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技巧探析

2022-06-26朱严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8期
关键词:采访现场电视新闻

摘要:采访,是新闻舆论宣传报道中最重要的一环。对于长期从事电视新闻一线采访的记者来说,虽然有电视新闻采访理论与实践的独特优势,但是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与传播环境都有很大变化。新媒体时代设备技术更新快,传播方式多元化,媒体环境复杂多变,传统电视新闻记者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变化,为新闻作品赋予新时代特色,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是每一名传统电视新闻记者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文章根据新媒体环境下新闻采访规律和个人采访实践,在采访准备、采访现场、采访提问等方面展开有效的探索和分析,认为电视新闻记者要善于研究新媒体传播的特点与规律,善于在采访实践中求新求变求效果,善于同采访对象沟通交流打交道,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些实用的采访技巧,供广电同行和青年记者在向融媒体记者转型的过程中参考借鉴。

關键词: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准备;现场;提问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08-0182-03

一、采访准备

过去,电视新闻记者外采,一般都是三人组,包括编导、摄像、出镜记者,除了机器设备等硬件准备之外,小组还要初步了解选题背景、采访对象、采访环境等,拟定采访提纲,分配采访任务,不打无准备之仗。而现在的新媒体环境下,竞争日趋激烈,外采准备时间又相对比较紧张,传播渠道和平台更加多样化,因此采访准备的内容也必须更精、更细、更全。

(一)设备技术多样化,手机发挥关键作用

电视新闻不仅要在电视台播出实现点对面的传播,而且还要“上网入云”,积极引导舆论和参与互动。随着手机摄像功能的不断升级,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专业摄录设备,给采访活动带来很大便利。电视新闻记者必须熟练操作手机摄影摄像技术,掌握云平台传输技术以及手机直播技术,抢在第一时间报道新闻事件。

2021年7月下旬,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洪水阻隔,道路不通。在大型摄录设备无法使用的情况下,当地电视台同行通过手机联系网友,利用手机就近取证采访,收集了大量一线素材,通过整合报道,在各平台发布,为决策与抗灾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发挥通联作用,利用“朋友圈”了解采访对象

一支可靠过硬的通联队伍就是我们的“朋友圈”。新乡广播电视台2005年创办民生栏目《新乡大民生》时,不仅充分利用台里的通联队伍进行采访的沟通协调,还根据栏目特点广泛联系热心观众和民间新闻爱好者,组建了“拍客”团队。近几年,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栏目将不少当地自媒体“大V”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媒体联盟。记者确定新闻选题后可直接联系当地的自媒体“大V”,很快就能够掌握采访对象、采访环境的基本情况。

(三)充分利用网络了解采访背景

一个新闻事件,记者只有经过采访后才能判断其表现形式,是消息还是特写,是专题还是评论,是跟踪还是连续。但是电视新闻记者是杂家,不是专家。在确定选题后,在没有到达新闻现场之前,必须通过电话等沟通渠道做好与相关当事人的前期沟通,也可以在网上查阅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了解采访环境,搜集与新闻选题相关的资料。

(四)拟定采访提纲,场景尽可能全,问题尽可能准

问与答是采访的核心。首先,需要根据新闻选题初步确定和选准采访对象,新闻当事人都有谁?需要采访谁?对象不准,离题万里。其次,问题设置要考虑主次,一个新闻选题或新闻事件往往涉及众多采访对象,对主要新闻当事人设置的问题要全,同时也要重视次要采访对象的问题设置。即便是人物专访,也不可能是一个人的独白,同样需要旁证。即使次要采访对象不出镜,也有侧面印证的必要。最后,初步分析新闻选题,因为题材不同,设置的问题也要符合不同采访对象的身份,切中主题。调查类与专题类新闻选题,在采访相关当事人时,设置的问题要符合其特定身份;人物专访的问题设置也要分清主次。

二、采访现场

脚上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盛有多少深情。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不能当音像资料的加工者和包装者,也不能当网络消息的复制者,坚持“三贴近”原则就是要到新闻现场去。在新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媒体人,电视新闻记者需要适应这样的环境,积极融入、灵活应对、适时跳出。根据实践经验,采访现场大致可分为三种情景。

(一)预约类采访

这类采访的重点在于前期沟通与准备,确定采访主题与采访对象,难点在于采访现场。预约类采访一般具有重要价值且舆论导向性强,由于采访主题和对象具有不可更改性,所以采访往往很难深入,也难出彩,其在新媒体平台对新闻提出的可视性与互动性方面面临较大挑战。遇到这类采访,可以通过四个方面达到以巧补拙的效果。

