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对策

2022-07-07张柯轩王凯峰邓帅陈其强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5期
关键词:创业意愿新形势大学生

张柯轩 王凯峰 邓帅 陈其强

摘要:2021年全国有近909万高校应届毕业生将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面对社会就业新形势,高校积极做好创业教育、有针对性地激发大学生创业意愿显得尤为重要。意愿是个人一种有目标、有意识的行为动机。创业动机是心理状态的表现形式之一,也是一种主观行为,它使创业者更加关注与创业有关的内容和行为。提升大学生创业意愿,应明确“谁来教“”怎么教“”教什么”等问题,强化大学生创业感知愿望、创业感知性及创业行动性。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创业意愿

一、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意愿现状

(一)大学生创业态度

在不考虑创业的大学生中,12.6%的大学生“从未想过创业”,其中大一学生占16.2%,大三和大四学生占9.7%。32.8%的大学生表示“偶尔想过创业,但没有准备”。同时问卷显示,有7%的大学生“认真想过,已经开始准备了”,只有1.9%的大学生表示“开始创业了”。在访谈中,低年级的大学生对创业的意愿比较强,高年级的大学生相对意愿较弱。

(二)大学生创业素养储备

在“大学生创业能力储备”调查中,68.5%的大学生觉得“自我能力不足”,其中,认为“人脉资源不够”的占33.9%、“资金缺乏”的占38.3%、“创新创意力不足”的占47.6%、“市场敏锐度不够”的占61.2%。在“你如何评估自己的创业知识”问卷中,54.3%选择“缺乏对国家相关制度的深入了解和掌握”,38.2%认为“不知道如何识别和规避风险”,23.4%认为“团队管理知识缺乏”。在访谈中,超过60%的大学生认为,疫情后时代社会对创业的要求将会越来越高,而他们挑战应对性和风险承担力还比较欠缺。约三分之一的大学生表示,希望有机会加入新创业公司与创业者并肩作战、挑战未来。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由创业基础理论、专业创业以及配套的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培训活动、社团拓展等组成。在问卷中,近四成大学生提出课程体系还需增强加“专业性”,20%多的大学生提出要增加“个性化”辅导。在选择增强“专业性”的大学生中,42.8%认为需进一步“体现专业行业创新发展内容”,30.5%认为需“体现学术前沿内容”,18.5%认为需加强“国家政策解析”。可见,个性差异、学科脉络、行业创新、学术研究、政策法规等内容急需融入教材、融入课堂教学。

(二)高校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不足

高校教师承担着创新创业教学与课程建设任务,不但要具有相关理论知识,同时也要有相关实践实务知识。访谈和问卷调查时了解到,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师资由辅导员、思政教师、经管学院或通识课程教师、专业教师等组成,其中辅导员兼任创新创业课程的约占6成。这些教师本职工作较多,时间精力有限,自身专业、知识储备与学科师资匹配度差距较大,有的仅经过创业师资短期培训班学习就直接上岗,勉强能应付教学大纲理论的讲授,而面对具体问题时底气不足,无法保质保量完成创新创业教科研工作,影响了创新创业育人成效。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行动力不足

由于成长在经济高速发展年代,大多数大学生的家境和经济条件都不错。由于从小生活较优越,他们普遍缺乏吃苦耐劳和奋斗精神。如在对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撰写创业计划书”问题调查时,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为自己认真写”,60.5%以上选择“为了完成任务敷衍撰写”。在学习中,70%的大学生表示“接触最多的是课程内容、课堂讲授、课后作业、创业讲座等,主动参与较高要求的创业实践活动的只有18.2%。可见,大学生创新创业学习过程基本以课程理论知识内容为主,自觉自发的行动探索能力比较不足。

三、新形势下培养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对策

(一)从高校育人教师队伍

具有“思政型、复合型”“专业化、科学化”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师是高校创业育人的主干力量。因此,应打造这样一支师资队伍。一,打造“思政型”教师队伍。规范教师行为,将师德师风、职业道德、政治涵养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促进教师自身素养不断提升。二,建设“复合型”教师团队。多一些技术扎实、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有方法、有意为大学生服务的“师傅”,通过招聘、引进、内部转岗、选拔进修等方式积极建设师资队伍,特别是组建一支兼职教师队伍,如聘请成功企业家、企业高管、技术能手、专业学科带头人、优秀创业校友等进校园、入课堂、上讲台。三,强化教师“专业”素养。通过鼓励老师外出进修学习、分层培训轮训、下企业跟岗实践或挂职锻炼,拓展视野,多角度提升业务能力。

(二)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感知愿望

首先,坚持开放协同育人。营造创新创业育人氛围,积极健全育人机制,有效整合并利用校内的教育资源和校外的创新创业资源。校内把傳统课堂、校内活动空间打造成“工学研一体化”新型课堂,建设“创意场”“筑梦园区”等;校外把实习基地拓展为创业实践场所,打造“厂中校”“企中学”。通过由点到面、由少到多、由简单尝试到意愿创业、投身创业等感知递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落实落细,引导更多大学生夯实创业基础、明确创业方向。其次,打造专创融合金课。坚持实践性与理论性相融合,因材施教,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将专业知识和技能融入创业教育,通过体验、参与、共创等学习方法,不断扩大跨学科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比重,引导大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创业意愿,加强创业实践体验。

(三)强化大学生的创业感知

(1)积极乐观的创业心态,如执着的信念,深厚的兴趣,持久的热情等;(2)稳定且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勤恳务实的作风,诚实守信的修养,善于团队共事等;(3)百折不回的创新精神,如勇闯天下的胆识,“剑走偏锋”的创意思维等;(4)强大的心理承受力,如锲而不舍、善于控制情绪等;(5)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如具有正直、大气、律己、奉献的情怀。二是夯实创业知识。这是增强创业素质、形成创业能力、开展创业活动的基础,是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资本。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综合性知识等,如人文科技、公共关系、法律法规等。

参考文献

[1]武紫彤,蒋卓君. 特殊时期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22,43(11):70-71.

[2]翟彩宁,朱孟彬,陈佩.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J]. 公关世界,2022,(08):72-73.

[3]李倩.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策略[J]. 人才资源开发,2022,(07):53-54.

猜你喜欢

创业意愿新形势大学生
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大学生就业趋势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大学生创业意愿创业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在校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
基于ISM的成教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意向的影响研究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