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记住“三五六七”远离小儿食积

2022-07-10杨璞诸葛远莉

家庭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食积消食积食

杨璞 诸葛远莉

食积是因幼儿暴饮暴食、饮食过多,食物不能被正常消化,积存留滞于胃肠,导致脾运失司、胃失通降所引起的一种常見病证。需要指出的是,食积不但可以单独出现,也常在感冒、泄泻、发热、咳嗽、疳证中合并出现。其主要表现是不想吃饭、腹胀、腹痛,甚至恶心、呕吐,又或腹泻,抑或便秘。食积是民间的通俗叫法,中医一般称之为食滞证、积滞证。预后一般较好,也有少数患儿食积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羸瘦,可转化成疳证,也就是西医所称的营养不良。

小儿食积多因脾胃功能失调所致。一方面因为脾弱,有的孩子脾胃功能先天不足,后天喂养不当,长期体弱多病、药物服用不当损伤脾胃等,极易导致小儿脾胃损伤。脾气不足,运化能力失常,易形成食积。另一方面,儿童的新陈代谢旺盛,很多孩子胃口很好,但饮食不加节制,脾胃便易受损伤,形成食积。

第一,避免乳食不节。宝宝的三餐应按时定量,饮食均衡,避免挑食。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吃饭时不要看电视、玩手机、玩耍等,以免影响孩子吃饭时的注意力。这会降低食物对大脑的刺激,使消化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也相应减弱,影响胃肠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家长要以身作则,自己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这么做。此外,很多孩子吃饭时要么狼吞虎咽,要么磨叽。进食时间不宜太短或过长,以20~30分钟为宜。

第二,避免喂养过度。家长不能走入“孩子能吃是好事,多吃点长身体”的喂养误区。因为食物摄入过多,尤其是过多摄入各种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会加重脾胃负担,影响消化吸收,易形成食积。要少吃零食,即使是儿童零食,多吃也可造成盐、糖摄入过多,影响胃口。要避免大量进食生冷、肥腻、坚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容易损伤小儿脾胃,引起食积。

第三,避免脾胃受凉。中医认为,小儿的背部、腹部、足部一定要注意保暖。若腹部受到寒邪侵袭,会损伤中阳,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水谷失于腐熟运化而形成食积。

1.保和丸。主要成分有山楂、六神曲、仙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可消食导滞、理气和胃,适用于脾胃积食引起的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呃逆、大便溏稀等症状。

2.枳实导滞丸。主要成分有大黄、枳实、六神曲、茯苓、黄连、黄芩、白术、泽泻等。可清热去湿、消食导滞,适用于脾胃积食、湿热中阻出现的脘腹胀痛、大便秘结、下痢、腹泻、小便短赤等症状。

3.木香槟榔丸。主要成分有木香、槟榔、青皮、陈皮、黄连、黄檗、大黄、莪术、香附等。有行气导滞、荡涤积热的作用,也有理气、消积导滞的作用,适用于脾胃积食导致的脘腹痞满、胀痛,或下痢赤白,伴有里急后重、大便秘结或者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

4.人参健脾丸。主要成分有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子、白扁豆、木香、当归等。可健脾益气、消食和胃,通常用于脾胃虚弱、饮食积滞造成的面色暗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胀、肠鸣、腹泻等症状,也可以用来补气健脾、和胃消食。

5.香砂和胃丸。主要成分有木香、砂仁、陈皮、厚朴、香附、枳壳(麸炒)、广藿香、山楂、六神曲、麦芽等。可健脾开胃、行气化滞,对脾胃虚弱、饮食积滞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胀痛、吞酸嘈杂、大便不调等症状有一定疗效。

6.健胃消食片。主要成分有太子参、陈皮、山药、麦芽(炒)、山楂。太子参、山药可以健脾益气,陈皮可以行气导滞,具有运脾健胃的功效,山楂、麦芽可以消食化积。主要用于治疗因脾胃积食所致的不思饮食、脘腹胀满、嗳腐酸臭、消化不良等症状。

