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

2022-07-12丁叶霞蒋玉宇周春香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7期
关键词:评分症状对照组

丁叶霞 蒋玉宇 周春香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 21406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全球范围慢性疾病中经济负担居第五位、死亡原因居第四位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我国成年人中有近9%的人群患有COPD,成为危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的常见慢性疾病之一,临床患者主要表现为一种不完全可逆性气道、气流受限为特点的肺功能进行性损伤性疾病,初期患者主要表现为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气喘或伴有体重、食欲下降等症状,随气流受限严重程度的加剧及时间的延长,可逐渐进展为肺气肿、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等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COPD的防治已成为呼吸内科医护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1-2〕。临床研究显示,肺康复训练能延缓COPD患者肺功能损伤进展,促进其肺功能状态的改善与生活质量的提高〔3〕。但由于该病病程较长,短期住院治疗虽可一定程度控制患者病情、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但并不能达到治愈的效果,使患者出院后仍需要长期用药治疗与肺康复训练,而患者出院后不能得到相应护理,受患者配合度与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极易影响治疗效果,而出现病情急性发作,增加再住院率〔4〕。有研究显示,应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但在COPD患者研究较少〔5〕。本文拟探讨自我管理健康教育联合呼吸训练对COPD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OPD患者中随机抽取108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临床影像学、肺功能等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表现确诊为COPD;②患者均意识清晰、认知正常,无语言沟通障碍,且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排除标准:合并伴有心脑血管系统、肝肾功能严重疾病或伴有精神疾病、认知功能障碍、语言沟通障碍等无法配合完成研究等患者。按照双色球法随机分为两组,蓝色球作为对照组(54例),红色球作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59 ~75岁,平均(67.31±7.78)岁;病程3~10年,平均(6.65±1.85)年。研究组男29例,女25例;年龄60 ~75岁,平均(67.45±7.57)岁;病程3~11年,平均(6.77±1.78)年。两组COPD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COPD患者均接受临床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自我管理健康教育与呼吸功能训练进行干预:(1)自我管理健康教育:①评估患者的健康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状态:护理人员与初入院患者(入院第1日)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患者个人的基本信息与受教育程度、疾病认知情况、心理情绪状态等情况,评估患者的身体状态及自我管理能力,建立纸质版与电子版健康档案,并发放自我管理健康记录本,嘱患者详细填写日常饮食情况、遵医嘱用药情况、吸烟情况、心理情绪状态、呼吸训练等情况,便于日后对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及病情影响因素进行分析。②强化患者自我行为对疾病改善的重要性:入院第2~7天,每日积极与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利用发放教育手册、PPT或播放视频动画的方式强化患者对COPD发生机制、诱因、症状表现、相关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的认知,重点强调日常生活行为方式与COPD发生之间存在的联系,帮助患者明确自我行为对疾病改善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成功康复案例,激发患者对自我行为管理积极性。(2)自我管理计划实施: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及自我管理能力制定科学的干预计划,引导患者积极进行自我情绪、行为管理,并积极进行呼吸训练。①情绪管理:针对其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指导患者通过倾诉、注意力转移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帮助患者消除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缓解其心理压力,帮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与护理。②行为管理:针对长期吸烟患者,采用简易动画视频或模型模拟演示长期吸烟给患者肺功能及心血管系统带来的危害,并针对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戒烟计划,通过嗑瓜子或咀嚼口香糖等方式分散烟瘾注意力;结合患者病情及饮食习惯制定科学、个性化饮食计划,多食水果蔬菜、肉蛋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类食物,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均衡饮食,保证营养摄入充足;强调遵医嘱用药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嘱患者不得自行调整药物剂量。(3)呼吸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即取坐卧位,轻闭双唇,用鼻吸气后缩唇以口哨状缓慢呼出气体并收缩腹部,控制呼吸频率为8~10次/min,3次/d,每次训练时间为15~20 min,连续4 w。此外还可以借助三球训练器辅助进行呼吸训练,即指导患者取坐位,连接吸气软管和训练器检查无漏气情况后,指导患者用嘴含住咬嘴,左手托住训练器,右手置于上腹部,缓慢呼气后再慢慢吸气,使训练器缓慢升起,控制呼吸频率≥8次/min,3次/d,每次训练时间为15~20 min,连续4 w。(4)跟踪随访:针对出院后患者每周进行1次电话跟踪随访,了解患者居家自我管理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并耐心给予解答、纠正,对患者取得的效果积极给予肯定与鼓励,强化患者自我管理积极性,叮嘱患者出院后3个月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

