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快农科紧缺人才高质量培养
——基于IPOE框架的504名农科专家访谈分析

2022-06-24陈新忠郭广霞朱晓燕

中国科技论坛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业院校农科农业产业

陈新忠,郭广霞,朱晓燕

(1.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2.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1 问题的提出

紧缺人才是指组织或社会发展急需而缺少的人才,其缺失与供给状况制约着组织或社会发展的步伐和质变。反映紧缺人才一般有3个指标:①数量指标,即看人才是否供不应求;②比例指标,即看人才缺口有多大;③严重性指标,即看缺乏该类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造成严重的影响[1]。近年来,以芯片为标志的国外技术封锁暴露了我国人才供给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指出,我国 “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最大短板,加快培养农科紧缺人才尤为急切而重要。

1.1 “卡脖子”技术阻滞了农业现代化实现步伐

科技进步引发产业升级,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十三五”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生历史性变革,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十四五”时期,我国 “三农”工作重心将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然而,当今我国农业面临着效益低下、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等难题,制约着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从动植物育种、疾病防控、收获机械研发到产后保鲜处置等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近年来对农业关键技术及人才的限制加大了我国赶超发达国家的难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唐华俊指出,我国农业科技原始创新不足,作物基因编辑、生物合成、干细胞育种、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 “卡脖子”严重,畜禽品种、部分高端农机或核心部件依赖进口[3]。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到农业农村各领域,全球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直面 “卡脖子”技术,建立 “使命清单”,加快培养相关人才攻克系列难关,是当前我国农业突破发展瓶颈面临的重大而迫切课题。

1.2 农业现代化短板亟需农科紧缺人才引领补齐

近年来,我国农业取得巨大进步,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主要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提高到95%以上,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2%,粮食生产连续17年丰收,实现了主粮完全自给[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仍较低。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研究显示,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 1/3,农业劳动生产率仅为国内工业劳动生产率的 1/10,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弱,农业现代化成为国家现代化的最大短板[5]。历史规律表明,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民以才富。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新产业贵在人 “新”。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及农产品加工产值占GDP的30%左右,但农业农村领域高等教育人才尤其拔尖创新人才匮乏,内源性发展动力不足,严重制约农业现代化步伐。面对科技改造和引领产业的趋势,我国亟需培养大批能够促进产业升级的农科紧缺人才,充实农业产业一线,突破产业技术瓶颈,攻克产业发展难题,推动农业现代化健康快速发展。

1.3 农科人才供给未能满足农业现代化需求

高等农业教育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基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2014—2019年,我国农科本硕博招生及毕业人数稳步增长,2019年农学本硕博毕业生达到93603人[6]。从中美对比看,2019年我国农科学士、硕士和博士毕业生总量远超美国,其中学士比美国多26907人,硕士多16066人,博士多1271人[7]。然而,就数量而言,我国农科本硕博毕业生占全国人口比重仍然远低于美国,农科本科生对口行业就业率仅为27%,县域及乡村对口就业率只有15%,并且呈逐年降低趋势[8];就质量而言,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危机严峻,农业现代化国际差距较大,农科人才供给远远未能满足农业强国需求。面对现代农业的新要求,2019年6月我国100余名涉农高校书记校长和专家在浙江安吉达成的 “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拉开高等农业教育 “质量革命”的序幕,强调高等农业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培养一批高层次、高水平、国际化的创新型农科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鲜血液[9]。

