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联精神”红色文创产品现状调研与开发对策

2022-07-08黑龙江大学

天工 2022年15期
关键词:抗联产品设计文创

张 雷 黑龙江大学

红色文创设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既能直接服务旅游产业,又能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广大群众和青少年,打造地域文化品牌。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克服极端困苦,在白山黑水之间坚持抗战十四年,用生命和鲜血铸就了伟大的“抗联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英勇战斗精神、牺牲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的集中体现,被最早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是龙江珍贵的红色文化遗产。在创意产品设计中注入红色基因,开发高品质的文创产品,是弘扬红色精神的重要途径。

一、红色场馆文创的现状与问题

(一)抗联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缺乏整体创意设计

传承红色精神的途径是以主题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展示平台为基础,配合党史课程、文艺作品与创意产品向公众普及红色精神。黑龙江省有丰厚的抗联红色遗产,国家级重点红色教育基地有东北烈士纪念馆、哈尔滨烈士陵园,还有市县级烈士陵园和抗联专题纪念馆,这些平台为文创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基础素材。例如,佳木斯市汤原县作为东北抗联诞生地之一,有“中共汤原中心县委遗址”“抗联六军军部遗址”“东北抗联密营遗址”等丰富的抗联资源,黑河五大连池市有“原中共北满省委遗址”“李兆麟将军第二路军指挥部”等红色遗址,相关抗联遗迹、抗联密营、英雄战斗地、烈士殉难地等有几十处。虽然黑龙江省抗联红色遗产知名度高,但从整体上看缺乏顶层设计,除少部分场馆建设较为完善、具有较好展示效果外,大部分遗迹缺少系统开发,很多年代陈旧、展示性不强,难以吸引年轻观众群体。各地展览分布零散,更缺乏与展览配套的文创设计,抗联英雄事迹和抗联故事很难进行广泛传颂和普及。

(二)没有开发抗联文创IP品牌,缺乏传播系统设计

目前黑龙江省缺乏具有地域特色的红色IP品牌。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创意产品设计不足,对红色文化传播、消费市场开发、地方旅游文化发展都是不利的。以全国重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北烈士纪念馆为例,东北烈士纪念馆建立于1948年,是在曾经关押过赵一曼烈士等抗联英烈、革命志士的哈尔滨警察厅旧址的基础上建立的。该馆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全国第一个革命纪念馆,经过多次改建、扩建,拥有丰富的红色开发基因库,目前常设“黑土英魂”抗战烈士事迹陈列展,采用现代科技手段替代了传统单一的图文、物品陈列,采用仿真设计、雕塑和壁画设计丰富了展览效果,如创意设计的杨靖宇等烈士雕像生动而富有艺术性,赵一曼烈士写给宁儿的信以画外音的方式呈现出来,丰富了观众的视觉体验,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但在辅助展览的文创设计方面乏善可陈,除了展示早期的抗联文献、老战士回忆录、抗联文学影像作品外,很难见到运用现代设计理念、挖掘抗联精神、具有创意性的产品设计。

二、开发路径与方法

(一)“红色IP”形象符号设计

开发以抗联红色精神为内容的文创产品,首先要思考和构建红色IP形象,将革命精神和文化内涵与龙江地域资源结合起来,设计典型的形象符号,从英雄人物、红色建筑、红色遗址等方面思考创意灵感。抗联IP形象塑造是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红色文创开发的受众主体为青少年,他们拥有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与红色文化精神内核具有共同的基础,因此借鉴卡通或动漫手法设计的红色IP形象可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走进青少年的内心。

(二)产品设计系统构建

构建设计系统是文创研发的关键环节。文创产品设计不是生硬的链接和植入,要从物理变化转变为化学反应,使既带有知识产权性质又凝聚红色精神的代表性成果能够在创意产品中发挥作用,对体现抗联精神的元素符号进行归类、整合,设定符合语义的典型内容,创建文化基因数据库,并进行形象转译。

在红色元素的提炼和设计中,避免出现生硬感,从功能设计、意象造型融合、情感融入等方面改进形态设计的方式方法,采用模仿法、联想法使形态贴合创意。模仿法,即通过挖掘展示品外观、造型、色彩的典型特点进行二度创作,从对象的外观特点分析设计与原型的合理匹配性,这种方法辨识度强,红色展品与消费者的情感链接更加直观;联想法,是将红色要素加以分解,将抗联主题解构为人、物、事等不同维度,排列组合形成多种可能性,重点要处理好红色元素与产品的关系。

(三)产品设计定位

将红色产品归纳为爱国主义革命主题教育产品、玩具类产品、功能性产品、怀旧文化纪念产品,根据不同消费人群定位不同的产品设计。主题教育产品,如纪念徽章、纪念币、书签、手账本;玩具类产品包括棋类游戏、公仔玩具、仿真模型;功能性产品主要突出红色主题,如文具、杯子等生活日用品;怀旧文化纪念品指结合先烈遗物、遗迹等进行复制品的设计。设计要体现时代特征,要挖掘展示物背后的故事,体现抗联红色精神的设计元素,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产品设计,吸引消费群体,实现活态传承。

