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话的尺度与教育的力度

2022-07-11王春媛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自尊自主语言

王春媛

[摘 要]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在教育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教育实例,引出语言教育的重要性,并阐明当我们面对孩子错误的时候,可以用平和的话语去引导。它不仅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让老师的教育行为更加有力,还可以呵护孩子的自尊、建立孩子的自信、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修炼这种语言,让它更好地为我们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教育;语言;自尊;自主

期末考试前的一节数学习题课,我走进教室,发了一张小练习。就在同学们都埋头做题的时候,一个男生,侧着身,伸着头看着隔壁同学的试卷,手里没有笔,也没有本子。

我很奇怪,便走过去,问道:“你的练习呢?”

“找不到了。”他仍然侧着身,头都没抬。

“刚发的试卷,怎么可能找不到呢?”我问。

“我也不知道。”他仍然没有抬头。

其实我很清楚,不是找不到,而是不想做!关于这个孩子,我也了解过,是个极聪明的孩子,但比较自我,总是做一些违背老师要求的事,是个典型的青春期少年。

“那这样吧,你把昨晚作业发了,然后先订正自己作业,好吧?”为了让他不把时间都浪费掉,我给他安排了发作业这件事。

“我不发。”他头抬了起来,面无表情地给了我一个回复。

“为什么呢?”面对他直截了当的拒绝,我愣了一下,问道。

“不想发。你找别人吧!”他看着我,满不在乎地回了一句。

那一瞬间,我的身体仿佛被定住了一般,进一步不是,退一步也不是!此时,很多同学也都抬起头,盯着我们!怎么办?如他所愿,换别人发?如果这样,那我以后还怎么对其他学生提要求呢?以强硬的态度,命令他发?那我们要一直僵持在这里,又怎么办?

“帮老师一个忙,好吗?”看着他若无其事的表情,我没有放弃,继续说。

谁知话音刚落,他噌地一下站起来,接过我手里的作业,欣然地发作业去了!

其他同学也再次埋头,做起了练习,课堂也就此步入正轨。

下课后,我回到办公室,但脑中仍回忆着刚才发生的一幕。不禁感慨:“帮老师一个忙,好吗?”这简单的八个字,却能让一个正处青春期的孩子态度瞬间发生变化?这简单的八个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教育力量?

忽然想起教育家叶圣陶的一句话:“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我恍然大悟: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我们经常会感到力不从心,也经常会抱怨为什么孩子总是和我们对着干。现在想来,很有可能是我们和学生沟通的语言出了问题。面对一群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有了更多的想法和主见,也更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所以,当学生挑战老师的权威时,他们可能出言不逊,可能强硬到底,而老师如果只会说出比他更狠的话,让学生臣服,我想,这只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清这点,并遵循孩子的心理特点,换个说法和孩子交流,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教育更有力。

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有着极强的而又敏感、脆弱的自尊心。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要时刻懂得给孩子留面子。发作业这样一件小事,孩子能从开始的坚决抵制到后来的欣然接受,正是因为老师以一种请求帮忙的语气提出了要求,这样不仅照顾了孩子的面子,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知名诗人席慕蓉,五岁就上学了,在老师眼里,她是个反应迟钝并会说谎的孩子。三年级的一次考试,当她看到自己的成绩单是第35名时,便躲在厕所里用纸条和墨水把它涂改成了第5名。回到家,姐妹三人向父亲汇报成绩,当看到两个姐姐分别是第1和第2的成绩单时,她用颤抖的双手交出了那份被自己涂改过的成绩单。她紧张极了,也很清楚大家都看出了她在造假。奇怪的是,两个姐姐只是安静地看着,并没有说话。父亲也是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老师怎么把成绩单搞这么脏?你明天问一下老师再告诉我好吗?”席慕蓉后来回忆说,她很感谢姐姐和父亲在关键时刻没有揭穿她,保护了她的自尊。所以她在第二天便向父亲坦白了一切。从那之后,她在小学里的成绩就没退过第4名。