1.4 现有关于农科紧缺人才培养的研究极不充分

国内外对于农科紧缺人才培养的研究较多,首先体现在对农业人才重要性的揭示上。Subaeva等[10]认为智力劳动在农业生产中日益增长;郭丽君等[11]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人才,农业人才结构性改革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其次,学者注意到农业产业对农科人才需求的变化。张艳等[12]研究发现新形势下社会对农科类人才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知识型转变为知识型和技能型相结合;刘木华[13]认为各地应依托高校教育资源优势,大力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农业专门人才。此外,学者对农业教育的时代变革进行应然性探索。 Nikitina等[14]认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现代化,在农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引入实践学科和创新理论;马香丽等[15]认为我国涉农高校人才培养应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建人才培养模式;金绍荣等[16]认为变革农科人才培养理念、目标、方式和内容,与乡村人才振兴协同推进,是当前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已有国内外学者在农科紧缺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探索,为深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对农科紧缺人才培养现状及问题、农科紧缺人才的现实内涵及培养策略还未聚焦探讨,亟需研究解决。

2 理论框架与研究设计

2.1 理论框架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我国农科紧缺人才的培养质量,本研究运用IPOE (Input-Process-Output-Effect)理论框架进行分析。该框架模型是在McGrath[17]于1964年提出的主要应用于组织系统流程再造、团队管理和教育评估等方面的IPO (Input-Process-Output)质量监测理论框架基础上增加效应 (Effect)指标,以便更好地考察农科紧缺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质量状况。根据农科紧缺人才的特点,本研究选取农科教师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高校农科面向产业的实践平台、高校农科生当前培养模式、高校农科当前评价的主要导向、农科生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和农科毕业生促进产业的社会效应6个维度体现IPOE分析框架,以期全面反映农科紧缺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研究设计

首先,根据IPOE理论框架,本研究将IPOE即Input (输入)、Process (过程)、Output (输出)和Effect (效应)作为一级指标,将农科教师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高校农科面向产业的实践平台 (Input)、高校农科生当前培养模式、高校农科当前评价的主要导向 (Process)、农科生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 (Output)和农科毕业生促进产业的社会效应 (Effect)作为二级指标,每个二级指标之下设置6个三级指标,共36个三级指标,如图1所示。三级指标运用满意度进行评价,满意度考量采用 5分量表计分,最高分值为5分。每个三级指标的满意度从1到5按照从 “弱/小/少”到 “强/大/多”顺序排列,在与专家访谈中进行数据记录。

图1 农科紧缺人才培养现状IPOE评价理论模型

其次,在获取农科紧缺人才培养过程存在问题之后,访谈农科专家和管理干部,分析澄清农科紧缺人才的现实内涵,明确当前我国农科领域究竟紧缺哪些人才。

2.3 样本数据获取

课题组于2021年1—3月对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这10所农业院校504位农科教授和处级以上管理干部进行访谈及问卷调研。基于农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问卷包括农科教师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评价、高校农科面向产业的实践平台评价、高校农科生当前培养模式评价等6个二级指标的36个问题。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编辑、发放并回收,主要面向10所农业院校的农林牧渔4个大类的专家和管理干部进行发放,涵盖植物保护、作物学、农业资源利用、兽医学、畜牧学、林学、水产等传统与新兴农业学科。问卷共回收509份,有效样本504份,有效率为99%。访谈问卷对象中男性276人 (54.8%),女性228人 (45.2%);教授325人 (64.5%),副教授142人 (28.2%),管理干部37人 (7.3%),见表1。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信度与效度检验,见表2和表3。两者均通过检验,综合说明数据信度与效度质量高,可用于进一步分析。

其次,课题组对回收的有效样本对象——10所农业院校的504位农科教授和处级以上管理干部进行实地面对面访谈或电话 (含QQ电话和微信电话)远程访谈,听取并记录他们对于农科紧缺人才的类型研判、症因见解和培养建议。

