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脑电图检查对门诊睡眠障碍患儿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的意义

2022-07-05丁婉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脑电图癫痫发作

丁婉萍

(泉州市儿童医院,泉州,362000)

睡眠障碍是指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睡眠量不正常或睡眠中的发作性异常,如失眠、梦魇、梦游症、睡眠肌阵挛等[1-2]。睡眠障碍不仅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对儿童的神经精神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且易与某些特殊夜间发作的儿童睡眠期癫痫相混淆[3-4]。癫痫有许多类型,其中睡眠型癫痫主要指的是在睡眠中发作的癫痫,相关的症状表现可能有睡眠过程中突发异常行为,如痉挛、抽搐等,小部分还可能有睡眠相关的攻击性行为[5-6]。儿童睡眠障碍与儿童睡眠期癫痫在最初可能因相似的表现而混淆,尤其是父母对这些疾病缺乏专业的了解,很容易忽视病情的进一步发展[7-8]。脑电图是临床检测脑部异常放电的重要检查方法,而要想清晰掌握脑放电情况则需要对脑部实施24 h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检查。临床研究显示,常规的脑电图检查对异常放电情况比较难掌握,与之相比,24 h AEEG具有连续性的特点,通过分析脑电图的动态变化可以准确地发现异常放电的情况,对于睡眠期癫痫有重要的诊断意义[9-10]。本研究选取我院门诊就诊的138例睡眠障碍患儿进行AEEG检查,目的在于探讨24 h AEEG的脑电变化对睡眠期癫痫诊断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泉州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睡眠障碍”患儿13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AEEG检查,记录患儿24 h的脑电活动。138例患儿中男91例,女47例,年龄3月龄~14岁,其中以6~10岁居多。所选患儿及其监护人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且已经排除其他类型脑部病变患儿。

1.2 研究方法 所有睡眠障碍患儿均采用动态脑电图仪进行检查,按国际标准10-20系统头皮电极安装方法放置盘状银电极。睡眠障碍患儿在清醒状态下,常规描记闪光刺激、睁闭眼反应、深呼吸反应等。嘱患儿家属在记录单上详细记录24 h的各项活动,记录发作时间及发作表现,并拍摄发作视频。依照睡眠障碍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脑电图表现进行细致化诊断,对其进行个性化治疗。

2 结果

在138例患者临床表现中梦游症45例,5例监测到发作性事件,表现为睡眠中突然坐起或突然爬起,神志朦胧,可下床无目的地走动,摸索动作或做一些较复杂的动作。夜惊43例,8例监测到夜惊发作,表现为睡眠中惊醒、尖叫、哭闹,伴恐惧的表情和动作,数分钟后入睡,醒后大多对发作不能回忆。睡眠肌阵挛29例,11例监测到发作,表现为睡眠期肢体不规则抖动。梦魇10例,1例监测到梦魇发作,表现为睡眠中惊醒,情绪紧张,极度恐惧,醒来能回忆恐怖梦境。失眠5例,表现为睡眠不安或入睡困难。睡眠增多症4例,表现为白天不可抗拒的睡眠发作。磨牙2例。

脑电图共检出23例癫痫波,占比16.67%,其中8例于夜间睡眠中发生癫痫波,15例全天皆存在癫痫波。其中有7例患儿在AEEG监测中发作时伴有痫性放电,临床表现包括4例夜惊、3例睡眠肌阵挛,确诊为睡眠癫痫并进行抗癫痫治疗。另外16例患儿虽有癫痫样放电,但临床发作与癫痫样放电不同步或无临床发作,故随访复查。对于脑电图正常的患儿采取随访,全面的心理干预,对发作频繁的患儿在排除癫痫的前提下睡前服用氯硝西泮等镇静药物以提高睡眠质量。见表1。

