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合肥大雁墩遗址发掘简报

2022-07-06安徽大学历史学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东南文化 2022年3期
关键词:泥质红烧口径

安徽大学历史学院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大雁墩遗址位于合肥市庐阳区境内,毗邻南淝河,属于一处典型的周代台墩型遗址。此次发掘面积共975平方米,收获较丰硕,其中遗迹有灰坑、墓葬、房址等,遗物有陶器、印纹硬陶、石器、骨角器、青铜器等,同时出土了较丰富的与冶铸有关的遗物,有熔炉残壁、炉渣、陶鼓风嘴等。该遗址的发掘对认识台墩型聚落的使用功能,江淮地区青铜冶铸水平,以及秦汉之前合肥一地聚落演变等有较重要的作用。

大雁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街道南300米(图一),这里地处江淮丘陵核心地带,周围有丘陵和水网分布。遗址往南200米是南淝河,往西170余米为小型岗地。该遗址属于江淮地区典型的台墩型遗址,地势高出周围地面约4米,平面形状呈圆形,表面较为平坦,南侧略高,四周均为缓坡,遗址现存总面积约5700平方米。

图一//大雁墩遗址位置示意图

20世纪80年代,全国第二次可移动文物普查中发现该遗址,1985年被公布为合肥市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2—5月,为配合普天合电新能源科技园项目,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安徽大学历史系考古学专业的师生,对该遗址进行了正式发掘。此次发掘区域位于台墩边缘,共分为南、北、西三区,其中西区开5×5米探方11个,编号T1—T11;北区因破坏严重,仅布10×10米探方1个,编号T12;南区除2个5×5米探方外,其余11个为5×10米的探方,编号T13—T25。三区发掘面积共975平方米(图二)。现将此次发掘的收获简报如下。

图二//遗迹及探方位置分布图

一、地层堆积

大雁墩遗址的地层堆积较厚,文化层厚度在2.5~3米之间,总体上看,各探方的地层堆积情况较为统一,大致呈水平状分布。现以T5北壁为例,对地层堆积情况进行说明(图三)。

图三//T5北壁剖面图

①层:扰土层。灰黑色土。土质疏松。厚0.07~0.15米。此层分布于全方,包含物有现代建筑垃圾以及大量的植物根系。

②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夹有少量红烧土颗粒以及螺蛳壳、蚌壳等。距地表深0.1~0.15、厚0~0.2米。分布在探方的东北部。本层下开口遗迹有M5等。

③层:灰黑色土。土质较硬,有一定黏性,夹有少量红烧土块和螺蛳壳等。距地表深0.13~0.85、厚0~0.55米。分布在探方的东部。可辨器形有陶鬲、豆、罐等。本层下开口遗迹有H7、H15、F4等。

④层:黄褐色土。土质细密,黏性大,夹有草木灰及红烧土颗粒。距地表深0.1~1.1、厚0~0.3米。分布在探方的东北部,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可辨器形有陶鬲、罐等。

⑤层:灰褐色土。土质疏松,黏性较大。距地表深0.15~1.4、厚0~0.68米。可辨器形有陶鬲、豆、罐等。

⑥层:黄褐色土。土质疏松,黏性较大。距地表深0.7~1.25、厚0~0.55米。分布在探方的西部。本层下开口遗迹有H10、M3等。

⑦层:灰色土。土质较硬,距地表深 0.95~1.8、厚 0.4~0.8米。几乎分布整个探方,从东南向西北倾斜。

⑧层:红烧土层,为坚硬的红烧土块和红烧土颗粒,夹杂一定数量的草木灰和炭粒。距地表深 1.75~1.95、厚0~0.23米。主要分布在探方的东部。

⑨层:灰白色土。土质紧密,黏性较大。距地表1.25~2.1、厚0.16~0.85米。整个探方均有分布,从东南向西北倾斜。可辨器形有陶鬲、豆、罐等。

⑩层:青白色土。土质紧密,较纯净,黏性大,夹杂少量炭粒。距地表 2.05~2.55、厚0.15~0.53米。基本呈水平堆积,无陶片等包含物。

⑩层以下为生土层。

二、遗迹

在大雁墩遗址发掘的过程中,清理的遗迹主要有灰坑、墓葬,以及红烧土面、柱洞、房址等与建筑相关的遗迹。

(一)灰坑

共12个,大部分灰坑内发现陶片、草木灰、蚌壳、动物骨骼等遗物。灰坑直径大小不一,平面多为椭圆形,其他还有圆形、长方形。

H7 位于T5,开口于③层之下。平面呈长方形,斜壁,平底。长0.9、宽0.45、深0.45米。填土为灰色沙土,土质疏松,包含物为少量草木灰,红烧土颗粒。出土1件铜镞及少量陶片(图四)。