3 农科紧缺人才培养问题与紧缺人才类型分析

3.1 农科紧缺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1)输入 (Input)。

农科教师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不强。农科教师是农科生面向产业的引路人,其实践能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应对实践问题能力的大小。据课题组对504名科教授和管理干部访谈问卷调查,80%以上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农科教师的产业实践机会和产业实践次数较少,产业实践累积时间较短,参与产业实践的程度和效果较弱,参与产业实践的报酬较低,各项指标平均处于1~2分水平,如图2所示。访谈中95%以上的专家认为,农科教师面向产业的实践极不充分,实践能力差强人意,造成当前局面是因为我国农业产业发展主要依赖政府农业部门及其所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来推进,仅将农业院校作为人才的重要来源和科研的有益补充。在此体制下,高校农科教师的主要职能定位是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从事高等农业教育的教师与农业产业实践不挂钩,对农业产业实践问题的认知和体验不深,人才培养很大程度局限于书本和实验室,科学研究的实践问题导向差,成果多停留在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看重的论文出版和项目获奖层面。

表1 样本对象的人口学信息描述统计

表2 信度检验

表3 效度检验

图2 农科教师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

高校农科面向产业的实践平台不足。实践平台是师生参与实践的依托和场所,其建设状况影响师生的实践机会和实践能力。据课题组对504名农科教授和管理干部访谈问卷调查,90%以上的专家认为我国农业院校产业实践基地面积较小,农科生校内参与产业实践的比例较低,这两项指标平均值仅为1.4分左右;而83%以上的专家认为校园之外的产业实践基地比重大,农科生需到校外参与产业实践的比例高,农科生往返校外产业实践的路程耗时长,且有77%的专家表示校内外产业实践基地建设的先进性不强,如图3所示。85%以上的专家认为,高校农科面向产业的实践平台不能较好支撑农科生前沿理论知识学习和先进产业实践锻炼,实习实践条件亟需改进。专家在访谈中反映,1999年高校扩招及校舍扩建致使多数农科院校没有了校内实习实践基地,即使存在也只有20亩左右,远不能满足校内教学及学生实践需求;大多农科院校不仅实验室面积较小,而且实验仪器和实验器材缺乏或低质,不能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到实验平台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难以维持正常教学实验;农科校外实习实践基地一般较远,最近的离校也要20多分钟车程,有些往返甚至需要花费数个小时,不仅成本加大,稳定度也不高。据课题组调查,农业院校生均校内基地面积仅0.20亩,到达校外基地平均耗时2.5小时以上。

(2)过程 (Process)。

高校农科生培养模式严重偏离产业。培养模式是培养过程的规划和凝练,是培养质量的保障和反映。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选择与组合体现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影响所培养人才的发展前景和社会贡献。高等农业教育因业而生,缘农而兴,与农业产业形影相随,有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围绕农业产业构建培养模式培育农科人才是高等农业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高等农业教育的社会价值所在。据课题组对504名农科教授和管理干部访谈问卷调查,70%以上的专家认为当前我国农科生培养模式中理论课程教学较多,学生争取绩点名次现象严重,教师过多追求论文刊发,这3项指

图3 高校农科面向产业的实践平台

标高达4分以上;另外,专家还认为农科实习实践大大弱化,学生阅读经典著作较少,农科培养与产业关系不紧,此3项指标的平均分不足2分,如图4所示。访谈中80%以上的专家认为,我国农科生培养模式明显远离了产业,亟需加强和巩固农科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发展之间关系。专家认为,出现当前结果主要是因为2000年以来我国农业院校从原农业部或地方农业厅划归教育部或地方教育厅管理之后,重视 “教育”而淡化 “农业”,虽然在规范办学、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但与农业产业愈行愈远;目前我国农业院校为乡村振兴服务属于义务而非职责行为,服务农业产业的能力与 “双一流”建设没有有机衔接,服务乡村振兴的活力远远没有释放,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呈现 “两张皮”现象。

