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丹华:学会听与说,沟通更顺畅

2022-07-02贾方方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丈夫情绪妻子

贾方方

采访对象

林丹华,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三级教授、博导,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心理学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学校心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项目。

人物观点

想要和伴侣好好沟通,首先要好好倾听,不带自我的投射、不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真正听到对方在说什么;其次要好好表达,不隐藏、不指责、不带情绪,学会清晰、正面、平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沟通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基石,也是反映婚姻质量的重要指标。沟通顺畅,双方就能够清晰地了解彼此的想法、感受、心理需要,也就知道了如何更好地相处,进而增进夫妻感情;反之,两个人就会冲突不断,婚姻也必然出现问题。

沟通包括言语沟通和非言语沟通,随便一个都是非常宏大的课题。今天我就从几个生活中最常见的言语沟通的问题入手,和大家聊一聊如何好好沟通。

不会听,让沟通失去对话的基础

想要好好沟通,我们就必须先学会听,只有听到对方说什么,才能知道怎么沟通、沟通什么,否则,溝通就变成了无源之水,甚至偏离方向。

投射性倾听

晚上7点多,丈夫下班回到家,见妻子正在做饭,随口说了句:“哦,还在做饭呢。”妻子立刻丢掉锅铲冲了出来:“我不用工作的吗?凭什么你一回来就要有饭吃,我就得累死累活地伺候你?你……”丈夫一脸蒙圈:怎么发这么大火啊?

简短一句话就引发了一场夫妻大战,问题出在了哪儿?妻子听“岔”了丈夫的意思。丈夫在陈述一个事实:晚上7点多,我回到家,妻子正在做饭。妻子听到的却是:这么晚了,你居然还没做好饭,你太差劲了,我很不满意。

为什么妻子会听到这样的声音呢?因为可能她的父亲经常对母亲说类似的话,不只是做饭,而是父亲常常指责母亲事事都干不好,父母的这种交往模式从小镂刻到了她的内心中。当她长大后听到丈夫说了类似的话,那种熟悉的交往模式和被指责的感觉被唤醒了。也就是说,妻子听到的未必是真相,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这就是投射性倾听,即对方没有这个意思,但我们会把过去的经验、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对方身上,认为他就是这个意思。

怎么办呢?鉴于这是基于经验、信念的自动化反应,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觉察,当出现这种感觉的时候要及时问问自己:真的是这样吗?然后和对方进行核对:也许,他就是随口一说;也许,他确实有些不满。核对后,我们要清楚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比如妻子感到丈夫对自己不满,可以做一个解释:我今天回来晚了,所以做饭有点儿晚。也许,丈夫毫无指责的意思,听完后就会过来看看:哎,有什么我可以做的没?也许,丈夫确实有自己很饿但饭还没有做好的意思,妻子在解释后可以表达自己的需要:你赶紧过来帮我一下,这样我们很快就能做好了。

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吃饭时,妻子讲了一件让她很生气的事。丈夫听完马上说:“哎呀,你这种处理方式有问题,我觉得你应该……”丈夫口若悬河,妻子的脸色却越发难看:“你就没有在认真听我说话!”丈夫很委屈:“有啊,我这不是给你支招呢吗?”

为什么丈夫好心没能办好事?因为他太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而没有好好听妻子在说什么。因为他太专注于解决问题上,所以也忽视了沟通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同理。

同理的意思就是,你要设身处地体验、理解和接纳对方这个时候的感受:他所说的不公平、不被理解,他因此产生的愤怒、难过、无助等情绪……只有这些情绪被接纳了,对方才会觉得你真的在倾听他,你真的理解到他,这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你们的情感联结也才会更深入。

当然,我知道很多人在沟通中常常会忍不住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这背后的不同心理机制,可以帮助我们克制这种急于表达的欲望和行为。

男女的关注点不同:女人的关注点是倾诉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男人则关注问题的解决,因为问题解决了,那些负面的情绪也就没有了。

不了解对方的需求:一方想帮助另一方解决问题,但不懂对方内在的心理需要到底是什么,所以选择了自己以为对的方式来帮忙。

过于理性:我不仅要帮你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要理性地分析,帮你看到自己哪里做得不对,这样,下次就不会再有同样的问题了。

