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则木河断裂带(普格段)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易发性评价

2022-07-04李光辉铁永波白永建熊晓辉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易发信息量坡度

李光辉,铁永波,,白永建,熊晓辉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地质调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81)

0 引言

则木河断裂带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界川滇地块上,构造位置特殊,断裂活动与地表形变作用强烈。因此,该地区具有构造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地形地貌复杂、次生地质灾害极为发育的特征,近四十年来成为研究热点。许多专家学者基于几何学角度、地震活动特征、运动学角度、动力学角度及断裂地质灾害角度等作为切入点,对则木河断裂带做了详尽的科学研究[1−1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是基于基础地质环境条件,以地质灾害的静态因素作为参考,来预测地质灾害在特定范围内发生的概率大小。因此,易发性评价作为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价的先决条件,成为地灾调查评价的必要组成部分[12−14]。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外专家学者针对不同地质环境条件,基于各种研究方法、模型对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研究,评价方法也从一开始的定性描述,到半定性半定量,再到定量描述,主要常用方法有信息量法、层次分析法、确定系数法、逻辑回归分析法、证据权法、神经网络法和随机森林模型等[15−28]。在对地灾易发性评价的过程中,通常单一的模型方法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优缺点,很难满足评价所需的精度,因此研究者通过对不同的模型比较以及将不同的模型进行组合,选择合适且精度较高的评价方法或模型,最后得出理想的易发性评价结果[29−33]。

截至目前为止,尚未有专家学者对则木河断裂带区域开展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该区域地质灾害的主控因素、发育规律研究。并且,基于确定性系数法与信息量法,耦合得到加权信息量模型,基于ArcGIS 软件平台,选择海拔高程坡向、坡度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工程地质岩组共7 个因子,进行易发性评价,得出易发性评价结果,给出防灾减灾建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处于川西地区,凉山州普格县。东西最大距离21.5 km,南北最大距离49.9 km,省道S212 贯穿断裂带区域,交通便利。

普格县内地貌按成因可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堆积河谷平原及侵蚀山间盆地、侵蚀剥蚀构造中高山地。研究区内大凉山分支中梁山与螺髻山东西对峙。气候旱雨季节分明,受控于印度北部干燥大陆性气团和西南季风。主要降水形式多为雨雪,多年平均降水量1 176 mm,其中荞窝镇附近年均降雨量为1 550 mm,最大可达到1 946.7 mm,是全县暴雨中心。则木河断裂带穿过研究区内,发育有次级断层大箐断层和扯扯街断层。研究区水系由于构造活动的影响,则木河展布与研究区构造形迹相似,自北向南穿过普格县域,次级支流及溪沟也多与构造线方向垂直分布。区内地层从震旦系到第四系除石炭系部分与泥盆系上统部分缺失外,其余各系均有出露,出露最广是侏罗系和白垩系,火山岩局部出露,新近系昔格达组零星分布(图1)。

图1 研究区位置图Fig.1 Location of study area

2 地质灾害发育规律

研究区总面积671.6 km2,通过地质灾害详查、遥感解译等调查方法,查明并掌握区域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运用ArcGIS 数据以及工具统计得到则木河断裂带(普格段)的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研究区发育有滑坡105 处、泥石流38 处,共计143 处地质灾害,每百平方公里灾害密度21.29 处。其中,滑坡、泥石流分别占总量的73.43%、26.57%,可见滑坡是研究区内主要地质灾害,泥石流次之,无崩塌灾害发育。对研究区灾害规模进行统计(表1),其中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分别有0 处、6 处、39 处、98 处,主要为中小型灾害,大型次之,无特大型灾害发育。

表1 则木河断裂带(普格段)地质灾害规模统计表Table 1 Statistical table of geological disaster scale of Zemuhe fault zone (Puge section)

2.1 断层距离效应

由图2 可知,地质灾害呈带状分布于则木河断裂带内,绝大部分分布在2 km 范围内,将区域内地质灾害与距断层距离进行统计分析(表2),距则木河断层2 km范围内分布有94.4%的灾害点,距则木河断层1 km 的范围内分布有82.5%的灾害点。由地灾点与距断层距离统计关系图(图2),地灾以断裂带为中心,分布密度随距离急剧下降。

表2 灾害点分布与距断层距离的关系Table 2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disaster points and fault distance

图2 断层距离与地质灾害关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fault distance and geological hazards

