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2022-07-07董文明唐智

食品安全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

董文明 唐智

摘 要: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值得社会关注的大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可以在食品消费、储藏、加工、选材等过程中酝酿、发展、发生。监督管理不畅、宣传教育不足、生活环境不良和个人素质不高等都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滋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当推进乡村振兴,把牢食品安全的主线;强化监督管理,兜住食品安全的底线;加强教育引导,提升食品安全的基线;坚持移风易俗,改进食品安全的边线;使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更为深入、妥善的解决。

关键词:农村;乡村振兴;食品安全问题

Rural Food Safet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DONG Wenming, TANG Zhi

(School of Marxism, Jiangs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Zhenjiang 212400, China)

Abstract: Rural food safety is a major problem worthy of social attention. Food safety problem can be brewed, developed and occurred in the process of food material selection, storage, processing and consumption. Poor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nsufficient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poor living environment and low personal quality are all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breeding of food safety problems. Therefore, we should firmly grasp the main line of food safety through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grasp the bottom line of food safety;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guidance to improve the baseline of food safety; adhere to changing customs and customs and improve the sideline of food safety; so that the problem of rural food safety can be solved more deeply and properly.

Keywords: rural areas; rural revitalization; food safety issues

食品安全问题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1]。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是党和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形势的严峻性和紧迫性不容小觑。

1 农村常见食品安全问题的表现形式

1.1 因消费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大,消费基数低,边际消费倾向高,消费潜力大[2]。与城镇居民在食品方面的消费相比,农村居民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境地,具体而言,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仅为城镇居民的46.9%,但消费过程中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小觑[3]。

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作为政府相关部门监管的薄弱地区,假冒伪劣食品的销售比例远高于城市,给食品安全埋下了严重的隐患[4]。另外,农村地区的餐饮消费也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尤其是小吃盛行、食材丰富、食品烹饪和加工过程比较粗放的地区,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1.2 因储藏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如果说消费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是被动“躺枪”的话,因储藏而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则大都源于食用者自身的原因。如今,食品种类多样,存放、储藏条件和时长各不相同。存放、儲藏条件包括冷冻、冷藏、常温、阴凉、密封、通风、单独存储以及和其他食品(物品)放在一起存储等;有的食物需放置一段时间才能食用,有的则必须尽快食用;对于密封的食物,有的开封后尚能存储较长时间,有的开封后必须尽快食用完毕,情形各不相同。因储藏不当导致食品的腐败、变质且被食用后,就难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1.3 因加工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加工技术是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学科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原辅料选择、加工保藏、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货架寿命、营养价值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和相关食品工艺的应用技术[5]。在现实生活中,有的食品可以生食或者只需要简单地处理,有的食品则需要非常严格的加工流程。一旦食品加工不科学、不规范,就很有可能给食用者带来健康甚至生命威胁。

1.4 因选材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华夏文明的重要体现,是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在饮食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内在特征[6]。我国的食材丰富多样,很多农村地区的食品来源于当地。例如,上山挖冬笋、山药,上树采椿芽、榆钱,下池捞小鱼、小虾,下河抓田螺、河蚌,四处采蘑菇、野菜。此外,村民的食材还来源于自己饲养的家畜、家禽,自己种植的瓜果蔬菜。大多数食材都是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按照往常的经验,食用后并无大碍。但是,有些食材不常见或者村民对其经验不够丰富,如对野菜、菌菇、螺类等辨识能力不足,增加了有毒有害食品流入餐桌的可能性。

2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

2.1 监督管理不畅,让假冒伪劣食品有可乘之机

整治农村假货的呼吁时常见诸报端,有关部门集中治理多次,但“李鬼”产品仍在横行,如康师傅被偷梁换柱成“康帅傅”或“康师博”,特仑苏变成了“特仑特”等[7]。农村一度猖獗的假冒伪劣食品(其他商品也有类似情况)销售问题有非常复杂的原因,监管上的疏漏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农村地区,尤其是远离城镇的农村地区,市场监管、质量监管等方面的力量与城镇相比存在较大的不足。监管部门采取行动打击一次,能暂时性地解决一些问题,但是很快又会死灰复燃,甚至有的食品销售者也不知情,并不知道自己销售的食品存在质量问题。村民们依托集市、流动商贩、摊贩等形式销售自加工食品的现象非常常见,尤其是豆腐及豆腐制品、肉类及肉制品等。有的乡镇没有实行严格的定点屠宰,一些不法之徒私设屠宰点,对未经检验检疫的牲畜进行私自屠宰并销售的现象并不鲜见。由于这些非法屠宰点的肉品相较于正规屠宰点更加便宜,在农村的许多地方甚至还“颇受欢迎”,但一旦出现问题,后果将难以预测。

2.2 宣传教育不足,让各类隐患有可乘之机

宣传教育应包含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风俗习惯、健康常识和思想道德等方面。法律法规知识的缺乏导致一些商贩、村民对法律缺少应有的敬畏之心,在食品相关生产、经营、销售等过程中,就会引发表现形式不一、后果情形不同的问题。有些人对相关法律法规知之不深,导致其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某些行为徘徊在守法与违法的边缘。食品安全教育的缺乏导致村民们在面对廉价、美味的诱惑时不能很好地作出正确的选择,因廉价食品大多存在不卫生、过期、腐败和变质等问题,容易酿成不良后果。这类问题食品一般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的后果,长期食用却会慢慢地危害村民的身体健康,埋下健康隐患。风俗习惯教育的缺位也会导致不科学、不合理、不卫生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长期得不到改进,进而伤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2.3 生活环境不良,让食品安全问题有发酵之机

