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经验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①
——以《欧姆定律》单元教学为例

2022-07-06郭灵叶杨勇诚

物理之友 2022年5期
关键词:欧姆定律导体电阻

郭灵叶 杨勇诚

(1.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2.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江苏 苏州 215200)

1 引言

学生都是带着自己的经验进入课堂的,教学始于学生的经验,终于学生经验的改造、重组和生长。面对“有备而来”的学生,如果教师忽视孩子的经验,按照教材“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将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如果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经验,教学会变得事半功倍、低耗高效。笔者对《欧姆定律》单元的教学流程进行调整,嵌入了主题式教学和项目化学习,将学生的经验转化为重要的教学资源,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进行深度学习,完善学生的必备品格,提升学生的关键能力。

2 峰回路转,一气呵成: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思路

在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欧姆定律》单元的内容安排顺序是:电阻、变阻器、欧姆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经验生长和思维发展,笔者将“欧姆定律”前置,通过对“欧姆定律”的教学,倒逼学生自主学习电阻的相关知识,实现“先学后教、顺学而教”的目的。

2.1 通过实验探究,解决学习重点

电压是产生电流的原因,那么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没有一定的数量关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组织学生对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

2.1.1 指导学生实验操作,采集实验数据

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电路(图1),虽然学生还没有学过滑动变阻器,但在生活中,使用某个工具前也不一定要弄清其工作原理,因此,教师可直接告知学生变阻器的作用和接法。每个小组使用的导体由镍铬丝或锰铜丝缠绕在塑料板上自制而成,且阻值不详。实验完成后,教师将某组学生采集到实验数据展示在黑板上(表1,以下数据均来自同一个学习小组)。

图1

表1

2.1.2 引导学生分析、处理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学生先观察电流随电压变化的趋势,再通过描点画出I-U图像,根据图像粗略判断两个物理量可能成正比。接着,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同一个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之比是一个常量,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2.1.3 启发学生深度思辨,寻找事实真相

教师提出问题:这个情境跟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个内容相似?学生由此反刍自己的学习经验,发现与“密度”的学习十分相似,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比值反映了物质的物理属性,即密度。教师通过追问引导学生继续猜想:电压与电流的比值是不是也反映导体的某种性质?教师给以肯定回答,提出这个比值反映导体阻碍电流的性质,叫作电阻。

2.1.4 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揭示物理规律

教师没有顺应教材编排,引导学生学习有关“电阻”的知识,而是继续对数据进行研究,提出问题:观察表1中竖向数据,又会有什么发现呢?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在电压相同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师生进行归纳总结,“发现”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1.5 帮助学生总结结论,展示欧姆定律

欧姆定律既是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绕过电阻知识,直奔欧姆定律的学习,打破了学生的心理预设,他们的思路顺畅,兴趣盎然。

2.2 利用项目驱动学习,动手制作电阻

电阻器是重要的电气元器件,在教学中引入“制作电阻器”的项目,要求学生制作两个阻值分别为10 Ω和15 Ω的电阻器。

2.2.1 做一做,看谁做的电阻器外观更精美

为每组学生提供两种粗细不同的镍铬丝或者相同线径规格的镍铬丝、康铜丝(表2),学生先读懂电阻丝铭牌上文字,再用刻度尺量取相应长度的电阻丝,并缠绕在塑料板上,用胶带固定,并对自己和同伴作品的外观进行评价。

表2

鉴于上一节课的伏笔,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把测定电阻的方法聚焦到伏安法上。学生动手实验,分享制作选材信息和实验数据(表3)。

表3

2.2.3 想一想,看谁针对实验误差想得更精细

学生发现,各组制作的电阻器阻值与任务的要求相比较都偏小,教师抓住细节,提出问题:造成误差的原因是什么?学生通过讨论发现:电阻器的搭接位置会影响电阻丝的有效长度。

通过上述的课堂设计,借助项目化教学的方式,用任务驱动学生的学习,变伏安法的学习寓于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之中,“做中学”既加强了学生综合技能的训练,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又强化了学生对物理元器件的制作和使用的体验感,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久保持。

2.3 反思已有经验,促进深度学习

学生已学习过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特点,那么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导体串联或并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与每个导体的电阻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师请学生利用上节课自制的两个电阻,使用伏安法进行测定和探究。将R1和R2串联或并联接入电路后进行测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4中。

表4 (R1=9.50 Ω R2=13.57 Ω)

2.3.1 从实验发现到数学推导的归结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观察,学生发现: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导体电阻之和。这个结论是否可靠?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数学推导的方法将数据代入如图2所示的公式中,从“实验事实”到“数学推理”,对推论进行论证。

图2

2.3.2 从数学推导到实验探究的验证

研究并联电路时,学生无法直接看出总电阻与各个导体电阻之间的数量关系。教师利用数学方法先把结论推导出来,再让学生将R1与R2的值代入如图3所示的公式进行计算,从“数学推导”到“实验事实”,对推论进行验证。

图3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贯通了“数学推导”和“实验思辨”之间的双向通道,帮助学生充分体验了科学思维方法的魅力,体会了“实践—理论—实践”的认知方式,拓宽了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学生必备品格的完善和关键能力的提高夯实基础。

2.4 通过观察比较,完善课程学习

在完成“欧姆定律”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学习之后,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探究方法,更有活力地投入到后续学习之中,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思维品质。