2.2 地层岩性效应

研究区地层岩性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断裂带断陷区地层岩性主要为半成岩松散土层,东部地层岩性主要为侏罗系红砂泥岩,西部地层岩性主要为碳酸盐岩和三叠系中硬岩。根据地层与地质灾害的分布关系(图3),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第四系和三叠系白果湾群、侏罗系益门组和侏罗系新村组,约占总灾害的78.3%,密度为0.2~1.6 处/km2,特别是益门组1.6 处/km2。这些地层主要分布在断层两侧,构造挤压,岩层破碎。滑坡主要分布在红层和软岩土层中,与地层岩性有关。中硬岩海拔高、坡度陡,地震反应强烈,软岩遇水易软化,强度低。易发生崩滑,给山洪、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物源,尤其是新近沉积的土层,流域小,纵坡大,岩土体松散,滑坡坡面侵蚀严重,造成许多小型泥石流。

图3 地层与地灾分布统计关系Fig.3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ata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distribution

基于区域岩层强度,将其划分为四类:松散岩土、碎屑岩、碳酸盐岩与岩浆岩。基于灾害点和地层岩性的统计分析结果(表3),可以看出,地质灾害在所有岩性中均有分布,其中在松散岩土中发育最多,密度为0.64 处/km2,其次为砂质泥岩、砂质页岩等碎屑岩,密度约为0.18 处/km2,在碳酸盐岩和岩浆岩中发育最少。

表3 灾害点分布与岩类的关系Table 3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tribution of disaster points and rocks

2.3 高程与坡度效应

利用GIS 软件统计研究区泥石流、滑坡的高程分布(图4)。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海拔1 000~2 400 m。地质灾害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减弱。海拔1 000~1 500 m 的区域仅占该区域的7.04%,但地质灾害数量为58 起,密度高达1.22 处/km2,海拔1 500~1 800 m 和1 800~2 100 m 的灾害密度分别为0.55 处/km2和0.34处/km2(表4)。调查发现,研究区域的人口主要分布在海拔2 400 m 以下。这个地区是河谷的中下游。山谷形状通常由V 形转变为U 形。支流与干道的交汇区域、岩体与沉积层的边界过渡带、断裂带的分布高程范围、地震波在不同地层、边坡形态和构造中的影响程度不同,重力场和应力场叠加响应的影响因素很多。

图4 高程与地灾分布关系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vation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distribution

表4 灾害点分布与高程的关系Table 4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ster point distribution and elevation

边坡坡度为崩塌和滑坡灾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由空间条件。根据研究区崩塌滑坡发育的边坡统计(图5、表5),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0°~40°,约占总灾害的99%,地质灾害密度随边坡坡度的增大而减小。调查现场发现,影响地质灾害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地震波放大效应的差异:①凸坡>线性坡>凹坡,地形由缓变陡或由陡变缓的拐点的PAG 响应最大[34];②随着坡度的增加,加速度、位移和剪应力增加,稳定性急剧下降;③条带状或孤立的多面自由面边坡没有阻塞效应,稳定性差。

图5 坡度与地灾分布关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slope and disaster distribution

表5 灾害点分布与坡度的关系Table 5 Relationship between disaster point distribution and slope

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

3.1 评价模型

3.1.1 信息量法

信息量模型是对特定评价单元中某一因素作用下的地灾发生频率和区域内地灾发生频率进行比较来实现的,反映出特定地质环境下最易发生灾害的因素及其细分的组合[35]。特定状态下某一因素对应的地质灾害信息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Ii——因素i区间(状态)下地质灾害发生的信息量;

Ni——因素i区间(状态)下的地质灾害点个数;

N——已知地质灾害点总数;

Si——因素i区间(状态)分布的栅格面积;

S——栅格总面积。

当Ii>0 时,因素i区间(状态)下地质灾害发生倾向的信息量越大,越有利于地质灾害发生;当Ii<0 时,因素i区间(状态)条件下,不利于地质灾害发生;当Ii=0 时,因素i区间(状态)不提供有关地质灾害是否发生的任何信息,可排除其作为预测因子。

3.1.2 确定性系数法

确定性分析法即Shortliffe 等[36]提出,经过Heckerman[37]优化,常常应用在因子敏感性的分析中,也经常作为判断因子权重的方法,进而得到各因子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大小[38]。基本假设条件为:可以根据易发生地质灾害确定环境因素数据库,通过对两者之间的统计关系进行分析,确定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CF——地灾发生的确定性系数值;

PPa—评价因子数据的灾害点个数与该区间内数据面积的比值;

PPs—整个区内地质灾害点总个数与区内总面积的比值。

CF值大小范围为[−1,1],正负值表示地灾发生的确定性增大或减小,若CF值越接近于0,则无法判断其确定性。

权重计算公式为:

式中:CF(i,max)——因子i对地质灾害发生确定性系数最大值;

CF(i,min)——确定性系数最小值。

3.1.3 加权信息量模型

信息量模型与评价因子权重之间相乘,构成加权信息量模型,公式为:

