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拿出“配方”“工艺”,让思政课有“知”有“味”

2022-06-25许丽佳

学生之友 2022年7期
关键词:根本任务立德配方

许丽佳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一堂思政课,育人大舞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可要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道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就不能“照本宣科”,只有把思政课讲得“有知有味”,才能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

关键词: “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制作”鲜活;有“知”有“味”

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文章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可要把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上,让道理真正入耳入脑入心,就不能“照本宣科”,只有把思政课讲得“有知有味”,才能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那么如何让思政课变得“有知有味”呢?本人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作了这方面的探索、实践。

一、“配方”要先进,让思政课堂有“知味”

新时代的思政课要做到有“知”有“味”。“知”,就是课程理论内容,“味”就是要形式新颖活泼。思政课堂,既要有传统的知识讲授,更要注重教学启发性。现代信息技术这一“配方”的强势加盟,可以助推思政课改变单一僵化的教学模式,以满足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自主研究性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让思政课堂有“知味”。

以高一思政课《民主监督》为例,本人通过爱奇艺播放《海口警车遇车祸不作为》视频,引发学生对“警察的这种失职行为,我们可以怎么做?”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理解民主监督渠道。为了突破本课难点知识——如何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本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这一手段来突破难点:(1)利用“网上微博论坛”——展示网友“对失职的警察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去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讨论观点,引导学生分组探究“网友给出的做法正确吗?合法吗?”,然后引导学生总结负责任行使监督权的要求。(2)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互联网上资源——“自行车车主的家属去了公安局反映失职警察的相关情况”以及关于“海口警车‘见危不救当事民警被停职调查”的结果。引发学生讨论:自行车车主家属的这种行为有什么意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负责任行使监督权的意义。

总结: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网上微博论坛”观点以及查找互联网资源,吸引学生互动,这样既增多了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增加了课堂的密度;又能使学生在和谐、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轻松地理解掌握知识,体会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增强主人翁责任感。

二、“工艺”要精湛,让看似乏味的理论有“生命力”

在职高的思政课堂上,知识性、理论性的内容更多,甚至有些理论看起来很枯燥。这就要求思政课老师把握课堂的“工艺”要精湛,“内涵”要求真,才能将思政课堂赋予看似乏味的理论以生命力。湖北省实验中学思政课邓伟老师说:要引导学生表露真实想法和情感,只有建立在“求真”基础上的思政课,让学生听得懂、听得进,才能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真正地起到培根铸魂的作用。

以高一政治课《民主选举》为例,在这一节课中我没有一开始就讲理论知识,而是从学生熟悉的学生会换届选举说起。话题刚抛出,有的学生呵呵一笑,有的学生撇撇嘴,似乎对学生会换届选举这事没太大兴趣。我捕捉到了学生的细微情绪,转而引导学生说出没参加学生会换届选举的理由。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分配的代表名额太少,我们想去也没机会!”“去了也没用,候选人都是高年级的,我们也不认识!”一番吐槽过后,学生的真实想法得到了表露,对这节课的兴趣也被激发。我趁热打铁抛出一个新任务:请大家设计学生会换届选举方案,比一比谁的方案更合理。这一下激发了大家的兴趣。“我觉得要全校参与,一人一票,这样才民主!”“全员参与不现实,时间场地都有限,只能间接选举。”此时的教室如同辩论场,每个学生都在争着论证自己方案的合理性。几个回合下来,课本上那些与选举有关的理论知识已被学生轻松掌握。

再如,在学习《矛盾的含义》时,在讲“对立统一”这一辩证法的核心观点时,我引用理发店门口的一则广告:“蓬头垢面进来,容光焕发出去。”学生立即被吸引过来。此时我及时提问:同学们思考此广告语怎样体现矛盾的对立统一?学生很快抓住“进”与“出”、“蓬头垢面”与“容光焕发”的对立统一,而且由此赞扬了理发师的劳动。因为正是他们的劳动,才使“蓬头垢面”转化为“容光焕发”。

这样,学生从一开始缺乏兴趣,到最后却意犹未尽。通过引导学生表露真实想法和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从被动获知的状态变为积极主动的求知过程,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人认为,促成这种转变的金钥匙就是“精湛”、“求真”。

三、“制作”要鲜活,让思政课有“烟火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一时期心智逐渐健全,思维进入最活跃状态,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而思政课教师是在学生心中埋下真善美种子的园丁,是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导师。

本学期本人探索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方法,结合本学期思政课程,推出了思政课前15分钟“学生红色故事会”,要求学生利用这15分钟,结合自己专业特点,采取讲故事、舞台短剧、朗诵等形式,轮流讲述革命历史和红色故事。红色故事会结束后,由老师进行简短点评。学生从讲《董存瑞炸碉堡》、《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狱中传单》、《毛委员送棉衣》到2020感动中国人物王娅事迹。特别是2020年疫情阻击战更是学生讲述故事的重头戏,如80多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一次临危受命;医护工作者“不计报酬、不论生死”请战“逆行”武汉;令世人赞叹的“中国速度”建成的火神山医院;人民子弟兵“誓死不退”驰援地方疫情防控工作;各地村支书正气凛然的“硬核”喊话;众多爱心企业守望相助慷慨捐款捐物……一个个鲜活的英雄人物,一幕幕激昂的战“疫”场景,让“党、人民、国家、使命、荣誉”这些崇高的字眼,变得更加丰满、立体、可感。这些好故事,都应该是我们思政课堂的主料和硬菜。

把学生讲红色故事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当中,增强了思政课的实效性,让课堂更加鲜活起来。学生参与讲课,更能够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通过学生红色故事会,以前只是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上课积极性不高,现在学生参与站上讲台,积极性非常高,从而增强了思政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深挖各地的红色资源、党史学习教育,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感悟峥嵘岁月,才能够让耳熟能详的红色故事成为思政课的“教科书”,让理论学习更有“烟火味”。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立德树人的工作实效,大都源于情感,加深于理解,巩固于反思,落实于行动。课堂不应该是传播知识的孤岛,思政教师尤其要在课堂与生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学生自由穿梭于现实世界和理性世界之间。

参考文献:

[1] 2020年第17期《求是》杂志刊

[2] 《中學政治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主办

[3] 《思想政治课教学》北京师范大学主办CF306BAB-6970-4145-BBD0-ACACAE942FAF

猜你喜欢

根本任务立德配方
一招值千金 配方建奇功
绝密配方(下)
绝密配方(上)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振兴发展是老区根本任务
“严以修身”先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