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讲好本土红色故事

2022-07-05李向春

云南教育·视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思政红色法治

李向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颇具多重教育意义的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能将知识性讲授与学生的实践性探索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知与行相互转化,就能更好地发挥课程功能,提高课程教学效率。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本土红色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一、激趣——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将本土红色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化虚为实,将学生带入到可感、可信的环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启发和思考空间,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完成学习目标。

例如,讲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中学时代》第二框“少年有梦”时,我就给学生讲述出生于曲靖沾益区与国歌作者聂耳同时代的音乐家、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的词作者桂涛声勤奋学习的故事,并且给同学们播放了抗战名曲《在太行山上》。这样一来就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在艰苦环境中勤奋学习、为中华民族解放这一梦想不懈奋斗的课堂氛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而教师抓住有利时机,引导学生在编织人生梦想时,要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由于有了桂涛声的故事的铺垫,因此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教师提出的“你的人生梦想是什么”“你要如何实现你的人生梦想”等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从过去朴素的思想中走出来,更多地从国家、民族的高度来思考人生、奋斗人生。

二、促学——增加学生的体验渠道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引入本土红色故事,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这种方式在激发学生对教材知识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体验渠道,让学生从自己身边、从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当中获得新的学习体验。

例如在上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社会生活讲道德》第三框“诚实守信”课时,我给学生讲“杜正云一诺千金,一家三代接力守护红军墓”的故事。这个故事是人教版教材中的故事,并没有标明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其实这个红军墓就在学校不远处的曲靖市沾益区花山街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故事的主人公杜正云老人是2014年“中国好人”、2015年“道德模范”,也是沾益人。从杜正云老人的这个故事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中华民族诚实守信、一诺千金的美德,同时也感受到我们的身边、我们的家乡也有值得敬佩的人和事,从而增强自豪感,激发更加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作为红军长征途经地的沾益区,杜正云老人的故事也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党史故事、革命故事,故事中除了蘊含“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外,红军长征的伟大意义、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精神,也是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党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是落实传承红色基因,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生动实践,更是思政课的最终目标。将这样的红色故事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也是教师践行“讲好党史故事”的要求的生动实践,可谓是一举数得。

三、促思——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

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思政课本身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对在思政课高度重视,语重心长地指出,检验思政课最终效果的标尺就是要使学生不断增强对党、对社会主义祖国、对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不断为之奋斗的责任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既是一门学习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思想品德课。因此,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求知欲的基础上,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无疑是更加重要的。

通过红色故事,最终引发学生思考,并从中得出结论,而这样令人信服的结论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前述两个本土红色故事,无疑也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这两个故事既发生在学生的家乡,也是传承至今的经典红色故事,故事具有的内涵和教育意义十分丰富,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思考,养成良好的品性,最终促进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四、动情——引发学生的情感迁移

情感认同是实现知行转化的重要环节,道德与法治课程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内容具有较强的思想性、理论性,但是也由于是统编教材,亲和力、针对性相对较弱,同时由于初中学生知识、经验等不足,要实现学习转化,建立情感认同,教师就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将本土红色故事引入到道德与法治的实际教学中,能够增加教材内容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例如,在讲授九年级“中国文化”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将1935年4月中央红军长征过曲靖,截获20余份云南军事地图和一批云南白药等物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宿营曲靖三元宫并召开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会议,决定放弃原定计划,确定向西转移,迅速渡过金沙江,到川西建立苏区的故事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阅读和收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和音视频,在课堂上观看视频,讲述红军过曲靖的动人故事。这类红色故事的引入,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革命文化内容,同时因为这类故事就发生在曲靖本地,减少了地域隔阂、增加革命文化的亲和力,有利于引发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深厚情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在道德与法治课中引入本土红色故事,发挥“激趣”“促学”“促思”作用,可以使学生实现从“知之者”向“好之者”的转变,同时由于故事天然的本土性亲和力和针对性,还能够使学生实现从一般性的知识学习者转化,成为“乐知者”,为人生发展积淀必需的思想基础、情感认同,进而有利于完成思政课政治性目标。

五、化行——促使学生的自觉践行

促进学生从党和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等多方面,理解与认识时代赋予的责任担当是思政课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掌握课程内容,实现理论认知是基础;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不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意志是关键;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不断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情感认同是重点。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蕴含着的强大真理力量,促进学生全面认知这种“使命担当”,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神圣使命。对英雄形象的崇拜、对英雄事迹的向往是青少年的天性,在课堂中引入本土红色故事,有利于尽快促使学生自觉践行。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笔者学校所在地区也属革命老区,1948年9月5日为配合云南解放,在党的领导下,播乐中学师生员工及附近农民在校园举行武装起义的红色故事就是鲜活的教材,与学校遥遥相望的玉林公园就是“九五起义”的纪念园。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收集“九五起义”的故事、参观“九五起义”纪念园——玉林公园,现场聆听革命先辈的英雄故事,有利于学生向英雄学习,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和党的主张紧密结合起来,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爱国之情、报国之行,将自己主动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

将本土红色故事引入初中道德与法制课堂,利用激趣-促学-促思-动情-化行“五步法”,开展初中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对初中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将党史教育与教学相融合,为道德和法治教育开辟了新的天地,为学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有利于实现道德和法制教育目标。EAA4A85F-DB63-4DE5-8A1C-E58D72807926

猜你喜欢

思政红色法治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红色在哪里?
《红色系列之一》、《红色系列之二》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