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媒介融合环境下音频新闻的发展策略饶富英

2022-07-07郑富星

数码影像时代 2022年2期
关键词:都市报音频广播

郑富星

2022年对数字广播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有一半以上的新闻机构表示把握住音频新闻的机遇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自2020年普利策新闻奖新增“音频报道奖”以来,音頻新闻便开始成为新的风口。从文字到视频,再到音频,音频新闻的兴起究竟是文艺复兴还是广播的崛起?面对这样的一片蓝海,媒体又该如何把握住这个时机?基于此,本文以《南方都市报》在音频领域的发展为例,试图通过探讨分析其发展策略,为我国各大媒体在音频新闻领域的发展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0年1月,牛津大学路透新闻所发布了年度报告《新闻、媒体与技术趋势展望》,其在报道中表示:“音频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此报告发出后的4个月,普利策新闻奖便在官网上公布了第104届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和以往不同的是,2020年的奖项中新增“音频报道奖”,并将其首个奖项颁给了播客作品《外面的人群(The Out Crowd)》。

从年度报告再到普利策新闻奖,显而易见的是,在媒介技术的探索与变革中,广播再次回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伴着播客在近两年的翻红,广播新闻摇身一变成为“音频新闻”,传媒领域也迎来了其新的呈现形式。

《南方都市报》的三次转型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借鉴。从单一平面媒体到智媒赋能,三次转型后的《南方都市报》,坚持大力推进媒体深入融合,实现了智媒转型,优质内容输出、社会影响力扩大、市场认可度提升等多重目标。这一实践不仅为媒体解答了如何在以内容为主的前提下强化传播影响力的问题,还解决了媒体转型时遇到的商业模式问题,极具借鉴意义。

是崛起还是“文艺复兴”?

从读新闻到听新闻

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报刊杂志为人们与这个社会相联系的首要媒介,彼时广播电视刚刚兴起,但已显现出了蓬勃发展的势头。二三十年后,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发展迅猛,开始在媒介传播手段中占据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已渐渐从“读”新闻的状态转移到“听”新闻之中。从使用有线广播网进行集体收听,到以收音机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中,广播节目开始受到大众的青睐。而在广播节目当中,新闻资讯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然也成为了听众每日必须“打卡”的节目之一。

在当时,广播既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工具,更是人们能够及时获取信息的渠道。人们的感官从双眼转交至耳朵,也深刻印证了麦克卢汉所提出的“媒介是人的延申”理论,人们对社会万物的感知打开了全新的途径。

然而,广播时代极为短暂,只短短存在了十余年。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电视发展势如破竹,报刊也掀起了新的狂潮,广播只能栖居于三种媒介手段之末。

听觉本位的回归

而后互联网技术成为时代的弄潮儿,网络开始渗透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当中,人们与广播开始渐行渐远,“广播终将消亡”的论调也不曾停歇。但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成为大势所趋,即“通过多媒体组织的合作,利用多渠道、多平台发送更丰富的新闻和信息,以最大限度地传播给更多的公众。”广播也成为了融合新闻下的一份子。

伴随着融合新闻时代的到来,一些广播APP开始崛起,例如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音频软件,风靡一时。他们的诞生也相应打开了我国的声音产品市场。在海外,播客也在近几年再度翻红,根据路透新闻在2019年发布的《新闻播客与新闻业的机遇》报告,在2019年1-10月,全球新增的新闻播客节目数量达到12000个,同比过往增加了32%。得益于技术发展和社会变革为声音媒体所带来的大好机遇,一时间,声音市场成为了一片新的红海。

从蓝海到红海,音频领域开始迎来了属于它的变革,也被媒体界看作是一场“文艺复兴”。越来越多的媒体机构开始加入到这一变革当中,试图在新的市场中寻求转型之路。在国外,BBC、《纽约时报》《卫报》等主流媒体纷纷入驻播客,推出了属于自己的新闻广播节目,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

而在我国,也有不少媒体“闻风而动”,开始进军音频新闻领域,南方都市报便是“领头人”之一。2018年12月底,南都音频以破竹之势迅猛发展,并进入了全国媒体机构音频转型的第一梯队当中。从2018年成立到2020年底,南都音频共生产音频作品21410余件,全网综合累计播放量超42.87亿,10万+音频稿件接近8500条,全网音频订阅用户突破60万。2020年底进入2.0版本的南都音频,更是在遍地开花,一句“……由南方都市报出品”在南都音频各大合作平台中均能“一键收听”。到目前为止,其在喜马拉雅FM上已收获了近40万的听众,单《难度快讯》一栏目播放量便已达16.4亿。不可否认,其发展方式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

