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准备计划对早产产妇产后睡眠和情绪的影响

2022-07-05翟逢娣李丽娟谢映梅郭芳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早产出院产后

翟逢娣 李丽娟 谢映梅 郭芳芳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深圳,518000)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导致早产儿出生率显著增加,随着监护和治疗技术显著提升,残疾和死亡情况也有明显减少。早产儿出生后机体发育不全,需要给予进一步治疗。产妇由于面临早产儿住院导致的母婴分离,再加上分娩、产后角色转变、即将渡过42 d产褥期、家属传统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产妇生理和心理发生明显变化,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睡眠质量[1-2]。产妇出院后长时间卧床休养,需要家属照顾,而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质量与产妇生命质量和产后恢复密切相关[3]。因此需要协助家属为产妇做好出院准备,保证患者出院后仍然可以得到优质照顾。本研究选取我院分娩的早产产妇40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准备计划对早产产妇产后睡眠和情绪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2月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妇幼保健院分娩的早产产妇4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产妇年龄25~39岁,平均年龄(31.56±5.98)岁,孕龄27~37周,平均孕龄(32±0.22)周,120例初产妇、80例经产妇;对照组产妇年龄27~39岁,平均年龄(32.29±6.03)岁,孕龄28~37周,平均孕龄(32.5±0.28)周,108例初产妇、92例经产妇。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为早产产妇;2)患者家属知晓本研究且自愿加入后签署知情同意书;3)患者为首次发病,无既往或先天性心脑血管发病史。

1.3 排除标准 1)排除精神类疾病以及认知障碍者;2)排除依从性较差且不能对其进行随访者;3)排除存在既往失眠史者。

1.4 干预方法

1.4.1 对照组产妇给予基础出院干预 在产妇出院前1 d叮嘱家属出院注意事项,告知其42 d后入院复查子宫恢复情况。告知其需要为新生儿准备的物品,待其达到出院标准后告知家属做出院准备,并告知其注意要点。

1.4.2 观察组产妇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准备计划 在科室内选择护士组建小组,在产妇入院后小组成员对其进行综合评估,明确产妇和家属对分娩、早产儿、出院准备、院外照顾的了解程度,之后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方案。小组成员对产妇家属进行知识宣教及护理技能示教,提升家属照护能力。同时告知产妇家属在其入院第2天开始进行出院准备,并与家属共同制定出院后的家庭干预措施,结合产妇意愿适当调整。对家属准备的出院物品进行分析,并指导其补充缺少部分。在产妇分娩后,告知新生儿因早产常规被送至本院新生儿科住院,放置在新生儿温箱内,由新生儿科专业医护人员治疗护理,为其讲解早产儿住院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母婴分离产生的焦虑,同时与产妇和家属交流,告知其需要为新生儿准备的物品,讲解新生儿治疗具体方案、预期效果,为其提前做好心理建设,避免其出院后过度担忧新生儿而无法高质量休养。在产妇出院前1 d与家属、产妇交流,叮嘱其出院后保持良好情绪和心态的重要性,此外需要注意切忌过度补充营养,结合产妇身体详情调节膳食营养。同时创建微信群,群成员有产妇、产妇家属、护士和医生,在群内定期推送产后保健、育儿等信息,每天定时在线解答产妇和婴儿相关问题,新生儿科护士每周一、三、五单独为产妇或者家属发放新生儿住院照片及身体恢复情况,可使其了解新生儿变化,有助于减少不良情绪。新生儿满足出院条件后提前通知家属准备相应物品入院办理出院手续,在出院前指导家属如何照顾新生儿,叮嘱日常注意事项、喂养要点等,并告知产妇和婴儿如有任何异常需到本院新生儿专科门诊就诊,满月到本院儿童保健科进行常规体检。出院当天留下产妇和家属联系方式便于随访,并叮嘱到本院儿童保健科进行满月常规体检预约。

1.5 观察指标 1)对产妇家属出院准备度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获取相关咨询准备,医疗照护系统帮助准备,应对紧急状况准备,照护活动准备,面对照护压力准备,寻求和安排家人所需服务准备,情绪与需求服务准备等8项内容,每项内容0~4分,共计32分,分值越高准备度越高[4];2)对产妇出院后的睡眠质量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评估,评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5];3)对产妇出院后的情绪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评估,评分越高情绪越不稳定[6];4)对产妇院外的照顾结果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药物治疗、支持性装置、卧房环境、皮肤完整、舒适程度、每日饮食、服装整洁、身体清洁,共计24分,分值越高照顾效果越好[7];5)对产妇家属入院时与出院后的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进行评估,满分各100分。

2 结果

2.1 2组早产产妇出院准备度、院外照顾结果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出院准备度、院外照顾结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早产产妇出院准备度、院外照顾结果评分比较分)

2.2 2组早产产妇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早产产妇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早产产妇家属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评分比较 出院后,观察组产妇家属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2组早产产妇家属护理技能和护理知识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早产产妇较为特殊,分娩后为了确保新生儿生命安全需要将新生儿转到儿科住院,因此导致母婴分离,极易加重产妇产后焦虑情况,再加上心理应激、产后康复知识和育儿知识匮乏,产妇需要面对角色转变、分娩损伤等因素的影响,不利于产后康复[8]。产妇出院后需长时间由家属照顾,但是家属缺乏专业知识和照顾能力,进而降低照顾质量。产妇家属在其住院期间提前做好出院准备服务,可减少产妇对护士的依赖性,有助于提前习惯出院后的照顾服务[9]。

出院准备计划属于一种延续性护理形式,是临床新型护理模式,还被称作出院计划和出院准备服务,患者入院后按照相应条件对患者照顾护理,制定高危患者所需要的照护计划,根据计划实施以使患者更安心和顺利出院,有效减少疾病复发,提升患者生命质量[10-11]。

出院准备计划这一理念最早出现在美国,起源于持续性转介和照顾系统,而出院准备计划被美国医院协会定义为多专业整合、协调性和集中性的过程,主要由患者、医务人员以及患者主要照护者(家属)共同合作,可保证患者出院后还可以有专业的护理服务。1960年被美国医院纳入评鉴项目,随着相关理念的应用和发展,现阶段美国医疗服务中出院准备计划已被列入强制执行内容[12]。出院计划在其他国家也逐渐广泛应用,其技术也日益成熟,有多种政策的支持,同时还具有实施指南和标准。但是出院准备计划在国内处于发展阶段,且主要参照外国的实施经验操作[13]。出院准备计划服务具有专业性和系统性,可确保患者由入院到出院后均可获得专业的护理。此种护理服务在临床多种疾病中广泛应用,比如心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现阶段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肿瘤患者、造瘘(口)患者、早产儿中使用率也逐渐增加[14]。

综上所述,早产产妇以家庭为中心的出院准备计划,有助于提升出院准备度和院外照顾水平,减少对产妇情绪和睡眠的影响。

猜你喜欢

早产出院产后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想要早产丰产 果树应该这么管
早产为什么越来越多?
孕妇睡不好易早产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单胎双胎妊娠与自发性早产复发风险的关系
第五回 痊愈出院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产后伤口痛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