通过信息量模型和确定系数法分别计算得出各评价因子图层的信息量值和客观权重值,两者结合,使得易发性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精度有所提升。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同时受多种因素作用。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区域地质背景、研究尺度以及数据的可靠性等方面,选取海拔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距水系距离、距道路距离、工程地质岩组作为评价因子指标(表6)。

表6 评价因子分级信息量值Table 6 Evaluation factor classification information value

3.2.1 高程

地质灾害的分布客观上受到海拔高度的影响。不同海拔范围内松散物体临空条件的差异,不同海拔范围内植被分布类型不同以及不同海拔范围内人类经济建设活动强度的差异,都会影响岩土体的稳定性。

研究区内高程范围为1 036~4 247 m,基于ArcGIS重分类工具把高程数据分类成7 个区间进行分析,结果如图6(a)、图7(c)所示。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1 036~2 400 m 高程范围内,分布有97.20%的地灾点,其中在高程1 036~1 500 m 范围内分布密度最高;地质灾害在高程2 400 m 以上区域零星发育。随着高程增大,灾害占比减小,信息量也随之减小。

3.2.2 坡向

不同的坡向受到的太阳照射时间与强度都大不相同,因而会使得不同坡向的山坡的水热比规律产生差异,从而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根据研究区DEM 数据,使用ArcGIS 分析工具提取坡向,将坡向分为平面、北、东北、东、东南、南、西南、西和西北9 类进行统计结果图6(b)、图7(b)所示。从统计结果来看,研究区内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东、东北、东南以及南和西南方向,共计111 处,占总灾害的77.62%。

3.2.3 坡度

在一定程度上,坡度控制着坡体上松散岩土堆积厚度和应力分布。坡度是滑坡泥石流等所需物源的形成的基础;为灾害运动提供能量;对地表水径流、地下水渗流产生影响,降低了边坡稳定性。

研究区坡度分布在0°~78°,基于ArcGIS 软件重分类工具把坡度分类为5 级,统计分析结果如图6(c)、图7(c)所示。在坡度0°~30°之间,分布有90.90%的灾害。随着坡度的增加,信息量随之减小,灾害占比和面积占比皆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3.2.4 距断层距离

研究区断层多,区域构造活动活跃。岩土体破碎,致使抗剪强度下降,有利于灾害发育。以断层线为中心,向外缓冲11 个等级,统计结果如图6(d)、图7(d)所示。

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距构造0~1 200 m 区段,灾害占比88.11%,且呈现距断层距离越远,地质灾害发生越少的趋势。信息量整体上随着距断层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3.2.5 距水系距离

河流水系的侵蚀作用是导致地灾发生的诱因之一。河流的侧向侵蚀作用致使边坡坡脚处应力分布集中,前缘失稳,边坡失稳;下蚀作用致使边坡岩土体风化强烈以及势能增大,有利于地质灾害的发育。

基于ArcGIS 软件缓冲区工具以河流为中心向外缓冲,分为5个等级,统计分析结果如图6(e)、图6(e)所示。地质灾害整体上大致具有距水系河流越远,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越低,信息量值越小的特点。在900~1 200 m 区段,由于面积占比较小,导致信息量较大。距河流600 m 以内,灾害占比55.24%,是地灾高发区。

3.2.6 距道路距离

道路建设作为人类重要工程建设活动之一,在道路建设施工中,开挖公路边坡、填方堆积弃渣等,很容易产生许多不稳定或欠稳定边坡,直接或间接导致滑坡灾害发生。

道路向外缓冲5 级,统计结果如图6(f)、图7(f)所示。离公路越近,灾害越多,信息量也越大。公路300 m 范围内地质灾害发生率高,占51.74%,信息量高达2.421 8。

3.2.7 工程地质岩组

不同地质岩组往往具有不同的岩体结构,其岩体硬度和强度也都大不相同,其拉伸和压缩性质也不同,因此发育的灾害的类型、规模也不同。根据出露地层岩体性质以及岩性组合特征,将其划分为四类,分别为松散岩土、碎屑岩、碳酸盐岩和岩浆岩。

基于ArcGIS 软件对该因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图6(g)、图7(g)所示。灾害点在碎屑岩中分布最多,但由于碎屑岩面积也是最大,所以不是信息量最大的工程地质岩组;虽然仅有37 处地质灾害分布在松散岩土层中,但由于面积仅占研究区的8.54%,所以该工程地质岩组信息量较高。

图6 各因子灾害占比、面积占比、信息量相关性统计Fig.6 Correlation statistics of disaster proportion,area proportion and information volume of each factor