图4 高校农科生当前培养模式

高校农科教育评价呈 “五唯”导向。教育评价是对教育的衡量和研判,其指标是教育活动的风向标,是教育管理者和师生的努力方向。教育评价的本质是帮助人们认知,为行动提供参照。据课题组对504名农科教授和管理干部访谈问卷调查,85%以上的专家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农科教育评价中过分注重和强化科研项目、期刊论文、人才帽子与科研奖项,严重轻视和弱化了人才培养与产业促进,两者的平均差值在2分以上,如图5所示。访谈中90%以上的专家认为,我国高校农科教育评价导向极其偏颇,制约着教育发展状况和未来前景,亟需回归育人和产业这两个中心。专家认为,形成当前局面主要是因为现今教育评价已成为教育管理者的管理工具,与资源和利益密切结合;作为伴农生长的教育活动,高等农业教育本应注重考查和评价教育对于农业的促进情况,如今却陷入普通教育的 “五唯”倾向之中。

图5 高校农科当前评价的主要导向

(3)输出 (Output)。

农科学生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较弱。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农科面向产业的实践周期应长于其他专业。只有这样,农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增强。据课题组对504名农科教授和管理干部现场访谈与问卷调查,67%的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农科大学生专业实践机会和专业实践次数较少,专业实践累积时间较短,专业实践学分较低,参与专业实践的程度和效果较弱,6项指标平均分数分布在1.9~2.3分,如图6所示。访谈中85%以上的专家认为,农科生面向产业的实践极不充分,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锻炼。究其原因,专家认为这与农科生的培养定位、教学投入和学校资源密切相关。近年来,农业院校的农业资源有限,教师压力巨大,学校和教师难以将主要精力用于培养学生的产业实践能力;同时,受市场体制和就业制度影响,农科生的培养定位宽泛,学生 “就好业”成为师生的共同努力目标。据课题组调查,农业院校毕业生集中实习实践时长平均为4.6周,平均仅占学制时长的2.9%;毕业生集中实习实践所得学分平均为2.3分,平均仅占总学分的1.53%。

图6 农科生面向产业的实践能力

(4)效应 (Effect)。

农科毕业生促进产业的社会效应不佳。社会效应即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农科毕业生的社会效应是农科教育的社会作用和成效。作为行业高等教育的社会延展,农科毕业生的社会效应既弥散于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潜移默化,更集中体现为对农业产业的促进。然而,课题组对504名农科教授和管理干部访谈问卷调查显示,农科毕业生对基础科学创新方面的贡献、科技研发创新方面的贡献、科技推广创新方面的贡献、产业现代化水平提升方面的贡献、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方面的贡献等5项指标平均分值均在2分以下;农科毕业生对科技贡献率提升方面的贡献这一指标平均分值最高,也仅约为2.14分,如图7所示。访谈中80%以上的专家认为,农科毕业生没有很好促进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还未弥补农业产业的国际差距, “卡脖子”技术仍是我国农业的发展瓶颈。一方面是因为我国农业积弱已久,农业科技起步晚,赶超发达国家需要时间积累;另一方面是因为农科生在现有培养体制下创新能力不强,在现有社会文化下不愿以农为业,在现有管理体系下没有形成坚强合力。

图7 农科毕业生促进产业的社会效应

3.2 农科紧缺人才类型分析

根据课题组对10所农业高校504名有效样本对象的面谈或远程访谈,综合农科教授和管理专家意见,农科紧缺人才主要体现为基础研究人才、产业一线人才、交叉复合人才和应用研究人才4种类型。其中,基础研究人才是农科的最大缺口,43%的专家 (217人次)强调此类人才是彻底扭转 “卡脖子”技术的核心力量;产业一线人才是农业产业的第二需求,32%的专家 (161人次)指出这类人才是产业技术立地及应用和产业问题提出及改进的关键力量;交叉复合人才是农业产业人才的发展方向,13%的专家 (66人次)认为随着农业由分割式向全产业链转型,我国亟需大批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交叉复合人才为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应用研究人才是农业技术创新的根本力量,9% (45人次)的专家认为应用研究人才是农业技术尤其是 “卡脖子”技术的生产主体,是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推手,无论是从基础研究人才或交叉复合人才中转化还是单独培养,都必须高度重视。其他3% (15人次)提到了新型职业农民、农场主、现代农业经营人才和现代农业管理人才等。另外,以陈焕春院士为代表的360余名专家认为我国亟需建设种业创新、农业装备与智慧农业、环境与农业健康、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等农科紧缺专业,以解决 “卡脖子”问题和农业现代化的新需求。

