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022-06-24杨洲李宗泽

川北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阿托颈动脉斑块

杨洲,李宗泽

(彭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四川 彭州 611930)

急性心肌缺血可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属于引发高龄群体死亡的主要原因,除老年群体外,亦可出现于吸烟群体、绝经后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群体,随着此类原发病患病群体数量的持续增大,ACS发病率亦逐年上升,1年后死亡率为15%,5年累计死亡率则可达到20%[1]。ACS患者多因动脉斑块因素引发冠脉闭塞,其发病与斑块不稳定、脂质代谢异常、血压增高、糖耐量异常、吸烟等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2]。目前,该病在临床中多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在患者服用后,其水解产物具有降血脂、调节炎症反应的作用,可通过促进合成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发挥作用,降脂效果较好,有效降低心肌梗死、卒中、心力衰竭等风险。近年来,中西医联合治疗已逐渐普及,阿托伐他汀与中药联合应用可有效缓解ACS临床症状[3-4]。李伟霞等[5]研究发现,脑心通胶囊可通过其药物构成中的黄芪皂苷、丹参酮、黄芪黄酮、β-谷甾醇等有效成分发挥调节机体氧化应激、炎症因子分泌等多种作用,以达到保护心脏、防止ACS恶化功效。本研究将上述两类典型药物相联合用于ACS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彭州市中医医院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07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53)和试验组(n=54)。纳入标准:(1)伴有>30 min典型胸痛;(2)符合《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中ACS相关诊断标准[6],即心电图检测发现其心绞痛症状出现时伴随ST段下移、一过性ST段抬高和T波改变;(3)年龄≤80岁;(4)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存在药物代谢功能异常,无法接受药物治疗者;(2)存在ACS以外的心脏性疾患;(3)存在他汀类过敏史(患者主诉在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钠等常用他汀类药物应用后出现严重皮疹);(4)肌钙蛋白阴性者;(5)入组前已接受相关药物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方案(抗凝、抗血小板),在此之上,对照组同时给予阿托伐他汀,晚餐时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次/d,20 mg/次,治疗两个月。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脑心通治疗,口服脑心通胶囊,3次/d,餐后服用1.6 g/次,治疗续两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治疗两个月后对各组患者检测以下指标:(1)采用迈瑞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DC-N3S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情况,同时采用弹性成像模式分析评估颈动脉斑块情况,斑块显示为绿色表示斑块较软,显示为蓝色表示斑块较硬[7]。(2)采取空腹6 h后外周血10 mL,置于离心机,4 000 rpm,离心15 min,分离上层血清;行以下检测:①血脂指标,采用迈瑞B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参照试剂盒说明书以氧化酶法检测TG、TC、LDL-C、HDL-C水平;②凝血指标,采用迈瑞MR-96A多功能酶标仪参照试剂盒说明书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ibrin degradation products,FDP),采用迈瑞医疗C351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记录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ctive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③炎症指标,参照试剂盒说明书行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相关激活蛋白(tumor necrosis factor associated activation protein,CD40L)、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上述试剂盒购于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3)分析治疗两个月后,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心血管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IMT、颈动脉斑块情况比较

治疗两个月后,两组IMT均有所降低(P<0.05),且试验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颈动脉斑块软硬度情况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IMT、斑块情况比较

2.2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TG、TC、LDL-C指标均呈降低趋势(P<0.05),其中试验组降低更明显(P<0.05);两组HDL-C指标均呈上升趋势(P<0.05),且试验组上升更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2.3 两组凝血相关指标表达差异比较

治疗两个月后,两组患者Lp-PLA2、FDP、APTT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P<0.05),其中试验组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两组PT指标则呈上升趋势(P<0.05),其中试验组上升更明显(P<0.05)。见表4。

表4 两组凝血相关指标表达情况差异比较

2.4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治疗两个月后,两组CD40L、hs-CRP、TNF-α、IL-17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其中试验组下降更明显(P<0.05)。见表5。

表5 两组血清指标比较

2.5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心血管发生情况比较

治疗两个月后,皮疹、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及不良心血管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心血管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阿托伐他汀可促进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及粥样斑块稳定,同时可抑制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生成,其在ACS患者治疗中效果显著。但由于CHOL与肠道吸收间的动态平衡,部分CHOL被重新吸收,若针对此情况加大药物剂量,可通过竞争性抑制还原酶造成肝细胞染色体DNA发生断裂,并引起细胞形态学变化、肝细胞凋亡,加重肝损伤[8]。联合中药治疗可减少阿托伐他汀用量,改善这一情况[9]。

