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困境及突破路径分析

2022-07-05邬炼周爽陈国庆

新农业 2022年12期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乡村振兴

邬炼 周爽 陈国庆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相继提出美丽乡村建設、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战略,旨在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和现代化。凉山州作为彝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时面临着现代农业政策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健全、相关人才不完备等诸多发展困境。对此,如何通过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模式等措施发展现代农业将是凉山州政府需要思考和回答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基于此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凉山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困境及突破路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乡村振兴;产业结构;农业现代化

1.1 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

凉山州整体上发展水平还比较传统,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完善,部分地区甚至缺失。而这与凉山州长期以来以大米种植、蔬菜、家猪养殖等传统农产品为主导产业有较大关系,其农业发展呈现出高度的自给自足性,对现代化产业的催生不足。同时,自给自足也导致农业规模不足,标准生产不太现实,因而无法将农产品形成优势产业和知名品牌,附加值不高,对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

1.2 现代农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有待提升

近年来,凉山州第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呈现出较为均衡的趋势: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分别为第一产业307.61亿元,第二产业613.13亿元,第三产业613.45亿元;2019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分别为第一产业367.66亿元,第二产业559.55亿元,第三产业748.85亿元;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量分别为第一产业406.74亿元,第二产业559.55亿元,第三产业766.86亿元。虽然凉山州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比例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但从凉山州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角度来看,农业(抑或是现代农业)占据着较多的政府资源,但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相对较低。其次,比例虽趋于均衡,但是增长总量却相对较低,在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潜力上亟待发掘。

1.3 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困难

凉山州现代农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困境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一是当地农业人才的原因,凉山州现有的农业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大多依靠传统经验处理问题,而精通现代农业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当地农业人才年龄也相对偏大,平均年龄近50岁;而年轻农业干部相对较少,且地区内部分布极其不平衡;因而当地自身缺乏发展现代农业的人才储备。二是人才引进的困难,凉山州位于西南山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经济上与东中部地区相比欠佳,对优秀现代农业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同时由于经济欠佳,地方财政在人才吸引的投入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吸引和保障力度皆无法满足现代农业人才预期,甚至部分地区缺乏此类政策,吸引人才难度大,人才来了留不住。

1.4 现代农业配套政策不完善,落实受阻

以“三权分治”改革为例,按中央相关文件要求,四川省推动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治”改革。由于凉山州为彝族等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等特殊原因,州内部分地区民众不理解,“三权分治”改革在全州落实缓慢。同时由于当地私下土地买卖现象严重,土地登记承包者、“购买者”、实际承包者等等关系复杂不清,土地改革涉及利益相关者较多,也给政策落实造成难度。土地无法协调,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也难以发展。

2.1 完善已有农业模式,补齐发展短板

首先,应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发展优质农业,据此可尝试打造凉山州独特的农业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其次,应优化资源的配置,尽管财政有限,但应立足长远,意识到乡村振兴、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技术支持,离不开人才支撑。凉山州政府应通过相关要素供给,在土地改革、农业技术发展、人才吸引、企业引进等方面适当给予政策和财政倾斜。通过相当一段时间的技术、企业和人才积累,为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创造动力。

2.2 加强党政农企协作治理,发展“景村融合”模式

乡村旅游现在已经成为一种旅游趋势,而景村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创新模式,它强调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整合,通过对当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景点标准改造村庄,以景点建设发展村庄,从而实现以农兴旅、以旅促农、乡村与景区相互联结的发展格局。凉山州作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可依托当地的历史建筑、民俗技艺等自然和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产业,通过农业为景区提供保障,景区促进农业发展的途径实现农业向现代化的转型。

而景区的建设涉及土地、人力等多种资源的投入,需要党委、村委、企业、当地村民相互协作配合,共商共建共治。在党委方面,应加强党建,推动干部队伍建设,通过对村民的思想宣传和动员,同时党员包片联户,细致入户,减少景村建设过程中土地流转和利益协调的困难。在村委会方面,村委会应当利于当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制定本地区的发展规划,推动景村的建设和落地;同时还可通过建立合作社、土地股份公司等,促使村民流转土地,获取租金和分红。此外村委会还应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在景村建设初期,积极吸引企业入驻,为相关建设提供动力。在村民方面,应当理解党委和村委会的相关政策,在相关利益得以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响应和支持景村的建设。在外来企业方面,前期可发挥对当地经济的带动作用,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从而扩大规模和效益。规模和效益的提升,又能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从而实现村与企、景与村的良性发展。

2.3 依托相关平台,发展“互联网+农业”新业态

以抖音为代表的直播带货、以兴盛优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等等,都是依托大数据和互联网发展的农产品销售新业态——通过原产地种植,互联网平台成单与配置,物流公司进行配置,将原先只能辐射当地的农产品在全国销售。凉山州可注册相关平台的账号,通过线上直播、电商平台等渠道介绍当地的优质农产品,结合上述品牌建设,推动当地农业的“现代转化”,这不仅能扩大销售范围,也提升了凉山州农产品的附加值以及在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

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农村社区治理研究中心项目(SQZL2021C01)。

作者简介:邬炼(2000-),女,在读。研究方向:国际教育。

*通讯作者:陈国庆(1993-),男,硕士。研究方向:企业经济与应用数学。

猜你喜欢

农业现代化产业结构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
贯彻新的发展理念 促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施策略研究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
中国解决产业结构问题从淘汰落后产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