图四//H7平、剖面图

H10 位于T3西南部,开口于⑥层之下。平面呈圆形,斜直壁,平底。直径0.76~0.95、深0.7米。填土为灰黑色沙土,土质较疏松,包含物为红烧土颗粒和少量陶片(图五)。

图五//H10平、剖面图

H15 位于T12中部,开口于③层之下。平面呈椭圆形,斜壁,平底。长径0.7、短径0.39、深0.08米。填土为灰黑色黏土,土质较致密,包含物为红烧土块和少量陶片(图六)。

图六//H15平、剖面图

(二)墓葬

大雁墩遗址共发掘墓葬5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成人墓。墓中有3座俯身直肢葬,2座仰身直肢葬,头向除M5朝西外,其余均朝东。除1座墓葬的骨架缺失头部外,其余墓葬的骨架基本完整。墓葬均无随葬品。

M3 位于T6北部,开口于⑥层下。墓口长2.16、宽0.73、深0.34米。人骨架呈仰身直肢,头向85°,长约1.56米。墓中填土呈灰褐色,无随葬品(图七)。

图七//M3平、剖面图

M5 位于T15,开口于②层下。墓口长2.47、宽0.82、深0.1~0.34米。人骨架呈仰身直肢,头部缺失,头向290°。墓中填土呈灰黑色,无随葬品(图八)。

图八//M5平、剖面图

(三)建筑类遗迹

此次发掘中与建筑有关的遗迹主要有红烧土堆积、柱洞、房址等。

1.红烧土堆积

发掘区内发现多处面积较大的红烧土堆积。其中,在T6⑦层下发现有一片面积较大的红烧土,表面呈弧面,中间高、四周低,四周较中间低0.05~0.1米,南北最长处约1.6、东西最长处约1.2米。中间红烧土颗粒大,四周红烧土颗粒小。在红烧土中夹有草茎,应为草拌泥。其下为土质纯净且紧密的灰白色垫土层。

2.柱洞

大雁墩遗址共发现51个柱洞,其中除T25的3个柱洞开口于②层下外,其余均开口于③层下。柱洞口大多数呈圆形,有少量呈椭圆形和圆角方形。直径0.2~0.6、深0.1~0.3米,均为近直壁平底。房址内的柱洞填土灰褐色夹红斑,土质致密,其余柱洞内填较疏松灰黄色土。

3.房址

此次发掘已发现的房址保存较差,平面形状及结构不甚清楚。残存房址均由成排柱洞组成,仅在F4发现房屋基槽。其他在进行辨认后,确定可能为房址的有6处,均为红烧土建筑,没有发现大型排房类建筑。

F4 位于T12,开口于③层下,开口距地表2.1米,平面大致成方形,房址东部有一处基槽样的浅坑。包含8处柱洞,编号为D1—D8。其中D1、D2、D3南北向呈直线分布,洞距约0.1~0.16米。房址居住面及基槽的浅坑内填灰白色夹红斑土,厚约0.12~0.2米,土质致密。在居住面上分布着少量零碎散乱的陶片,可辨器形有陶罐、鬲等(图九)。

图九// F4平面图

三、出土遗物

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角器、铜器等。

(一)陶器

陶器种类较丰富,可辨器形有鬲、甗、豆、罐、盆、钵、簋、杯以及纺轮、网坠和陶拍等。陶质绝大多数为夹砂陶,偶见泥质陶,印纹硬陶极少;陶色以灰陶为主,其次为红陶和黑陶;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间断绳纹、素面、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回形纹、席纹、菱形纹、戳印纹(图一〇)等。

