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分析

2022-07-04庄茂华

黑河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问题行为家庭教育

庄茂华

[摘 要]孩子的行为发展不仅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和未来幸福感的获得,而且关乎国家人力资本的积累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孩子的行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具有累积性。具有积极表现行为的孩子会形成乐观、向上的性格,未来幸福感强;而孩子早期的消极行为容易演变成问题行为或反社会行为,最终导致犯罪行为。影响孩子问题行为的因素有很多,如孩子的个体特征、学校因素、家庭教育等。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行为有显著影响,如果父母的行为参与、情感参与、监管参与水平较高,孩子的问题行为发生率会下降。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类型;问题行为

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家长的影子。不同的家长构成了不同的家庭类型,不同的家庭类型塑造了不同心理品质的孩子。换言之,父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人,对孩子的身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决定了家庭教育开展与实施的效果。父母除了要承担起生育、养育、陪伴等基本的家长责任外,还要承担起家庭中的德、智、体、美、劳五育的教育责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本文在分析家庭教养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影响的基础上,得出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和家长教育素养在其中的作用,以期能引起对孩子教育问题的重视。

一、家庭类型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类型是家长在教养子女过程中体现出的观念、态度和情感的集合体,是家长与子女之间情感互动的体现。即家长通过支持和满足孩子特定的需要来培养其独立性和自我管理能力。通常,将以上两个教养维度排列组合可以得到六种家庭类型:民主型、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和暴力型。民主型家长注重孩子性格的养成,更加尊重孩子的情感体验;权威型家长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注重“恩威并施”,既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关爱,又坚持相应的规则和纪律;专制型家长缺乏亲子沟通,试图用一系列准则控制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倾向于使用强迫性手段甚至暴力要求子女服从;溺爱型家长注重对子女发展的支持,但较少对子女提出要求;忽视型家长偏向于关注家长自身需要,对子女既缺少规则要求又缺乏有效支持;暴力型家长不会与孩子沟通,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暴力。

下面是几个典型的家庭教育类型:

学生A是班长,孩子正直、善良、阳光、向上,充满正能量。分析孩子的养成原因,妈妈宽容大度、能理解尊重孩子,并且是一个学习型、民主型的家长。生活中没有抱怨、没有指责,能给予孩子正能量的输入、充分的支持与关爱。很会做孩子的思想工作,当孩子有困难时,能给予恰当引导;当孩子喜欢上游戏时,能很好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交友时,能智慧地帮助孩子分辨朋友类型,避免交友不良,所以孩子没有出现叛逆现象。

学生B是一个完美型女孩,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即使画一个句号也必须描很多遍,让它足够圆。小学成绩优秀,但是初中随着课业量增多,压力增大,成绩逐渐下滑,孩子每天苦着一张小脸。了解孩子的家庭类型,才发现属于专制型。母亲是个强势的女人,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极其严格,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不和谐,孩子成绩下滑时,没有选择与孩子面对困难,没有安慰与鼓励,却是经常性的言语指责,甚至做饭时也会摔盆摔碗,久而久之,孩子总是不开心,并伴有失眠、情绪失控抑郁等,没有办法,只得停学。

学生C是一个学霸型男生,到初三下学期的时候叛逆、早恋。究其原因,孩子从小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爸爸妈妈常年在农村的家里打拼,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亲角色严重缺位。虽然奶奶对孩子的关爱胜于母亲,但是溺爱的教养方式却让男孩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父母的说教不屑一顾,我行我素,父母无奈,只能哄着孩子读完初三。

学生D是个高个儿男孩,父母的教养方式属于忽视型,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平时对孩子的学习不闻不问,偶尔也会看似着急的询问,但是对于孩子不完成作业的情况却视而不见,对孩子缺少有效监管,孩子的交友也不关心,孩子平时用手机做什么也不监督,所以孩子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但进入初三后,家长突然意识到孩子的学习到了关键时刻,开始监管孩子的作业、手机、朋友,孩子在父母的监管下也比之前努力学习,虽然进步得有点慢,但是学习绩有明显提高。

