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中“示部”字的文化研究

2022-06-25刘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8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

刘斌

摘 要:自《说文解字》问世以来,一直对后世产生影响。文章通过简单介绍《说文解字》体例,并结合前人对“示”部六十七字分类解析,对“示”部六十七字重新分等划分,并通过分类汇总,对“示部”字背后的文化意义深入探讨。前人对“示部”字研究,多从历时角度,以祭祀为线,集中展示了祭祀文化由原始宗教行为向伦理化与世俗化发展。“示部”字研究至今,近乎所有学术研究只探究祭祀文化,注重先民对“神”产生的行为特点。而“神”是怎么产生的,“神”是如何对古代先民进行反馈,古代先民又是如何解读所谓“神”表现出的征兆?针对此三点,从共时角度出发,以探究小篆形成之前这一阶段的文化特点,不止局限于祭祀文化,同时对“神”的概念认知以及吉凶文化进行探讨。

关键词:《说文解字》;“示”部;祭祀文化;吉凶文化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8.023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说明解释字形、分析字义、考证音训的训诂专著,在我国语言学史上有重要作用。近几十年来,诸多学者对《说文》各部建立起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进而探寻出许多历史文化的价值。结合多位学者对《说文》的研究和成果,重新对“示部”字进行整合,深刻地探究其文化意义。

1 “示部”字的意义和分类

1.1 “示”意义

《说文解字·示部》中“示部”字大多与祭祀有关,这不仅是早期先民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而畏惧自然的心理刻画,还和图腾符号类似,反映了早期先民对自然的崇拜。祭祀作为早期先民沟通自然的媒介,传达着先民对外部世界的无限想象以及渴望真理的憧憬。

《说文》对“示”字的解释为“示,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先民认为,古时世间善恶吉凶,上天都是有示警的。专诸之刺王僚,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苍鹰击于殿。①古人将自己的行为、对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局,这些无法看到的结果和对未来的希冀寄予对神灵以及各种征兆的解释之中,进而与自然现象、自然征候联系在一起,称之为“神”。可什么是神?从现在人的视角看古时先民,“神”正是先民们因为自身的认知水平和社会生产力低下时,对外部自然世界没有科学的认知以及精准的解释,而世界遵循客观规律不停变化,刺激着先民渴望知识以及对客观规律的幻想,进而虚化出对自然世界不断改造的“神”的形象。“示”字所反映的便是如此。“示”字的小篆可以看作两个部分:从二(古文:上);其下三垂,代日、月、星。“示”字的本义究竟是什么?“示”字甲骨文字形如“T”,徐中舒先生认为从“示”字的甲骨文字形来看,像以木表或石竹为神主形,“示”为天神、地祇、先公、先王之通称,这也是本文所采用的解释。而陈哲认为古人认为事物的灵魂和形体是相分的,通过神主来祭祀,也就是通过与原型有相似性的形体来指示原型,认为该物体是原型灵魂寄寓之所,从而通过祭祀该物体达到通达原型的目的。②由此得出,示可指代天神、地祇、先祖等一类物象,即实际存在之物体与虚拟幻想之灵物的结合体,如今的塔林、灵位、碑像皆如此,既有字形的原因,亦有先民寻根溯源的求知欲以及对神明的信仰,揭示了先民对待灵与肉之间特有关系的推崇。

1.2 “示部”字的分类

《说文·示部》收字六十,重文十三字,新附四字。按许慎解字可将“示部”字划分为如下几类。

1.2.1 表天神以及神的化身

该类共十二字,分别为“神、祕、祖、祢、祧、祔、、祰、祏、祪”。此十二字皆对天神进行释义,但侧重点不同。前两字释神,神者,以引万物,进而主宰万物。后十字则是对宗庙、祖祠的释义。先民对家族的归属感和对死亡的敬畏形成了古老中国独特的宗庙体系,而这一体系经过时间的推演,到现在以家文化的形式继续传承。面对外部世界挑战,先民们将自身的希冀寄托于先祖和神灵,深感自身的无力感,在产生希冀的同时敬畏之心悄然产生,随之产生的便是各种祭祀活动、祭祀方法也随之产生。

