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时代审计人才培养管理探究

2022-06-26曹亚军

航空财会 2022年3期

曹亚军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包括会计、审计在内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审计人才培养管理模式如何能够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成为一个新的课题。高校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大多还停留于传统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很难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高校需要根据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寻找革新审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道路,为社会输送既懂审计又懂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信息化环境为背景,以新进员工专业背景与实践进行分析,就目前审计人才培养管理的现状,提出了信息化审计对于审计专业人才的要求,同时探究了在“管工结合”模式下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最后为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提供了路径。

关键词 信息化审计;管工结合;人才培养管理

DOI: 10.19840/j.cnki.FA.2022.03.009

“管工结合”是管理学与工学相交融形成的,属于学科交叉。信息化审计则是“管工结合”的产物,其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高端审计人才。而现如今大多高校审计学专业依旧沿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与会计专业使用基本相同的理论教学以及实践课程,没有形成其特有的课程体系,导致专业人才的同质化。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相继涌现,使得审计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国高校的信息化审计教学仅处于探索阶段,未能及时向社会输送适应时代发展的审计人才。因此,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审计方法和流程的革新,如何突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的信息化审计人才的需求,成为目前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一、目前审计人才培养管理的现状

基于现代审计衍生出大数据审计、计算机审计、电子数据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等许多新形式的审计,审计工作逐渐呈现出系统性、复杂性、整体性的时代特征,这就使得审计人员必须要掌握專业的审计知识,熟悉与计算机相关的知识。而高校在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响应信息化时代变革,依旧采用传统审计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跟不上时代的变化[1]。

(一)教学内容落后

不少高校并没有顺应时代的发展尽快开展信息化审计课程,依旧沿袭传统的审计教学内容,未能将信息技术与审计相融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内容无差异化。目前,多数高校的审计学课程仍然沿用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对于审计课程的定制缺少个性和专业特色,难以满足市场对多样化、差异化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趋于同质化,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其次,在教学内容上划分过细。高校的审计学专业课程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能将管理知识、方法与能力和工科知识相互融合。最后,教学内容比较单一。高校教师多数采用PPT+案例教学的方式,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复合型师资力量不足

虽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信息化审计这一新兴课程还是需要有一定信息化水平的审计教师来把学生“领进门”,否则对于新兴事物学生会有抗拒心理,而且自身也无法进行系统地学习,那么学生又该如何“修行”呢?信息化审计是一门理论性、综合性很强的交叉性学科,需要教师掌握全方位的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不仅要精通和掌握会计类、审计类、经济类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要对计算机的应用、数据的挖掘、审计软件的应用等都有所涉猎,信息化审计的出现对教师的发展是一大挑战。虽然现阶段高校的师资力量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但针对信息化审计这一新兴学科高校并没有相应地更新师资队伍,缺乏既懂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师资队伍,无法满足信息化审计的教学需求。

(三)信息化课程设置落后

信息化背景下,无论是政府审计、社会审计还是内部审计都急需信息化审计方面的高端审计人才,“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也明确要加快审计信息化的建设。但多数高校似乎并未响应此号召,在一百多所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高校中仅有极少数高校开设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计算机审计等课程,比如南京审计大学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中开设了审计信息化课程,南京审计大学和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开设的计算机审计课程。多数高校即使设置了有关信息化审计的课程,也只是简单地教授计算机的应用和操作,并没有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和学生所学的审计课程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缺乏对于对信息化审计全面、系统的认识。

(四)信息化审计实践教学薄弱

审计实践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中重要的一环,学生需要将书本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务相结合,这样才能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转变。目前,高校对于审计教学多为“重理论、轻实践”的形式,通常是在大学前2-3年对审计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讲解,在学生即将踏入社会的前一年才会开设关于审计实践课程的教学,并没有将实践教学作为主线课程,这就造成学生只是掌握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对审计的各个环节有更深刻的认识。而且,高校审计实践教学多以案例教学为主,实践教学案例过于落后,没有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时更新与信息化审计相关的教学案例,无法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更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于审计人才的需求。此外,高校没能构建起校企合作的生态圈,学生在学校接触的只是流于表面的课本知识以及教师的实践经历,即使有实训课程也只是仿真模拟,使得学生缺乏对审计工作流程的亲身体会。