图一〇//陶器纹饰拓本

鬲 7件。T8⑦︰4,夹砂红陶。侈口,方唇,足部为锥状。器表饰竖向绳纹,口沿下绳纹抹平,上腹部饰两周浅凹弦纹,器腹靠裆部饰斜向绳纹。口径10、通高10.4厘米(图一一︰1)。T8②︰1,夹砂灰陶。方唇较厚,肩部绳纹抹平,颈部饰一周浅凹弦纹。口径11、残高6.5厘米(图一一︰2)。T19④︰3,夹砂灰陶。侈口,斜方唇,广肩,弧腹,器表饰斜向绳纹,颈部绳纹抹平,颈下饰一周浅凹弦纹。口径12、通高12.5厘米(图一一︰3)。T4⑥︰3,夹砂灰陶。侈口,方唇,器表饰竖向细密绳纹,口沿下绳纹抹平,颈部饰一周浅凹弦纹。口径7.5、残高4.8厘米(图一一︰4)。T7④︰3,夹砂黑陶。侈口,束颈,器表饰竖向绳纹,口沿下绳纹抹平一周。口径8.5、残高5厘米(图一一︰5)。T4②︰2,夹砂灰陶。侈口,束颈,器壁较薄,器表饰竖向绳纹,口沿下绳纹抹平一周,上腹部饰一周浅凹弦纹。口径11、残高4.1厘米(图一一︰6)。T8⑤︰3,夹砂灰陶。折沿微卷,尖圆唇,口沿下弦纹抹平,颈下饰一周弦纹,弧腹,器表饰竖向绳纹。口径10、残高8.7厘米(图一一︰7)。

图一一//出土陶鬲

鬲足 较多。T6⑨︰3,夹砂灰陶。锥状足。饰绳纹。残高7.8厘米(图一二︰1)。T5⑤︰3,夹砂灰陶。锥状足。饰绳纹。残高10.1厘米(图一二︰2)。T10④︰5,夹砂灰陶。饰绳纹。小平足,略粗,弧裆较矮。残高6.6厘米(图一二︰3)。T19③︰3,夹砂红陶。锥足加高,略粗,弧裆较矮。饰绳纹。残高9.2厘米(图一二︰4)。T5②︰3,夹砂红陶。柱足。饰绳纹。残高7.6厘米(图一二︰5)。T19②︰3,夹砂红陶。柱足。饰绳纹。残高9.2厘米(图一二︰6)。

图一二//出土鬲足

甗 1件。残。T10③︰3,夹砂黑陶。敞口,方唇,折沿,腹斜直内收,腹部饰间断绳纹,腰部饰有一圈附加堆纹。口径34厘米(图一三)。

图一三// 出土陶甗(T10③︰3)

豆 4件。H10︰2,夹砂灰陶。平底,折盘,喇叭形圈足,素面。豆柄中部饰两道凹弦纹。圈足近底处可见一周凹弦纹。口径14.3、高12.5厘米(图一四︰1;封三︰1)。T11⑥︰2,泥质灰陶。方唇,折盘,豆盘较深。素面抹光。口径13、残高6.8厘米(图一四︰2)。T9④︰1,泥质黑陶。圜底,圈足,素面。残高4.7、底径5.2厘米(图一四︰3)。T12④︰3,泥质黑陶。平底,圈足,折盘,豆柄下部饰两道凹弦纹。残高8、底径6.5厘米(图一四︰4)。

簋 完整者4件。T8⑦︰5,泥质黑陶。侈口,沿部斜长,圆鼓腹,器腹较浅,素面磨光,圈足。口径17.8、高12厘米(图一四︰5)。T11⑤︰4,泥质灰陶。侈口,折沿微卷,方唇,折肩,饰有弦纹,斜弧腹,器腹较深。口径17.5、高13.8厘米(图一四︰6)。T16②︰8,器形较大,泥质黑陶。敛口,弧腹,器腹较深。素面磨光,口径21.4、高19.8厘米(图一四︰7)。T9⑥︰5,泥质红陶。口内敛,与腹部连接处有折棱,腹部较深,底微凹,圈足。口径16、残高12.2厘米(图一四︰8;封三︰2)。

