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不同治法诱导肌源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中SDF-1蛋白表达的比较研究

2022-07-05付夜平杨芳孙鑫邸贵鑫安勇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2年6期
关键词:成骨成骨细胞健脾

付夜平 杨芳 孙鑫 邸贵鑫 安勇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2

骨痿是“五体痿”之一,最早见于《素问·痿论》:“肾气热,则腰脊不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痿。”其病机为肾气亢盛,灼伤津液,髓骨不充,从而导致骨痿[1]。中医学认为,骨痿的发生与脾、肾相关,脾虚是关键,肾虚为本源[2]。如《证治汇补·腰膝门》所言:“胃气一虚,……,骨节空虚。”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而脾为后天之本,脾主肌肉,先天资后天,后天养先天,因此前人提出“骨肉不相亲”理论。由此理论推断肌源性干细胞(MDSCs)应该存在向成骨细胞转化的可能。笔者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组织器官以及细胞之中,并且有相关研究表明SDF-1与成骨分化存在密切联系。BMP-2是已知的BMP家族生长因子中活性最强的生长因子[3],所以本研究采用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为诱导剂,通过中医补肾阴法、补肾阳法、健脾法、补肾健脾法,探讨中医不同治法诱导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中成骨细胞中SDF-1 mRNA的表达情况,为中医在骨科疾病的病机研究以及治疗中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实验动物及细胞:选取SD大鼠(SPF级)60只,雌性,未交配,2~3月龄,体重180~220 g,购自辽宁长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单位使用许可证编号:SYXK(辽)2013-0009;大鼠饮用水为纯净水,于沈阳茂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购SPF级大鼠生长繁殖饲料[许可证号:SCXK(辽)2017-0001]及垫料,并且均经过辐照消毒;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购自上海佰晔生物科技中心。

1.1.2药物及制备:补肾阴组使用左归丸(熟地、山萸肉、山药、枸杞、牛膝、菟丝子、鹿角胶、龟甲胶);补肾阳组使用右归丸(熟地、山萸肉、山药、菟丝子、杜仲、枸杞、肉桂、附子、鹿角胶、当归);健脾组使用补中益气汤(党参、当归、黄芪、白术、炙甘草、柴胡、陈皮、升麻、大枣、生姜);补肾健脾组(熟地、鹿角胶、党参、黄芪、甘草、淫羊藿)。以上药物均为颗粒剂,购买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大鼠胃容积为1 mL/100 g,以此为大鼠配药及灌胃。上述药物按计算比例给药剂量如下:补肾阴组:熟地2.52 g /(kg·d)、山茱萸1.26 g/(kg·d) 、山药1.26 g/(kg·d)、枸杞1.26 g /(kg·d)、牛膝0.945 g/(kg·d)、菟丝子1.26 g/(kg·d)、鹿角胶1.26 g/(kg·d)、龟甲胶1.26 g/(kg·d);补肾阳组:熟地2.52 g/(kg·d)、山茱萸0.945 g/(kg·d)、山药1.26 g/(kg·d)、菟丝子1.26 g/(kg·d)、杜仲1.26 g/(kg·d)、枸杞1.26 g/(kg·d)、肉桂0.945 g/(kg·d)、制附子0.945 g/(kg·d)、鹿角胶1.26 g/(kg·d)、当归0.945 g/(kg·d);健脾组:党参1.575 g/(kg·d)、当归1.05 g/(kg·d)、黄芪1.575 g/(kg·d)、白术1.05 g/(kg·d)、炙甘草1.575 g/(kg·d)、柴胡1.26 g/(kg·d)、陈皮0.63 g/(kg·d)、升麻0.63 g/(kg·d)、大枣0.63 g/(kg·d)、生姜0.945 g/(kg·d);补肾健脾组:熟地1.575 g/(kg·d)、鹿角胶1.26 g/(kg·d)、党参1.575 g/(kg·d)、黄芪1.575 g/(kg·d)、甘草1.575 g/(kg·d)、淫羊藿1.26 g/(kg·d)。将药物置于烧杯之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配置成溶液,并将所配置药物保存在冰箱中,使用时按每日大鼠所需进行加热。