7.舒肝和胃丸。主要成分有厚朴、苍术、陈皮、甘草、半夏、枳壳、槟榔等。可健脾和胃,用于治疗脾胃积食导致的脘腹胀痛、呕吐吞酸、食滞不消等。

对于症状较轻的食积患儿,可以在儿科医师指导下对证选用药膳。

1.山药粥。鲜山药100克,大米50克。山药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功能健脾消食。适用于脾虚患儿,表现为消化不良、不思饮食、大便稀溏等。

2.胡萝卜粥。胡萝卜250克,大米50克。胡萝卜洗净切片,与大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每日2次。功能宽中下气、消积导滞。适用于小儿积滞、消化不良,以实证为主。

3.白萝卜莲子粥。白萝卜250克,莲子(带心)10克,粳米50克。白萝卜洗净切块,带心莲子洗净,与粳米共入锅内,加水适量。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炖。待莲子熟烂,便可起锅。空腹食用,每日2次。功能清热、宽中、下气。适用于食积夹热证,表现为消化不良、口舌红绛、大便干结、睡眠较差等。

4.薏米小米粥。薏苡仁20克,小米50克。薏苡仁、小米同煮为粥。空腹食用。功能健脾消食、除湿。适用于小儿不思饮食、四肢乏力、肢体略浮肿、大便黏腻等。

5.鸡内金散。鸡内金适量。将鸡内金焙干研粉,每次2—3克,温开水送服。功能消食化积、健脾止泻。适用于小儿疳积、遗尿等。

6.健脾消食蛋羹。山药15克,茯苓15克,莲子15克,山楂20克,麦芽15克,鸡内金30克。共磨成粉,每次取5克,加入2枚鸡蛋,打散,蒸熟,加入酱油调味服食。功能养胃消食、健脾养神。适用于小儿食积等。

第一招:捏脊疗法

施术时患者的体位以俯卧位或半俯卧位为宜,务使卧平、卧正,以背部平坦松弛为目的。

手法一:用拇指指腹与食指、中指指腹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后,食指、中指在前。然后食指、中指向后捻动,拇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手法二:手握空拳,拇指指腹与屈曲的食指桡侧部对合,挟持肌肤,拇指在前,食指在后。然后拇指向后捻动,食指向前推动,边捏边向项枕部推移。

捏脊操作时如果感觉比较疼,可以在捏脊前轻揉脊背,慢慢适应。捏脊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捏脊后注意补充水分。若脊柱部位的皮肤有外伤或感染,不适合捏脊;饭后不宜立即进行捏脊,需休息两小时后再进行;伴有高热、高血压、心脏病或有出血倾向者应慎用此法。

第二招:掐揉法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是四横纹。小儿食积时,用掐一下、揉三下的方法,掐揉小儿四横纹处50下,可清热散结、化积消食。

第三招:分推腹阴阳

沿小儿肋弓做八字分推,边做边向下移动,到肚脐时,改做横推,每次推150~200下。可通行中焦之气,有助于脾胃运化。

第四招:揉中脘

中脘位于肚脐与胸剑联线的中点处,每次用手掌根旋转按揉50下。有助于养护脾胃。

第五招:耳穴按摩推拿

家长可取患儿内分泌、皮质下等耳穴进行按摩,以促进消化、调理脾胃。还可顺时针按揉患儿腹部的中脘穴、神阙穴。

猜你喜欢

食积消食积食
消食药膳方
用推拿消除宝宝积食
食积的危害性及防治的必要性
小儿夜间湿咳多食积
用推拿消除宝宝积食
我家秘方
小儿推拿呵护孩子健康成长(四十四)——小儿食积莫担心
食积病证治汇补❋
食欲不振喝点山楂茶
如何防治牛的瘤胃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