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DEAS的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与实施

2022-07-05刘丹刘召雪

关键词: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作业

刘丹 刘召雪

摘    要:英语作业作为英语课堂的延伸,对落实课堂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初中英语作业可以基于IDEAS进行设计,即从“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搭建学习梯度,关注语言能力培养”“设计多元的作业,激发学习兴趣,关注思维品质培养”“设计可评估的作业,明晰评价标准,关注学习能力培养”“设计真实的作业,促进学习迁移,关注思维品质培养”“设计可分享的作业,增强学习持久力,关注文化意识培养”五个方面展开,使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知、学习、运用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提升“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英语;作业;核心素养

作业设计是课程设计中的一个环节,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的延伸,对落实课堂知识、巩固所学内容、提升学生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继续发展和扩充教育的价值[1]。《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核心素养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英语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2]。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不仅应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还应关注作业的质量。然而,大多数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时主要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落实,重视词汇、句型和语法知识的识记与训练,使得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停留在语言知识学习和学习策略训练层面。个性化的(individual)、多元的(diverse)、可评估的(evaluative)、真实的(authentic)和可分享的(shared)作业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图1所示),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如图1所示,“I:individual”作业聚焦语言能力,试图在立足学情的基础上尊重个体的语言学习需求,关注层次性、注重梯度性,体现语言学习的差异化;“D:diverse”作业关注思维品质,通过多样的作业设计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拓展作业的广度;“E:evaluative”作业指向学习能力,通过有效的作业评价设计,如KWL自我反思图表、评价量规、自评量表等,引导学生对作业完成情況进行自评、互评,提升作业的效度;“A:authentic”作业关注语言学习的真实性,指向思维品质,通过设计贴近真实情境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迁移应用能力,提升作业的深度;“S:shared”作业关注作业评价中的互动性,通过可分享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生,即以师生共谋、信息共享的方式使作业具有一定的信度,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与热情,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进行自我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一、设计个性化的作业,搭建学习梯度,关注语言能力培养

正如一本教科书无法满足教室内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一个作业也难以满足教室内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基于学情设计个性化的作业,为不同学习梯度的学生提供可作为、能作为、想作为的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下面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以下简称“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1 My name is Gina.的词句学习巩固作业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基于七年级的学情,教师可以将词句学习巩固作业分为基础词句梳理、拓展词组和句型梳理两项作业,以满足不同学习梯度学生的个性化作业需求。基础词句梳理作业(如图2所示)包含单元必须掌握的词汇和句型,并以四线三格的形式呈现,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词汇和句型;拓展词组和句型梳理作业(如图3所示)注重遣词造句的逻辑性、准确性,可以训练学生句子的逻辑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语言水平和能力选取合适的作业进行练习。

与学生实际语言水平和能力相匹配的作业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已有知识,促进学生在已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在一种有梯度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发展语言能力,而且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设计多元的作业,激发学习兴趣,关注思维品质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产生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包含语言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逻辑—数理智能、身体—动觉智能、空间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3]。由于每个人的天赋与认知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异,每个人的智能倾向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优势智力领域,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多元智能的全面发展。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多元智能理论的角度出发,依据学生的特点,从“听、说、读、写、演”五个方面进行作业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1 My name is Gina.的单元作业设计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教师可以设计用英文进行自我介绍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呈现方式(如对话、小报、PPT展示、演讲以及视频等),训练学生的不同思维,提升作业的广度。学生可以以对话形式呈现朋友之间初次见面的对话、以小报形式进行自我介绍(一名学生的小报作业如图4所示,为保持原貌,学生作品中的个别表达或书写问题未作修正)等。

在多样的作业设计中,学生既可以选择思维含量相对较低的、与基础语言相关的对话、小报等作业,也可以选择指向高阶思维的PPT展示、演讲等作业,提升批判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品质。

