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转运方案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2022-06-26郑小刚邱树伟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吉安343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2年4期
关键词:球囊入院家属

郑小刚,邱树伟(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江西 吉安 343000)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多因冠状动脉微循环功能障碍、冠状动脉痉挛等因素所致,会使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需尽快给予血管再通治疗[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利用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可增加心肌的供血和供氧量,减轻心脏的负荷,改善STEMI心肌缺氧症状[2]。但STEMI若发病至入院时间过长,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即使溶开血栓,部分心脏组织也会损伤,影响预后。因此,为获得最佳抢救时间,寻找有效的院前急救方案十分必要。入院前急救的运输方案有自行转运与120急救转运等方法,但具体何种转运方案更利于降低STEMI病死率、降低并发症症发生率尚未证实。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对比自行转运与120急救转运应用于STEMI患者中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STEMI患者。按照入院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3~69(53.16±3.47)岁;疾病类型:1型22例、2型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1(53.54±3.68)岁;疾病类型:1型23例、2型7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压(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STEMI符合《内科学(第9版)》[3]中诊断标准,且经心脏标志物检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等确诊;②均为首次发病者;③发病均在12 h以内,且均在本院完成PCI手术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③伴有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④既往有心脏外科手术史患者;⑤合并血液系统疾病患者;⑥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患者;⑦合并肥厚型、扩张型心肌病者;⑧院内发生STEMI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自行转运入院治疗:患者家属自行载患者入院,入院后,指导患者卧床休养,给予其吸氧措施,并采用心电图机检测患者心脏跳动的频率、节律、心脏供血情况等,遵医嘱使用利多卡因等药物,并准备好急救药品和设备,警惕室颤或心脏停博的发生;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体温及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随时观察患者口腔黏膜有无出血,或出现血尿、痰中带血丝等,如有出血情况,及时报备主治医师,并配合医师给予积极治疗。待患者确诊为STEMI,若患者病情较轻,可给与保守药物治疗,若病情较重,对其实施PCI手术治疗,术后依据患者实际病情,指导其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

1.3.2 观察组 由120急救转运入院治疗,(1)预备急救:因医院120急救转运系统完善度高,且具备完整的STEMI诊治流程,可统一调配医院的资源。因此,当护士接听到STEMI急救电话后,可快速携带已备好的急救物品与医生赶往急救现场,同时在急诊过程中通过电话与患者或家属交流,初步判断患者的基本病情,并告知家属或患者可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以缓解病情;若有休克的患者,可电话指导家属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并嘱患者家属尽量不移动患者身体和头部。(2)现场急救:当救护车到达现场后,立即清除患者口鼻内分泌物,预防呼吸道堵塞,并对患者进行吸氧;采用心电图机快速检测心肌缺血指标(如:Q波、ST-T等),判断其是否存在病理性变化;采用便携式动态血压仪检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同时密切检测患者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改变,同时给予溶栓药物治疗;若发现呼吸、心脏骤停的患者应立即对其采取人工心肺复苏,若人工复苏方案无效,可采取电除颤方法进行心脏复苏急救;如果患者的生命体征较为平稳,可直接进行及时的转运。(3)转运急救:上车前,医生明确告知家属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转运途中可能会发生的风险,并用担架将患者平稳地抬到救护车内,叮嘱司机保证行车平稳,尽快将患者送入院内,并把患者头部始终偏向一侧。在途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等变化情况,并提前与医院的相关科室(如急诊科、心血管部门及手术室等)取得联系,说明患者的病情和已经完成及正在进行的救治工作,同时将患者的检测结果、仪器监测的动态指标发往医院,让其他科室做好准备工作。(4)院内急救:在患者到医院前,院内需将抢救准备提前做好,在其到达医院时,为患者开启绿色通道,如相关专业医护人员已备好担架及检查设备,送往急诊室的路程上已清除障碍物;去急诊室途中,对患者进行观察、询问及安慰等,初步了解其基本状况。进入急诊室后,护士立即对患者进行接通氧气、采集血样、检测血氧和血压、连接十二导联心电图及接通静脉通路等操作步骤,并依据心电图结果评估并上报病情。(5)手术急救:根据患者病情,主治医师为其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并与家属谈话,签署手术同意书。手术前,对患者进行最终检查,将氧气枕接通后,检查并确定管路畅通,将手术转运交接单与护理记录单填写后,将患者送入心血管手术室。术后治疗同对照组。

