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设的问题与策略探析

2022-06-26陈巧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教材建设发展困境

摘要:随着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对于人才发展中的资源建设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要求,这为高等学校教材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对此,文章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出版社的工作和实践流程,采用概念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分析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设面临的发展困境,结合历史研究法分析高校教材的营销路径,并结合发展现状提出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设的对策。结论表明,目前大学出版社普遍存在评价体系不完善、出版资源不协调、绩效考核不全面以及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可通过教材体系规划和交叉学科融合的形式促进资源的创新,深化品牌建设,带动教材出版,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发展困境;供应管理;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221-0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新媒体技术的诞生促进了数字出版的发展,各个出版社围绕传播供应链展开了激烈的竞争[1]。作为服务于高等院校的大学出版社,要始终立足于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发展理念,结合高校教材建设的困境和不足展开深度思考,以推动高校教材质量提高。

一、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设面临的发展困境

(一)高校现有评价体系存在不足

从对教材生产过程的调研能够发现,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和高校评价标准制约了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的出版和发展。但是随着人才建设标准体系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开始注重科研强校[2],一个领域的教授团队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经过缜密构思后完成一部学术著作,其学术影响力能够惠及行业的方方面面,进而产生良好的知识辐射效应[3]。但是随着现有评价体系的不断升级,唯结果论的评价模式抑制了长效机制的发展,“短平快”的思想成为“唯结果论”的发展核心[4],导致教材的创新发展无法推进。

(二)出版精品资源匮乏

在高效率、高生产力的行业背景下,精心打磨的出版资源日益匮乏。在传统出版活动中,作者们往往是结合自身成就,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才能出版读物,往往是经典之作[5]。随着出版技术、印刷工艺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版流程被简化,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但是作者的知识积累是一个知识沉淀的过程,具有较长的发展周期。目前,知识积累沉淀的周期显著落后于出版周期,尤其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学者的心态过于急躁,甚至是急功近利,稍微有成果就急于出版的现象逐渐增多,内容构思不缜密,精品资源更是匮乏[6]。同时青年教师们的学术能力虽然较强,但是精力都局限在一线教学和基础科研中,知识面不够广阔。

(三)稿源争夺激烈,教材同质化严重

随着信息加工水平的不断提升,出版社的精品资源不断减少。同行之间的竞争异常紧张,出版社之间的高质量稿源竞争异常激烈,甚至出现了恶性竞争的情况。部分大学出版社在本校的学科优势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源和人才资源,而大型出版社往往基于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影响力能够在全国寻找优质资源,甚至在某些领域一度垄断。同时由于出版过程缺乏有力的措施保护知识产权,部分教材出现严重的相互抄袭现象,显著降低了图书的质量,影响了高校教材的建设质量和建设水平。

(四)教材形式缺少創新性

受到电子产品和电子刊物的影响,传统的纸质教材已经明显滞后于学生们的基本学习需求,纸质教材在形式上也缺乏创新性,无法满足课堂教学的多样化发展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AR、VR等新技术和新理念逐渐进入学生们的课堂,数字化建设水平显著提升[7]。但是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基本源动力却明显不足,教材配套的智能化硬件和产品没有高质量应用到教学中。因此智能化硬件产品的开发同时也是出版社应担负起的重要职责。

(五)出版社缺乏基于绩效的奖励发展机制

出版社自身的队伍建设也是影响教材出版的关键因素,没有良好的制度体系同样也会制约编辑队伍的高质量发展。由于出版社自身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不完善,队伍内部编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进而阻碍了编辑出版创新能力的提高[8]。就图书的出版过程来说,除了作者要有良好的学术素养之外,编辑的创新能力和编排能力也是影响著作质量的核心。但是目前不仅是大学出版社,整个出版行业都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原创性的劳动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进而抑制了出版人的意识创新和工作的积极性。

二、高校教材的供应管理

高校教材的供应管理途径主要有两种。第一种由图书馆直接采购,这主要是在每年的一月份,各个高校的出版部门会集中开展图书展销会,结合行业学会、教育学会等宣传推进会综合展示本年度的特色教材,同时各高校图书馆和教研室的专业建设负责人依据院校发展特色需求综合订购。第二种更为直接,即学校集中为学生征订教材。两种供应模式的供应步骤如下图所示。

出版社首先根据出版的样刊或征订好的目录直接发送给目标院校,教师根据本专业的实际建设情况和院校发展特色直接将合适的教材上报给行政单位,院系根据实际发展需求综合筛选各个出版社的杂志、教材,尤其是要明确教材是否适用、课程内容安排是否合理以及课时安排是否准确等要素。筛选出最合适的教材和杂志后,统一上报至行政教材科,与大学教材出版社签订订购合同。

因此,做好教材的供应链管理工作,能够确保学生们用到高质量的教材。但是在大学出版社和学校的对接过程中,仍旧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图书采购往往是由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对接,图书馆的行政人员对各个专业的教学内容和学科体系等不够了解,往往容易出现教材不适用的问题。二是高校和大学出版社的信息数据系统之间无法实现精准的数据关联,大量信息的分类和整理耗费了大量人力资源,同时操作管理方式较为复杂和落后,没有透明、统一的综合管理平台,这是高校教材营销过程中大学出版社面临的较为直接的现实问题。