权力之争:你这么做不对,我才是对的;你这么处理不好,我才是好的……总之,我比你厉害,这也是很多夫妻无法好好沟通的重要原因。

不管是投射性倾听还是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都背离了沟通的目的:说的人要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心理需要,听的人也要了解对方的想法、感受和心理需要。投射性倾听的人陷在了自己的世界里:不管你想的是什么,反正我是这么想的。急于说自己想法的人也是如此,没有换位思考去理解对方,而是站在自己的视角:我觉得什么是对的,我觉得应该做什么。

不会说,让沟通陷入恶性循环

学会了听,就要学习如何说了。和前面一样,我们还是从常见问题出发,看看问题出在哪儿,进而从根源出发,找到真正的沟通之道。

沟通错位—我不说,你猜

妻子马上要过生日了,丈夫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妻子嘴上说什么都行,但早已心中有数,希望收到一束玫瑰花。结果,丈夫拎回来一只烤鸭。妻子很生气:“我想要什么你难道不知道吗?”丈夫也生气:“不是你说什么都行吗?”

他们好像沟通了,又好像什么也没沟通:有什么想法和需求不直接表达,而是让对方猜。这背后是依恋模式的问题。如果一个人是安全型依恋模式,他会觉得想要什么就说出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非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会觉得告诉对方我要什么,那不是爱,我的地位就降低了,所以必须让他来猜。如果他真的在意我,绝不会连我想要什么都不知道。

可对方不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十之八九猜不中,他们就会觉得:连这一点都想不到,果然不爱我,我也不值得被爱。越是这么想,妻子就越不愿敞开心扉。丈夫会觉得你不告诉我你在想什么,说明你也不在乎我,我以后也别费力不讨好了,于是就更增强了妻子“你不爱我”的感受,沟通陷入恶性循环。

怎么办呢?非安全型依恋模式的人要对自己的行为有所觉察,学着放下,清楚地去表达我在想什么、我需要什么,不要让对方猜。安全感稍强的一方也可以更主动些。看到妻子闷闷不乐,丈夫不要转身就走,而要主动照顾到她的感受。当妻子被满足、感到安全后,她才有可能敢于表达自己的需求。妻子的改变也会影响到丈夫,进而让沟通进入良性循环。

负面沟通—我指责,你逃避

“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袜子不要到处乱放,你就是改不了!”“你能不能勤快点,就知道玩手机!”“你能不能……”想到回家又要面对妻子的一通指责,丈夫默默摇下了车窗,在地库抽起了烟。

沟通中没有一个正向词汇,全是负向的、否定的,堵上了另一半的嘴,也堵住了对方的心。他们逃到家庭外,在地库躲清静、在办公室加班甚至出轨,出轨对象可能样样不如家里那位,但会正面沟通,用语温和,真心夸奖。他们逃到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变得抑郁、焦虑、封闭甚至是冷漠,无论对方说什么都不回应,对方就更抓狂,指责更甚。这是非常常见的沟通模式:指责—逃避。

夫妻间有问题再正常不过了,但不要指责,而要学会正面沟通,说明问题在哪里:家务很多,我忙不过来;说明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感受是什么:我觉得很累;说明自己内心的需要是什么:我需要你和我一起分担。

有人会说,他做得好,我肯定夸,就是做得不好才指责的呀。我们当然都可以有这样一个看起来比较合理的借口,但事实是,做得不够好是人之常情,每个人都要不断学习和成长。更重要的是,指责不能改变一个人,更不会让人成长。只有肯定和鼓励,才能够让一个人发自内心地改变。当然,这并非意味着不能批评,而是要和欣赏、鼓励并重。欣赏和鼓励要无条件,不管结果如何,努力找到欣赏的点;批评和指责是有条件的,要用合适的方式来表达。

以上是日常沟通的基本原则,遇到完全没有可鼓励的冲突性场景,怎么办?妻子加班回到家,发现房间没收拾,饭也没做,孩子作业也没写,而早就回家的丈夫在玩手机,于是脱口而出:“你太懒了!你还有没有责任心?你……”

这时,妻子也不必违心地非要找到什么来鼓励,可以用“我”替代“你”来沟通。第一,把事实点出来:这么晚了饭没做,作业没写,家里乱糟糟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第二,讲自己的感受:我有点儿不高兴,我觉得很累。第三,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需要:我现在很需要你的帮忙,可以提出具体的建议,比如你陪孩子写作业,我做晚饭,吃完饭一起收拾屋子。在这个基础上,和丈夫一起协商找到两个人都能接受的方案,然后分工执行。