图一四// 出土陶豆、陶簋

罐 5件。H10︰3,泥质黑陶。侈口,圆唇,折沿,短颈。折肩,斜弧腹,平底微凹。下腹饰绳纹,肩部以上素面抹光。口径11、高12厘米(图一五︰1;封三︰3)。T8②︰4,夹砂黑陶。侈口,折沿,束颈,圆唇略尖,素面。口径16、残高5.2(图一五︰2)。T7⑤︰4,夹砂灰陶。侈口,素面,方唇,斜肩。口径12.2、残高5.8厘米(图一五︰3)。T19②︰5,夹砂灰陶。侈口,微卷沿,方唇,口沿有刮抹痕迹,颈部以下饰绳纹,肩部饰一周凹弦纹。口径12.5、残高5.4厘米(图一五︰4)。T9③︰4,泥质黑陶。微侈口,窄平沿,圆唇,口沿有刮抹痕迹且光滑,肩部饰有两周细绳纹。口径16、残高7.7厘米(图一五︰5)。

图一五//出土陶罐

盆 选出2件。T7②︰4,夹砂灰陶。侈口,卷沿,方唇,弧腹,口沿上饰绳纹,颈部绳纹被抹,肩部以下饰绳纹,上腹部饰两周凹弦纹。口径24、残高7.2厘米(图一六︰1)。T9③︰3,夹砂灰陶。侈口,折沿,圆方唇,弧腹,口沿下绳纹抹平,腹部饰绳纹。口径28、残高6.6厘米(图一六︰2)。

盉 1件。为上甑下鬲的连体盉。T3④︰1,夹砂黑陶。仅存颈部,圆形箅口,由上往下钻孔,残存共11孔,分布不规则。残高3.5、箅口直径6厘米(图一六︰3)。

管状流 1件。T5③︰4,泥质灰陶。斜口。外口径4.2、内口径3.2、残长6厘米(图一六︰4)。应属于平底罐的流。

图一六// 出土陶盆、陶盉、管状流

杯 完整者2件。T15③︰6,夹砂灰陶。圆唇、直腹、平底。口径3、高2.1厘米(图一七︰1)。T15②︰6,夹砂灰陶。尖圆唇、弧腹、平底。口径5、残高3.5厘米(图一七︰2)。

钵 完整者1件。T6③︰4,泥质灰陶。敛口,方唇,斜弧腹,平底。口径11、高4.2厘米(图一七︰3)。

圆饼 1件。T9③︰1,残。边缘较薄,器表不平。直径约10.5、厚约1厘米(图一七︰4)。

拍 1件。T8②︰2,夹砂红褐陶。陶色不纯。器体残,背面有一凹窝。垫面有叶脉状刻划纹。残长约5.1、厚1.2厘米(图一七︰5)。

纺轮 12件。根据器体形态可分为圆饼状、算珠形两种。T15②︰5,泥质灰陶。轮制,陶质较坚硬。圆饼形,孔壁较直,素面。直径3.2、孔径0.5、厚0.8厘米(图一七︰6)。T7③︰2,夹砂灰陶。算珠形,侧面中间突出,孔壁较直、素面。直径3.3、口径1.1厘米(图一七︰8)。

网坠 1件。T12③︰1,夹砂红陶。长圆形,正、背面各有一道竖槽,两端各有一道横槽。长3.6厘米(图一七︰7)。

图一七//出土陶器

(二)石器

大雁墩遗址中出土的石器有锛、凿、镰、铲、砺石等。

锛 2件。T17②︰1,红褐色,通体磨光。扁平状长方体,单面刃。长约7.5、宽约3.2厘米(图一八︰1)。T20②︰1,有段,青灰色,通体磨光。扁平状长方体,刃部较宽,单面刃。长约 7.4、宽约 5.3厘米(图一八︰2)。

镰 T10④︰1,灰红色,凹弧刃。长约9.4、厚约0.5厘米(图一八︰3)。

砺石 8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均有磨制痕迹。T7②︰6,红褐色粉砂石质,呈三角锥状,正面有不规则凹槽,其余各面均经过磨制,长8.3、宽 6、厚 4.2厘 米(图一八︰4)。

穿孔石器 T19②︰1,灰褐色。长方体,略残,中部有贯穿的圆孔,无刃,通体磨光。残长8.5、宽5.1、厚2.9厘米(图一八︰5)。T15⑤︰7,灰褐色。长方体,略残,中部有一圆形小穿孔,无刃,通体磨光。残长5.7、宽5.8、厚2.2厘米(图一八︰6)。