1.2.2 祈福类

该类共十六字,分别为“祜、禧、禄、禠、祯、祥、祉、福、祐、祺、祈、祷、礼、祚、禛、禔”。《说文》释义均以福、吉等词解释,均表达了先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祷,告事求福也。”段注:“以真致福意。”“祈,求福也。”

1.2.3 攘灾类

该类共七字,分别为“祓、禜、禳、禬、禦、䄆、”。此七字为消除灾难、祸患而进行祭祀之义。“祓,除恶祭也”,即扫除秽恶不祥的祭祀祈求。“禬,会福祭也”,为消除灾难病患而举行的祭祀。

1.2.4 祭天活动类

该类共八字,分别为“禷、祃、禅、祡、祠、礿、禘、祫”。此八字为祭天活动,但对象略有区别。前四字《说文》皆以祭天为由,而后四字释义却有所区别,许慎定义为春祭曰祠、夏祭曰礿,这是先民对时令的祭祀,而“禘”“祫”二字是存在时间间隔的祭祀,强调时间间隔。禘,《周礼》曰五岁一禘;祫,《周礼》曰三岁一祫。

1.2.5 地神

该类共三字,分别为“祇、社、祆”。此三字都表地神,对象也不同。祇、社,地神,演化万物,与天神相似;祆,《说文》释义胡神也,为外来文化输入類型。由此观之,中华文化包容的特点此时已存在许久,作为秦汉时期通用的小篆已经有明确的记载。

1.2.6 灾祸类

该类共五字,分别为“祸、祟、䄏、禁、祲”。这一类字着重体现先民的畏惧之心。以“祟”为例,《说文》释祟:神祸也,从示从出。③先民认为世间灾难、人生疾苦皆为鬼神所为。王筠《说文句读》提到“谓鬼神作灾祸也”④。

1.2.7 祭祀目的

该类共八字,分别为“禂、禓、禫、䃾、禖、祝、祗、斋”。此八字都表祭祀目的,但侧重点不同。“禂、禓、禫”为地方民俗,与民事农业有关,以祈求牲畜肥壮、去除丧服之礼、道上祭;“䃾、禖”与自身家事有关,祈求后代、占卜命运;“祝”祭主赞词者;“祗、斋”多侧重祭祀态度,是先民为心之所念之希冀。

1.2.8 祭祀活动、方式、用具等

该类包含剩余除“示”之外的八字,分别为“祭、祀、禋、祼、䄟、祘、、祳、祴”。,祭具也。禋,洁祀也。《释诂》曰:禋,祭也。孙炎曰:洁敬之祭也。

当然,每一个字的归类并不唯一,如“禛”亦可归于第七类祭祀目的。笔者将重复字只单归一类。而在“示部”六十七字之中,大部分都为形声、会意字,从造字法的角度来看,这些字可以通过字形直接或间接地诠释词义,因而先民见字可知义,以虔诚的心对待祭祀。同时通过“示部”六十七字,现代学习小篆亦可据形求义,锁定意义大致范围,进而更便捷地从相关文献中进行考证。

2 “示部”字的文化探究

客观世界对先民来说是唯一的,先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也是统一的,可在用一套语言符号系统对物质世界进行编码的过程中,不同民族所反映的思维却并不相同。导致思维不同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便是文化。文化的不同也极大影响着各民族文字的形成,以及其形成的文字系统不同。文字已经与民族的文化相互联系,因而我们可以从这些音义形中来窥伺先民的文化气息。

2.1 “示部”字中的“神”

提及“神”这一概念,世人第一反应是与西方神学相联系。关于西方神学起源,“神”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希腊古代思想中,而并非源自基督宗教。在希腊古代思想中,“神学”一词指称关于诸神故事的唱颂和讲述。把神学可以理解为神话,最早的根据出现于柏拉图《国家篇》(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的对话录中。而在中国,自甲骨文中就有“神”的影子,最为明显的便为“示”字,“示”字甲骨文本作“T”形,像祭台形。

古人是如何认识到“神”的,一方面源于古代先民对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自然现象未知的恐惧,另一方面便是客观事物以某种规律所表现出来的征兆。《说文·示部》涉及的神总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天神,一类为地神。还有一类游离于天神地神之间先祖牌位,先民认为其有与天神相似的能力,因为在分类时划归天神化身,与天神属同一类,而在本节论述中将作为单独一类讨论。