三、全面推进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设的路径

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出版活动要深刻反映“基于时代变革,服务国家需求”的核心理念,稳定推进高校教材的高质量建设。同时教材建设过程也要全面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业务战略布局上要面向新学科、新知识以及新方法等,促进高质量的本科育人,实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尤其是在出版过程中,还需要拓展出版资源,结合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信息技术多方面展现教材资源。

(一)做好高校教材的规划

结合国家战略,规划本科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有的教学基础理论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架构,后续的科学发展是已有知识体系基础的扩充。因此各个高校的教学活动应立足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大学出版社要深刻认知自身的强势学科,尤其是在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上有所突破。目前,基础学科是社会研发的薄弱点,在中美贸易交锋中,芯片基础产业和基础技术被频频卡脖子,这正是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弱化基础学科的后果。国家核心部门已经深刻认识到大力发展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进而增加了基础学科方面的资金投入。对于大学出版社来说,其也要从顶层设计上重构教材发展规划,积极落实“为高校教学服务”这一基本的发展宗旨。教材体系的建设要密切结合学科建设,使其跟上社会发展主流,进而打造出全新形态的教材,综合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学科交叉融合的形式,综合培养学科基础能力,并对现有的知识体系和专业体系进行升级。

紧抓产教融合,布局高等职业院校教材。职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职业院校教材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高等职业院校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复合机构,通过自身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能够促进优势产业和职业教育融合。尤其是要积极推进社会中的优势企业出现在教学活动中,促进优势产业同高等职业教育深度融合。因此大学出版社可以结合人才发展要求,推出贴近企业实际岗位的实践教材,此举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使学生们毕业之后就能够快速开展工作。

深度开发继续教育教材。继续教育涵盖同等学力学生的教学资源和职业教学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活动具有学科跨度大且实践性较强的特点,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在职人员的学习特点,紧密结合个人发展要求编写教材,还要注重教学内容和学历教材本身的区别,促进其采用新技术、新手段帮助学生深化学习内容,使其掌握核心能力。同时,随着学硕项目、专硕项目分流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硕士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关键要素,硕士的教材也要更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强有力的材料支撑作为基础,进而强化教材的核心指导作用。

(二)重视学术特色的融合出版

一是要充分挖掘优秀著作。大学出版社的宗旨是为综合提升教学基础服务,其业务开展要充分注重优势学科的交叉融合,紧密跟踪学科带头人的发展优势,将前沿的交叉成果和学术成果作为著作内容优先发表出来,这是促进大学出版社品牌建设的关键。例如,在人工智能技术相关教辅资料推出前,人工智能技术还没有成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要点,其曝光率和应用率不高,但是随着硬件设备的开发和算力的升级,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井喷式的发展高潮,人工智能相关读物及技术原理书籍畅销,最终促成了《机器学习》这本书的火爆。随着开设机器学习课程的高校越来越多,这本书逐渐成为最受欢迎的教材之一。

二要明确自身特色定位,发展特色教材。大学出版社要结合自身的特色资源开展业务布局,大型出版社可以依附所在学校的强势学科实现业务联手。中小型出版社也要及時找准自身定位和资源特色,探索“小而精”的业务模式。同时结合教学资源的发展,深化高校教材的特色布局。尤其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职业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专业名称、专业布局等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更新,出版社要紧紧抓住每一次变革,紧紧跟随政策变化布局业务。

三要强化技术优势布局,促进形成融合式出版。《教材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信息技术的建设要符合教学活动的开展,通过多种介质的融入和综合应用,丰富教材的基本形态。并且在业务布局、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还能够开发出呈现形式更为多元的教材体系。因此,在全新的发展布局背景下,应该强化这一基本优势,实现纸质教材与多媒体形态的深度融合,使一线教学技术发展得更加成熟。在发展技术工具的同时还要强化线上资源的建设,开发具有良好交互界面且检索功能更加便携、内容更加丰富的交互式多媒体资源,综合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同时在营销布局上也要有创新的发展形式和发展策略,重视教材体系价值链条的发展创新,实现全过程的优化,进而综合激发产业价值,实现自身价值优势的再创造。从目前市场形势来看,采用院校代表推广方式能够取得较好的营销效果,取得了较好的市场反响。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需要战略也在进行实时的调整,高等院校的改革力度将会进一步加大,这同样也是大学出版社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大学出版社要依据教材产业的发展现状综合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促进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廖小刚,陈琳.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J].中国编辑,2018(11):56-62.

[2] 宗俊峰,刘志彬.新时代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出版的思考与展望[J].现代出版,2021(3):49-54.

[3] 雷蕾.高校教材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传播,2021(6):10-12.

[4] 汪碧颖.高校出版社初创时期的战略选择与调整:以某高校出版社为例[J].中国传媒科技,2020(6):104-105.

[5] 于建辉.浅谈大学出版社高校教材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大学,2021(46):21-23.

[6] 佟晖.论高校出版社教材建设的“源”与“径”:以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教材建设为例[J].出版广角,2021(17):42-44.

[7] 辛菲.“双一流”高校出版社编辑学术素养的提升路径[J].传播与版权,2021(9):5-7.

[8] 廖小刚,禹纯顺.高校出版社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0(9):1173-1178.

作者简介?陈巧,文学硕士,编辑,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编辑学。

猜你喜欢

教材建设发展困境
长沙望城区戏曲文化发展困境探究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
教材建设对高职家政服务类专业精品课的促进作用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关于核科学技术专业英语教材建设的思考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湖北民间舞蹈课程体系的建构
中高职衔接教材建设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