新媒体语境下《南方都市报》音频新闻的传播策略

内容与创新相结合

《南方都市报》不但深切把握了音频新闻的现场感、争辩性、情感性、环境背景便利性等优势项,也十分注重产品创新化运营。南方都市报融媒体中心副主任伍静妍曾在采访中表示,南方都市报的音频内容出品始终保持着高水准品质,音频新闻不是简单地将原有报纸上的文字转成AI或人工语音,而是要适应音频的形式,打造口语化、接地气的音频节目。

正如伍静妍所言,南方都市报音频节目始终坚持“内容为王”的经营理念,对于不同的频道有不同的定位和内容。至目前为止,南方都市报打造了37个不同类别的音频专辑,其中《南方都市报快讯》《七仔·表达式》《南方都市报名医大讲堂》《南方都市报湾区财富3分钟》《南方都市报音频早餐》等栏目播放量皆过千万,这些栏目的题材、类型皆不同,每档栏目的时长和内容也有着不同的差异。

南方都市报音频节目延续了其深度报道和评论的一贯特色,尝试在平和放松的情况下,做深度、专题、优质、有内容的报道,摆脱泛娱乐化现象。以《南方都市报快讯》为例,作为一档硬新闻栏目,其时长控制在了1分钟以内,每日更新近20条短讯,内容涵盖体育、科技、财经各个领域,涉及面广且更新速度快。而《南方都市报名医大讲堂》则是一档健康科普类节目,其以邀请专家教授进行谈话的形式,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康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既具有权威性,也颇受听众喜爱。

多平台传播,受众范围广

相比较传统的广播电台,数字时代的音频最大的强项就是能够通过各类数字平台瞬间抵达广大人群,而不仅限于受众群体。在移動传播中,生态环境对于传播更加开放,用户可以在更高级别上共享、聚合甚至虚拟化信息。最开始试水音频节目时,南方都市报选择以自身的南都APP为起点,而后入驻了喜马拉雅FM、蜻蜓FM等平台,开始打造属于南方都市报的1+N音频新闻布局(1为南都APP,N为包括喜马拉雅FM、蜻蜓FM在内的头部音频)。

当下,受众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媒体专业化和小众传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个性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在产品思维上,南方都市报相比其他媒体更胜一筹。为了满足不同平台用户的收听体验,南方都市报的同一音频内容在不同平台采用了不同的适配技术标准,标题在不同平台也有所区别,他们深知,只有抓住“细节”与受众心理,才能让音频节目更大范围地传播出去。任何新形式媒体的成功取决于其是否能够满足个人的个性化需求,是否能够成功将“观众”变成“用户”。

通过对目标受众群体的精准化定位来谋划媒体的个性化发展,构建广播媒体产品群欣的生产体系。南方都市报通过用户画像分析,借助大数据平台,进一步了解其用户需求的方法,利用其在各个行业的领军人物深度访谈,打造“粉丝效应”,增加用户和媒体之间的黏性。在当下“人人都是麦克风”的互联网信息时代,传统音频的宣传式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为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要保证优质内容之外,传播产品的独家、独到、独特、新颖、专业等品质也逐渐成为受众筛选音频媒体的重要选项之一。

伴随着5G时代到的来,智能音箱也成为了一大热门事物。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报告显示,2018年全年智能音箱的出货量达8620万,较2017年的3200万部增长了5420万台,增幅超过170%。也许是窥见了如此发展态势,南方都市报在2019年与国内智能音箱产品市场中占有量最大的天猫精灵达成合作,开始将音频新闻布局智能音箱领域,用户通过天猫精灵便可收听相关的音频节目。从自身客户到广播FM,再到智能音箱,南方都市报不断扩大音频投放的平台,进一步让受众圈层下沉。

音频制作 “进门容易入门难”

如何制作一档成功的音频栏目,使机构媒体的音频事业实现良性发展,可谓是“进门容易入门难”。机构媒体的音频化发展不但对传统的采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技术以及内容创作上也需要有所转变。

伍静妍对于音频的制作及发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要发挥机构媒体拥有成熟采编团队的优势,在打造内容上凸显专业性。第二,培养复合型的音频技术人才。一个优秀的音频编辑,对文字的要求更高,对技术的要求也同样更高。第三,培养采编团队的的产品思维,把每档音频节目都当做一款产品来看待,从前期策划、内容执行、分发传播以及产品变现每一个环节都要深思熟虑。”

内容生产是新闻传播的基础。音频新闻的内容生产主要体现在策写编等生产流程中。具体而言,音频新闻的生产经历了新闻策划、采写、编辑、播出一系列过程,最终呈现给听众一个综合了现场音响、解说词配音、主持人播报、背景音乐等声音要素的音频新闻节目。

以备受用户喜爱的、南都智库转型的拳头音频产品《南都·粤海湾区财富3分钟》为例,目前该栏目已经制作了超过80期,两位主播在录制之前往往要阅读几万字的资料,才能去搭建整个节目内容的框架,而在录制过程中,也需要编辑选择好合适的音乐以及同期声,后期剪辑时更是要有的放矢地选择重点,其制作版本也因应用户的需求迭代了好几次。在音频新闻编辑的工作过程中,南方都市报也着重使用重要性编排、蒙太奇组接、板块化设计力求达到高收听率,增强听众的忠诚度,提高音频节目的美誉度和影响力。