天神,引出万物者,天神一类词的释义皆为神,包括“神、祕”。神,从示从申。申,神也,申为电的初文,因此,神这一形象直接反映出先民对电闪雷鸣的敬畏。《艺文类聚》卷十三引《书·洪范》:“雷于天地为长子,以其首长万物与其出入也。雷出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入,入则万物入。入地百八十三日而复出,出则万物出。”⑤春雷炸起,万物复苏,这是先民对神灵祈福的起点,也是自然崇拜的发端。

地神,提出万物者。提,挈也。《说文·示部》地神类字包括“祇、社、祆”三字。地神与天神雷同,但相对于天神来讲,地神与先民的距离感更近,因而对于“祇”有更具体概念“社”的存在。地神也属先民的自然崇拜,相对于天神,地神更主要表现为土地崇拜。《荆楚岁时记》记载:“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享其胙。”⑥先民对地神的崇拜,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期间称呼也变化良多。以“后土”为例,《礼记·月令》云“其神后土”⑦。《檀弓上》曰“君举而哭于后土”⑧。郑玄注“后土,社也”。

最后一类的先祖牌位等,包括祖、祢、祧、祔、、祰、祏、祪。这八字则是先民对死亡的敬畏与思考,同时也象征着父系氏族权力的集中,是原始崇拜的象征。

因此,“示部”字所传递的神这一概念,形成与成熟要远早于西方,早期先民不仅开始对外部世界客观规律的探寻,也用过死亡、警示、心理影响等方面开始无意中注重神学的哲理思考。

2.2 “示部”字中的祭祀文化

“示部”字反映出来的古代文化信息,不仅是中国的祭祀文化,同时也是先民对“神”这一存在所变现出主观行为动作。“示部”字几近描绘了一场完整的祭祀的活动,从祭祀器具(,祭具也)、对象(神、祇、祖等)、目的(求福攘灾)、主祭者(巫祝降神,如祝,祭主赞词者,从示,从人)、方式等内容,重新勾画出上古祭祀图景,较为完整地重现了上古时期的祭祀文化。祭祀神灵,用以追求心理上的慰藉,而先民的祭祀,还带有多种倾向,或求子,或在出征前祈求保佑等,究其本质,皆是信奉“神”,進而激起一种勇往直前、无所不能的冲劲,以此来迎接未知的艰难险阻。

既然要祭祀,那么祭祀的礼品就是先民要考虑的。这些礼品需满足神的需求,而神的需求是什么先民无从得知。想要祭祀神灵,就要对神献出礼品,人们既然想要神灵关注自身以满足他们的愿望,就应该拿出自己认为最珍贵、最好的东西祭献给神灵,以博得神灵的赏识与欢心。在古代农业相当落后的情况下,原始先民解决的生存问题首先是食物,接着才考虑其他,因此来之不易的食品就是敬献神灵最宝贵的物品。而在先民所食用的食品中,打猎而来的肉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因此时至今日仍有祭祀肉的传统。《说文·示部》记载:“祭,祭祀也。从示,以手持肉。”⑨肉作为最高礼品供奉神灵,供奉肉需要用手,手作为人体器官最活跃的器官之一,进行人类大部分活动,而在《说文》中,与“手”相关义众多,如“又、及、攴”等。同时手部字以及其相关字中亦有一类字,这类字有共同的行为特点是手大都放置于胸前的位置,并且没有明显的位置移动与变化。这类字根据手与物体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奉类和拱类。奉类表示的是有物体被拿在手中,手托物体并且有高举的状态;拱类则是双手中没有任何物体,且两手相合,用于表示一种敬意。

