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温阳法的证治规律*

2022-06-28柳树英俞小艳王雨榕石丽丽王晓萍指导罗向霞

西部中医药 2022年6期
关键词:温阳医案白术

柳树英,俞小艳,王雨榕,周 伟,石丽丽,王晓萍 指导:罗向霞

1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50;2 甘肃省中医院

温阳法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根本大法之一[1]。中医认为,阳气盛则能化气、温煦和推动机体的生命活动,五脏六腑气机的运行、精血津液的气化等都有赖于阳气的正常气化运行[2]。在《黄帝内经》和《伤寒论》基础上,不同历史时期的医学家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人文、社会环境、社会发展程度及师承关系,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医学流派。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辨病论治以温补为主,开后世温补一派的先河。经过历代医家的发挥补注,逐渐形成了温阳学派的理论体系,源于该理论体系的温阳法也被广泛应用于外感、内伤杂病的治疗。本研究借助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等数据库及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5中收集的有关“温阳法”的医案文献,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对温阳法的辨证要点及用药规律进行挖掘分析,以期为温阳法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择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及古今医案云平台V 2.3.5中有关温阳法的医案。为保证查全率,采用高级检索中的模糊检索方式,检索有关温阳法的医案,同时进行二次引用参考文献查询。检索策略:[主题词=“温阳法”或“医案”]or[主题词=“中医”或者“中药”]。

1.2 纳入标准纳入:1)中医证候符合阳虚表现;2)主要干预措施为中医药,并有完整的方剂、药量记载;3)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文献中含有中医方剂;4)以“温阳法”为指导的中医药论治的专家经验介绍、理论探讨;5)具有规范的疗效评价指标;6)内容雷同文献,经判断为同一研究后选择资料最完整者。

1.3 排除标准排除:1)以西医为主治疗的医案;2)综述或指南、报告等非临床研究文献;3)单味中药或方剂用药不全者;4)胶囊剂、注射剂、膏剂;5)少数民族医药相关文献,如藏医药、苗药;6)实验研究;7)离子导入、雾化吸入、灌肠等给药方式。

1.4 数据规范化处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3]及《中药学》[4]对方剂中涉及的中药名称进行规范化处理。为避免数据遗漏、重复录入等错误,在录入时由双人对每一处方逐条进行核对,以确保信息录入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参照《中医基础理论》[5]及《中医诊断学》[6]对涉及的中医证候进行规范化处理。共纳入文献400篇,收录医案635条,涉及方剂631首、中药672味、症状1108个。

1.5 数据分析由2 名研究者分别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 软件中,并进行数据校正、核实及规范化处理。将规范化处理后的数据同步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3.0)进行统计分析,包括中医疾病、中医证型、治法治则、症状、药物频次统计、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等,以分析温阳法的辨证要点及用药规律,总结核心处方,挖掘新处方。

2 结果

2.1 中医病种应用“温阳法”治疗的中医疾病共179 种,排名前5 的病种依次为水肿(38 次,占21.2%)、不寐(31 次,占17.3%)、心悸(27 次,占15.0%)、泄泻(27 次,占15.1%)、胸痹(26 次,占14.5%)。见图1。

2.2 证型分布应用“温阳法”治疗中医证型频次共计475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脾肾阳虚证(85次,占17.9%)、阳虚血瘀证(30次,占6.3%)、心肾阳虚证(15 次,占3.2%)、肾阳亏虚证(15 次,占3.2%)、肾阳不足证(14次,占3.0%)。见图2。

2.3 治则治法有关“温阳法”的中医治则治法共计493个,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位依次是益气温阳法(55 次,占11.2%)、温阳益气法(48 次,占9.7%)、温阳散寒法(44次,占9.0%)、活血化瘀法(38次,占7.7%)、温阳化饮(23次,占4.7%)。见图3。

2.4 症状分布应用“温阳法”治疗的中医症状频次共计1108 次,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 位依次是乏力(221 次,占20.0%)、怕冷(210 次,占19.0%)、肢冷(164 次,占14.8%)、纳差(140 次,占12.6%)、神疲(117次,占10.6%)。见图4。

2.5 症状组合及聚类分析

2.5.1 症状组合 设置最小置信度为50%后共得到16个中医症状组合,见表1。

表1 “温阳法”中中医症状组合

2.5.2 聚类分析 基于K 均值聚类算法与回归模型对1108个中医症状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4类核心症状组合,第一类:腹痛、失眠、乏力、怕冷、纳差;第二类:乏力、肢体麻木、汗出、怕冷、肢冷、纳差;第三类:怕冷、乏力、肢冷、纳差、胸闷、下肢水肿;第四类:神疲、乏力、肢冷、纳差、怕冷、形体瘦弱。见图5。