1.3.1自我管理能力评估 参考师晨曦等〔6〕自我管理项目制定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量表对干预前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估。该表包括自我效能管理、情绪管理、日常生活管理、症状管理等5项内容,共51个小条目,采用1~5级评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3.2肺功能评估 采用多功能肺测试仪检测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主要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肺活量(VC)、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

1.3.3呼吸困难症状评估 采用COPD呼吸困难评分量表(mMRC分级)对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进行评估,评分介于0~4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呼吸困难症状越严重〔7〕。

1.3.4生活质量评估 利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SGRQ)对护理前后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估,该表包括呼吸道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得分0~100分,分值越低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高〔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估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且研究组各项评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状态及呼吸困难症状比较

干预前两组COPD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及呼吸困难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上调,mMRC评分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上调幅度与mMRC评分下调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状态及呼吸困难症状比较

2.3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COPD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各项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下调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COPD发生主要与吸入有害颗粒或气体诱发肺部炎症有关,进而导致患者出现以气道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肺部慢性进行性不完全可逆损伤性疾病,通常COPD患者需要长期不间断治疗,但临床现有的药物及治疗手段并不能有效阻止患者肺功能减退的趋势,需要配合适当的肺康复措施延缓肺功能减退情况〔9〕。有研究显示,有效的健康教育及肺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认知,提高规律用药及健康生活方式配合度,避免不良生活行为给病情带来的不良影响,延缓肺功能减退进程〔10〕。本研究提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结合呼吸训练可有效提升COPD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分析原因主要在于:相比传统健康教育模式的内容单一、缺乏护理服务针对性与延续性,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模式通过引导患者认识自我行为对疾病改善重要性,调动患者主观自我行为管理积极性与依从性,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可以一定程度避免不良因素给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3.2 呼吸训练可有效促进COPD患者肺功能改善,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

呼吸康复治疗效果在临床COPD患者多项研究中以得到证实。王琴和李德凤〔11〕在研究中发现对稳定期COPD患者进行系统的呼吸功能训练可有效促进其肺功能及临床症状改善。黄厚强等〔12〕也在研究中证实通过呼吸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增加老年COPD患者呼吸肌耐力与肌力,促进肺功能改善,达到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病情急性发生风险、改善生活质量的目的。本文采用缩唇呼吸训练及三球训练器对COPD患者进行辅助呼吸训练。研究发现,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均较干预前明显上调,mMRC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各项指标上调幅度与下调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对COPD患者辅助进行呼吸训练可有效促进其肺功能改善,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分析原因在于:①缩唇呼吸训练在训练过程中结合腹式呼吸运动,可明显降低患者呼吸频率及呼气流速,增加气道内压而排空肺泡内气体,减少肺内残气量,进而强化胸廓及肺脏组织顺应性。②借助三球呼吸训练器进行辅助训练,可保证患者吸入气体过程中充分收缩肋间外肌,进而扩充胸廓直径,使呼吸相关肌肉得到充分锻炼,强化呼吸肌肌力,增加肺容积,进而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13〕。此外,借助呼吸训练器训练,在训练过程中可直观地通过呼吸训练器上的容量刻度了解呼吸训练情况,有利于调动患者呼吸训练的积极性。

3.3 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结合呼吸训练可有效促进CO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及治疗依从性、规律地肺康复训练是改善COPD患者病情的关键,但针对病情稳定出院患者极易受患者心理情绪、自我管理能力等因素影响,导致病情发作、生活质量降低〔14〕。本文为COPD患者提供具有延续性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认知自我行为对疾病改善重要性,有助于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针对出院患者通过定期电话跟踪随访,强化其自我行为管理积极性。配合呼吸康复训练整体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促进气体的正常交换,有助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本文研究结果提示,自我管理健康教育结合呼吸训练可有效促进CO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

综上所述,对COPD患者进行自我管理健康教育可有效促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帮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行为,配合呼吸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状态,缓解其呼吸困难症状,有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升。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评分症状对照组
miR-155在过氧化氢诱导晶状体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中的作用及靶向SIRT1调控机制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双周最佳阵容
抗螨高产蜂种“北京一号”
双周最佳阵容
8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分析
原来我们都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