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路径探索

2022-06-26陈月伟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高校思政教育挑战

摘要: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应用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和行为举止,但新媒体给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以及为高校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文章在阐述新媒体的内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也发现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思政教师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转变、舆论导向难度加大、容易引发网络安全事故、影响青年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等问题,进而提出高校要通过加强新媒体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有效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构建完善的网络巡查保护机制、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等路径,降低新媒体带来的不良影响,使新媒体的优势与高校思政工作充分结合,从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时代内涵,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价值;挑战;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203-03

一、前言

高校思政教育是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更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一步,也是高校开展学生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是贯彻立德树人的实践举措。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抖音等迅速普及,新媒体深入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平台,成为高校思政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二、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

(一)新媒体的内涵

新媒体是以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新为前提,在信息沟通与交流、资源传递与沟通层面利用网络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实现人人共享资源、人人传递信息,面向全体公众的新兴媒体。与传统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媒体相比,新媒体有许多独特的优势。新媒体能够为受众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服务,能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传播者与受众的交流与沟通,传播渠道很多,内容广泛[1]。新媒体又被称作为数字媒体,主要包括微博、微信、手机QQ、短视频APP等在内的以及其他各种形式。

(二)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移动性特点。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具有开放性特征,不局限于固定的场所与方式,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突破了传统交流与沟通的障碍。

应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学生可以用真实或虚假身份在网络上与他人自由交流,发布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还可以自由评论他人发布的相关信息,与其他受众的沟通更加自由、更加畅通。

新媒体具有高效性特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改进升级,各类社交平台的诞生和崛起,信息交流平台越来越丰富多样,信息技术极大地缩短了信息发布与传递的时间,大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与效率,学生只需要一部智能手机便能瞬间将信息发布出去,同时拓宽信息获取渠道。新媒体还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随时随地可以发布与传播信息,学生发布的任何一条信息通过网络便能瞬间传遍全球,信息的传播便捷又高效。

新媒体具有虚拟性特点。新媒体能够给学生打造一个虚拟世界,突破过去那种线下固定场所的沟通与交流模式,人们不再需要采用面对面的交流方式,可以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自行创建个人账户来进行社交和发布信息,人们在一个虚拟的空间交流沟通,没有身份和地位的差别,交往更加平等。

三、新媒体对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价值

(一)豐富了思政教育的内容

新媒体诞生以前,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内容主要是来自传统的报刊、广播、电视、国家统一制定的教材等。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迅速发展,互联网、手机、电脑等设备的普及,思政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新兴工具获取更多的思政教育材料,使思政教育素材内容更加丰富,赋予其具有时代特色的内涵。

另外,对作为思政教育主体的大学生而言,新媒体的普及能够让其借助网络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时事政治以及其他具有正能量的新鲜事物,并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对某些事件进行评论,从而增长自己的知识,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与碰撞。

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一重要价值优势,通过网络收集、筛选和整理更多的思政素材,使思政素材库更加丰富。

(二)提高了思政教育的实效

过去高校开展思政教育,以课堂讲解教材上的知识为主,教材作为思政知识的载体,具有极大的局限性,其承载的知识很少能与实际相结合,因此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思政教育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脱节,思政教育成效不显著。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并逐渐引入思政教育中,思政教育重新勃发生机,信息的传递速度加快,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高,思政课堂不再是死气沉沉的灌输教育,而是与时俱进,注重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思维方式,从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在新媒体背景下,思政教育不再是教师主动施教与学生被动接受的关系,而是相互进步的过程,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能够增强思政教育话语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

(三)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

在我国传统的思政教学模式中,教材是思政知识的主要载体,课堂是学习思政知识的主要场所,学生获取思政知识的来源极其有限,只能通过教师的传授学习思政知识,因此教师的思政知识储备以及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思政知识的程度以及思政教育的发展水平。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和各类网络学习平台的出现,改变了过去那种单一获取思政知识的渠道和途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日趋多样化,不仅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传播思政知识,学生也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学习思政知识,突破了过去只能以纯文字形式学习思政知识的局面。

新媒体可以采用图片、视频、录音等形式向学生提供思政资源。新媒体的这一优势,极大地拓宽了思政教育的渠道,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新媒体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高校思政教师未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在新媒体背景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高校思政教师以及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队伍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青年大学生是在互联网技术高速发展、文化多样化以及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学习和生活的,他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已经离不开网络。

新媒体的诞生使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兴趣增强、收获更多,因此利用互联网开展思政教育极其重要。但许多从事思政教育的教师由于年龄较大或长期利用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对新媒体的了解和学习甚少,不善于利用网络平台、终端设备、多媒体设备等开展思政教学,不能及时转变自己的观念,有些甚至还停留在过去的思维模式上。高校思政教师必须充分运用新媒体学习和了解新事物,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改变传统教育观念。