一是记者现场出镜,增强报道的现场感与带入感,如新闻发布会,活动或仪式现场。

二是在现场要求摄像记者多捕捉场景同期,善于抓住现场细节,包括面对面新闻当事人的身体动作、语言细节等,丰富新闻现场,为后期报道在不同新媒体平台的分发储备更多素材。比如重大工程项目开工现场,各类庆典现场,重要活动现场等等。

三是当事人面对面的采访要紧扣主题,记者不仅提问要简洁,还不能插话,要让当事人用自己的方式充分表达主题。在偏题跑题时,记者要直接有效地提醒当事人,把当事人拉回主题。

四是面对面采访要不拘泥于预约的当事人,可以在征得主办方或预约人同意的情况下,和其他当事人采访沟通,有可能会挖掘出更适合主题或适合短视频平台传播的场景与素材,成为新闻亮点。

(二)事件类采访

在新媒体环境下,主流媒体在重要的新闻现场大都会采取直播的报道方式。刚刚发生的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事件的采访,考验的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协调能力[1]。

一是第一时间携带设备赶到现场,从多角度以同期音像记录现场状况。如果是重大自然灾害、交通事故或治安案件现场,在征得同意后,可动用无人机空中拍摄,留存一手资料。比如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灾害发生后,当地新闻工作者多地航拍,向决策者和受众直观地展现了灾害现场。不仅为抗击灾害提供了决策依据,也为救援者和受灾群众提供了准确有效的信息。

二是第一时间寻找当事人、目击者,进行引导沟通,还原事发过程与客观事实。任何新闻事件都有人的参与,当事人和目击者是离客观事实最近的人,第一时间采访他们,能够确保新闻更客观真实。

三是第一时间捕捉场景和人物细节,使新闻更生动、更具感染力。当记者赶到现场的时候,一个新闻事件往往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随着时间的流逝,新闻场景可能会消失,当事人与目击者的记忆新鲜度大大降低。因此,需要第一时间记录场景细节,以及目击者或当事人的状态。

四是把握好新闻记者的身份定位,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新闻事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受政治环境、舆论环境以及时空因素影响较大。尽管写稿与编发的作品形态可能会有所变化,但还原事发过程与客观事实是记者的本职工作。因此,在事件类采访现场,无论发生什么情况,记者都应不执任何观点,不发表任何言论。

五是灾害类事件采访现场要有情有义有温度。这与记者的身份并不矛盾,作为一名记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事件类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尽管不执观点,不发表言论,但面对灾害场景要有敬畏之心,面对受灾者要有同情之心,面对危急状况要出手相助。新闻再大,生命至上。

(三)调查类采访

调查类采访报道大多数是经验性、思考性、问题性或批评性报道,是对记者专业素质与社会活动能力的重要考验,也是一家媒体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新媒体时代,记者也要不断与时俱进,通过多种多样的采访技巧,拿到关键证据,抓住关键人物,形成现象级舆论,推动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

第一,对于经验性的、思考性的调查采访,一般通过各级党政部门自上而下沟通选题,全面掌握事件或案例的出发点、目的性、最新进展以及整体成效。这类调查的有效方法就是在面的基础上找点,把“理”“用”“事”串起来。2019年2月23日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的《孩子回家》这期节目,就是依靠公安部门刑侦局以及各级公安机关的配合,深入采访了一名被拐卖孩子和一名被拐卖孩子的亲人,用他们的寻亲经历和故事,将DNA数据库、“宝贝回家”平台、寻亲栏目、公安部门的打拐行动等等一个个闪光的新闻点串联起来,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为寻亲群体指明了方向,为公安机关持续“打拐”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第二,对于问题性或批评性的调查采访,要从验证线索开始,按照法律与道德的标准,梳理出证据链条,通过音像方式完整呈现。当然,其中的难点在于获取音像证据。2021年央视3·15晚会播出后,3·15调查记者在央视节目中披露了一些调查记者获取一手音像证据的方法。

一是当“卧底”。记者“老K”为报道二手车交易平台如何欺骗消费者,从推销员干到了公司二把手,为他获取证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二是当“演员”。女记者“如花”,曾扮演过名企高管、职场小白、受害者、富二代、公众号“大V”、十八线小艺人等等,演什么得像什么,才能获得信任,获取证据。