图一八//出土石器

(三)铜器及冶炼相关遗物

发现铜器数量较少,种类有镞、戈、刀等,并出土了一定数量与冶炼相关的遗物,包括青铜炼渣、熔炉残壁和陶范等。

铜刀 3件。均为方形柄首,一件完整,两件残破。T5②︰4,为完整铜刀。刀身平直,尖部外弧,弧刃。柄部饰相互平行的三排篦点纹,长方形首。器表锈蚀严重,长约8.7厘米(图一九︰1)。T7②︰8,残件。柄部平直,柄首呈长方形,锈蚀严重,残长约7.7厘米(图一九︰2)。T9③︰5,残件。刀身较平直,直刃,柄首残缺,锈蚀较严重,残长约10.8厘米(图一九︰3)。

铜戈 1件。T17②︰2,仅存援的前端,圭形锋,中脊起棱,刃锋利。残长6.5、宽3厘米(图一九︰4)。

铜镞 12件,较完整4件。T10②︰4,腐蚀严重,器身截面呈菱形,铤残。残长5.6厘米(图一九︰5)。H7︰1,有翼,器身截面略呈菱形,铤残。残长5.8厘米(图一九︰6)。T17②︰3,翼外伸,后锋尖利。锋尖及侧刃锐利,三角形双翼,脊截面呈菱形,铤残。残长5.9厘米(图一九︰7)。T19②︰4,无翼,器身截面呈菱形,铤残。残长5.3厘米(图一九︰8)。

陶范 1件。T15⑤︰6,夹砂红陶。一端残。其外侧圆鼓,内侧中间有长方形内凹,应为斧、锛类外范。残长6.5、宽5厘米(图一九︰9;封三︰4)。

陶鼓风嘴 2件。夹砂灰陶。圆柱状。T9②︰4,残长4.6、最大孔径约0.5厘米(图一九︰10;封三︰5)。T12②︰2,残长 2.6、最大孔径 1厘米(图一九︰11)。

图一九//出土铜器及冶炼相关遗物

炼渣及熔炉残壁若干,皆为小件残块。炼渣质地较细,表面可见铜锈。熔炉壁残块最大1件(T6②︰1)厚1.9厘米,外层陶土呈深红色,内壁间杂数层铜渣,有较多缝隙(封三︰6)。内壁的最外层可见一层细泥,似乎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泥糊过一遍又继续使用。此外在地层刮面过程中还偶见小如砂粒,乃至粟粒大小的铜颗粒。

(四)骨、角器

主要有簪、匕、钻、锥、牙饰等。

骨钻 1件。T5②︰9,残件。通体磨光,方棱形,顶端圆长,钻头细短。残长16.1厘米(图二〇︰1)。

角锥 1件。T5②︰7,角质。圆弧状,尖部呈钩状。通体磨光。长13.5厘米(图二〇︰2)。

骨簪 1件。T15②︰7,残件。通体磨光,顶部较尖锐,残长12.3厘米(图二〇︰3)。

骨匕 1件。T5②︰10,残件。扁平状,刃部尖利,器身磨光。残长约9.4、宽约1.8厘米(图二〇︰4)。

牙饰 1件。T8②︰6,黑色泛白,表面有釉质。形状弧曲,一端尖利,另一端有一圆形钻孔。长约6、宽约1.2、厚约0.4厘米(图二〇︰5)。

图二〇//出土骨角器

(五)其他遗物

除了以上陶器、石器、骨角器等外,在大雁墩遗址中,还发现了数量众多的贝壳,成层分布,有螺蛳壳、蚌壳等。另还发现了鹿角和残碎的龟甲,少数龟甲发现钻凿的痕迹。

四、结语

大雁墩遗址地处江淮地区中部,属于一处典型的周代墩台型遗址。从遗址西区中部地层堆积可知,遗址中心部位可能存在一个由外向内的倾斜堆积,其边缘浅,中部深。此类堆积特征较多地出现在江淮地区类似遗址内,近年来周边地区曾发掘过数处,经过详细报道的有安徽六安堰墩[1]、庐江大神墩[2]、霍邱堰台[3]、霍山戴家院[4]等,面积多在2千平方米以下。诸遗址地层堆积和出土材料与大雁墩性质相近,有很强的可比性。但我们也注意到,大雁墩遗址面积超5千平方米,较前述几处遗址规模大出不少,在聚落等级和功能上较前者或略有不同。

