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灾难报道的伦理规范和人文素养探析

2022-06-30丁苏怡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新闻伦理人文素养

摘要:灾难发生过后,新闻媒体的报道模式可以充分体现出媒体的道德底线和社会责任感。部分媒体的报道出现了“营销灾难”、侵扰当事人家属、私自发布未经证实的消息等伦理失范的现象,文章分析对比这部分媒体和权威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模式、伦理规范和人文素养。通过理论探索、新闻语篇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传播学、新闻学、社会学等角度出发,从案例中分析权威媒体对于灾难报道的人民立场、前沿的呈现、叙事的斟酌和群像的描绘。认为灾难报道呼唤规范的报道模式,应当秉持法治观念下的人民立场、生命神圣思想下的理性克制和边界意识下的真相保护。文章结合新闻工作实际对灾难报道的伦理规范和人文素养的实践路径进行探讨,希望能为灾难报道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灾难报道;新闻伦理;人文素养;权威媒体;营销灾难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9-0135-03

对于公众来说,大众媒体是灾难过后的主要公共信息来源。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权威媒体和部分媒体对于切入点和视角的选择有所不同,权威媒体对于灾难的报道多集中于灾难原因调查、事故现场情况、事件脉络梳理、事件各方回应、伤者救援情况等,在报道灾难的过程中,不仅聚焦于客观的信息公布,也呈现出媒体人的温情关怀,为读者擘画出一幅灾难现场感人至深的人文图景,其中饱含的人文关怀可以成为今后灾难报道的叙事参考、审美建构、艺术逻辑和价值旨归。而部分以深度报道和人物专栏为特色的媒体则更倾向于发布基于灾难当事人的故事,甚至美化他们的故事或散布受访者向他们发表的未经证实的陈述。

一、伦理失范:部分媒体报道的错误范式

“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后,部分媒体第一时间发布了深度报道。其中,部分媒体不符合伦理规范的报道引起了网络热议。

(一)基于悲情框架的建构主义

塔奇曼指出框架是新闻选择和凸显机制必不可少的内核[1]。而灾难报道作为一项特定议题,它的报道方式有时被桎梏于较为狭隘的悲情故事框架中。部分媒体通过刻意形塑和煽情强化这部分印象,通过框架化新闻所建构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通过引导关注点激发公众的悲悯情绪,或是将包裹着悲伤内核的故事“娱乐化”“神化”,实则是对公众情绪的操纵。在人们对于事实普遍困惑和缺乏清晰理解的同时,以批判的立场而存在的各种谣言,对于遇难者本身以及遇难者家属都是二次伤害。

(二)基于斗争思维的传播语境

部分媒体为了迎合公众情绪的宣泄,为了赢得更多的点击量和曝光度,则过度吹捧一种“作为斗争的生活”的隐喻方式,即以“灾难的惨重”“遇难者的悲惨”“周围人的无助”等噱头吸引受众。这些话语的视角,攫取网络公众作为关键受众的注意力,在大众关于“灾难记忆”的高度两极分化的辩论中传播,加强和重构语境化主义和冲突性。在事故调查清楚前媒体的各种揣测、未经过事实调查的人物报道和刻意引导受众思维的报道视角,甚至可能成为攻讦他人、炮制和传播假新闻的工具,为此,国家网信办对于网络谣言进行及时溯源整治,对网站平台造谣传谣、散布阴谋论、调侃灾难等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从快从严处置,及时还网络空间一片天朗气清。

(三)基于专业主义的伦理失范

关于灾难的事实报道,记者面临着专业和伦理挑战,部分记者迷信西方的新闻专业主义,其要求记者以新闻的客观性为价值准绳,需要摒弃个人情感在事件发生现场进行真实、冷静、客观的报道[2],这样的理念是否适合于这一特殊议题值得商榷。和普通社会新闻不同,对于灾难新闻的挖掘却有可能造成对私人领域的过度窥伺、对遇难者亲属的骚扰、对公共信息空间的占领。在《MU5735航班上的人们》一文中[3],接受采访的均为遇难者的同事、朋友、妹妹等,在社会伦理方面还存在一定挑战。报道的时机是灾难发生次日,权威新闻还未公布细节和相关调查结果,记者便私自前往灾难现场、家属接待区进行取材报道,对相关人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侵扰。

二、理性报道:权威媒体报道的人民立场

对于灾难的客观权威报道是防止滋生谣言、清朗网络环境的重要手段。事故发生后,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共举行10场新闻发布会进行官方信息发布,权威媒体也秉持人民立场对灾难进行了报道。

(一)前沿的力量:第一视角的客观呈现

新华社、央视等权威媒体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来到灾难正中区域,获得第一手的鲜活事例和最权威的专家解读。