二、“管工结合”人才培养管理体系的实现路径

(一)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差异化人才

差异化错位发展是审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要求。首先,高校应该对审计专业定制有专业特色的课程,摒弃审计专业依旧沿用会计专业教学内容的传统,培养与会计专业具有差异化的审计人才;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不宜划分过细,高校的审计学专业课程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没能将“管”与“工”融合在一起,“管工结合”模式下,学生既要掌握管理学方面的知识、方法和能力,也要了解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对复合型审计人才的需求。2EB8C6F0-440D-402F-AB90-CE2F41E13E52

(二)建设复合型信息化审计专业师资团队

信息化条件下,高校培养复合型高端审计人才,有赖于复合型优质师资队伍的建设[2]。信息化审计作为一门多学科交融的学科,对教师的综合性知识能力和实践教学有很高的要求,授课教师不仅要精通审计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审计实务经验,还要熟悉会计、税法以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要想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和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需求,建设多学科交融的复合型师资队伍必不可少。

要建设复合型师资团队,可以考虑“外引”和“内培”两种方法。高校可以对外引进审计实务经验丰富、具有信息技术背景的审计人才加入到信息化教学队伍中。对内,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信息化培训,深化教师信息化观念,将信息化观念融入到日常教学中;另外高校也可以加强校企合作,安排一部分教师进入企业或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交流学习,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总结其遇到的关于信息化审计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办法,形成经典的审计案例库,以供课堂教学使用,从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三)构建科学的信息化审计专业课程体系

传统的审计专业课程体系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对于复合型和应用型审计人才的需求。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应及时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审计专业中去,加大信息化审计的学科建设,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于此,高校可以采用阶段化教学模式去构建审计专业的课程体系。首先,对于大一新入学的学生,课程设计主要以审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主,主要包括会计学、审计学、内部审计以及政府审计等课程,此阶段着重讲授关于审计的基础知识,让学生对于审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其次,学生在掌握了审计知识的基础之上,第二阶段的课程设计主要以计算机理论的工科知识为主,主要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大数据分析以及数据挖掘等课程,该阶段的课程设计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将前两个阶段所学的课程进行融合,以信息化审计的课程为主,主要包括计算机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以及审计案例分析、审计实训等课程。该阶段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将前期所学的审计学、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等课程穿插到信息化审计的课程中去,进而缩短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之间的距离。

(四)搭建信息化审计实践教学平台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审计人才的培养需求,高校应尽快构建一体化的信息化审计实践平台。一方面,高校可以建设审计数据库以及大数据分析平台,通过与企業和高校间的合作搜集和挖掘一手数据,将各行各业的相关审计数据整合成一个数据库供学生和教师使用。将审计数据库建成之后还需要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分析平台,该平台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再将数据进行整合,使得不同来源的数据可以相互使用,进而实现数据共享,该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提取数据、分析数据和整合数据的能力。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构建校企合作生态圈。高校对于审计人才的培养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仅靠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仿真实验远远不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至校内培训和校外实践,能够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审计人才。因此,高校应尽量与大数据审计成熟、信息化程度高的企业合作,可以安排教师进行交流学习,也可以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熟悉企业的审计流程、方法以及技术,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践中去。

AFA

参考文献

[1]叶文晖,刘国常.对信息化审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财会月刊,2017(17):95-100.

[2]陈艳芬.培养复合型信息化审计人才教学改革设想[J].会计师,2020(1):50-52.

(编辑:张春红)2EB8C6F0-440D-402F-AB90-CE2F41E13E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