1.4 临床评价指标(1)抢救效果: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4]评估两组患者抢救后的临床效果。显效:患者经过抢救,胸闷气短、意识模糊及心绞痛等症状基本消失,且经心电图检查显示升高的ST段比用药前下降≥50%;有效:患者经过抢救,胸闷气短、心绞痛及意识模糊等症状出现明显的好转,且心电图检查显示升高的ST段比用药前下降接近50%;无效:患者经过抢救,胸闷气短、心绞痛等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且心电图机检查显示升高的ST段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效100%。(2)急救时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发病至首次医疗处置时间、发病至确诊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发病至首次医疗处置时间:记录并询问家属患者发病到医院内首次见到医务人员实施药物或仪器检查的时间。发病至确诊时间:记录并询问家属患者发病时间到用仪器检测确诊为STEMI时间。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记录患者发病后首次同医务人员接触到放置球囊扩张血管的时间。住院时间:记录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时间。(3)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期间心率过缓、气短、活动耐力下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全部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级=0.05。

2 结果

2.1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抢救效果比较[n(%)]

2.2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病至首次医疗处置、发病至确诊、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s)

表2 两组急救时间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 P n 30 30发病至首次医疗处置时间(min)22.84±1.13 32.46±2.03 22.679<0.01发病至确诊时间(min)27.59±1.89 39.46±2.14 22.771<0.01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时间(min)81.89±5.01 102.76±5.76 14.974<0.01住院时间(d)7.69±1.01 10.48±1.51 8.412<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STEMI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急剧减少或中断冠脉血供导致心肌发生持久的急性缺血的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室壁瘤等症状,病情严重可致心脏破裂,增加患者猝死风险[5]。目前,临床常采用PCI治疗STEMI,可有效消除血栓,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但若院前急救时间较长,易损伤心肌细胞,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如何节约发病至救治的时间,增加治疗成功率成为STEMI院前急救中重要的问题。自行转运、120急救转运均为STEMI院前就诊常用的运输方案,但具体何种转运方案在STEMI治疗价值更高尚未明确。

李艳珍等[6]研究提出,在STEMI患者救治过程中,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越短,越可尽快促进心肌内血流灌注的恢复,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刘艳玲[7]研究提出,在人流量较大且距离市中心较远的地方发生STEMI,比起常规急救,120急救转运可缩短接诊、出诊及抢救的时间,提高急救时效性与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抢救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发病至首次医疗处置、发病至确诊、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与自行转运相比,120急救转运可提高STE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抢救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当患者或家属拨打呼救电话时,120急救中心可依据呼救人提供的信息,以GIS电子地图、GPS卫星定位及车载系统等信息为参考依据,迅速由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制定急救预案,利用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广域通讯网络,及时给医院下达出车派遣命令,从而提供一个高效快捷的STEMI急救指挥系统,可缩短出车的时间,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为抢救患者提供充足的时间,从而减少首次医疗处置时间[8]。同时电话交流可初步了解STEMI患者的病情,指导家属注意事项与简单的人工呼吸抢救方法,可有效避免家属因不了解STEMI做出错误的救治措施,加重患者的病情,影响抢救的时机,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还可增加家属对于STEMI患者的经验,提高下次面对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场反应能力,从而增加患者的抢救时间[9]。

到达急救现场后,可准确了解并判断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关药物治疗,可缓解患者的病状,挽救患者生命。转运途中多种措施可进一步减少患者产生不必要的身体意外状况,确保安全性,同时将患者的心电图、血压等检测值提前上传医院系统,不仅为医院抢救患者提供重要治疗依据,还可快速诊断并提前确定其具体的抢救方案,从而节省接诊时间,缩短确诊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10]。入院前的正确急救处理方式、入院后的正确STEMI诊断及院内绿色通道,可确保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获得救助,缩短了抢救时间,为手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进一步提高抢救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同时专业的护理人员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提高急救效率及院前急救质量,促进院前急救工作的发展。手术抢救省略了普通的先挂急诊、缴费再手术的步骤,可缩短急救最佳时间,从而提高急救时效性,缩短首次医疗接触到球囊扩张的时间,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抢救效果,促进康复进程,缩短住院时间。但本研究也有局限,如未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关于两种不同院前急救的转运方案对STEMI患者心功能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探究。

综上所述,相较于自行转运方案,120急救转运可缩短STEMI患者的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效率,减少并发症发生。

猜你喜欢

球囊入院家属
药物涂层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Meta分析
子宫颈扩张双球囊与欣普贝生在孕晚期促宫颈成熟中的应用
入院24h内APACHE Ⅱ评分及血乳酸值对ICU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药物球囊 冠心病治疗新方法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