表1 睡眠障碍患儿临床表现和脑电图检查结果

3 讨论

儿童发作性睡眠障碍与儿童睡眠期癫痫尤其是癫痫的精神运动性发作有诸多共同特征,均为睡眠期发生的发作性事件,可伴发精神行为异常等,临床

上很容易混淆,但它们在本质上是完全不同的,治疗原则及预后也有很大差异。鉴别诊断的基本要点是熟悉其各自的临床特征,对有睡眠障碍的患儿,首先要明确其为痫性发作还是非痫性发作,确诊的关键方法是脑电图检查,特别是长程脑电图监测[11-12]。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有常规脑电图、多导睡眠图(PSG)、视频脑电图、24 h AEEG。常规脑电图记录时间短,敏感性较低,对疑诊癫痫的患儿阳性率较低,常常因脑电图结果正常而漏诊[13-14]。多导睡眠图是诊断睡眠障碍的金标准,但对于睡眠癫痫的检出率并不高,而且检测本身相对昂贵,数据分析复杂,故有一定的局限性[15-16]。视频脑电图检查是临床常用手段,录像下可明确临床发作伴有同步癫痫放电为癫痫发作,否则为非痫性发作,但需剥夺睡眠,且受监测时间及活动范围的限制[17-18]。AEEG监测不仅携带方便,监测时间长,且能记录到自然状态下睡眠整个周期变化,可明确癫痫放电和临床发作的关系,是较理想的鉴别睡眠障碍和睡眠癫痫的手段[19-20]。在睡眠癫痫的患儿中,30%左右患者的脑电图检查可以发现额区为主的异常放电,而50%左右患者的脑电图则表现为Rolandic区的异常放电,10%左右患者的脑电图表现为其他部位的异常放电,而在白天进行的脑电图检查中,癫痫放电情况的检出率仅11.8%[21-22]。儿童睡眠障碍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组较常见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儿童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有关。但若不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也可能引发消化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焦虑症、抑郁症等并发症,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睡眠质量以及生命质量。由于儿童大脑发育尚未完善,皮层抑制相对较弱,因而儿童群体在睡眠过程中通常容易出现手足小动作、磨牙等不自主动作[23-24]。伴随儿童群体大脑发育的逐渐成熟,睡眠异常的临床症状会有所改善。发病机制调查显示,癫痫和睡眠之间具有紧密联系,癫痫会对睡眠产生极大的影响,癫痫症状的发作频率以及严重程度直接决定了患者睡眠质量的损害程度,一般情况下,癫痫患者可能在夜间具有正常的睡眠量,但是睡眠质量却会下降;而睡眠觉醒周期这一因素在癫痫病的发作中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睡眠障碍问题,如睡眠不足、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等,都可能促进癫痫病的发展[25]。当前临床普遍认为在癫痫病的发生与发展中,睡眠结构的变化是最主要的成因之一。

本研究发现,本组患儿睡眠障碍多数为功能性的,但少数患儿为癫痫发作,138例患儿中25例监测到发作性事件,大部分患儿脑电图可无变化或发作时仅表现为弥漫性、觉醒节律,不具有癫痫发作的脑电图特征,共23例脑电图检出癫痫波,占比16.67%。其中有7例患儿在AEEG监测中发作时伴有痫性放电。16例虽有尖波、棘波、棘慢波等癫痫波,但夜间临床事件发作与异常放电无关联,故可排除该事件为癫痫性事件。本研究基于24 h AEEG的结果对确诊癫痫的患儿根据其发作类型选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对脑电图正常的患儿进行全面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避免心理刺激因素及不良事件刺激,发作频繁的患儿在排除癫痫的前提下睡前服镇静药物以提高睡眠质量。

综上所述,睡眠障碍对儿童的脑部发育有着直接性损害,其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一些患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逐渐缓解,而一些则需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其中尤其需要和睡眠癫痫进行鉴别。脑电图是检测脑部异常发电的主要方式,通过24 h AEEG的分析,可以鉴别发作性事件是否为睡眠障碍或为癫痫发作,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避免错误诊断耽误患儿疾病的治疗。

猜你喜欢

脑电图癫痫发作
首次痫性发作的诊治思路
脑电图检查的到底是什么
癫痫多数可控可治
癫痫患儿为什么要反复查脑电图
警惕隐藏在自言自语后的癫痫
玩电脑游戏易引发癫痫吗?
癫痫,也可有良好预后
患癫痫为何脑电图正常
阅读理解两则
敲打孩子头部会引起癫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