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怎样设计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话题

2022-06-30林志美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鲁滨逊小王子故事情节

林志美

小学整本书阅读进课堂,主要有三种类型,阅读前的导读课、閱读中的推进课和阅读后的交流课。因为交流课是学生完成整本书阅读后开展的,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对所读的整本书进行全面回顾的基础上,让学生互相交流、碰撞,引发深度思考。作为交流课的组织者、策划者,教师如何在交流课上触及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容地走进整本书又能带着收获走出整本书,就需要精心设计交流课的话题。

一、指向故事情节

学生读完整本书后进行交流,首先要回顾整本书的内容,关注书的主要情节与内容。与单篇课文相比,整本书的内容更丰富,学生不易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需要教师根据整本书的特点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概括的话题。学生在话题的引导下,借助一些有用的方法,如设计适宜的图表进行整理或梳理,使整本书的内容与情节清楚地显现出来。

比如,《小王子》这本书主要讲述“我”在撒哈拉沙漠上遇到了一位来自遥远的只有一间房子大的小星球上的小王子,他古怪奇特又天真纯洁,在到达地球之前游历了6个星球;在地球上,小王子遇到了蛇、三片花瓣的花儿、高山、玫瑰花园、狐狸、扳道工、商贩、飞行员。学生阅读这本书后,教师可以设计的交流话题是“小王子从B612星球出发,开启了怎样不同寻常的旅途呢?”接着,教师再给学生出示表格,表格里的内容分别是小王子从B612星球出发的星际之旅“到达了哪些星球、遇到了哪些人、最感兴趣的情节与内容”,还有小王子的地球之旅“在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人和生物、最感兴趣的情节与内容”。学生根据自己阅读后的感受填写表格,互相交流对整本书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就会有话可说了。

二、关注人物命运

在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学生对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的认识,存在个性化的感受。通常来说,这种感受是片面、浅显的,教师可以设计话题让学生在交流课中进行分享,如书中的哪一部分让你感动?书的什么内容让你最难忘?这些问题都有很强的代入感,可以让学生置身其中谈读书的感受。

比如,《时代广场的蟋蟀》写的是一个名叫柴斯特的小蟋蟀因为贪吃跳进了一只菜篮被带到了纽约最繁华的时代广场。在这个人情冷漠的地方,柴斯特遇到了小男孩玛利欧,还认识了老鼠塔克和亨利猫并结下了真挚的情谊。柴斯特用自己的音乐天赋回报朋友们的情谊,帮助玛利欧一家克服困难,自己也成了震惊纽约的演奏家。阅读这个故事后,学生对书中人物的喜爱程度是不一样的,教师可设计“读了这本书,你最喜欢谁、为什么”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教师还可以聚焦书中表达的重点——友情,设计交流话题,如:“柴斯特和塔克、亨利之间的哪些故事情节打动了你?哪些细节描写最能体现它们之间真挚的情谊?”

三、挖掘故事主题

整本书阅读交流课的话题设计还可以指向挖掘整本书的主题思想。学生读书喜欢追逐故事情节,忘记在故事情节的关键处停下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没有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学生进行交流时,教师要设计一些诠释性的话题,引导学生往故事的深处想一想。

比如,《鲁滨逊漂流记》的主题之一是成长,学生感兴趣的是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的一系列传奇性的故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思考文章中隐含的成长主题。在交流课上,教师要设计相关话题进行引导,如“梳理《鲁滨逊漂流记》的内容,我们可以发现鲁滨逊在荒岛历险后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些变化对鲁滨逊来说意味着什么?请大家从书中找出依据并说一说自己的见解。”学生聚焦鲁滨逊的变化,思考他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就能领悟作者表达的目的和作品的主旨。这样的交流,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总之,在整本书阅读交流课上,教师要从多个层面设计系列话题,引导学生理解整本书的内容,感受人物的个性化,领悟作品的思想感情,总结阅读整本书的收获。

猜你喜欢

鲁滨逊小王子故事情节
鲁滨逊真的有问题
小王子
小王子的圣诞节
《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
《小王子》:唤醒内心深处的柔软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