先民认为的祭祀目的是连接人与神,而连接的方式《说文·示部》中提出了三种:第一种,祈福中以声音联结神灵,如“祈,求福也。从示斤声”。《玉篇·示部》解释为“祷也,报也,叫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九引孙炎说:“祈,为民求福叫告之词也。”第二种,焚烧祭品,如“禋,洁祀也。祡,烧祡燓燎以祭天神”。郑玄有言:“禋之言烟,周人尚臭,烟气之臭闻者……三祀皆积柴牲体焉,或有玉帛,燔燎而生烟,所以报阳也。”第三种,采用灌祭。所谓灌祭,以酒灌地以请神。王国维在《与林浩卿博士论洛诰书》中提道:“古求神之道亦多端矣,或以气,或以声,或以臭,其次虽有不同,而其用则无或异。”由此可见,原始时期祭祀方式多为此三种。对于先民,神灵是不同于人的,因而先民只能通过声音、气味来向神灵表达自己的愿望。

原始祭祀的雏形多源于此,“示部”字还涉及祭具、祭者等,而这种祭祀形式较为完整地传承到现在,并没有较多改变,因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习俗传承下来并不断丰富。而原始祭祀中,先民多方面精益求精的选择,也足以表现出早期祭祀中先民对于神灵的敬畏之心,虽然是一种不科学的行为,但却是对科学知识、客观规律的探索。

2.3 “示部”字中的吉凶文化

很多关于《说文》祭祀文化的研究中包含了吉凶文化,但祭祀文化与吉凶文化也存在较大差异。祭祀文化通过固定的形式沟通神灵,而吉凶文化的方式要与易学联系。早期易学只有八卦符号而无文字,而后八卦演化六十四卦象,用以占卜吉凶,这一时期的易学也称为“筮术易”。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以哲理说解易学。《论语·述而》有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⑩道不仅是人道,同样也是天道,孔子为学,五十以学《易》,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源头,虽与祭祀文化有关,但不可相同。

《说文·示部》体现吉凶文化的字多为祈福类与灾祸类。祈福类字“祜、禧、禄、禠、祯、祥、祉、福、祐、祺、祈、祷、礼、祚、禛、禔”均为左右形声结构,这类文字解释为吉、福、祥一类文字,对应吉凶文化之吉,如“祜,上讳。福也。当从示古声,候古切”“福,祐也,从示畐声”。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说:“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按福备古音皆在第一部。叠韵也。铉本作祜也。非。祜正世所谓福也。”由此来看,先民将事物美好结果归结到上天,也顺应原始农耕社会靠天吃饭的特点。以“示”为形偏,代表对神灵的崇拜,对神灵力量无所不能的憧憬,憧憬其满足自身生存需要和生活需求;而声旁多为美好祥瑞字眼,用以表达神灵的馈赠、帮助与指引,更多的是承载先民的心理寄托。而灾祸类文字“祓、禜、禳、禬、禦、䄆、”同样也是神灵无所不能力量的体现,但先民对此产生的心理多是敬畏,是对自然环境和人生灾祸的恐惧,对应吉凶文化之凶。

这种吉凶文化的对象以及产生的作用也有不同。吉兆对象多适用自身格局范围,君主求国泰民安,人民求生活美满,因而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而凶兆对象多为大灾大难,不论关乎自身与否皆可言祸,因为先民多用此类字表既定事实以表哀婉,或用未来可能事件劝勉后人,因而对社会发展亦可起到反向促进作用。由此观之,这种吉凶文化,就是探讨社会发展兴亡规律,由此探寻人生吉凶祸福的源头,而不可单纯与祭祀文化共之一谈。

注释

①刘向.战国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②陈哲.祭祀文化与《说文解字·“示”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③⑨许慎.说文解字[M].徐鉉,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5.

④王筠.说文句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3.

⑤欧阳询.艺文类聚[M].汪绍楹,校.北京:中华书局,1965.

⑥宗懔.荆楚岁时记[M].宋金龙,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⑦⑧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1.

⑩孔子.论语译注[M].第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0.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等,校定.北京:中华书局,2015.

[2]侯云龙.表解古代汉语[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0.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4]陆宗达.说文解字通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

[5]王筠.说文句读[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83.

[6]陈哲.祭祀文化与《说文解字·“示”部》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

[7]雷汉卿.《说文》“示部”字所反映的古代宗教文化释证[J].成都: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67-73.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
论《说文解字》与基础教育
《说文解字》与汉字形体分析对汉字教学的一些思考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的认识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邑部》构形方式和书体演变研究
浅谈《说文解字》中的“尸”部字
从出土文字看《说文解字》存在的问题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