葡萄园未来价值评估

基于收益法评估该农户葡萄园的生物资产价值后可知,该农户种植的葡萄价值为49052.77元,即为表5中葡萄现值的合计值。

(二)畜禽类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案例分析

畜禽类生物资产的价值评估主要通过生物经济模型法进行,该方法的使用步骤如下:1.估算生物经济模型中的各个模型参数值。即先测算出被评估生物资产在某一年龄段内的重量、体积等数据,然后运用SPSS软件计算生物经济模型中的各个模型参数;2.计算生物资产数量,并将其与生物资产重量或体积相乘求和,得到生物资产的总重量或总体积;3.估计被评估生物资产的市场价值,为金融机构开展农业生物资产抵押业务提供现实参考。依据第2步所得到的总重量或总体积乘以被评估生物资产修正后的单位市场价格,即为被评估生物资产的市场价值。

假定某养殖户养殖了大量畜禽类生物,各周期的畜禽类生物数量分别为q1...qn(n表示畜禽类生物的生长周期)。现假设该养殖户由于生产资金不足而向银行申请生物资产抵押贷款。由于畜禽类生物数量多,且处于不同生长周期,为了客观评价期抵押价值,需采取生物经济模型法,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首先,在每个生长周期下均随机抽取n只畜禽类生物,然后再计算其体重平均值,记其平均体重分别为g0...g16。其次,根据被测得的平均体重值建立理查德生长方程,以确定畜禽类生物生长周期和体重之间的非线性回归曲线,方程如(11)式所示。

表6 各周龄柴鸡数量及平均体重

表7 各周龄柴鸡体重实际值和拟合值

最后,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生物资产的相关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后,即可以得出模型中A、B、k和m的参数值。根据所得的非线性回归曲线,可得畜禽类生物在不同生长周期下的理查德方程的拟合值,即拟合体重,记为w0...w16。假定某年末某地的畜禽类生物价格为每千克p元,暂定价格调整系数为1,则畜禽类生物的抵押价值大致为:

通过表6所列的相关数据,在SPSS中通过非线性回归可得到理查德生长方程的各个参数值,即A=1371.62、B=0.223、k=0.146、m=0.939。因此,柴鸡的生长曲线方程为:W=1371.62×(1-0.223e(-0.146t))1/(1-0.939)。

由表7可知,三周龄内的柴鸡拟合体重值和实际体重值相差较大,这可能是由于三周龄内的柴鸡生长缓慢,且处于幼龄期的柴鸡主要靠人工抚育,从而导致期自然增值不明显。为客观评估柴鸡的抵押价值,暂定价格调整系数为1,柴鸡价格为30元/千克。因此,该养殖基地的柴鸡抵押价值为: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梳理总结生物资产价值评估文献的基础上,探讨了农业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目前的主要方法和可能的不足,并以果树和畜禽两大生物资产为例,探讨了不同价值评估方法在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上的实践及应用。结论如下:农业生物资产具有抵押价值,可成为金融机构抵押标的选择。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生长周期内的农业生物资产应采取不同的抵押价值评估方法。具体来看,对幼龄期生物资产均可采用成本法;对盛产期生物资产可采用收益法或生物经济模型法;对成熟期生物资产可采用市场法或生物经济模型法。同时,本文完善了生物资产抵押价值评估体系,即通过生物经济模型来预测不同生物的成长状况,从而更为客观地评估生物资产抵押价值。因此,在破解“三农”融资难题时,可积极将农业生物资产引入到业务之中,破解农村金融市场上“抵押难”困境。

为有效推进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业务的开展,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第一,因地制宜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并适当引入农业商业保险。政策性农业保险和农业商业保险可分散农业经营者和金融机构可能遭受的农业风险,从而提高农业经营者参与农业生物资产抵押的参与意愿和金融机构的供给意愿。

第二,加强信息化、智能化和数字化的现代农业建设,完善风险防控。政府、金融机构等参与主体可与科研院所、高校等机构联合,积极构建生物资产价值评估系统,即通过对不同生物资产的信息化分析,为生物资产价值评估人员提供数据支撑,增强评估效率和真实性。同时,政府可出资设立农业生物资产抵押风险基金,降低金融机构开展该业务的风险顾虑,并通过政策激励来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该业务。

第三,政府和金融机构等主体应积极出台、完善并细化与农业生物资产抵押融资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为生物资产抵押的进一步推广提供法律保障,以规范引导农业经营主体、资产价值评估机构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农业生物资产抵押业务。

猜你喜欢

抵押果树收益
果树冬季要休眠 易受冻害要注意
果树秋季施肥三要点
螃蟹爬上“网” 收益落进兜
天渐冷果树防冻要抓紧
俄藏5949-28号乾祐子年贷粮雇畜抵押契考释
詳盡了解 保護權益 大陸台商將房產抵押的法律須知
怎么设定你的年化收益目标
房地产抵押中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分析
2015年理财“6宗最”谁能给你稳稳的收益
其他综合收益的几个重要逻辑关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