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ncRNA NAMA对胶质瘤细胞U87侵袭能力的影响

2022-07-05雷志恒王壮壮刘彦廷

巴楚医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胶质瘤质粒引物

雷志恒 王壮壮 龚 伟 刘彦廷

(三峡大学 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神经外科, 湖北 宜昌 443003)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多呈侵袭式生长,综合治疗后极易复发。既往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ype I receptor, TGFBR1)在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1]。Huynh等[2]提出,抑制TGFBR1活性可降低胶质瘤侵袭能力。然而,TGFBR1拮抗剂如曲尼司特或SD-208缺乏敏感性及靶向性[2],临床应用受限。因此,寻找新的调控因子对脑胶质瘤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前期研究发现,胶质瘤细胞染色体9q22.33出现局部缺失或突变的几率约为18%,而lncRNA NAMA(long non-protein coding RNA,associated with MAP kinase pathway and growth arrest,NAMA)与该位点高度重合,且位于TGFBR1上游[3]。替莫唑胺(temozolomide, TMZ)耐药胶质瘤细胞中lncRNA NAMA表达量高于TMZ敏感细胞[4]。Zheng等[5]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细胞研究中发现,lncRNA NAMA对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细胞周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等发挥调控作用。鉴于多数lncRNAs可作为顺/反式作用元件调控临近基因转录,本研究拟探讨lncRNA NAMA对胶质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以期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胶质瘤组织及细胞

本研究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组织样本共30例,经患者知情同意(伦理批准编号:HEC-KYJJ2018-006-01)。纳入标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胶质瘤诊断及分级标准,术后病理诊断为胶质瘤。入选患者术前未接受抗肿瘤治疗。胶质瘤细胞U87购自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实验室。

1.2 主要试剂及设备

RT-PCR试剂盒购于日本TaKaRa公司,CCK-8试剂盒购于美国Sigma公司,TGFBR1和β-actin抗体均购于Abcam公司,transwell试剂盒购自武汉赛维尔科技有限公司,lncRNA NAMA过表达质粒(plasmid complementory DNA-NAMA,pcDNA-NAMA)及对照(pcDNA vacancy control,pcDNA-VC)、lncRNA NAMA干扰质粒(small interference-NAMA,si-NAMA)及对照(si-negative control, si-NC)、TGFBR1干扰质粒(small interference-TGFBR1,si-TGFBR1)及对照(si-NC)由上海康成生物公司合成,胎牛血清购自美国Gibco公司,RPMI 1640购自广州益龙科技有限公司,Lipofectamine 2000及TRIzol试剂购自美国Invitrogen公司。

1.3 胶质瘤细胞U87培养及质粒转染

U87细胞置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养基中常规培养,添加链霉素100 μg/mL及青链霉100 μg/mL,设定培养箱参数:恒温37℃、95%饱和湿度,5% CO2培养箱,视细胞生长状态2~3天更换培养基。使用Lipofectamine 2000转染细胞至融合,Opti-MEM稀释pcDNA或siRNA,静置待RNA/DNA-Lipofectamine 2000混合,15 min后加入细胞培养基常规培养。

1.4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细胞或组织总RNA,按照RT-PCR试剂盒说明书合成cDNA。采用ABI Prism 7500型荧光定量PCR仪进行扩增,选择内参GAPDH进行标准化,采用2-△△Ct法计算基因的相对表达量。

NAMA上游引物序列:5’-ATCCGCCCGTTACTAAACG-3’;下游引物序列:5’-CCGTCTAG-AGCAGGCCCACCTA-3’。

TGFBR1上游引物序列:5’-ATGTGCCTGCACGGCCATAG-3’;下游引物序列:5’-ACCGGTATCGTTCCGTTGATGC-3’。

GAPDH上游引物序列:5’-GGTGAAGGTCGGAGTCAACG-3’;下游引物序列:5’-CAAAGTTGTCATGGATGHACC-3’。

1.5 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

在24孔板中插入带基质胶预涂层的transwell腔体,取200 μL细胞悬液接种于包被基质胶的上室,调整细胞浓度为2×104个/mL,下室含完全培养基,常规培养24 h后,取出腔室,4%多聚甲醛固定20 min,0.1%结晶紫染色20 min。每个样品随机选取6个视野,统计穿透细胞数量。

