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孢菇高效栽培技术

2022-07-05巴国超梁富军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双孢菇培养料覆土

巴国超 梁富军

一、 优质菌种选择

双孢菇种植菌种要保证种性纯正、优质、高产和无病虫害,母种菌丝白色,纤细蓬松,分为气生型和匍匐型菌丝。15天左右长满试管,菌种菌丝灰白色,密集蓬松,呈现细绒状,均匀一致。气生菌丝多,有特有的菇香气味。

二、双孢菇菌丝培养期管理技术

(一)温度调控

双孢菇播种前菇房温度可略微高一些,菇房温度控制在25~26 ℃为宜。双孢菇播种3天后菌种开始萌发,菇房温度可降为23~25 ℃,5~7 d菌丝生长进入培养料,菇房温度保持在23~25 ℃,7~10 d菌丝伸入培养料50%左右时,菇房温度可降为20~23 ℃,将培养料内的温度控制在22~26 ℃,最高不能超过28 ℃。菇房温度高于28 ℃时,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而发黄。

(二)环境湿度控制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初期,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80%,以促进菌丝迅速萌发,占领料层,抑制杂菌生长。当菌种萌发吃料,菌丝体覆盖料面后,通风降温,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如果菇房空气相对湿度低于75%时,应向菇房内喷水增湿。

(三)光线调控

双孢菇菌丝体生长期不需要光照,避光培养,大棚栽培至少使用2层避光度95%的黑网遮阴避光。

(四)通风调控

双孢菇播种后2~3 d以保湿为主,尽量少通风。3天后菌种开始萌发,可逐渐增加菇房通风量。5~7 d菌丝已经进入培养料,此时要逐渐加大菇房内的通风量。7~10 d菌丝伸入培养料5 cm左右时,加强通风,适度吹干料面,促使菌丝进一步向料内生长,直至菌丝长满培养料。

三、双孢菇覆土期管理技术

(一)覆土前期

双孢菇从覆土到出菇需要15~20 d。覆土后2~3 d,根据覆土层水分情况先调水,通小风12 h左右,达到内湿外干状态,然后关闭门窗。“吊菌丝”2~3 d,这期间多通风,温度保持在22~25 ℃,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80%~85%。

(二)覆土中期

当扒开土层见菌丝后,应逐渐加大菇房的通风量,白天开窗对流。若有菌丝冒出,在菌丝处补盖一层薄薄细土,厚度以盖住菌丝即可,根据覆盖土层含水量情况,经常向土中喷水,喷水时要轻喷、细喷、勤喷。

(三)覆土后期

双孢菇生长后期应加大通风量,使菇房湿度达到90%,温度控制在14~18℃,并通过空气湿度和通风管理、控制子实体原基扭结在土层下1 cm处。避免出菇部位太高或太低而影响蘑菇产量和品质。覆土后喷施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具有明显增产作用。覆土后10 d、15 d按每平方米菌床0.5 kg的用量喷施1次“硼肥1 kg +锌肥0.5 kg +水100 L”混合溶液,可提高

产量。

四、双孢菇出菇期管理技术

(一)快速催菇

菇床面有菌丝冒出,应加大菇棚内的通风量,并根据土层发菌情况掌握喷水量,早晨、傍晚每平方米料面各喷洒1次1L左右的“压菌水”。

(二)菇蕾形成期

菇床喷洒“压菌水”3天后,当覆土层细土缝内出现米粒大小球状小白点时,应在夜间喷洒“结菇水”。每平方米菇床喷洒2~3 L“结菇水”,第1天喷洒总量的2/3,第2天喷总量的1/3,2天内分6~9次喷洒。喷水时应加强通风,2~3 d有小菇蕾出现,此时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

(三)幼菇期管理

菇床喷洒“结菇水”3~5 d后,菌蕾长至黄豆粒大小时喷洒“出菇水”,用水量与“结菇水”相同,要求勤喷,轻喷,每天喷洒1~2次,连续喷洒2~3 d,然后停水2~3 d,此时已有菇蕾出现,注意菇房与外界温差不宜过大。

(四)菇体发育期

当菇蕾长到1 cm大小时要经常喷洒“结菇水”,菇床湿度与菇棚湿度保持相当,每天根据菇棚温度掌握通风情况、喷水次数和用水量,保持空气相对湿度90%左右,覆土面基本湿润。

(五)商品菇形成期

当双孢菇菌丝子实体长到2 cm大小时,进入子实体旺盛生长期,喷水次数和用水量也应增加,此时应勤喷洒“保质水”,调整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既要防止湿度过低影响出菇产量和质量,又要防止菇房高温高湿环境诱发病害。

(六)优质菇栽培技术

当菌盖长到3~4cm时,逐渐减少向菇床面喷水,只对菇棚空中喷雾,控制菇房空气相对湿度在85%左右,适当降低蘑菇子实体的含水量。

五、双孢菇病害防治

(一)鬼伞

当菇床上发现鬼伞时,应在其开伞前及时拔除,然后及时用1:200的施康消毒稀释液喷洒菇床。选用新鲜培养料,使用前暴晒2 d,或用石灰水浸泡原料。控制培养料的含氮量,发酵料或发酵栽培时,麦麸或米糠添加量不要超过5%。

(二)霉菌

霉菌初发现时,应立即停止向菇床喷水,加大通风量,降低空气湿度,温度降至15℃以下。霉菌发病严重时,应除掉带病覆土,更换新土,销毁病菇。药剂防治:清除病菇后,用25%多菌灵4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倍液喷洒床面。

(三)病毒性病害

严格选用不带病毒的菌种,菇棚发现病毒,必须在开伞之前采完,防止病毒通过病菌孢子扩散。

(四)褐腐病

褐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双孢菇感染褐腐病,可清除病菇,并清理料面,采取昼盖夜开的方式使棚温降至13 ℃以下,可抑制病菌危害;或刮除料面0.2~0.3 cm,地毯式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倍液,可有效抑制或杀死部分病原菌。

(五)软腐病

预防双孢菇感染软腐病,应减少床面喷水量,加强通风,发病处可撒一层生石灰粉抑制病菌传播。发病严重时,喷洒锈枯灵200~300倍液防治。

(责任編辑   程丽红)

猜你喜欢

双孢菇培养料覆土
培养料pH和含水量对海鲜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水稻机械直播同步悬摆式覆土装置设计与试验
草菇出菇为何怪
不同含水量培养料栽培银耳期间料理化性状分析及对银耳质量影响初探
棉柴覆土栽培双孢菇高产技术
长江流域蘑菇栽培系列之一
百病傻
赶着时间卖的双孢菇
郯城双孢菇丰收
双孢菇出菇过程的疑难问题及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