1.1.3试剂:Rat SDF-1 ELISA试剂盒[批号:202011(AMEKO)];胎牛血清(GIBICO,美国);茜素红(批号:T190613H501);双抗(批号:79180101100);SYBR® Premix Ex TaqTMII (TliRNaseH Plus),ROX plus,厂家:Takara,货号:RR42LR,出厂号AK6948;PBS溶液(批号:AE27369284);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批号AG12015747);0.25 %Trypsin EDTA消化酶 (批号:1868903);PrimeScript® RT reagent Kit with gDNA Eraser,厂家:Takara,货号:RR047A,出厂号:BK3153。

1.1.4主要仪器:MDF-382 N型超低温冰箱(日本Sanyo);蛋白核酸分析仪(DU640美国贝克曼);倒置相差显微镜(1×71型,OLYMPUS日本);酶标仪(Infinite M200,瑞士TECAN);移液枪(eppendorf 德国);荧光定量PCR仪(Stratagene Mx3000P德国安捷伦);三气培养箱(Oxford Optronix 英国);台式离心机(德国 JOUANSA,Labofuge 400型);CO2培养箱(HERA cell50i,Thermo 美国);超净工作台(1287#6型,Thermo 美国);低温高速离心机(法国 Jouan SA MR1822);滤膜(0.22 a m,Mi11 ipore,USA)。

1.2 方法

1.2.1细胞复苏及培养:将复苏后的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制成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分置两处,一处为6孔板,另一处则在培养瓶中,将二者放入CO2培养箱(37 ℃,5 % CO2)中培养24 h。到时间以后取出,把培养基和不贴壁的细胞吸出,然后取新培养基加入其中,将二者放入培养箱中继续培养。与此同时在镜下观察细胞的培养生长状况(单层贴壁生长),当细胞生长至80 %~90 %融合后,将旧培养基从中吸出,加入PBS溶液,洗涤2~3次即可,随即加入0.25 %胰蛋白酶,消化1~3 min,与此同时在镜下观察细胞情况。当细胞明显去除后,把完全培养基加入,终止消化,再用移液管吸取完全培养液缓慢吹打瓶壁上的细胞,制备成细胞悬液,将细胞悬液转移到离心管中,1 500 r/min,离心5 min,把上清液吸出丢弃,把离心后的沉淀转移到培养瓶中,加入适量新培养基,将细胞浓度调度至1×105/mL ,把细胞继续转移到CO2培养箱(37 ℃ ,5 % CO2)中,收集后转入第四代进行实验。

1.2.2含药血清制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PF级3月龄雌性大鼠(体重180~200 g)60只分为6组,依次为正常组、诱导液组、诱导液+补肾阴组、诱导液+补肾阳组、诱导液+健脾中药组、诱导液+补肾健脾中药组。各组大鼠的给药时间为每天早上8点,每日一次,连续给药1周。正常组、诱导组的给药用相同剂量的0.9 % NaCl溶液替代。给药剂量为1 mL/100 g (大鼠重量),计算方法为按成人每公斤体重所用生药量的6. 3倍灌胃(成人体重按 60 kg 计算)。在第7天早晨给药以后的2 h,用10 %水合氯醛(0.35 mL/100 g)对实验大鼠肌肉行注射麻醉,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大鼠腹主动脉血的采集。将采集的腹主动脉血静置于冰箱内(温度为4 ℃),时间为3~4 h,随后取出进行30 min离心(3 000 r/min),收集血清,并用水浴(温度为56 ℃)灭活补体(时长30 min),冷冻保存(温度为-70 ℃),用0.22 μm滤膜过滤除菌,随后分装在不同试管,做好标记。使用前将含药血清用无血清DMEM把血清浓度调配至15 %。