从文化遗物看,大雁墩遗址是一处较单纯的周代遗存,从堆积单位的关系和出土遗物的特征来分析,可以将大雁墩遗址大体分为三期。第一期:包括地层⑦—⑩层,遗迹有H9,这一期的陶鬲T8⑦︰4与肥东吴大墩遗址出土的第四期Ⅲ式鬲T1⑥︰83[5]形制接近,但前者腹部更平直,年代应再晚一点。陶鬲T4⑥︰3与斗鸡台第五期T1②︰15鬲[6]口沿较为相似,年代更为接近,故第一期相当于西周早期阶段。第二期包括地层④—⑥层,陶鬲T7④︰3与庐江大神墩A型Ⅰ式鬲[7]形制相似,故第二期相当于西周中期至晚期。第三期包括地层②、③层,陶罐T8②︰4与寿县青莲寺第五期T2③b︰31B型罐[8]口沿及腹部形态相似,故第三期相当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出土陶器以夹砂陶为主,泥质陶较少,印纹陶也少见。陶色以灰陶、黑陶为主,红陶较少,但晚期地层中红陶有增多趋势。纹饰中大量流行绳纹,并有少量的弦纹、附加堆纹、方格纹等。陶器类型主要有鬲、簋、豆、罐、甗、盆、盉等,与江淮中西部地区同类遗址出土陶器也有很强的共性,遗址中出土的甗形盉、A型罐等均是江淮中西部区域内常见典型陶器,罐的短流和环耳也是这里多见的器形附件。而少量器物则反映出江淮中东部特点,如陶簋T8⑦︰5、陶鬲T5⑤︰3等。印纹陶则是同时期南方文化因素,只是影响较弱。

青铜冶铸遗物也是大雁墩遗址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尽管出土小件青铜器数量不多,但却发现较多与冶炼相关的遗物,如陶范、炉壁、炼渣、鼓风嘴等,一些磨制石器也可能与冶铸活动相关,构成了完整的冶铜生产链。这些遗存主要集中在地层的中上部,属于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且时代越晚,数量相对有所增多,反映出该遗址的冶铸规模呈现逐步发展的过程。从现有材料看,该地至迟在春秋早期时就已掌握工具、武器等合范器物的铸造工艺。我们也关注到,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遗址以北500米处的乌龟岗曾发现一座春秋早期墓葬[9],出土“乔夫人”铜鼎1件,属于群舒风格,现在也不能排除就在此地铸造的可能,同时反映出该区域位置的重要性。

1.M2俯视图

2.陶鼎(M2︰1)

3.硬陶瓿(M2︰5)

4.硬陶瓿(M2︰6)

5.原始瓷盏(M2︰2)

6.原始瓷盏(M2︰3)

大雁墩遗址西南1.6千米处为南淝河与其支流四里河的交汇处,这片区域为汉合肥城[10]的位置所在。《史记·货殖列传》所云秦汉时期的合肥“受南北潮,皮革、鲍、木输会也”,大约也与此区域有关。就此点而言,大雁墩遗址的发掘对了解秦汉之前合肥城所在区域聚落形态的演变,及区域重要性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

1.M3俯视图

2.陶鼎(M3︰5)

3.陶瓿(M3︰10)

4.硬陶瓿(M3︰7)

5.陶釜(M3︰1)

6.陶大口器(M3︰11)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为罗虎;周崇云为执行领队;参加发掘人员为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整理人员有汪启航、周崇云、朱华东、陈玉;插图、拓片、摄影人员有汪启航、朱华东。发掘期间得到合肥市文物处、普天合电新能源公司的大力支持,特此致谢!)

执 笔:汪启航

猜你喜欢

泥质红烧口径
大口径舰炮弹药储供系统可靠性研究
步枪口径之争(下)
陶刻技法简析
白象 红烧牛肉面
宰鸡
红烧
鲁格公司新型6.5mm口径高精度狙击步枪
冲锋枪流行大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