2.6 用药频次“温阳法”中使用频次≥100 次的中药共19味,排前5位的分别是茯苓、桂枝、白术、黄芪、炙甘草。见表2。

表2 “温阳法”中使用频次≥100次的中药 次

2.7 四气、五味及归经分布药物四气多以温、平性为主;五味多以甘、辛为主;归经以脾、肺、心、肝为主。见图6—8。

2.8 药物功效631 首方剂中药物功效主要为补虚类,使用频次2378次。见图9。

2.9 核心药物组合排前5 位的分别是黄芪,当归;茯苓,白芍;白术,制附子;桂枝,川芎;白术,甘草。排前20位的核心药物组合见表3。

表3 “温阳法”中前20位核心药物组合 次

2.10 基于k-means 算法的组方规律分析应用k-means算法共得到5个核心组方,见表4、图10。

表4 “温阳法”中核心组方

3 讨论

温阳法肇始于《黄帝内经》,奠基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经晋唐至金元的嬗变与探究,以及明清时期医家在临床实践和理论层面的深入探索,其在温补领域的应用有了进一步的创新与发展[7-8]。阳气在人体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这指出了阳气之用,即人体的生命活动全赖充足的阳气。《素问·调经论篇》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这指出寒邪是阳气受损的主要病邪。提出“损者益之”“劳者温之”“虚者补之”等治则,成为后世医家治疗虚劳的基本原则,为后世治疗虚证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共纳入文献400 篇,收录635 条医案,有631 条方剂数据,涉及中药672 味,症状1108个。“温阳法”治疗频次最高的中医疾病为水肿;临床症状主要以怕冷、乏力、肢冷、纳差、气短为主;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主要治则为益气温阳。“温阳法”应用频次较高的方剂基础组成药物为茯苓、桂枝、白术、黄芪、炙甘草、制附子、当归、党参、干姜、甘草。核心组方分别为:方1:白术-茯苓-桂枝-白芍-黄芪-当归;方2:黄芪-桂枝-茯苓-白术-丹参-制附子;方3:桂枝-大枣-白术-茯苓-黄芪-炙甘草;方4:茯苓-黄芪-桂枝-白术-党参-赤芍;方5:茯苓-白术-桂枝-制附子-黄芪-炙甘草-干姜。5 个核心组方均为苓桂术甘汤加减而成,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的功效,与本研究结果显示“温阳法”治疗频次最高的中医疾病为水肿,临床症状主要以怕冷、乏力、肢冷、纳差、气短为主,主要证型为脾肾阳虚;其中方1 为苓桂术甘汤去炙甘草加白芍、黄芪、当归而成,主要功效为益气温阳、健脾利湿,兼养血柔肝止痛;方2 为苓桂术甘汤去炙甘草加黄芪、丹参、制附子而成,主要功效为温阳益气、健脾利湿,兼活血祛瘀、温经散寒;方3 为苓桂术甘汤加大枣、黄芪而成,主要功效为益气温阳、健脾利湿,兼养血安神;方4 为苓桂术甘汤去炙甘草加黄芪、党参、赤芍而成,主要功效为补中益气、健脾利湿,兼散瘀止痛;方5 为苓桂术甘汤加制附子、黄芪、干姜而成,主要功效为温阳益气、健脾利湿,兼温中散寒。从其四气、五味、归经分布可以看出,“温阳”中药药性多温、平;药味多甘、辛;归经以脾、肺多见,其次为心、肝经。体现了“温阳法”主要应用于阳虚证,病机以肺、脾、心阳虚为主。

本研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总结得出的用药规律,为“温阳法”的诊断及用药规律,提供了临床基础及新思路,为进一步的药理研究及成方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所筛选的文献不完全是随机对照试验的中药处方,因此所得药物组合及新方是否可用于临床,尚有待进一步临床实践。

猜你喜欢

温阳医案白术
数据库技术在古代中医医案整理中应用研究进展
基于中医“五辨”思维探讨医案研读方法*
白术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
读中医医案应去伪求真*
单纯针刺与针刺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对比
露已冷 草木在喊固本温阳
再见初恋
遗失在岁月深处的宝剑
站在顶楼大声说出我的爱
白术治小儿磨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