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及其对冠状动脉损伤及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的影响

2022-06-29赵云娟魏翔

中国医学工程 2022年6期
关键词:丙种球蛋白血小板阿司匹林

赵云娟,魏翔

(1.舞阳县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舞阳 462400;2.河南省人民医院 儿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上目前对KD 患儿的治疗,常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改善炎性因子指标,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1]。何琳琳等[2]证实,双嘧达莫辅助治疗KD 患儿,可调节其凝血功能,改善临床预后。本研究旨在探索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KD 患儿的效果及其对冠状动脉损伤及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的影响,现探讨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舞阳县人民医院2018 年11 月至2021 年10 月80 例KD 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药物不同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40 例,其中男患儿24 例,女患儿16 例;年龄5 月龄至6岁,平均(3.00±1.27)岁;发热时间5~16 d,平均(11.00±2.35)d。综合组40 例,其中男患儿22例,女患儿18 例;年龄5 月龄至6 岁,平均(4.00±1.23)岁;发热时间 5~16 d,平均(10.00±2.42)d。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等纳入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3]中KD 的诊断标准。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感染等。本研究经舞阳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行阿司匹林肠溶片(沈阳奥吉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5051,规格:0.1 g/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30~50 mg/(kg·d),分3 次口服,待患儿体温恢复正常,2 周内将剂量调整为3~5 mg/(kg·d),1 次/d;行丙种球蛋白(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国药准字S10970081,规格:3.0 mL/瓶)静脉滴注,2 g/kg,于8~12 h 内完成,1 次/d。

1.2.2 综合组 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双嘧达莫治疗。行双嘧达莫(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0968,规格:25 mg/片)口服治疗,5 mg/(kg·d),分3 次口服。

两组持续治疗6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症状相关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包括退热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躯干红斑消退时间。

1.3.2 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及免疫功能 比较两组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及免疫功能。①统计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②抽取患儿治疗前、治疗6 周末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置于抗凝管中,取1 mL 全血应用Attune NxT 流式细胞仪测定辅助性T 细胞17(Th17)、调节性T 细胞(Treg)水平。

1.3.3 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 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6 周末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水平。取适量血液标本,采用BC-5000 型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

1.3.4 不良反应 比较两组治疗6 周内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头痛、皮疹、肝功能异常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用SPSS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比较

综合组退热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躯干红斑消退时间水平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比较(n=40,,d)

表1 两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比较(n=40,,d)

2.2 两组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及免疫功能比较

综合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 周末Th17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综合组低于常规组;Treg 水平较治疗前升高,综合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冠状动脉损伤情况及免疫功能比较(n=40)

2.3 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比较

两组治疗6 周末PLT、WBC 水平较治疗前降低,综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比较(n=40,,×109/L)

表3 两组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比较(n=40,,×109/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常规组胃肠道反应2 例、头痛1 例、皮疹1例、肝功能异常1 例;综合组胃肠道反应1 例、头痛1 例。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2/40),低于常规组12.50%(5/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26 2,P=0.428 7)。

3 讨论

发热为KD 患儿最常见的症状,在发病早期,患儿出现口唇潮红皲裂,随着疾病进展,患儿出现双眼球结膜充血,皮疹,手足背部硬性水肿等。KD 多见于5 岁以下儿童,男患儿发病率高于女患儿,冠状动脉最易受累,诱发冠状动脉扩张及冠状动脉瘤,若不及时发现治疗,可能引起心血管损害,甚至导致冠状动脉瘤破裂、急性心力衰竭等。临床上常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KD 患儿,可改善氧化应激水平,但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4]。李淑娟[5]研究表明,双嘧达莫可改善咽喉部充血、发热等症状,促进患儿早日出院。

阿司匹林可对花生四烯酸转化进行抑制,拮抗炎性物质过量分泌;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可封闭附着于血小板及单核吞噬细胞表面的Fc 受体,对血管免疫炎症反应进行抑制,一定程度上改善临床症状[6]。而双嘧达莫可增强内源性前列腺环素,发挥舒张血管作用,减轻血管阻力,推动冠状动脉血液流动,改善心肌血氧供应,调节血管微循环,提高机体新陈代谢,抑制致炎物质分泌,调节血管炎症状态,促进手足肿胀、躯干红斑等症状消退[7]。结果显示综合组退热时间、颈淋巴结肿大消退时间、手足肿胀消退时间、躯干红斑消退时间水平均低于常规组,表明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可改善KD 患儿临床症状相关指标。

研究显示综合组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儿治疗6 周末Th17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常规组;Treg 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综合组高于常规组,表明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可调控KD 患儿免疫功能,降低冠状动脉损伤。阿司匹林对血栓素A2 的合成具有选择性拮抗作用,降低血管损伤;联合丙种球蛋白,其对黏附分子及趋化因子具有抑制作用,但其制剂中含有微量免疫球蛋白G 聚合体,活化补体后,可能引起组胺等物质释放,影响免疫功能的调节[8]。而双嘧达莫可扩张血管,减轻冠脉血管阻力,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升心肌供血水平,并调节机体微循环,减轻炎症反应,从而降低冠脉损伤;并能促进抗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拮抗促炎性细胞因子释放,发挥抗炎作用,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B 细胞活性,调节免疫功能[9]。

阿司匹林对血栓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但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与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抑制血小板黏附,但若输注速度过快,可能引起头痛,不利于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水平的改善[10]。而双嘧达莫可对前列环素作用进行强化,对血栓素A 的合成进程进行抑制,促进前列环素释放,延长血小板寿命,降低血小板黏附;且对血液中的腺苷脱氢酶进行抑制,并抑制腺苷的分解及再摄取进程,提升腺苷水平,对腺苷酸环化酶进行激活,促进环磷酸腺苷合成,拮抗血小板聚集,且与阿司匹林联用,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从而有力调节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水平[11]。结果发现综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儿治疗6 周末PLT、WBC 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综合组低于常规组,表明两种方案治疗KD 患儿均有较高安全性,且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可改善KD 患儿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水平。

综上所述,双嘧达莫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KD患儿,可调控抗血小板聚集相关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相关指标,调节免疫功能,降低冠状动脉损伤,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优于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丙种球蛋白血小板阿司匹林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丙种球蛋白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疗效
TCF3基因突变至无丙种球蛋白血症1例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丙种球蛋白 能当增强抵抗力的保健品吗
丙种球蛋白治疗成人重症心肌炎的临床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