学生E是长得白净的男孩,眼神总爱躲闪,走路喜欢低头快步前行。孩子的父母离异,与父亲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孩子的父亲经常训斥他,非打即骂,从不和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导致他也不会与同学正常交流。渐渐地孩子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急躁,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感觉孩子肚子里全是苦水,只要提到父親,就止不住眼泪往下流。

二、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影响的机制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新时代的家长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行为,转变陈旧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教育观、育儿观、亲子观,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子女成长的意义,构建科学的家庭教育体系。高素养的家长影响孩子发展的路径主要有:一是改变家庭教养行为,增进亲子互动;二是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三是为孩子成长提供有效帮助;四是在教养过程中投入更多时间与精力。由于素养高低不同的父母往往会采取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最终对孩子的问题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现有文献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与理论基础,凸显了家庭类型在孩子行为发展中的重要性。然而,以往研究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有关家庭类型与孩子问题行为的研究表明,哪种家庭类型更有利于抑制孩子问题行为目前尚未达成共识;二是现有研究只探究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总体影响,并未探讨此影响在不同性别、不同类型孩子之间的异质性;三是有研究发现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受到家长教育素养的调节,但缺乏相应的实证依据,家长教育素养的调节作用还需进一步检验。基于上述考虑,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上。

三、研究结果

(一)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

从家庭特征看,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城乡分布对孩子问题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家庭结构对孩子问题行为有显著影响,双亲缺席家庭、单亲照料家庭孩子的问题行为得分比双亲家庭高。从学校特征看,学校性质和教师关注度对孩子问题行为没有显著影响,学校排名对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从家长教育素养看,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能力均对孩子问题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这表明家长教育素养越高,孩子的问题行为越少。

(二)家长教育素养的调节作用

为探讨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效应是否受到家长教育素养的调节,在研究中加入家长教育素养及其子维度(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能力)、家庭类型的交互项,以此探究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影响的机制。其中,家长教育素养为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能力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的因子得分。家庭类型与家长教育素养的交互项及其影响,原回归模型中,溺爱型、专制型、权威型家庭类型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家长教育素养与溺爱型、专制型、权威型家庭类型的交互项回归系数均显著为正,表明家长教育素养可以调节家庭类型对孩子问题行为的影响。相对于其它家庭类型,权威型家庭类型下的孩子问题行为得分较低,忽视型家庭类型下孩子问题行为得分较高。当家长教育素养较低时,接受忽视型家庭类型的孩子问题行为得分最高,随着家长教育素养水平的提高,接受忽视型家庭类型的孩子问题行为得分逐渐降低,这说明采取忽视型家庭类型的家庭,家长教育素养对孩子的影响力更为重要。当家长教育素养接近最高水平时,接受忽视型家庭类型的孩子问题行为得分最低,这说明较高水平的家长教育素养可以削弱忽视型家庭类型对孩子行为发展的负面影响。家长的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育知识、家庭教育能力在家庭类型与孩子问题行为之间起着调节作用。随着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善、教育知识的增加、教育能力的提升,接受忽视型家庭类型的孩子问题行为得分逐渐降低,先进的家庭教育观念、丰富的家庭教育知识与较高的家庭教育能力可以有效抑制忽视型家庭类型对孩子行为发展的负面影响。

家庭教育工作开展与实施的效果,不仅关系到孩子自身的长远发展,也与每个家庭休戚相关,更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家庭教育是以情感和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教育形式,具有较强的生活性、情境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家教宝典”,但是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构建以家庭教育能力为核心的发展型家庭政策是时代之需,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推进。

参考文献:

[1]丁会芹.行为抑制性、母亲养育方式和学步儿问题行为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9,(04).

[2]董光保.影响小学生问题行为的家庭因素研究[J].教育研究,2019,(05).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猜你喜欢

问题行为家庭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家庭教育之我见
论犹太人的金钱观教育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高中体育课堂学生问题行为剖析及管理策略探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失落的一角
例谈高中课堂问题行为及其矫正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