1.6 Western blot检测TGFBR1蛋白表达

取对数生长期细胞,提取总蛋白后行10%SDS-PAGE凝胶电泳分离目标蛋白。将目标蛋白转膜后,封闭2 h,4℃下加入TGFBR1(1∶1 000)、β-actin(1∶1 000)抗体4℃孵育24 h,洗膜3次后滴加二抗(1∶2 000),室温下孵育1.5~2 h。滴加化学发光试剂(ECL)反应2 min,使用ChemiDocMP显影。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lncRNA NAMA在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UCSC数据库显示:lncRNA NAMA位于第9号染色体,NC_000009.12(99355340..99375257),TGFBR1基因下游,基因全长1 681 nt,相关外显子10个。在30例胶质瘤组织中,lncRNA NAMA表达量与患者年龄、性别无相关性(均P>0.05),与胶质瘤病理分级存在正相关性(P>0.05,见表1)。

表1 lncRNA NAMA表达量与胶质瘤患者临床特征关系

RT-PCR结果显示:lncRNA NAMA在肿瘤组织中表达量高于瘤旁组织(t=4.59,P<0.01),详见图1。

注:胶质瘤组织与瘤旁组织比较,*P<0.01图1 RT-PCR检测lncRNA NAM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

2.2 lncRNA NAMA对U8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lncRNA NAMA过表达质粒(pcDNA-NAMA)或干扰质粒(si-NAMA)转染U87细胞后,RT-PCR检测结果显示,pcDNA-NAMA组NAMA含量高于pcDNA-VC组(t=5.31,P<0.01)(图2A);si-NAMA组NAMA含量低于si-NC组(t=4.36,P<0.01)(图2B)。Transwell结果显示,pcDNA-NAMA组视野内透过细胞数多于pcDNA-VC组(226±27.30 vs 156±18.41,t=3.68,P<0.01),si-NAMA组视野内透过细胞数少于si-NC组(84±9.63 vs 142±15.22,t=3.72,P<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图2C)。

注:A、B:lncRNA NAM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P<0.01;C: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穿透数量,结晶紫染色(×200)图2 lncRNA NAMA对U87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2.3 lncRNA NAMA对TGFBR1表达的影响

RT-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cDNA-NAMA组细胞TGFBR1的mRNA及蛋白含量均高于pcDNA-VC组(图3A、3C)(均P<0.01);si-NAMA组细胞TGFBR1的mRNA及蛋白含量均低于si-NC组(图3B、3C)(均P<0.01)。

注:A、B:RT-PCR检测lncRNA NAMA的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P<0.01;C: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TGFBR1蛋白表达情况图3 lncRNA NAMA对TGFBR1表达的影响

2.4 下调TGFBR1对lncRNA NAMA调控U87细胞侵袭的影响

为验证lncRNA NAMA调节U87细胞侵袭是否依赖TGFBR1,将si-TGFBR1与pcDNA-NAMA质粒共转染U87细胞。Transwell检测结果显示,si-TGFBR1+pcDNA-VC组与si-TGFBR1+pcDNA-NAMA组相比,视野内透过细胞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9.34 vs 86±8.52,t=0.43,P>0.05,见图4)。

注: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穿透数量,结晶紫染色(×200)图4 下调TGFBR1对lncRNA NAMA调控U87细胞侵袭的影响