(二)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舆论导向的难度

在新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对海量且复杂的数据开展高效的处理和恰当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在海量的信息中筛选自己需要的信息,特别是甄别错误信息更加困难,如垃圾网址、诈骗信息、低俗内容等。随着各大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信息传播主体日渐多样化且分布不集中,这使得舆论管理更加困难,传统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面临严峻挑战。

当前,网络上仍然存在“三俗”内容,加上西方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都容易影响青年大学生,使得一些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不良影响,逐渐受到腐朽思想的侵蚀,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的炫富心理、拜金主义等都对思政教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挑战,加大了高校思政教育舆论引导难度。

(三)新媒体监管不严会引发网络安全事故

新媒体是人人都可以参与的一种社交平台,极具开放性,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虽然我国对网络新媒体的监督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当前对新媒体的监管仍存在不足,新媒体中充斥着海量的信息,其中包含了许多不良信息和虚假信息。新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极快,一些垃圾信息和不良言论极易通过人们有意或无意的转发而得到传播,从而造成严重后果。青年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受众,是网民的主体部分,而且大学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在某一方面喜欢标新立异,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同时,青年大学生缺乏辨别能力,不能及时发现虚假信息,有时甚至还会被利用传播不良信息,从而容易引起网络安全事故,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四)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新媒体平台碎片化、即时性、信息资源丰富等特点迎合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碎片化阅读趋势,许多大学生无法沉下心来认真阅读,只是通过时间短且碎片化的视频和图片获取信息,且其中许多娱乐性的信息不符合主旋律,这使得大学生极易对这些新媒体信息产生依赖,从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青年大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已经离不开网络和新媒体平台,有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甚至长期沉迷于网络,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扰乱了原本正常的学习生活,形成了严重的沟通障碍,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五、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路径

(一)加强新媒体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转变传统思维

高校思政教师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充分学习和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思政教育教学,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思政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必须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首先,教师要提升自我,学习新媒体技术和知识,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构建思政教育新渠道,与学生找到共同话题,搭建新的沟通桥梁,促进其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其次,引进一批年轻有活力的思政教师,壮大思政教师队伍,促进思政教师队伍继续深造和学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老教师可以向年轻教师学习新媒体技术,年轻教师可以向老教师学习思政教育经验。最后,制定思政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激励政策,促使他们加强学习,取得进步,提升我国思政教育水平。

(二)有效开展高校网络舆情工作,构筑新型教育阵地

加强新媒体文化建设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关键,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打造良好的校园网络环境,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构筑新型思政教育阵地。首先,各大高校可以构建思政教育主题网站,设置各大专题模块,既要有正确的舆论方向,又要充满趣味性,使新媒体的正向功能得以发挥,积极传播正能量,并及时完善和更新网站建设,坚持与时俱进。其次,及时关注社会热点,加大校园内对社会正能量事件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扩大舆情信息的收集渠道,积极引导学生净化校园网络环境,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只传播正面信息。

(三)构建完善的网络巡查保护机制,加强网络监督管理

由于新媒体具有强大的包容性,网络中充斥着大量虚假和不良信息,由于大学生还处于成长阶段,能力有限,因此不可避免会受到不良影响,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严峻挑战。高校可以设置网络媒体中心,加强对新媒体的监督与管理,引进网络技术人员,加强对信息的筛选与过滤,构建网络巡查保护机制,组建新媒体信息巡查队伍,加强对网络的动态监管。思政教师也应当自觉参与到对新媒体的监管中,做到知己知彼,全面净化新媒体思政教育环境。要增强学生主人翁意识,赋予学生管理校园网络的权限,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网络监管中来,传播正面积极的信息[3]。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新媒体具有高效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因此容易滋生和传播不良信息,大学生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侵蚀,甚至长期沉迷于网络,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高校思政教师必须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增强学生的自控力,使学生做到自我监督与自我批评,及时开展自我教育,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提升心理素质。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学习先进事物和知识,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新媒体提升自身的修养与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辨别是非对错的能力,自觉辨别网络上的信息。

六、结语

新媒体以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既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便利,也使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只有合理利用新媒体,才能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张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探析[J].高教探索,2016(2):118-123.

[2] 张卓伟,李颖.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6):147-149.

[3] 周红,巩倩倩.新媒体技术与高校思政课融合路径探析[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10):89-93.

作者简介?陈月伟,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高校思政教育挑战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从教育价值探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创新
不良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影响探析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刍议小学数学对话教学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