1.2.3药物血清培养细胞:完全培养液组(正常组)、BMP-2诱导液组(诱导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等各中药组组成均为15 %对应中药大鼠血清+80 %完全培养液+5 %诱导液。各实验组含药物的培养基加入到各实验组的时间为铺板后的24 h,继而进行连续培养,此外新鲜培养基(不同中药组)的更新替换为3 d /次,培养至第15天收集材料。

1.2.4检测指标及方法

1.2.4.1茜红素染色细胞形态观察:将培养15 d的细胞进行茜素红染色。先将0.1 %明胶(Cyagen)包被在24孔板上,然后将各组样本接种在24孔板上,每竖排4孔为一组,分别标记为正常组、诱导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分别在细胞培养的第15天取出观察。首先进行两次洗板,溶液使用PBS溶液,随后把多聚甲醛(4 %)加入孔中进行固定,时间为20 min,再清洗两次,清洗溶液为去离子水。继续往每孔加入茜素红(200 μL),染色时间30 min,到时间以后再用去离子水洗三次。镜下观察茜红素染色细胞形态。

1.2.4.2qRT-PCR法检测SDF-1 mRNA表达情况:在培养的第15天将各组培养细胞的孔板中培养基吸出,加入适量无菌PBS溶液,然后用移液枪不停吹打,使全部细胞从培养板上脱落,还未脱落的细胞用细胞刮勺轻剥离,把细胞与PBS溶液转移到EP管中,离心5 min,将EP管底部沉淀保留,上清液丢弃。随后分别装到不同管内加入Trizol,将总RNA提取出来。根据试剂盒说明书,采用QRT-PCR法检测SDF-1 mRNA的表达,利用公式计算出所得各样品Ct值各样品mRNA的相对表达量。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下游引物Table 1 Downstream primers

1.2.4.3ELISA法检测成骨细胞中SDF-1蛋白表达:细胞收集方法同上,严格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进行操作检测,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用EXCEL计算,以此计算各指标。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茜红素染色细胞形态的观察

于镜下观察第15天诱导细胞的生长状态。细胞生长良好,各中药组细胞生长与正常组以及诱导组相比,细胞数量不仅多而且生长较为集中。见图1。

2.2 SDF-1 mRNA表达结果

各组细胞SDF-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见表2。与正常组比较,诱导组、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中SDF-1 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1);与诱导组比较,健脾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均有显著升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2 各组细胞SDF-1 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分析对比Table 2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SDF-1 mRNA in each

2.3 SDF-1蛋白表达

各组细胞SDF-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见表3。补肾阴组、补肾阳组、诱导组、健脾组、补肾健脾组SDF-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其中补肾阴组、补肾健脾组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只有补肾阳组、诱导组、健脾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诱导组比较,各给药组SDF-1含量均高于诱导组,其中补肾阴组、补肾阳组、健脾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肾健脾组SDF-1含量虽然也高与诱导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各组细胞SDF-1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分析对比Table 3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relative expression of SDF-1 mRNA in each group

3 讨论

3.1 中医学对“骨肉不相亲”病机的认识

“骨肉不相亲”理论出自《灵枢·经脉》:“故骨髓不濡,即肉不着骨;骨肉不相亲,即肉濡而却”。这是对骨肉关系最为经典且最早的论述[4]。其认为:肾生髓主骨,主生殖而能藏精,脾主四肢,合肌肉,能运化水谷精微[5]。《灵枢·经脉》又言:“足少阴气绝,则骨枯。……骨肉不相亲,则肉软却;肉软却,故齿长而垢,发无泽;发无泽者,骨先死。戊笃己死,土胜也。”说明肌肉痿软,甚至齿发枯槁无泽的根本归结于肾气不得濡养于骨,即“骨肉不相亲。”《素问·五运行大论》云:“肾生骨髓。”《素问·五脏生成》曰:“脾之合肉也”。《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肾主身之骨髓。”肾藏精,髓源于精,髓充于骨。骨骼是否强壮的关键因素在于肾精是否充足,若肾精充盈则骨髓充盛,进而体现出骨骼强健,壮实有力。充盈于肾中之精,不仅温养骨髓,而且还能助脾运化,则气血生化并不乏源,四肢百骸得以濡养,同时肾精的填补,肾气的滋养又需要充盈的气血来反养,是以先天养后天,后天资先天,相互促进,似环无端。肾中阳气可以温煦助力脾之运化,肾中先天之精也需要由脾运化的后天之精之充补。《素问·太阴阳明论》言:“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可见肾脾二脏共司骨骼与肌肉作为人体运动的基础,互相补充,互相配合。另《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云:“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通畅,腠理致密,如是则骨气以精。”此句话表明了骨骼的强健有力除了源于骨骼本身,还需要腠理的保护、营养与支持,这是对骨骼和肌肉生理状态下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关系的生动阐释。中医学以肾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为根基,不断丰富脾肾理论,脾肾相资相助,使人体骨骼肌肉强健有力,骨髓不能濡养肌肉和骨骼,骨枯肉痿髓减,即“骨肉不相亲”的病机。而本文正是基于骨肉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来探讨肌源性干细胞(MDSCs)与成骨细胞之间分化的联系。