3 讨论

Cunha等[6]通过蛋白质谱分析胶质瘤患者的病理组织,发现侵袭相关蛋白含量较高的患者群体复发率更高,生存周期更短,更易出现化疗耐药。在胶质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中,TGFBR1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如Zhang等[7]研究显示,通过抑制TGFBR1活性,可提高胶质瘤患者放化疗敏感性,并延长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周期。Liu等[8]在胶质瘤细胞系中敲除TGFBR1后,发现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然而,由于TGFBR1的反义寡核苷酸或蛋白酶抑制剂缺乏靶向性及特异性,这限制了TGFBR1在胶质瘤生物治疗中的进展。因此,探索新的调控因子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近期研究发现,胶质瘤组织和细胞系中存在异常表达的lncRNAs,对胶质瘤的侵袭能力发挥重要调控作用。Li等[9]发现,lncRNA-ZNF281通过影响胶质瘤干细胞活性,调控胶质瘤细胞U251的增殖与侵袭。Dai等[10]发现,lncRNA AWPPH 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促进胶质瘤细胞侵袭与迁移。本研究结果显示,lncRNA NAMA在不同病理级别胶质瘤组织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在Ⅲ+Ⅳ级胶质瘤组织中,表达量高于Ⅰ+Ⅱ级。此外,过表达lncRNA NAMA后,细胞侵袭能力增强,抑制其表达后,细胞侵袭能力降低,提示lncRNA NAMA参与调控U87细胞的侵袭。

目前关于lncRNA NAMA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增殖、凋亡、DNA损伤、细胞周期及MAPK信号通路等方面[11]。Zheng等[5]通过小干扰RNA(siRNA)技术敲除甲状腺癌K1细胞中的NAMA后,细胞凋亡比例增高,细胞生长停滞。MEK抑制剂或依托泊苷处理NPA87细胞后,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降低,细胞生长速度减慢。本研究通过对lncRNA NAMA和TGFBR1染色质位点分析发现,lncRNA NAMA与TGFBR1均位于第9号染色体,lncRNA NAMA基因全长1 681 nt,位于TGFBR1基因下游。在U87细胞中,lncRNA NAMA过表达或抑制后,TGFBR1 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相应升高或者降低,提示lncRNA NAMA可能是TGFBR1的调控因子之一。

LncRNA对编码基因的调控方式较多,包括lncRNA转录后调控,蛋白质修饰与锚定及编码功能性微肽等。在mRNA选择性剪接过程中,Booy等[12]发现,lncRNA BC200通过剪接因子hnRNP A2/B1,与Bcl-x前体mRNA形成复合体,参与调控乳腺癌细胞的迁移。此外,lncRNAs可形成保护性“lncRNA-mRNA”双链结构,增强mRNAs稳定性。Sheng等[13]在胶质瘤组织中发现,lncRNA ST7-AS1可靶向结合PTBP1 mRNA前体,抑制其降解。除调控mRNA选择性剪接及稳定性外,竞争性结合内源性RNA(ceRNAs)或miRNA海绵机制同样参与lncRNAs转录后调控[14]。Zheng等[15]在高级别胶质瘤母细胞瘤患者中证实,lncRNA CRNDE竞争性结合miR-384,降低miR-384对其下游靶基因STAT3、cyclin D1和Bcl-2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发现,在U87细胞中干扰或过表达NAMA后,TGFBR1 mRNA及蛋白含量均相应降低或升高。基于lncRNA NAMA与TGFBR1染色质位置临近,推测其可能通过与TGFBR1 RNA结合,或增强TGFBR1转录等方式发挥作用。同时,不排除lncRNA作为宿主RNA,通过形成siRNA或miRNA片段发挥作用,课题组后期将深入对比NAMA保守区域序列与TGFBR1关联miRNA序列,进一步探索NAMA对TGFBR1的调控机制。

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未将lncRNA NAMA与TGFBR1激动剂或抑制剂进行对比,且所选细胞系较为单一,并未在动物实验中加以论证,后期我们将进一步探索,以期为胶质瘤治疗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猜你喜欢

胶质瘤质粒引物
长链非编码RNA在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基因工程中载体概述
香合欢EST-SSR标记开发及种间通用性研究
农杆菌转化法中的“Ti质粒转化载体系统”的简介
——一道江苏高考题的奥秘解读和拓展
成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复发相关因素分析
甜菜全基因组SSR引物的筛选与评价
马铃薯SSR引物的开发、特征分析及在彩色马铃薯材料中的扩增研究
开发新方法追踪植物病害的全球传播(2020.6.7 iPlants)
复发胶质瘤组织中miRNA-200c的表达 及作用机制研究
有关PCR扩增过程中的疑虑与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