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极其重要。不同农村地区的生活环境对当地村民的饮食喜惡、习惯的影响颇深。有些地区因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各类菌菇丰富多样、数不胜数,祖祖辈辈传承下来,就形成了喜爱采食菌菇的传统。这些地区的村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经历次数不等的菌菇中毒,但村民们在中毒、康复,再中毒、再康复的过程中仍然乐此不疲,并让采食菌菇的习俗流传至今。有些地区盛产蕨类,每到相应时节,这些食材就会被端上村民的餐桌,而食用过程中的风险却在群体默契中被熟视无睹。有些地区喜食泡菜、酸菜类食物,各种泡菜制品都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虽然食盐、乳酸、乳酸链球菌素等具有防腐作用,但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仍然会不断地发生各种变化,使泡菜逐渐变质或败坏[8]。有些地区食用动物类食材时,方式比较“粗放”,甚至过于追求生鲜、刺激,导致食品中的不安全因素(如寄生虫、细菌、病毒和毒素等)未被有效处理,进入人体后的风险不言自明。如今在不少农村地区,老年人成为当地的主体,他们在信息掌握、知识运用上有很大劣势,使得他们常年坚持着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此外,有些地区的自然环境(如土壤、水体、空气等)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在该环境中生长、繁育、栽培出来的食材也存在安全隐患。

2.4 个人素质不高,让食品安全问题有存续之机

选择食用什么食品,如何储藏、加工食品以及怎样在食用过程中趋利避害等,都与农村居民的个人素质有紧密关联。个人素质的范围非常宽泛,包括思想素质、业务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9]。任何一种素质上的缺陷都将增加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在业务素质方面,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的从业者,或者参与食品生产活动的村民本人,如果业务水平不足,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就会显著增加,尤其在生产加工工艺复杂、技术性强的食品时,更容易因为技术性失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发生。同时,分辨食材也需要很强的业务能力,尤其是菌菇、野菜类的食材,一旦失误,后果将难以预料。在道德素质方面,如果农村食品经营者、餐饮从业者道德素质低下,那么因他们而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可能就会频繁出现。如果个别村民的道德素质出现问题,在农药使用、垃圾处理、粪尿排放等方面做出有损公共利益的行为,最终也将在食品安全等领域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利益。

3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的应对举措

3.1 推进乡村振兴,把握食品安全的主线

农村食品安全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推进乡村振兴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是乡村振兴五项战略任务中的第一项任务[10]。只有持续推进乡村振兴,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才有经济基础、环境依托、人才支撑,相关问题才能得到妥善解决。未来,应该将食品安全问题纳入乡村振兴的大局中统一谋划、全面布局、一体推进,让村民们吃得安全、吃得健康、吃得幸福。

3.2 强化监督管理,兜住食品安全的底线

地方政府应该在农村食品安全方面倾注更多的资源、精力和时间,让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网络越织越密,让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不敢在食品安全领域为所欲为、为非作歹。监管的方式、方法可以根据地方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充分吸引村民参与,发挥他们在监督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做到及时掌握线索,及时跟进处理,及时改进提高。

3.3 加强教育引导,提升食品安全的基线

维护农村食品安全的主体是广大村民,受益的主体也是广大村民。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也为了让食品安全最大限度地惠及他们,加强教育引导是非常必要的举措。为此,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对其进行法律法规、食品安全、风俗习惯、健康常识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尤其应该依托村民喜爱的方式,如戏曲、小品、影视和短视频等方式,拓展教育引导的受益面,让大家共同关心、关注、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3.4 坚持移风易俗,改进食品安全的边线

食品安全领域的一些问题与陋习的长期存在有很大关系。为了让广大村民更好地生活,更放心地饮食,对那些不合时宜、问题较大、不改不行的风俗习惯,应尽快进行移风易俗、除旧布新,这样才能去除不良习俗,逐渐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这一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同心协力、全力以赴。

4 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面积广大,农村食品安全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重视农村地区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宣传教育,推进乡村振兴,帮助农村居民改善生活环境、提高个人素质,是解决农村地区食品安全问题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刘作翔.食品监督管理典型案例及其评析[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

[2]谢玲红,魏国学.“十四五”时期扩大农村消费的形势及建议[J].宏观经济管理,2022(4):40-46.

[3]胡发刚.中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分析:基于二阶段需求系统模型与二次几乎完美需求系统模型[J].财经科学,2016(2):93-102.

[4]孙晟,宁德煌.农村居民假冒伪劣食品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云南省宣威市农村地区調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5,31(3):89-92.

[5]全民技术素质学习大纲课题组.全民技术素质学习大纲[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6]王升.古往今来话中国中国的饮食文化[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佚名.如何根治农村的假冒伪劣商品[J].人民论坛,2019(18):64.

[8]魏明英.泡菜生产技术[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9]杨睿娟.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

[10]胡跃高.乡村振兴要先行打赢食品安全开局战[J].行政管理改革,2019(6):54-60.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苏教师函〔2021〕11号)。

作者简介:董文明(1985—),女,广西阳朔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治理。

唐智(1984—),男,湖南湘潭人,博士在读,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提高农村小学习作讲评的几点感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四好农村路关注每一个人的幸福
赞农村“五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