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优慕课平台食品卫生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

2022-07-05佟世生刘浩宇朱子冬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次数食品教学模式

佟世生,刘浩宇,朱子冬

(北京城市学院生物医药学部,北京 100094)

引言

食品卫生学是我国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是食品科学和预防医学交叉学科,应用性极强。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日益增加,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由传统“教师教,学生被动学”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学生主动学”,增加课程吸引力和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思维,以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各高校都在不断改革食品卫生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2013年国内高校就开始建立“慕课(MOOC)”平台,进行教学改革探索,蔡荟梅(2015)分析了“慕课”教学模式的特点,在食品卫生学课程教学中借鉴运用,通过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效果显著提高。陈佳等(2017)初步探索了“互联网+”模式下食品卫生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考核方法的教学改革,分享了一些宝贵的经验。李翔辉(2017)和张绫芷(2018)也分别探索了采用案例分析教学法的食品卫生学适合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近年来在食品卫生学上逐步开始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和探索,宓伟(2019)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模式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学,初步研究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陆红佳等(2020)进行了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食品安全学课程混合式教学研究,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薛山(2020)也报道了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前、课中、课后及反思“四段式”混合教学初步探索成果。张东辉(2021)探索了在食品卫生学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综上,混合式教学是目前较为公认的比较好的方法,但在食品卫生学课程建设上属于起步阶段,各学校情况不一样,缺乏成熟的模式经验,因此建立与我校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相适应的混合式教学内容及模式是必要的。本研究基于“优慕课”平台,开展食品卫生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并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

一、食品卫生学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

依据食品专业培养目标,细化食品卫生学单元知识点,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开展案例教学、问题引导和思政教育等多种教学模式融合的教学设计。

(一)课程建设目标

通过食品卫生学混合课程建设和实施,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线上资源,通过以问题为导向,以案例为轴,以纪录片视频为手段,以自测、作业和讨论为检测工具,线上和线下学习过程有机融合,实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及提高综合素养的教学目标。具体包括:

1.学生掌握食品中主要有害物质的种类、性质、危害途径、中毒特征和预防措施,具有自我防护意识,能够预防食物中毒发生。

2.学生具备食品生产、加工、消费过程中必要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

3.学生能够科学全面看待食品安全事件,做食品安全的践行者、推动者和宣传者。

4.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生活方式,爱护环境,树立科学饮食观,以及为社会食品安全保驾护航的责任感及价值观,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对生命的敬畏之心、科学的研究态度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二)课程建设总体设计思路及特点

食品卫生学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布鲁斯教学认知规律,构建“线上+线下”二维“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教学模式,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学习兴趣,以问题为导向,从食品安全事件和社会时事热点中学习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引导、促进学生拓宽思考维度。主要包括:

1.课前(线上)

课前“初认知”:教师在优慕课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并利用平台通知学生了解导学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包括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及主要思考问题,阅读食品安全案例,并进行视频自学、在线测试和交流讨论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和任务学习,对教学内容有初步的认知和理解。

2.课中(线上+线下)

课中“深理解”:一是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讲授,并依据课前线上反馈学生的薄弱环节和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讲解;对优秀作业进行讲解展示,并对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对线上学习不积极的学生给予提醒;二是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灵活应用,对食品安全事件及生活中实际问题进行必要的讨论(如黄曲霉毒素预防、红肉制品及泡菜看法、酸汤子事件等),提出观点和多角度分析问题,师生互动,对问题深入剖析,并适时引入思政教育;围绕知识点做必要的随堂测试,掌握每次课程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3.课后(线上)

课后“再深思”:学生自主整理课后思考题答案;学生完成作业;应用章节的练习题库自检学习情况,强化知识点;必要的视频学习、课程PPT回看。课后延深阅读相关学习资料,参与社会热点话题讨论,如转基因食品看法、红肉及红肉制品致癌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等等。利用线上平台,师生随时进行交流。

(三)食品卫生学课程单元设计

食品卫生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绪论、食品的生物性污染、食品的化学性污染、食品中毒与预防、各类食品的卫生五个课程教学单元。除绪论外,每个教学单元又分为3-6个子单元,每个子单元包含3-4个知识点。在每单元学习前有学习任务路线图、本单元知识点和知识点思维导图及思考题,学生可提前对整门课程及每个单元有全面整体的了解,并依据任务单完成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学习任务。同时在每个单元中均有阅读资料、食品卫生安全案例、社会热点及思考题等,供学生深入学习及思考。