4 农科紧缺人才培养的政策建议

4.1 研究制定高校农科紧缺人才的培养规划

加快农科类专业紧缺人才培养,首先要明确农科究竟紧缺哪些专业人才,缺口有多大。从2019年中美农科毕业生对比看,我国农科本硕博毕业生总量已远超美国,但农科教育各学段毕业生占全国人口比重仍远低于美国,其中农科学士年均缺口为总人口的0.0072% (93600人),农科硕士年均缺口为总人口的0.0005% (6500人),农科博士年均缺口为总人口的0.0003% (3900人)。学士是农科高层次人才的基础,而研究生是农科和农业创新的根本力量;加快高质量培养农科研究生是加快农科和农业创新的根本之道,而加快高质量培养农科硕士、博士必须从加快高质量培养农科学士做起。目前,我国农科人才总量已经不是问题,提升人才质量和加强紧缺人才培养是未来农科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为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要立足当下,立项研究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农科紧缺的领域、方向、具体专业和人才数量,从而在减控总量中确立国家亟需培养人才的紧缺专业清单和年度供给计划。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各个学历层次的紧缺人才培养规划,分类培养农科研究型、复合型和应用型紧缺人才。培养规划尤其要依据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农科人才的需求,突出瞄向种业创新、农业装备与智慧农业、环境与农业健康、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等专业,培养以解决农业科技前沿中 “卡脖子技术”问题为目标的科技领军人才,用前沿科技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

4.2 立法建立高校主导农技推广的体制机制

为了解决高等农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发展 “两张皮”这个制约我国农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源性问题,补齐乡村振兴短板,建议国家尽快立法建立农业院校有力服务农业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建立高校主导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机制的重要意义,充分利用和挖掘农业院校为农业产业服务的潜力,立法赋予农业院校主导农业技术推广的权力和职责,建立以农业院校为主导的国家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制,促使高等农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农业产业发展融为一体,将高等农业教育对接、服务和引领农业产业转变成为农业院校和农科教师的责任和义务。以省域为边界,以产业为纽带,以科技为桥梁,立法构架农业院校主导农业技术推广的管理体系,农业院校由教育部和农业农村部双重领导,推广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担,主要职责包括农业技术指导、科技研究及成果转化、农业推广人员选用和培训、农业后继人才培养等,所有工作由政府监督,社会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体制运行中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做强产业为目标,理顺工作范畴和关系机制,以及人事、财政、监督、评价等归属及统一问题,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禀赋优势,将农业院校培养的农科人才充分吸纳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农业高校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4.3 支持建设智慧农业的高校综合实践基地

为了让农科学生拥有一个可以观赏、能够锻炼的高科技智慧农业园,方便在学期间经常接触技术最先进、产业最发达、科学最前沿的现代农业,我国各级政府要与农业院校及农业企业共同建设现代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为农业院校培养符合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新型紧缺人才提供平台。当前大多农业高校的农科实践基地建设没有得到地方农业主管部门的强力支持,农科实践基地缺乏稳定性和可靠性。为保持农科实践基地持续稳定,各级政府要为农科实践基地建设提供持续的政策和经费支持。经费投入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各级政府要提供财政经费,支持各省 (区、市)至少打造一个依托农业院校共商、共建、共享的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能稳定容纳在校农科大学生的高水平、现代化校外实习实践基地和科技成果转化实验基地,增强农科大学生对现代农业的认知体验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率,促进创新、创造、创业型现代农业人才在实践中涌现,补齐当前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最大短板。