传统医学认为,ACS患者气血循行不畅之象较重,与胸痹等范畴相似,发病过程中呈现气虚血瘀、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相兼为病等特征。益气活血、化瘀通脉之良药—脑心通胶囊已被用于多种心脑血管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其效果亦得到证实[10],而本研究亦取得良好成效。临床证据表明,在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评估中IMT具有一定的评估效能,这与ACS病变形成过程中,颈动脉内膜可因受粥样硬化刺激而发生的增厚有关[11-12]。而当颈动脉斑块不稳定程度加剧且引发破裂后,局部血栓形成可导致ACS进一步恶化。除传统血脂标志物及凝血检测外,新型凝血指标Lp-PLA2可反应斑块不稳定型,参与评估ACS患者病情及易损斑块预测[13]。本研究发现,两组患者IMT及颈动脉斑块、血脂、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均呈现显著改善,且试验组改善程度更为突出,提示脑心通胶囊、阿托伐他汀共用可有效促进ACS患者脂代谢、改善凝血功能。分析其原因可能为:阿托伐他汀本身降脂效果较佳,已被临床验证,而脑心通胶囊可凭借其活血、化瘀、通络之效促进机体血流状态改善,在其诸多药物构成中,黄芪可补气调血,使患者气旺后血行推动力加强,祛淤络通,其所含黄芪皂苷成分具有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强冠脉流量作用;当归长于活血、化瘀不伤血,其所含藁本内酯具有降压、抗炎作用,可抑制平滑肌收缩,增加组织耐缺氧力,与当归挥发油可共同调节脂质,对抗动脉粥样硬化;地龙司清热镇痉、通络除痹之效,其地龙蛋白、蚓激酶等提取物均可发挥降脂、预防心血管疾患作用;鸡血藤可补血行血、通经活络,其黄酮类、萜类提取物均可有效发挥降血脂、抗血栓之效;赤芍则可凉血活血,清热化瘀,其所含芍药甙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发挥治疗ACS功效;川芎可活血止痛,其川芎嗪提取物通过抑制血小板丙二醛生成等途径,发挥其抗血栓、扩张血管、抑制心肌收缩作用。在上述脑心通主要有效成分共同作用下,患者血脂与凝血状态可得到显著改善,配合阿托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患者血流状态亦可明显改善,最终提高颈动脉斑块稳定性,防止ACS恶化。

在ACS中,炎性因子所致斑块不稳定占重要地位,其通过诱发细胞凋亡、诱导血栓生成、激活巨噬细胞、活化内皮细胞、促进淋巴细胞迁移等多种途径参与ACS发生发展[14]。除作为标志性炎性介质的TNF-α外,IL-17亦可参与早期炎症启动,其在T细胞诱导下结合与对应受体可发挥抗炎作用[15]。hs-CRP不仅可对炎症状况予以反映,且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与ACS进程正相关[16]。CD40L可通过刺激血管相关细胞,促使其产生血管黏附因子等,激活免疫反应,在ACS患者斑块稳定性改变中发挥一定作用。本研究显示,联合用药可明显下调患者血清CD40L、hs-CRP、TNF-α、IL-17水平,说明脑心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调节免疫系统,缓解机体炎症。推测其原因可能为:阿托伐他汀与脑心通联用存在叠加作用,其中阿托伐他汀主要发挥其降血脂功效,而脑心通胶囊中黄芪皂苷等成分可发挥靶向调控作用,通过调节T淋巴细胞活性等方式,参与调控机体炎症,缓解ACS患者炎症因子表达水平,减轻相关反应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此外,桂枝主入心肺膀胱经,可温经解肌、助阳化气,其所含挥发油成分可刺激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加强患者自身免疫调节作用,使机体炎症状态得以改善,使血清CD40L、hs-CRP、TNF-α、IL-17水平均得以下调。此外,本研究亦证实此双联用药在稳定病情的同时亦利于突发状况的防治,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良好。

综上,脑心通胶囊与西药联合治疗ACS,可改善脂代谢情况及血液高凝状态,调控机体炎症反应,同时联合用药安全性尚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阿托颈动脉斑块
Gray-Weale分型对症状性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
阿司匹林片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