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碳适应”视角下传统城市景观改造方法

2022-06-24马潇骅付瑶

大观 2022年5期

马潇骅 付瑶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各类城市景观、公园绿地在地方经济增长中起到的助推作用不可忽视。但在目前低碳、环保的背景下,传统城市景观、公园怎样继续发挥优势,并在“双碳”目标下达到“碳适应”,值得探讨。在2030年达到碳达峰、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传统城市景观在升级改造的同时,更需要把“碳适应”放在重要位置。因此,探讨“碳适应”视角下传统城市景观升级改造的方法与设计思路,以实现城市景观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碳适应”;城市景观设计;景区改造

一、“碳适应”的提出

“碳适应”概念最早是由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李志青提出,本意是指在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关于碳中和、碳排放等相关的数据披露会剧增,同时“碳适应”是相关信息披露的重点之一。笔者认为,“碳适应”是在“双碳”背景下,各企业对碳中和、碳排放等相关数据、相关低碳行为,特别是对“碳”从漠不关心到身体力行“低碳”,进而加入碳交易的过程。那么,把“碳适应”放在城市景观改造中,则是要求城市景观的改造要以“双碳”为目标,适应低碳要求,最大限度发挥景观绿植的优势,吸收城市的碳排放。

二、开封城市景观设计的现状与发展

(一)开封城市景观的历史与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海城市由于地理优势,先一步发展起来。相当一部分内陆城市在其原有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业,将旅游收入作为城市创收的重点。城乡居民也开始在休假期间走出家门,省内游、省外游甚至国际游已经被广泛认可并逐步实践。作为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古城——开封,不仅吸引了国内游客的目光,也吸引了大量国外游客。目前开封市的城市景观除了市政绿化外,传统的公园景区还是占主体地位。尽管近年来政府已对古城墙、护城河周边的环境进行景观改造,但依旧无法撼动原有城市公园的地位。

开封作为八朝古都,历史遗迹数不胜数,拥有国家5A、4A级旅游景区8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处。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开封的建城史和建都史可以追溯到4100余年前,甚至拥有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罕见的城摞城遗址。为弘扬和发展传承了几千年的开封文化,几乎所有这些历史遗迹和历史人物(如包公、岳飞等),都先后被建成了相关的景区。但是,个别景区,特别是以名人事迹为主题的景区,以现在的眼光看,在低碳、韧性景观建设、碳转化率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景区中硬质铺装面积过多,缺乏地被植物等。虽然历史遗迹无法改动,但是历史遗迹周边的环境可以通过景观再设计等做到“碳适应”,从而达到“双碳”目标。

目前,开封市著名的景点有清明上河园、龙亭、铁塔、大相国寺、开封府、包公祠、中国翰园等。在上述景区中,铁塔始建于公元1049年,是1961年中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铁塔历经战火、大水,始终屹立在开封城东北角;大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因战乱、水患损毁,于公元1671年重修,于2002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公元1692年,贡院旧址后的煤山上建造了万寿亭,后称龙亭,是国家4A级景区。其他景区除历史遗迹外,基本是改革开放后陆续建造的,包括开封市唯一的5A级景区清明上河园。这些景区在文化传播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其短板也较为明显。红墙碧瓦、绿树草坪之间大多是水泥、沥青、石板路面,小路也是水泥混合鹅卵石、碎石铺成的;景区内植物配置不合理且受季节影响较大,二氧化碳转化能力较低;此外,景区道路规划也存在缺陷。因此,不只是企业需要“碳适应”,城市景观也需要“碳适应”。只有更快更好地适应,才能在“双碳”目标下,更好地帮助城市更加有效地转化二氧化碳。重返自然、低碳环保是近年来的社会热点话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态环境的重新认识,人们对景观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其具有观赏性,更要具备功能性。

(二)开封城市景观升级改造的设计方向

基于以上现状,开封市的城市景观在升级改造时,需要从保留地域文化特色、植物配置、韧性景观设计等多方面设计。除保留其应有的功能之外,景观改造后达到“碳适应”,从而助力“双碳”目标的达成。