4.4 指导构建面向产业的农科学生培养模式

为确保面向产业培养农科人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要指导农业院校构建面向产业的农科学生培养模式。其一,强化理论课程教学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农科理论课程教学要围绕农业发展历史展开,帮助学生认识农科理论在农业进程中的突破和作用,并为学生展示当前和未来农业进展中急需攻克的理论难题;教学过程也要将市场和企业融合其中,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反向调整农科人才培养模式,为各专业构建起面向岗位需要的核心能力和相应课程内容。其二,提升农科生的实习实践时长及其学分比重。鉴于农科专业的实践属性,培养农科人才要强化实践认知和产业历练,为此农科生真正的实习实践累积时间要逐渐达到学制时长的50%左右,相应学分也要逐步达到总学分的40%以上。其三,培育农科生解决产业实践问题的科研能力。农业院校要转变学生追求学分绩点现象,引导农科生在认识和解决产业实践问题中日渐提高作为高级专门人才的科学技术能力。教育主管部门要监督农业院校是否落实和实施面向产业的培养模式,指导农业院校增强面向产业培养农科生模式的实际成效。

4.5 资助提升教师面向产业的实践指导能力

农业是扎根土地的行业,农学是实践性学科。黑板上种不了田,教师实践能力是学生实践能力的保障,产业实践锻炼是提升农科教师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针对农科教师宁愿写论文、不愿下田地,学术会议多、育人交流少,重视教学形式展示、轻视教学内容改进等状况,为打破教师普遍囿于学术故步自封的桎梏,教育主管部门要与农业产业部门对接,以带薪休假、挂职锻炼、累积产业时间或指定年限阶段等形式,常年组织开展教师实践蹲点锻炼;通过参与校内外教学,科研实 (试)验实习基地建设,企事业单位、乡 (镇)、村的生产与技术服务,带领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增进农科教师对农业产业的认知,增强农科教师在产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农科教师更好地指导农科生进行产业实践历练,促进农科教师通过产业一线了解最前沿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便于针对性指导农科生提升产业实践能力。农科教师只有走出实验室、走进产业、走入田间地头,才能将论文写在大地上。

4.6 督促健全面向产业的农科教育评价体系

农科教育评价 “五唯”导向偏离了农业内核,亟需建立以产业促进和产业贡献为导向的教育评价体系,促进农科紧缺人才培养,充分释放农业院校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动能。面向产业的农科教育评价体系应将农业院校 “双一流”建设成效的各种评价与农业产业贡献密切关联,建立以农科人才培养为中心的新指标,健全农业院校农业科技服务考核机制,完善科研政策,实施分类评价,突出问题导向和质量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贡献率。将农科生培养质量、师生服务 “三农”进展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作为学科评估、人才评价等各类评估评价和项目资助的重要依据,促进农科教师淡化 “唯论文论” “唯职称论” “唯帽子论”,侧重科研成果转化率、社会贡献度等实绩考核,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培育人才和改造农业上,促进农业院校回归服务农业、回归服务基层、回归服务农村,使之真正成为农业强国的引领者。教育主管部门要督促健全面向产业的农科教育评价体系,对接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合作,实施 “创新成果落地计划”,发挥新评价体系对农科紧缺人才培养的新导向作用。

此外,为扭转 “学农不愿务农”——农科人才不愿围绕农业产业就业和发展这一现象,我国各级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提供优越待遇,吸引农科生面向农业产业和基层一线就业;打通职称、职务、人才遴选等晋升流动通道,为农科生提供广阔发展空间;配套建设医院、学校、图书馆、体育中心等高水平公共设施,促进农科生甘心安居乐业。只有如此,农业和农村才会充满活力与希望,农科人才才能真正引领农业产业发展。

猜你喜欢

农业院校农科农业产业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农科城如何为乡村提供“振兴样板”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高等农业院校宠物专业产学研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构建与实践
高等农业院校学科专业优化调整研究
公费农科生培养试点工作实施
农科问答
农科110专家,你们辛苦啦! 省总工会与省科协联合举办农科110专家送清凉慰问活动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