音频新闻的发展之道

布局刻不容缓

艾媒发布的《2020-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已达6.4亿人,2022年有望升至6.9亿人,该数据展现了音频新闻巨大的市场潜力。电视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走红同样体现了声音本身的重要价值和大众的兴趣取向,再加上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疲于视觉媒介,为音频媒体的“重生”提供了新的契机。

非洲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曾提出一句著名的名言:“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对于音频新闻来说,这个最好的时机也是现在。疫情使一系列产业受到了冲击,但也让部分产业实现了野蛮生长。相关数据显示,在疫情期间,喜马拉雅一季度营收增长32%,由于集声音独特性、内容丰富性、知识增长性为一体,音频内容作为一种最佳故事化叙述手段的方式,满足了宅家时期人们的精神需求。

从2019年预示“音频新闻”将成新趋势至今,有不少媒体已经在这一领域发展的顺风顺水。除南方都市报外,钱江晚报的“钱江晚报FM”、辽沈晚报的“辽沈之声”皆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打造出了自己的IP,但也有不少媒体并未敏锐地注意到如此风向标,对音频新闻领域不够重视,到目前仍未做出行动。

随着媒体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的当下,跟随时新,不断拓展、延申自身的内容呈现形式,从而吸引更多的受众是极为重要的一点。因此,音频新闻毫无疑问是一个风口,各大媒体应加紧布局,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披荆斩棘为媒体开出一条生路。

以需求为导向,提供精准服务

当下用户对声音产品的消费已从一开始的随意性变成了有明确目的的选择性。从宏观角度来看,以喜马拉雅FM为例,当用户初次进入平台时,喜马拉雅会让用户选择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在后期根据用户的选择为其提供相关系列的音频内容。数据显示,喜马拉雅的频道类别有26种划分,包括美妆、汽车、健身、艺术、热点等领域,其中每个领域下又会进行更细致的划分,例如小说栏目下设言情、武侠、玄幻等1数十个子栏目。这种内容垂直化的方式有助于产品不断精细化、深度化,也可以让产品更好地对接相关领域,支撑用户的完整需求。

由此,在对音频新闻的打造上,也应当遵循“定制化”的原则,对新闻栏目进行细分,从短消息到谈话类新闻,再到深度报道,涉猎范围要广泛。除此之外,还应当有意识地针对用户群体对内容题材做出划分,例如对民生、财经、时政等不同题材的内容进行分栏目打造,让用户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相应栏目进行收听,精准对接自己的使用需求。

还原新闻现场,全场景生产内容

和视觉内容相比,听觉產品和场景的连接会更加紧密。当用户全神贯注将注意力集中在一种感官上时,其对信息的获取将会更为敏锐与全面。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下的音频新闻对节目内容的还原度不够,导致人们常常会听着出神,如何完全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也成为了媒体深思的问题之一。

无论是在电视还是在广播当中,同期声的加入都显得尤为重要。记录下现场的真实声音,比后期的配音要更加自然、逼真。放在广播当中,则能体现音频新闻真实的特征。在财新FM打造的《财新调查报道故事集》中,其在声音设计中使用到了新闻当事人的采访原声、新闻故事现场声音素材、记者的采访回顾等与新闻事件发生时同期电视报道的音频资料,能够让听众更加容易地理解该新闻事件的全过程以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

但很多时候出于一些客观因素,并非每种题材类型的新闻都能够拥有同期声,这也使得部分新闻造成了一定内容上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人为打造的音响元素便成为了有利的工具。加入音响元素后可以有效使用不同的声音形态打造叙事场景,创造身临其境的强沉浸效果。音响效果不仅可以还原新闻现场,渲染气氛,强化新闻的现场感,同时还可以发挥结构上的作用,具有叙事功能。因此,在音频制作的过程中,合理进行声音设计能够使音频得到有效传播。

结语

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重构人们的生活场景,而不同场景下人们获取新闻的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在全球出现“音频浪潮”的趋势下,毫无疑问,音频新闻也将成为我国主流媒体数字化转型下的重要方向。

而如要发展音频新闻,无法撇开媒介融合的议题来谈。主流媒体则必须高度重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创造出更具多元化、创新型的产品,为新环境下的新闻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这过程中,媒体始终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场景化体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声音的独特性。只有找准了传播策略与路径,才能吸引更多的受众,进而为音频新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猜你喜欢

都市报音频广播
STK及IGS广播星历在BDS仿真中的应用
以15秒播出一个温暖的片断——温州都市报的抖音号运营实践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
试论《都市报道》与“民生民情”
新形势下都市报文化新闻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