2.4.1 观察比较催思索

哪个组制作的电阻所用材料更合理?教师拆除几个用不同材料制成的10欧姆电阻,把电阻丝拉直,让学生观察电阻丝的长度。学生发现:电阻丝的长度不同。学生通过讨论得出结论:制作电阻器的电阻丝太长容易缠在一起发生短路,太短又会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于是,教师追问:导体的电阻值跟哪些因素有关?学生有了动手制作电阻的经验,很容易地想到: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2.4.2 深入探究求真知

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控制变量法,测量了在电压相同时通过图4中各根金属丝的电流,总结得出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师围绕电阻与导体长度的相关性,讲解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鉴于学生前期的反复实验,已经掌握了使用滑动变阻器的技能,教师不再专门组织学生学习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图4

2.4.3 实验对比得启发

教师演示“火烧灯丝”的实验(图5),让学生观察通过灯丝的电流变化,发现:当电压一定时,随着灯丝温度的升高电流逐渐变小。由此证明灯丝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反之,灯丝的阻值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由此,教师可自然引入超导现象和超导体的概念。

图5

教师将灯丝弄断,电流表中没有示数,即便换接了灵敏电流计,指针也没有偏转。这时,教师顺理成章地引入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的概念,讲解生活中这三类物体的应用。然后,再用火焰烧烤玻璃柱(图6),发现灵敏电流计指针居然发生了偏转。这说明玻璃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教师进一步阐述: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在特定条件下,绝缘体也会变成导体。

图6

至此,第十四章的内容学习顺利完成。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反复利用已有的经验开展自主学习,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发展了思维、提升了核心素养。教学前后贯通、一气呵成,相关知识联系紧密、结构完整。配合相关习题与训练,可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3 迁思回虑、回味无穷: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评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打破教材囹圄,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顺应学生的认知特点,重组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转变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科育人的效果,欧姆定律单元教学的整体设计给我们带来了三个方面的启示。

3.1 学生的经验是重要的课程教学资源

物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紧密,初中物理学习与小学科学学习紧密相扣。初中物理教学始于学生经验,终于学生经验生长,需要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瞻前顾后,承上启下”,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学力水平。

如果重视了学生的经验,那么学生之间知识、技能上的差异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桎梏,而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基础。他们彼此影响,相互成就,从同伴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还有掌握知识与技能所需要的方法和技巧。教师也可以做到“学生已经会的,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可以学会的”东西不教,就能克服“站在山顶看山脚”的成人视角所带来的教与学脱离的不足,让教学更加精准。比如,采用欧姆定律的学习来倒逼学生自主学习电阻知识、变阻器原理等。先有预设性的“先学”,再有生成性的“后教”,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得更有趣、学得更主动,学生的经验也得到了充分的生长。所以,物理教师面对初中生,必须关注“儿童视角”“学生立场”。

3.2 实验和思辨都是重要的物理学习方法

近年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重视情境、重视实验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大量同质化、重复性的实验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式的探究充斥课堂,导致物理教学异化成科普体验,难以引发学生深刻的思维活动。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在这个单元教学整体设计中将“大开大合”的教学流程调整与细致入微的实验优化结合起来,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重视实验技能的培养,“伏安法”在不同场景中反复地出现就是为了在实践中巩固学生的操作技能;二是重视探究情境的创设,使用自制的电阻就是为了避免现成厂制电阻器对实验结果的暗示,让学生的探究回归真实问题的情境;三是重视思维品质的提升,帮助学生走好从“实验事实”到“科学真相”的最后“一里路”,触发深刻的思维活动,既安排“实验事实”到“数学推导”的论证,也安排从“数学推导”到“实验事实”的验证,配合数据观察、图像分析、数学计算等环节,将实验探究与数理方法紧密地结合起来,变“数据”为“证据”,避免“想当然”得出结论;四是重视动手习惯的养成,通过动手制作电阻,引入项目化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好习惯。由此可见,要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物理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科学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技艺。

3.3 培育物理观念是重要的学科育人目的

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等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等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其外显在对物理问题的敏感性、分析问题的深刻性、处理方法的灵活性等方面,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物理观念的培育需要教师“有心栽花”,比如将欧姆定律和电阻知识的学习时序倒置,让学生在全新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感知物理现象、探究物理问题、寻觅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物理观念的培育也需要教师“无意插柳”,比如对自制电阻器阻值偏小问题的讨论,尽管不是课程学习的内容,但是通过充分利用这个细节可以培养学生对物理问题的敏锐度。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容易变得急功近利,具体表现为:学校要求教师做到“堂堂清、日日清、月月清”。教师在课堂上表现为“要考的就讲,常考的常讲,不考的不讲”,忽视物理知识与方法的整体性,人为地把物理学体系割裂开来传授,把“讲会”知识与技能当作学科教学的唯一目的。然而学科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育人工程,无论是物理观念的形成、科学探究的实施,还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的培育,都必须在一个完整的学科教学框架中完成。教师只管“眼前一亩三分地”,只会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物理课堂中的落实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要想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物理教师必须要有育人情怀。

4 结语

单元教学整体设计的目的不是标新立异、孤芳自赏,牺牲学生的权益来满足教师自己的“独树一帜”,而是为了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以学定教、顺学而教,更好地发挥学科育人的作用,帮助学生学得更快、更好、更充分。

猜你喜欢

欧姆定律导体电阻
织物电阻测试仪校准中电阻示值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浅谈汽车控制模块中电阻的识读
带你学习欧姆定律
导体杆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剖析与启示
第12讲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专题复习
实现自动控制电阻类型分析之气敏电阻
第10讲 欧姆定律专题复习
高频传输线路
静电现象有什么用?
用欧姆定律解非纯电阻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