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在骨科手术患者术中护理中的应用

2022-07-12马通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8期
关键词:骨科手术室护士

马通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手术室 221000

近年我国交通意外频发,导致骨科手术患者数量逐年升高〔1〕。骨科手术复杂多样,患者术后恢复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个人情绪、患者治疗配合度、术中并发症等,上述因素会影响手术开展及术后康复,因此术中对患者做好护理干预对提高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及术中安全性有积极意义〔2〕。研究指出,优化改良传统手术模式对提高手术外科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及促进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3〕。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是基于患者术中护理工作开展时间及顺序,以表格的形式逐一列出,使护理工作全面化、程序化及细致化,并明确护理内容责任制,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改善护理服务质量〔4-5〕。本文拟探讨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在骨科手术患者术中护理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8年7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260例设为对照组,另将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该院骨科收治的骨科手术患者220例设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年龄>18岁;②患者经X线或CT确诊;③均为单纯性骨折;④患者认知功能正常,无交流障碍或意识障碍;⑤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并愿意配合。排除标准:①合并骨科恶性肿瘤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③对麻醉及手术不耐受者,④术前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或全身性感染者。对照组男185例,女175例;年龄20~75岁,平均(48.2±3.7)岁;骨折类型:股骨转子85例,股骨干75例,髌骨45例,股骨颈骨折35例,踝关节20例;文化程度:小学35例,初中45例,高中85例,大专或以上95例。观察组男120例,女100例;年龄20~76岁,平均(48.8±3.4)岁;骨折类型:股骨转子75例,股骨干70例,髌骨35例,股骨颈骨折25例,踝关节15例;文化程度:小学30例,初中48例,高中82例,大专或以上60例。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行骨科手术,对照组术前向由手术室护士向其发放《骨科围手术期健康管理手册》,并对其进行口头健康宣教,告知患者日常注意事项,并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术中密切留意患者生命体征,并对患者做好保温措施。术后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并指导患者做好切口护理,疼痛护理及饮食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巡回护士应用自拟的骨科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对患者实施护理,程序表包括术前访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3部分,对于已完成的项目,巡回护士在完成情况栏上划上“√”,见表1。

表1 骨科手术患者巡回护士手术室工作程序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各项护理指标、手术时间及患者对巡回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①由巡回护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②护理指标:包括患者手术配合率、物品准备合格率、护士在位率、护理工作符合率。手术配合是指患者麻醉及手术过程均遵医嘱完成。物品准备合格是指物质种类、摆放及标识均符合要求。护士在位是指整个手术过程护士均在岗位上。护理工作符合是指护理操作符合相关规定及要求。③术中并发症:包括低体温、压疮。④满意率:采用科室自拟的《骨科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赋值0~3分,总评分>2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指标、并发症及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压疮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率、物品准备合格率、护士在位率、护理工作符合率及患者对巡回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指标、并发症及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骨科手术种类复杂多样化,患者术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影响手术安全性。手术室护理主要工作是由巡回护士完成,根据护士操作时间节点将手术过程分为术前、术中、术后,不同时间点的工作内容不同,因此巡回护士护理工作繁琐,容易造成工作疏忽而发生医疗事故〔6-7〕。研究指出,术中规范巡回护士操作,对患者实施程序化管理能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8〕。骨科手术室工作程序表是将巡回护士繁琐的工作内容进行简化及规范化,从而使护理工作开展变得井然有序〔9〕。

本研究术中由巡回护士应用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度表对骨科患者实施管理,结果表明,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能提高术中操作效率,缩短手术时间。这是由于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能让巡回护士按照护理工作内在逻辑关系,从而确定相关联的护理措施,巡回护士可根据表格内容为患者有序开展手术,能有效节省时间〔10〕。本研究结果表明,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手术配合度及护理工作质量,从而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张兴国等〔11〕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实施管理,实现了手术护理配合高效、有序及安全性,从而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传统的护理配合由于未建立统一的流程及标准,护士配合全凭经验及医生指示,容易导致护士术前物品准备不充分及术中与医生配合缺乏默契,从而影响手术进程〔12〕。操作程序表的应用可规范护士手术护理操作行为,提高护士操作意识及与医生的默契,从而提高手术护理配合效果及患者对手术开展的满意率〔13〕。另外,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的应用规范了患者手术操作流程规范性,有序划分了配合步骤,逐项排列,细化相关工作内容、明确工作目标,环环相扣,避免了操作中的错误及遗漏,规范了护士手术工作内容及行为,使护士更好地配合操作〔14-15〕。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工作程序表能有效提高骨科患者手术配合度,缩短患者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骨科手术室护士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打错了
厉害了,我的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