3.2 SDF-1与成骨分化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属于CXC类趋化因子亚家族,又被称趋化因子配体12(chemokine ligand 12,CXCL12),是一种由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6]。而SDF-1的两种亚型分别分为SDF -1α和SDF-1β,其中SDF-1α为此主要亚型[7]。SDF-1在人脑、肺、心脏、肠道等多种组织器官中均有表达,并且在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中也可以检测到SDF-1的存在[8]。有相关研究[9]表明,SDF-1通过诱导BMSCs上调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表达,促进成骨分化,并增加局部血供。杨铠宁等[10]通过实验得出大鼠骨组织中SDF-1水平与骨质疏松大鼠骨骼发育存在密切关系的结论。更加印证了SDF-1与成骨分化存在密切联系。

3.3 肌源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效应机制

肌源性干细胞(MDSCs)是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11],可分化为成骨细胞[12]和软骨细胞[13]。有相关文献记载从小鼠体内分离得到MDSCs,并成功将其诱导为成骨细胞,李翔等[14]通过BMP-9诱导兔骨骼肌源性干细胞(MDSCs)成骨分化证实BMP-9对诱导MDSCs成骨分化具有较强的定向作用,以及梅晰凡等[15]将大鼠肌源性干细胞 (MDSCs)体外定向诱导为软骨细胞。以上实验全都印证了肌源性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MDSCs是目前最有可能满足临床修复骨缺损要求的细胞,具有容易获取、来源广、短期内扩增量大的特点[12],为临床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提供了思路。

目前,诱导成骨相关实验多数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然而对肌源性干细胞诱导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相对较少。刘颖等[16]在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过程中探讨朝藿定A对其分化的影响,应用ELISA技术研究其抗骨质疏松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倪飞飞等[17]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受IL-18作用影响的成骨分化作用。以上皆是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实验。

本研究结果显示,大鼠肌源性干细胞(MDSCs)在中医不同治法及方药作用下,经成骨诱导15 d后钙化结节的茜素红染色呈橘红色块状和片状,表明对钙化结节的形成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另从PCR和ELISA检测结果来看,不同治法均可以使成骨细胞中SDF-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对肌源性干细胞(MDSCs)成骨分化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印证了肌源性干细胞成骨转化的可行性。中医基础理论“骨肉不相亲”对于肌源性干细胞成骨诱导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也为中医临床治疗骨科疾病提供了科学的实验根据。

猜你喜欢

成骨成骨细胞健脾
长链非编码RNA调控成骨分化对骨代谢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lncRNA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
啤酒花经抗氧化途径减轻Aβ 损伤成骨细胞作用研究
微小核糖核酸-1205沉默Cullin-RING泛素E3连接酶4A激活AMPK信号传导保护人成骨细胞免受地塞米松损伤的研究
老年健脾操(一)
老年健脾操(二)
老年健脾操(四)
老年健脾操(三)
miR-449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调控的机制研究
辐照骨髓淋巴细胞对成骨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