3月21日—23日,新华社记者报道了云南省森林消防总队救援队伍、东航专项工作组奔赴现场,广西藤县公安局民警在墜机现场搜救,南部战区组织兵力赶赴东航坠机现场救援、全力搜索黑匣子,搜救现场下雨等事故现场的场景。“灾难发生—灾难救援—事故调查—调查结果—善后事宜”的全过程,需要媒体记者多次奔赴灾区现场、发布会现场,联系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全景式的报道。3月27日,新华社记者拍摄了第二部黑匣子被发现的现场场景。3月27日,人民日报记者拍摄了“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现场举行的遇难者哀悼活动。3月28日,央视网关注东航组建专职团队启动赔付工作。

灾难报道需要持续跟进和忠实记录,而不只是“赶热点”,甚至是“蹭热度”。

(二)故事的诗情:沧桑动人的多元叙事

在灾难报道的时候,叙事策略的选择往往会影响故事的塑造效果。

首先是动人心弦的标题,需要斟酌情感丰富、修辞得当、品位高雅的新闻标题。《一寸一寸刨,一捆一捆扛,每个人都想帮上忙……》中大量动作细节描写,展现出搜寻人员小心翼翼的动作,体现出搜救人员对于生命的尊重和不放弃一丝希望的努力[4]。

其次是富有生机的修辞让新闻充满了悲悯和共情。“村民们自发组织了摩托车队免费搭载搜寻人员,‘蚂蚁搬家’式运送所需物资”[4],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展现出每个人都想为救援工作贡献一份力量。语言风格不拘泥于平铺直叙,才能写出更沧桑动人的新闻。记者们在写作灾难新闻的时候,也要通过适当的修辞手法讲好新闻故事。

(三)群像的艺术:救灾英雄的意义图谱

在灾难报道中,救灾一线涌现出的事迹让人感动。党员领导干部们统筹协调,基层党员干部们服务百姓,军人武警现场救援,消防员们灭火救援,医生们救死扶伤,警察们维持秩序,心理医生开展心理疏导,志愿者们开展服务……从宏大叙事到凡人微光,权威媒体不仅宣传了代表性群体中的先进模范人物,也发掘出了众多沾染着“泥土香气”的具有闪光点的凡人善事。90后消防员滕醒文是增援梧州的首批救援队员,泥土湿滑陷入泥潭、抢险救援服外面再套上隔离服差点中暑[5]。这样的典型人物报道摒弃了人物的扁平化和脸谱化,以独特的意象将人物提炼为一个标志性的精神符号。每个人的背后,都是党和国家的强大精神力量的重要呈现。在灾难中,他们所体现出的坚强的意志品格和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让他们值得被铭记和传扬。要通过诗意张力的语言将这些小人物的故事放大成精彩的群像表达。

三、理性回归:报道规范的呼唤

灾难报道中,部分媒体为了“抢头条”而侵扰了受访者的安宁,或是在未向公众开放的区域私自调查,或是肆意传播假消息等,破坏了新闻的生态,这类行为都应该受到严格的监管和规范。

(一)法治观念下的人民立场

为了规范灾难报道,首先要探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下,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报道立场。习近平总书记用“11个坚持”对全面依法治国进行阐释部署[6],其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7]应成为开展新闻报道的重要准绳。

在灾难报道中,应确保以媒体的公信力作为标尺,与此同时确保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中心本质要求。马克思新闻观提出“新闻工作者应有坚定的人民立场,应捍卫新闻的真实性,应有自己的人格操守,应对社会负责”[7],新闻从业者们应具备法治思想和人民立场,秉持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操守,做好自我约束、自我反省和自我审查,确保灾难报道的合法性和合理性。防止采访失真、舆论发酵、报道失范。在灾难报道中,当事人的隐私权和人格权应当被关注和保护,灾难中心区域的现场场景应当由权威媒体来把关是否向公众披露,最大限度确保人民的利益不被破坏。

(二)生命神圣思想下的理性克制

克里斯琴斯提出将“生命的神圣性”作为伦理元规范,即生命本身价值、尊严和神圣性[8]。在针对遇难者的深度报道中,尊重逝去生命是一切新闻报道的前提,任何一篇灾难报道都不应该成为一种同社会的普遍价值观不兼容的、满足窥私欲的工具。新闻记者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即是否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开展报道,是否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去敬重生命。记者在采编新闻素材的时候,首先要立足“平民视角”,关注如救援情况、家属理赔、家属心理援助等同人民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议题。其次,是报道救援现场的人文关怀,让人物报道更具人文精神和道德理性。

(三)边界意识下的真相保护

在灾难报道中,媒体责任感边界的模糊甚至缺失所带来的伦理危机,关涉到整个话语空间的舆论环境。在“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发生之初,就有媒体流传虚假的机组照片,对航班上的乘客身份、名单,或是对事故原因进行无端的揣测。在权威媒体和相关机构发布调查结果前,任何媒体都不应当私自公布未经证实的调查报道。