带着情绪的自动化反应最无效

看到这儿,我想很多人头又大了:哎呀,我也知道不该指责,不该逃避,可一到气头上,就忍不住啊。而且,越说越离谱,说完就后悔。可是,后悔也没用,下次脾气一上来,还是老样子,沟通陷入了绝境。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的情绪被对方激发了出来。在平静状态下,理智告诉你有些话是绝不能说的,逃避也是没有用的,但情绪一上来,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不该做的都做了。这不是你的错,也不是某一个人面临的问题,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自动化反应。

面对凶猛野兽的威胁,曾经弱小的人类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战斗,杀死它;要么逃跑,躲开它。当另一半说的话让你感到不高兴,这种战斗或逃跑的自动化反应就会被诱发:你用高我5倍的音量跟我讲,我就要用高你10倍的音量把你压回去,这就是战斗;你再怎么说我也不理你,我不跟你沟通,这就是逃避。

自动化反应很容易造成沟通失败,冲突升级。以前面做饭的妻子为例。听到丈夫说:“哦,还在做饭呢。”情绪之下,妻子可能会选择战斗。从一件小事上升到人格:“你回来都不来帮忙,就知道说风凉话,太没责任心了!”从个人上升到家人:“你和你爸一样没担当,难怪你妈会离婚!”再升级就和做饭这件事没关系了,完全变成了情绪发泄:“我当时怎么就看上你了,跟着你真是倒了八辈子霉!”

妻子也可能会逃避。听丈夫那么说,她很难受,但什么也没说,坚持把饭做完了。吃饭时,丈夫又说了句:“哎呀,这道菜有点儿咸。”妻子更生气了,但直到吃完饭,她也还是什么都没说。类似这样的事逐渐累积,一件、两件……突然有一天,妻子情绪大爆发,砸东西、打孩子、骂丈夫,丈夫很蒙圈:她脾气一直很好啊,怎么会突然变成这样了?

不管是战斗还是逃避,其实都是大脑最原始的中枢部分在起作用,是原始人的反应。现代人要用现代人的方式来处理,学习接纳和转化情绪,要将我们的反应从原始的大脑中枢带到前额叶皮层,而不是被情绪控制,直接做出伤人伤己的自动化反应。这里推荐大家使用著名的stop法。

第一步停下来(stop):看到情緒在升级,我们要及时地提醒自己停下正在做的一切,看到自己的情绪:生气、委屈、伤心……第二步深呼吸(take a breath):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缓慢地做几次深呼吸。深呼吸有助于我们离开头脑的风暴,把注意力集中在呼吸而不是头脑上,从而让人逐步地平静下来。第三步观察(observe):客观、平静地观察自己的情绪,就如同一个观察者抽身出来用第三者的眼光看自己的情绪,这样就能把自己和情绪拉开一段距离,站在观察者的立场去看自己的情绪时,就会意识到情绪不等于我,它只是我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情绪也不会控制我。第四步推进(proceed):做完以上步骤后,我们就会处在一个相对平静的状态,这时就可以聚焦到问题本身,冷静地和对方讨论解决方案,和对方一起往前走。

在这个过程中,妻子会看到自己有愤怒:我这么辛苦,丈夫却只会挑剔;有担心:家里家外这么多事,我担心自己搞不定,别人就会觉得我不是好妻子、好妈妈;还有一些难过:我这么努力,却得不到丈夫的认可。看到并接纳自己的情绪后,妻子就会平静下来,用更加软化的方式清晰地告诉丈夫自己的感受、自己需要的支持。接收到妻子毫无敌意的沟通,丈夫也会乐于做出一些调整,比如看到并肯定妻子的付出,和她一起搞定晚餐。

不管是什么理论什么方法,奏效与否的关键还在于实践的人。这就需要我们始终对自己保持觉察,对伴侣保有爱意,如此,才能够有力量应对沟通实践中的艰难与反复,做到与爱人之间沟通无极限,在人生路上共同成长和造就。

猜你喜欢

丈夫情绪妻子
我胖吗
怀才不遇
傍晚
安慰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
妻子的发型
第二个妻子,第二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