三、设计可评估的作业,明晰评价标准,关注学习能力培养

设计可评估的作业,明晰评价标准,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作业的要求,达到诊断检测的作用,还可以通过学评一体、以终为始的设计,帮助学生真正投入到作业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学习能力。作业的评价可以通过量表的形式呈现,如口语表达作业的语音语调、流畅度等维度,书面表达作业的语言准确度、内容丰富度、结构清晰度以及字迹整洁度等维度。每个阶段重点关注某一项或几项要点进行量化设计,在学生突破后再进行进阶设计。在完成作业前,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评价标准,明确努力方向;在完成作业后,学生可以借助评价标准优化作业。该作业形式以评价指标为引领,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反馈的主动性和教师反馈的针对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Unit 1 My name is Gina.的作业为例进行阐述。在布置作业的同时,教师呈现评价量表(如表1所示),使学生带着明确的要求进行作业实践。在作品分享时,学生根据表1对同伴的作业进行Exce-

llent、Good和To Be Improved三个等级的评判,并列出两个亮点和一个修改建议。这一过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可以使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

可评估的作业通过评价量表的使用让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诊断与反思,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抓手。

四、设计真实的作业,促进学习迁移,关注思维品质培养

语言学习需要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通过深度思考加以运用。通过真实的作业,学生能够更好地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培养思维品质。真实的作业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第一,真实任务,即把真实情境与任务背后的“真实世界”直接当作课程的组成部分,实现课程与生活的联结;第二,真实学习,即只有学以致用、知行合一的学习才是真实的学习;第三,评估学生是否能够运用已有知识在真实情境中“做事”。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3 Transportation的作业设计为例进行阐述。单元主题是“different transportation, different experiences”,要求学生选择不同场景和情境的交通方式并给出原因。因此,教师在作业设计时应以真实的情境为依据。在设计第一课时作业时,教师围绕真实的情境“我们上学的交通方式”设计作业“Introduce your way of going to school.”,要求学生不仅要准确描述同伴和自己上学的交通方式,还要给出原因并表达观点;在设计第二课时作业时,教师围绕真实情境“我回乡的交通方式”设计作业“Introduce your way of going to your grandparents home.”,要求学生在准确描述交通方式的同时,感受累并快乐着的回乡之路。真实情境下的作业设计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迁移,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主动性。

真实的作业设计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让学生将语言知识运用于真实的语言环境之中,并加以创新。该作业需要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迁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体现出作业的深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品质。

五、设计可分享的作业,增强学习持久力,关注文化意识培养

可分享的作业通过对作业进行互动评价,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提升学生的成就感,是“教—学—评”一体化的体现。该作业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享学生的优秀笔记、点评优秀作业、表彰优秀书写、展示小组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习他人的优点和长处,进而师生共同优化作品。作品被展示的学生充满荣耀感,欣賞作品的学生学习被展示作品的优点,收获人文知识,并通过师生同谋、共同设计优化自己的作品,增强学习的持久力。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分享彼此对相关话题的看法,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化现象,兼容并蓄,培养文化意识。下面以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Unit 3 Transportation的作业设计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在这一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设计作业“介绍不同的交通方式”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如视频、PPT展示或演讲等)进行作业展示。学生结合之前课上关于交通方式的学习,从上学路、回乡路、中国近十年来的交通变化以及中外交通方式的比较等方面任选一方面进行小组探究与汇报。在汇报过程中,学生既能够通过作业的分享感受到中国交通方式的发展与变化,涵养家国情怀,也能够在不同国家交通方式的对比中拓展国际视野,培养文化意识。在小组汇报时,其他学生需要提出两个优点和一个改进之处,汇报小组再根据大家的反馈进一步完善作品。在这样一个彼此尊重、智慧共创的过程中,发言者提升了演讲力和表达能力,听者在收获人文知识的同时也在积极思考。

作业的可分享性使得优秀作业被更多的学生看到,同时帮助学生不断拓展视野与知识,并促进学生在多种作业中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基于IDEAS的作业设计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在完成作业任务的过程中感知、学习、运用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品质,形成自己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鉴别能力,提升“学英语、用英语”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指向核心素养某一方面培养的作业不仅仅只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某一个方面,每一个作业的实施过程实际上都是核心素养四个方面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的作业是围绕核心素养中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品质四个维度进行的既多样、真实、个性化又可评估、可分享的作业。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探索通过作业的优化设计,共筑学习共同体,让学生会学、善学、爱学,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参考文献:

[1]王月芬.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3.

[3]刘婷.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初中英语多样化作业设计探究[J].知识文库,2021(13):117-118.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作业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作业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