媒体记者应当具备边界意识,即对什么是可以报道的,什么是不宜公开的,什么是没有获得知情同意的,什么是容易引起公众恐慌的,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和研判。网络监管部门也应当肩负起监督责任,对于散布网络谣言、侵犯遇难者及家属合法权益等煽动对立的话题讨论和舆论引导进行及时处置。

四、实践进路:灾难报道的人文素养

想要在灾难报道中体现人文性,需要悲天悯人的情感共鸣,极高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报道经验。

(一)报道前提:谨慎进场时机,尊重采访对象

在灾难发生的最初阶段,权威媒体作为媒体公信力的代表,应当第一时间奔赴灾难现场提供第一手的准确信息。作为一名权威记者,想要更好地报道灾情,记录英雄事迹,报道的脚步一定要深入一线土壤。具有媒介素养的记者,一定要站在新闻的最前沿,成为历史的记录者和宣传者。

报道的时机应当是经过充分考量的,对于受访者和报道人物的选择也应当基于平民视角,而非刻意选择职业或身份背景特殊的“大人物”,在采访时要注意避免预设立场,斟酌采访提纲,理性记录故事。

(二)价值取向:倡导正向传导,避免冲突对立

对于灾难的报道,应当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以安抚疏导社会情绪、缅怀遇难同胞为价值取向,本着尊重生命和调适心理的原则,基于社会常识和人情道德等社会和文化期望,尊重差异和行使宽容。在缓和冲突方面,避免出现关于遇难者的外表描写、场景还原和主观判断;避免对遇难者的隐私信息、行业职业等过度引申。可以对于救援人员、专家、医生等正能量人物进行采访报道。

(三)话语情绪:白描事件背景,修辞张弛有度

报道时应当采用客观平实的语言基调描绘事件背景,警惕添油加醋、情感渲染,以清晰和简单的表达写清基本事实,作为事件的真实描摹。景物描写中慎用借景寓情、对比修辞等手法。当报道灾难时,记者的措辞和语言风格应当张弛有度,基于人情道德和伦理观念有情感地采写。一方面是以共情视角触碰社会知觉的张力,另一方面是以克制思维保护相关人士的收敛;在话语上应当反复斟酌,力求准确,防止出现意识形态问题。

(四)新闻图片:融入情怀温度,塑造多元感知

语言、图像等共同为受众创造新闻价值,在进行灾难报道时,不应忽视图文二元性。为了防止图像画面中出现血腥、恐怖的场景,引用权威媒体的图片是较为稳妥的选择。记者的镜头也是记录故事的重要一环,在拍摄的过程中,记者应当仔细思考图片与文本的逻辑交点,可以用间接的意象传达情感,通过图片选择使报道具有温度。

五、结语

灾难报道不同于其他一般的新闻报道,它应该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和严肃性。新闻记者需要具有正確的新闻观、价值观和伦理观,公正、冷静、客观地在一定的限制内开展有温度、有情怀、有质量的报道。

参考文献:

[1] 张悦,魏晓红,吴辉.框架理论视域下新闻报道对公众情绪的影响研究:以社会伦理报道为例[J].传媒论坛,2022,5(2):18-23.

[2] 迈克尔·舒德森,李思雪.新闻专业主义的伟大重塑:从客观性1.0到客观性2.0[J].新闻界,2021(2):5-13.

[3] 戴敏洁. MU5735航班上的人们:有乘客登机前一天刚收到婚纱照[EB/OL].凤凰网,https://news.ifeng.com/c/8EaYmaEsn9s,2022-03-22.

[4] 李纵,祝佳祺,严立政.一寸一寸刨,一捆一捆扛,每个人都想帮上忙……[EB/OL].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 s/aK8zKQlTBJ3eM8JqkqabXw,2022-03-27.

[5] 南宁消防.一名消防员在“3·21”东航飞行事故处置现场的日记[DB/OL].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https://mp.weixin.qq.com/s/ DA9Q9PjSybZyUGbvt8pQnw,2022-03-27.

[6] 卓泽渊.习近平法治思想要义的法理解读[J].中国法学,2021(1):15-28.

[7] 汪振军.马克思新闻法治与新闻伦理思想初探[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8,40(2):39-43.

[8] 陈昌凤,雅畅帕.颠覆与重构:数字时代的新闻伦理[J].新闻记者,2021(8):39-47.

作者简介?丁苏怡,硕士,研究实习员,江苏开放大学宣传部科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

猜你喜欢

新闻伦理人文素养
媒介逼视现象的新闻伦理分析
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素养的培养
高校人文素养教育势在必行
基于自我意识唤醒下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途径研究
灾难新闻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探析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灾难报道中的伦理失范与规范
社交媒体时代突发事件报道面临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