提倡把生硬的、粗暴的语言换一种说法,就是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只有拥有了自尊,他才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

青春期的孩子,表面上什么都不在乎,实际上特别需要别人的肯定和鼓励。赞美,可以激发孩子们的积極性,也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

戴尔·卡耐基,一个出生于美国贫困家庭的孩子,曾经因为调皮捣蛋,差点被学校开除。也因常被同学取笑,在青少年时期便充满自卑。在他9岁时,父亲领着他的继母走进家门,指着卡耐基向继母介绍说:“以后你可千万要提防他,他可是全镇公认的坏孩子。”而继母却微笑着走到他的面前,笑着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我看他应该是全镇最聪明快乐的孩子才对。”就这一句话,本不打算接受继母的卡耐基却和继母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正是这句话,让9岁的卡耐基产生了自信,最终成为给别人散播自信、让人们乐观的心理导师,他的著作《人性的弱点》成为人类出版史上第二大畅销书。

“哀莫大于心死”,切莫因自己说话的方式打消了孩子的自信,伤害到孩子的心灵。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愿受到别人的干涉和控制,有较强的自主心。当我们对学生提出要求、建议或批评时,首先就要考虑到:用尖刻的语言去责备学生,只会让学生对你产生戒备心理,久而久之,你的教育就会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当我们面对孩子气急败坏的时候,不妨把到嘴边的话先过滤一下,想想如何换一种说法,使孩子更容易接受。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如果我们能把课堂一些责备性的话语,如“想好了再说,别不懂装懂”换成“别急,再想想,我们等你”、能把“刚讲过就忘,还不好好听”换成“如是能在课后及时复习一下,我想你就不会忘记了”、能把“你怎么那么笨,讲过了还不会”换成“没关系,多练习几次,相信你一定能行”……我想,在这样被赏识、被激励的语言环境下教育出来的孩子,一定是一个自信的、阳光的、有爱的孩子。

人生就是在不断地犯错和不断地改错中成长的。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是优点和缺点共存。当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不要因为孩子所犯的错误而忽略他們身上的闪光点,更不要着急用粗暴的语言去批判和否定。

当老师久了,仿佛就习惯了说教,更习惯了用有一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和孩子沟通,时间长了,师生间就会产生隔阂。而换个说法,其实就是教师在进行教育行为前的换位思考。这样不仅能有效解决问题,还能化解师生间的尴尬局面。这是一门学问,更是老师的一项终身修炼。

要修炼自己的心胸。心胸宽阔,看问题才能更全面。我们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长相、性格全不相同的人了。所以,认清每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允许他们有不同的意见,接受他们身上的缺点,自然不会在矛盾冲突时,说出一些伤害学生心灵的话。

要修炼自己的耐性。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慢,就是要给自己一个耐心等待的时间。当学生总是迟到时、当学生经常不交作业时、当学生考试总是作弊时……提醒自己不妨先退一步,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组织语言,这样方能深入人心,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说,教育方法是多样的,正所谓“教学有法,法无定法”;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正所谓“千人千面”。所以,在教育过程中,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万能公式,去解决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每个孩子都能通过你的语言判断出你对他评价的“友好性”。因此,良好的沟通,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础。

语言旁边的艺术,体现在细节之处,无非就是指把我们过于生硬的、粗鲁的语言进行包装,换成一种能影响学生心灵的话语。老师们,千万别让考试的压力淡化了我们对语言的修炼。努力把“恶语”修炼成“良言”,用它去感化学生、去唤醒学生。

当沿着一个方向走不到终点时,可以引导学生换个方向前行;当一句话讲不通时,不妨换句话,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重视,帮助学生慢慢认识自己,然后逐步成长为理想中的自己。这不正是最有力的教育吗?

参考文献:

[1]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魏书生.如何做最好的教师:影响教师一生的中外教育家经典感言[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刘可钦.教育其实很美[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迟毓凯.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刘莹)

猜你喜欢

自尊自主语言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大学生自尊与人际关系相关关系的研究综述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