图7 评价因子分级图Fig.7 Grading chart of evaluation factors

3.3 评价因子权重

评价因子权重是由各因子的确定系数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得到,结果如表7所示。从表7 得知,研究区高程、距断层距离影响地质灾害最大,因子权重为1.792、1.763,然后是距道路距离、距水系距离,权重为1.674、1.566,最后是坡度、坡向和工程地质岩组三个因子的权重较低,分别为1.438、1.422、1.381。

表7 评价因子权重Table 7 Evaluation factor weight

3.4 评价结果与分析

在单因素加权信息层的基础上,利用spatial analyst 下的rastercalculator 工具对每一层进行叠加,得到易发性评价图,然后利用自然间断法将其重新划分为4 类,即极高、高、中和低易发区。基于ArcGIS 软件,将灾害点分布与易发性评价分区结果叠加在一起,进而统计得到各易发等级下灾害点个数、灾害点占比以及灾害点密度、易发区面积以及面积占比等,如图8 和表8所示。

表8 研究区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统计表Table 8 Statistical table of geological hazard prone zones in the study area

图8 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Fig.8 Zoning of geological hazard susceptibility

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极高易发区46.75 km2,面积占比为6.96%。该区主要分布在则木河及其支流两岸。该区域主要为碎屑岩和松散岩土,人口稠密,人类工程活动频繁,省道S212 沿河修建,开挖边坡,河流侵蚀强烈,易引发灾害。区内分布有67 处地质灾害,占比46.85%,密度143.31/100 km2。

高易发区123.78 km2,面积占比18.43%。该区域在极高易发区周围呈团状分布;主要为碎屑岩和松散岩土,少部分碳酸盐岩,岩体较为破碎;人口密度较大,工程活动较为活跃;水系强烈侵蚀,也易引发灾害。共有51 处地质灾害分布在该区内,占全部地质灾害的35.66%,灾害密度为41.20 处/100 km2。极高和高易发区面积占整个研究区的25.39%,但灾害数量却占整个研究区的82.51%,密度合计高达184.51 处/100 km2。

中易发区215.73 km2,面积占比32.12%。该区主要为碎屑岩和部分碳酸盐岩;地形逐渐陡峭,沟谷密集;河流冲刷作用逐渐减弱;受公路建设开挖边坡影响减小。区内分布有22 处地质灾害,占比15.38%,密度为10.20 处/100 km2。

低易发区285.34 km2,面积占比42.49%。该区主要分布在黎安乡西部、西南部,荞窝镇-大槽乡-螺髻山镇-五道箐镇一线的东、西部,以及普基镇西北部地区。该区域主要为碎屑岩和部分碳酸盐岩,无松散岩土岩组,植被覆盖度高,坡陡、高程较大,不适宜人类居住活动;距离水系、道路和断层较远,影响较弱。区内分布有3 处地质灾害,占比为2.10%,密度为1.05 处/100 km2(图7)。

4 结论

以则木河断裂带(普格段)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区的地质灾害控制效应以及发育规律,运用确定性系数模型与信息量模型耦合的加权信息量模型,选择海拔高程、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水系距离、坡向、坡度、工程地质岩组共7 个评价因子对研究区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给出防灾减灾建议,得出结论如下。

(1)研究区共发育有143 处地质灾害,密度21.29 处/100 km2。其中,有105 处滑坡、38 处泥石流,规模大小主要为中小型。灾害点呈带状分布于断裂带内,以断裂为中心,随距离变远密度急剧下降。灾害分布具有地层倾向性,主要在第四系、三叠系白果湾群、益门组、新村组四个地层中分布,约占地灾总量的78.3%。微地貌上,灾害主要分布于坡度0°~40°,高程1 000~2 400 m。

(2)通过各因子的分级信息量计算分析,表明地质灾害在高程≤1 500 m、距构造距离0~200 m、距道路距离0~300 m、距水系距离0~300 m、坡度0°~10°、西南向和松散岩土的区域内信息量最大。对各因子确定权重,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高程、距断层距离、距道路距离、距水系距离、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权重大小分别为1.792、1.763、1.674、1.566、1.438、1.422、1.381。

(3)易发性评价结果分成4 个易发性分区,其中极高易发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的面积分别为46.75 km2、123.78 km2、215.73 km2、285.34 km2,面积占比分别为6.96%、18.43%、32.12%、42.49%。

猜你喜欢

易发信息量坡度
机用镍钛锉在乳磨牙根管治疗中的应用
贵州省地质灾害易发分区图
重磅!广东省发文,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加大住房供应……信息量巨大!
夏季羊易发疾病及防治方法
冬季鸡肠炎易发 科学防治有方法
Aqueducts
基于远程监控的道路坡度提取方法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走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困扰探讨
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