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物联网工程课程改革探究

2022-06-26祝家东乔海晔肖志良赵雪章徐献圣

科技风 2022年15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融通

祝家东 乔海晔 肖志良 赵雪章 徐献圣

摘 要:本文以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为例,对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开展论述。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岗位、赛项及证书的要求,基于“能力保真传递”构建课程资源,基于“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开展项目化教学,全面推行知识引导地图和项目导航树,进行了“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岗课赛证”融通;校企协同;能力递进

1 课程改革背景

2021年全国职教大会提出,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这是新时期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的新理念和新部署。在职业院校开展“课赛融通”育人模式探索,是新时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岗课赛证”中的“岗”是指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课”是指专业课程,“赛”是指各种类型的专业技能大赛或创新创业大赛,“证”是指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是指1+X证书)。“岗课赛证”是开展职业教育实践的四个重要支撑,彼此联系紧密又相互独立。“岗课赛证”融通强调职业教育的工作岗位设置、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及课程教学等不同环节的一致性和融通性,深化产教融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

各高职院校围绕“岗课赛证”融通开展育人模式探索,出现了一些成功案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并实施“课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1],将学校专业课程与企业认证(证书)对接,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企业培训认证体系。在教学实施环节,将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认证进行有机融合。具体做法是:对企业认证证书涉及的知识、技能体系进行解剖,将其转化为教学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要求。对标证书要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开展课程与技能模块设置,在此基础上,开展分段教学、分层教学,实现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多层次发展;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实施“赛教融合”模式,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将大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将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以技能竞赛引领课程教学,将课程教学对标技能竞赛,构建“学—赛—训”相互促进机制,形成了有特色的人才培养;山东职业学院实施“赛证课相通”模式,以行业认证、技能竞赛的能力和素养要求为目标整合教学内容,实现学生“课程教学—技能竞赛—企业考证”的相通培养。除此之外,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等都开展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岗课赛证”融通育人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

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关键环节有两个:一是“岗”的融入,二是“课赛证”融通。“岗”的融入问题,需要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实现产教融合。当前,许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缺乏长效机制和政策支撑,导致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校企协同育人没有主攻方向,效果不明显。“课赛证”融通问题,关键是要形成三者的相互促进机制,避免各成体系、相互割裂。针对以上两点,本文结合佛山职业技术学院实际,以“课”为着眼点,选取“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课程实例,基于“岗课赛证”融通对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2 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2.1 课程基本情况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的重点建设专业之一。本专业面向佛山市及珠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培养掌握物联网技术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从事移动物联网应用技术开发、物联网系统集成部署的适应性、前瞻性和创新性技术技能型人才。“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是本专业的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核心课程。课程对应的目标岗位是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部署岗位和应用系统开发岗位,对应的目标竞赛项目是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对应的目标技能证书是“传感网应用开发”1+X技能证书。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通过深入分析岗位、赛项及证书的要求,基于“能力保真传递”构建课程资源,基于“项目载体、能力递进”开展项目化教学,全面推行知识引导地图和项目导航树,开展了“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2.2 课程改革主要思路和方法

2.2.1 构建“能力保真传递”课程资源,解决“岗”的融入问题

以佛山地区物联网产业链合作企业为样本,通过教师实践、专题探讨及走访调研等方式,深入分析课程目标岗位中蕴含的能力要求,形成岗位能力集合。同步分析技能大赛规程,解剖大赛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形成竞赛能力集合;分析1+X证书考试要求,解剖其中的知识结构和技能要求,形成证书能力集合;以岗位能力集合为主,将三个能力集合进行分类与合并,去除重复部分,形成课程能力总集。依据课程能力总集,精心选取企业工程案例、技能大赛案例、1+X证书案例,形成案例集合。对案例集合中的案例进行改造,使其适合课程教学,形成课程项目,改造方法有增加、合并、删除、简化、重构等。改造后的课程项目,具备分层分类、逐级递进的特点,内嵌了岗位能力要求、技能大赛要求及1+X考证要求,并确保改造前后,项目内化的能力要求不失真。将课程项目映射到知识引导地图和课程项目导航树,为其建设配套的实训指导书、课堂教学设计及PPT课件等资源,形成课程项目资源体系。该项目资源体系就是课程的主体课程资源。课程资源中内化的能力要求与课程目标岗位、技能大赛及1+X证书的能力要求存在动态对应关系。即课程资源随课程目标岗位、技能大赛及1+X证书的变化而进行更新。