设计中要重视本地抗联遗产的客观性、准确性,注重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迎合市场需求进行文化遗产创意研发。文创产品消费对象多为年轻人,他们容易对新事物、新形态产生兴趣,因此设计者要结合产品的设计、造型、功能,从用户体验出发,使作品带有时尚性、艺术性、趣味性,从功能、审美与文化上进行融合。文创设计是地域文化情感与精神理念的记忆纽带,通过对抗联图标、色彩、标志物、纪念章、道具等元素的提炼与设计传递出来,从而与消费者形成情感互动,使消费者产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实现精神升华。除了注重产品设计外,还要考虑用户的互动体验,开发玩具产品、游戏产品、棋类产品、动漫产品等,最大化地发挥文创的传播功能,构建一套完整的服务系统。

(四)设计体现龙江地域特征

文创与工艺美术、创意产品具有紧密联系,通过提炼主题,结合区域特点,能够发挥工艺美术设计资源优势,提升设计品质。龙江地域手工艺门类众多,如剪纸、皮画、麦秸画、木雕、版画等。在新时代,传统审美特点依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不仅代表了地域文化形态,更是工艺文化精神和创意产品设计的高度统一。我们要从传统工艺中吸收营养,结合现代语言方式,增强红色文创的艺术表现张力,使红色文创产品成为高质量的收藏品和装饰品,提升其品位和价值。

三、设计构想与阶段性成果

(一)开展问卷调研,明确设计目标

设计团队首先对东北抗联红色文创认知情况做了调研,共发放问卷1746份,针对高校师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城市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公众对东北抗联史实与代表人物具有较高的认知度,但对红色文创了解较少,对目前市场上的红色文创产品不满意、不了解;每年参观红色遗址纪念馆的受众群体中老、中、青、少分布较平均,年轻人对文创产品具有较高认知度和需求度;对产品的创意新颖度、个性要求较高,生活实用性要求并不突出,这与单纯的旅游文创开发不同,更注重文化内涵和宣传功能;大多数人希望红色文创具有收藏、纪念价值,或者能为青少年普及知识,一部分人希望文创产品具有益智玩具的特点(如图1、图2、图3、图4),在娱乐中潜移默化地弘扬红色精神。以上调研结果为设计团队打开思路,使设计目标更加清晰。

图1 对现有红色精神文创产品满意度的调研

图2 对红色产品消费对象年龄层的调研

图3 对文创产品的消费心理调研

图4 对红色文创产品设计定位的调研

(二)形象元素符号化研究

通过收集党史文献资料、网络资料,对抗联典型人物形象进行提炼和组织,选择抗联英雄典型形象进行二次创作。东北抗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烈士的影像资料并不完整,现有照片资料多为早期照片或者后人根据表述或者描绘而整理。设计团队根据现有图片素材,通过重新设计,使英雄形象更加饱满、更加鲜明,为深化设计打下基础。

(三)红色IP形象设计

提炼红色元素,不能仅仅停留在原始素材、文物、图片本身,不能简单地进行复制品的设计,可以把人物形象、红色历史图案转化为设计符号,增强红色文创产品的叙事特点。例如,长征中的红军战士形象,让人很容易联系到八角帽、红五星、羊皮背心等符号要素;抗战游击队员的形象,通过白毛巾、驳壳枪、大刀片、红飘带来加强符号特征。抗联人物形象塑造既要把握历史和地域特点,也要考虑服饰的统一性。文创形象设计要有典型符号、整体形象,为此本次设计突出了冰天雪地的环境特征,根据服装、道具、武器等进行了艺术性的美化,塑造了东北抗联形象,如“红小妹”和“小哨兵”(如图5)为抗联战士IP玩偶形象,该形象可以制作为手办纪念品,在形象具有辨识度后,再进行IP形象传播设计和产品转化设计,应用于礼品、马克杯、书签、钥匙链等系列产品设计中。富有特色的IP形象使人产生愉悦和情感诉求,可以吸引广大青少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图5 抗联小战士形象IP 方案 张雷/作

(四)抗联情境故事提炼

挖掘抗联红色文化中具有故事性的内容,能够维系产品和消费对象的情感连接,引起人们对红色故事的情感承载和时空体验。在提炼情景故事的过程中,在消费者和红色故事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例如,结合《林海雪原》中的战斗场景等,可以设计一批抗联主题工艺装饰画,衍生为抗联手工折纸和手账绘本,也可以渗透到装饰纪念品和实用生活产品设计中。通过VR、AR技术,设计沉浸体验式文创产品,增加消费者与产品的互动,提高生动性、趣味性和娱乐性。

对于抗联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本研究开展了基础性工作,下一步将深入思考红色文化内涵和红色主题的当代价值,扎根龙江红色文化遗产,汲取新的设计开发营养,在现有基础上进行后续产品设计开发。2022年春天,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创意设计产业发展专项规划(2022—2030)》,提出了创意产业发展的实施方略,全方位打造龙江文化新品牌,加快深度赋能与产业升级,政策的出台对龙江红色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益于龙江“四大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有助于红色文化发展,可以为龙江创意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创之路。

猜你喜欢

抗联产品设计文创
陶溪川文创街区
智能产品设计
弘扬抗联精神 加强党性修养
《冷·暖》
《教堂之夜》
《岁寒三友文创海报》
“不落灰”的文创
铧芯文创
LESS IS MORE:极简主义的产品设计
一个抗联老交通员的老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