三是严格保密,严守纪律。即便是亲人或者同事也不能透露任何消息,这是底线。因为在报道发布之前,这些行为有可能与现行法律相冲突,存在风险。

2011年,河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记者崔松旺为获取黑窑厂奴工的相关证据,打扮成智障者在郑州火车站流浪,亲身体验被招募、运送、买卖和奴役的整个过程,甚至被揭穿后也没有放弃,再次以智障人士身份打入窑场内部,终于揭开了黑窑场的重重黑幕。他在获得“2011年度中国正义人物”的感言中说:“一个有良心的记者就要勇于揭露真相,死了都要拍。”

媒体记者能审时度势发现社会的问题与弊端,发现假、恶、丑,对于惩治腐败作风,打击不良竞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法律手腕和行政手段的重要补充[2],也是中国记者的职责所在。

第三,新媒体环境下,省市级媒体记者对于问题性或批评性事件的报道要善于变换身份,善于與同级党政部门沟通,善于走群众路线。对于央媒来说,一期调查类节目往往能够进行一两个月,甚至大半年。无论从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等各个方面,省市级媒体记者都无法与之相比。但省市级媒体记者也有自身的优势,如环境熟悉,人脉广,交通和通讯方便等。

一是要善于变换身份,以当事人的身份与对方接触,验证线索并观察对方的态度。印证线索的真实性除了根据反映情况的人提供的证据,还要亲眼所看、亲耳所听。

二是善于与同级党政部门沟通,掌握其工作动态与要求,直面采访对象,主要用于对同级以下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业的新闻监管方面。

三是善于走群众路线,即获取大量群众的口头证据,一名群众可能代表了个人利益,但更多的群众都在反映同一个问题就肯定存在问题。

三、提问技巧

在采访准备阶段,记者围绕主题设定了问题的范围,但在具体的采访现场,面对具体的采访对象,记者无外乎都要考虑一个问题,即“怎么问”。在新媒体环境下,把“怎么问”时刻装在心中,就能够掌握更多的沟通技能。

(一)尊重与平视采访对象

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媒体记者“无冕之王”的帽子早就被摘掉了。采访对象对媒体也难寻曾经的神秘感和敬畏之心,大多采访对象也知道该如何充分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记者只要给予对方充分的尊重,并告知自己的采访目的,就能够很容易地得到想要的信息[3]。

(二)观察表情与肢体语言,闭合式提问,找到切入点

在突发性新闻事件现场,这类提问很有效。比如在一起市区重大车祸事故现场,记者赶到后,要第一时间接触到受伤不严重的当事人,可直接问“你的身体要紧不要紧”,当事人就只能有一个答案“不严重”。给予了关心关注,也就找到了采访的切入点,后续对于事发过程的采访就很自然地进行下去了。

(三)耐心倾听,注意说话艺术,善于引导

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采访对象,要有耐心让对方充分表达,并给予表情与肢体语言方面的肯定;对离题万里不着边际的谈话,要不急不躁,耐心引导;对不善于表达的采访对象,记者可多采取选择题型提问,将对方想说而说不好的话换一种方式替他说出来,让对方来选择;对于不愿意或拒绝接受采访的对象,更不能急躁,要做好宣传解释,做对方工作的过程也是一次采访。

(四)在批评性报道“取证”时,可以不同身份提问

调查记者经常使用这种提问方式,如在2022年3·15晚会上的 “土坑”酸菜事件调查中,记者以批发商的身份获取了加工厂相关负责人的“口头证实”:出口酸菜包是在厂里发酵加工,国内销售的酸菜包全部来自“土坑”发酵。个人观点,站在维护公众利益的角度,揭露假、恶、丑,在只有这种方法才能获取关键证据的情况下,只要保证客观真实,为报道主题服务,采取一些非常手段都是无可厚非的。

提问技巧最关键的还是要根据采访对象、采访主题与采访环境,把握好提问的时与度。新媒体时代,只要传统媒体记者能够摆正心态,放低身段,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就能够顺利完成采访任务。

四、结语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记录者,更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站在时代的潮头,从采访准备到采访现场再到提问技巧,都需要新时代的媒体人不断研究新媒体的特点与规律,在采访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和总结。只有这样,才能够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参考文献:

[1] 田立春.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访技巧与创新思路分析[J].记者观察,2020(18):36.

[2] 杨路.调查性报道采访技巧[J].中国广播,2008(4):45-46.

[3] 董萌.电视记者新闻采访的提问方法与技巧[J].记者摇篮,2021(7):123-124.

作者简介?朱严,本科,编辑,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

猜你喜欢

采访现场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重组品德课堂“现场”:从生活通达心灵
浅谈交通事故现场及事后处理方法
成功处理变压器现场局部放电量偏大的案例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美媒估计《采访》亏了30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