2.2.2 构建“课赛证”知识引导地图和项目导航树,解决“课赛证”融通问题

本课程基于构建主义理论,深入分析知识结构与实践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4],将课程、大赛及证书的知识结构按知识演绎逻辑绘制成“知识引导地图”。顾及到课程教学、大赛训练及考证培训之间的进度逻辑关系,将实践教学的项目、子项目、任务按照教学进度绘制成“项目导航树”,以整体化思维构建“课赛证”知识结构与课程实践项目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项目化教学背景下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解决技能大赛、1+X考证与课程教学不相兼容甚至冲突的问题。深入分析课程项目化教学对“课赛证”一体化知识结构产生影响的相关性因素,厘清实践教学项目与知识结构体系之間的复杂关系,寻找兼顾项目实践教学和知识结构教学的机制和手段,解决项目实施进程与知识结构演绎过程协同问题。275240B5-FA5E-410F-930D-EB2114B41D87

通过知识引导地图和项目导航树的使用,能够最大限度地融合课程、大赛与证书的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更好地解决项目化教学背景下知识碎片化问题,在项目化教学背景下,促进“课赛证”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实现“开展课程教学即是开展大赛与证书培训,参与技能大赛和1+X考证,就是升华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

2.2.3 基于“校企协同、能力递进”实施项目化教学,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学实践

“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的课程项目分别来源于企业岗位,且源头企业还不止一个。这对教师教学能力形成巨大考验。教师普遍缺乏企业工程师所具备的实践经验,无法全面、准备地把握项目的背景、重难点及关键之处,很容易在课程教学环节造成“能力失真”。鉴于此,本课程基于校企协同开展课堂教学。首先,让企业工程师深度参与课程教学。在课程资源建构环节,让学校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展课程项目改造;在课程教学实施环节,以“双导师”的方式让企业工程师承担部分章节的课堂教学任务。同时,通过寒暑假实践、专项实践等方式,派遣任课教师到课程项目来源企业开展实践,提高教师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并实现课程项目资源更新。

在“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中,基于企业岗位、技能大赛及1+X证书构建的课程项目资源体系,涉及物联网感知技术、网络传输技术及应用软件开发技术。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在学习能力及专业兴趣等方面具有较大差异性,本课程对学生开展分层递进的能力培养。具体来说,将课程能力培养目标分为基础能力、综合能力、核心能力及拓展能力等逐层递进的四级。各层级具体目标如下表所示。

依据课程确定的不同层级的能力培养目标,将课程项目进行对应的分层与分类,并将其合理分配到不同的章节。在课堂实训环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通过分组任务实施的方式为其分配不同的实训任务。对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重点培养其基础能力;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则关注其综合能力和核心能力;对少数拔尖的学生,鼓励其发展课程拓展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岗课赛证”融通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课程改革方案如下图所示。

3 课程改革实施效果

开展“岗课赛证”融通的课程改革,促进了“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课程教学与对应的技能大赛、1+X证书考证之间的良性循环。近三年来,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参加广东省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物联网技术应用”赛项获得省级一等奖2次,省级二等奖1次。学生参加“传感网应用开发”1+X技能等级证书考试人数在广东省高职院校中排名第一,获得技能等级证书人数在广东省名列前茅。本课程的学生评教成绩位列专业前列,获得了专业师生的广泛好评。

在本课程的课程改革中,基于“能力保真传递”解决“岗”的融入问题;基于知识导引地图和项目导航树解决“课赛证”融通问题。通过校企协同、能力递进的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岗课赛证”融通主题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8):5-10.

[2]王薇,林小兰.基于“三环渐进下的岗课赛证融通”的高职市场营销专业新媒体营销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8(07):39-42.

[3]程宇.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岗课赛证”融通育人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7):1.

[4]肖志良.项目化教学背景下物联网应用技术知识体系化研究——以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研究实例[J].教育现代化,2017,4(40):285-287+312.

论文项目: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以赛促学的物联网工程教学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JG-006);佛山职业技术学院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课程名称:物联网应用系统工程技术,项目编号:2019KC-013)

作者简介:祝家东(1989— ),男,漢族,湖南衡阳人,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物联网技术应用。275240B5-FA5E-410F-930D-EB2114B41D87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融通
“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路径实践探索研究
联通融通变通,打造精准高效的复习课堂
法国现代学徒制的“多元融通”特征及启示
重关联学习 促整体建构——“承前、研中、启后”的数学课堂融通教学
什么是绥芬河
校企协同,提升地方高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水平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校企协同视角下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培养体系探究
职教集团视域下校企协同机制创新
风险警示:香溢融通、物产中拓、申达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