式中,σh为光学系统的扩散常数,表示点扩散函数的标准偏差.对式(3)做上述类似的操作可以得到调制度分布,表示为

以第三单元“化学性污染”中子单元“农药及N-亚硝基化合物对食品的污染与预防”为例,开展问题式、讨论式及案例式教学,思政教育渗透其中,任务单见表1。

表1 食品化学性污染与预防(部分)学习任务单

(四)食品卫生学课程考核方式设计

食品卫生学课程考核采用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成绩构成包括学习态度(10%)+课堂参与(20%)+阶段考核(30%)+期末考核(40%)。其中学习态度由出勤、迟到早退等情况构成;课堂参与主要由线下课堂表现、线上完成作业情况、参与讨论情况、在线课程学习时长及次数构成,平时成绩充分体现混合式教学的特点。阶段考核采用开卷形式,部分在线上完成。期末考核为开卷考试,重点为利用基础理论知识及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总体上,课程考核注重学生的参与性,注重知识应用,拓宽视野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食品卫生学课程混合式教学实施效果分析

食品卫生学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已进行了两年,为评价实施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问卷形式对学生满意度进行了调查。

(一)混合教学实践情况

食品卫生学混改课程教学实践从2019年秋季学期18食品本开始实施,由于该年级没有平行班,因此成绩与上一年17食品本班级进行比较。2020年秋季学期19食品本有2个平行班,学生基础没有显著性差异,随机将其中19食品本1班(33人)设为混合式教学班,按照课程设计实施“课前、课中、课后”三段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19食品本2班(35人)为对照班。

(二)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为研究混合式教学改革效果,对学生平均成绩和成绩分布进行统计分析。

1.混合式教学对学生平均成绩的影响

表2 三个年级学生食品卫生学平均成绩

2.混合式教学对成绩分布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食品卫生学混合式教学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对成绩分布进行了详细分析,成绩分布情况如图1和图2所示。从图1和图2两年课程改革实践可以看出,“良好”及“中等”人数变化不大,但优秀率有所提高,成绩较差的人数减少,其中2018食品本混改班优秀人数4人,占比11.11%,显著高于2017食品本传统教学班(优秀1人,占比2.78%);而在2019食品本1混改班优秀率为15.1%(5人),明显高于平行对照班2.86%(1人),同时对照班级存在刚过及格线的学生。说明混改式教学更有利于优秀学生的培养,也能一定程度提高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成绩。关于混合教学实施效果,后续还会继续跟踪研究。

图1 混改班(18食品本)与非混改班(17食品本)成绩分布比较

图2 混改班(19食品本1)与对照班(19食品本2)成绩分布比较

3.上网学习情况与成绩相关性分析

登录次数及登录时长是优慕课平台两个重要的学习数据统计指标,往往做为学生平时成绩评定的一部分。为了了解学生对平台资源的使用效果,对学生在平台登录次数、在线时长及学习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如表3所示,大部分学生都能很好的利用平台,但学生登录次数及学习时长学生间相差较大,登录次数范围22次至222次,中位数89次;时长76 min至1797 min,中位数282分钟;而成绩在72-96分之间,中位数81分。值得一提的是,登录最多次数和最长学习时长与最高成绩者有一定对应关系,但最低次数和最低时长者并不是最低成绩,这表明学生在网上学习情况及学习质量还可能与学习效率等其他因素相关。

表3 登录次数、在线时长及学习成绩进行描述性统计表

图3和图4分别表明登录次数及学习时长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如图所示,登录次数、登录时长与学习成绩间有一定正相关,登录次数与总成绩相关系数为0.356,登录时长与总成绩相关系数为0.28,总体来看相关系数较小,登录次数与成绩的关系高于登录时长因素。

图3 登录次数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图4 登录时长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

(三)学生满意度问卷调查

为全面掌握学生对食品卫生学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满意度和意见反馈,在每学年的教学实践结束后都对学生进行不计名式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优慕课平台线上学习安排、课程资源内容、课程设计的合理性等“非常满意”和“满意”合计达90%以上,不满意者不足3%。学生大都认为,课程线上资源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通过线上课程模块对课程内容有了更系统和全面的掌握,有效的作业和练习更有利于掌握课程内容,线上课程对于评价和监督学生日常学习有很好的效果;学生比较喜欢的线上模块为教学资源、随堂测试、播课单元,比较不喜欢的内容是课后作业和课后反思部分,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后作业及讨论次数在3-5次较为合适,反映了学生的真实心态,这也为后续课后任务量安排提供一定参考。

结语

食品卫生学课程利用优慕课平台,通过两年的线上资源建设和混合式教学实践,构建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体系,实现“线上” “线下”教学相融合,问题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综合应用,并适当融入思政元素,突破了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界限。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成绩有所提高,综合素养得到提升,混合教学改革对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起到了明显的提高作用。今后将针对课程资源内涵建设、教学及考核细节、效果评价做进一步的完善和跟踪研究。

猜你喜欢

次数食品教学模式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最后才吃梨
俄罗斯是全球阅兵次数最多的国家吗?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危险食品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