开封市位于我国华中地区,中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52℃,年均无霜期为221天,年平均降水量627.5mm。因此,除了热带、亚热带植物外,其在植物配置方面可选择的余地较大。

铁塔公园在开封市所有景区中,属于绿化率相对较高的。铁塔公园建园较早,这些年也对园区景观做过几次改造,但是按照低碳、“碳适应”等标準来衡量,还有一定的差距。类似这种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景观改造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是否能够达到“碳适应”、做到低碳,更要考虑其文化底蕴,保留文化内涵。这就区别于其他景观的改造,相关人员要更全面地考虑设计方案,力争使改造设计方案既符合当下的要求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又突出其自身特点。

铁塔公园景区面积达51.24公顷,景区内不但有高大乔木,也有总面积较大的草坪,而且四面环水。所有这些原有景观都有助于将铁塔公园改造成一个“碳适应”、低碳的现代型城市景区。笔者认为,铁塔景区的现代化改造设计可以从以下七点入手。

1.重新进行植物配置

其一,乔木。其养植时间长,不仅体型高大,且具有历史价值。因此,对这部分植物可以保留现状,不做过多修改,在树根部的土地上补种灌木与地被植物,避免泥土外露、水土流失。

其二,灌木。视其种植年限和植株健康状况,部分或全部移植,尽量换成多年生、花期不同、花色不同的常绿植物(如金叶女贞、金边黄杨等),以保证其冬季的二氧化碳转化率;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可考虑通过灌木层次的不同,设计一些文化图案,以保留、宣传园区的文化特色。

其三,地被植物。根据植物的花期、花色等设计花境,不仅能提高景观绿化率,还能提高观赏度。此外,铁塔公园园区内的草坪较多,最有名的是一处面积较大的草坪,但这个草坪需要做的改动也相对较大。根据人们走路时喜欢遵循的“就近原则”,原有的草坪上已被踩出多条新的小路。对此,可以改种结缕草、百慕大等品种,不仅耐寒,而且耐践踏,同时也提高了景观的韧性;另外,重新设计草坪中的道路,增设汀步,既满足游客的“就近原则”,又提高游客游园的舒适度;同时,可以选用不同颜色的耐踩踏品种,设计种植出著名的汴梁八景之一——铁塔行云,既增加观赏性,又提高草坪韧性,同时也保证其原有功能不变。分散在园区内各处的小草坪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植草格种植结缕草、百慕大等品种,不仅耐踩踏、耐病虫害,还能提高草坪的韧性和透水性,解决草坪种植容易、后期维护难的问题。

2.实行人车分流

铁塔公园园区改造前允许旅游客车和员工车辆驶入,虽然便捷了员工上班和旅行团进园,但是主路和两边的人行道没有防护围栏,人们可以自由地行走在主路上,这种人车混行的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并伴有一定的危险,而且机动车在景区内行驶也会增加园区内的噪声和空气污染,在会车时也可能造成堵塞。因此,在进行园区改造时有必要进行人车分流设计。园区内不留停车场,或专门开辟一条员工通道;使旅游客车停在园区外的停车场,原有园区主路改为人行道,主路两边人行道上的树池改为休闲树池,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多的休憩空间;树池下方可改用高透水性的地砖,铺设成各种图案。实行人车分流不仅增加了安全性,也减少了噪声和空气污染,提高游客的舒适度。

3.使用新型环保材料

首先园区外的停车场四周设置排水管道,停车场内的主路改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沥青,停车位铺装改为透水砖或植草砖;每排停车位之间设计低矮绿篱隔离带引导车流方向,这不仅能提高停车场的绿化率,也不会影响行车视线。园区内主路改用透水混凝土或透水沥青,以便降水集中的时段雨水能快速渗透到地下,提高园区的韧性。其次在进行园区景观改造时,多使用ETFE(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超高性能混凝土等具有超高可塑性和强稳定性的建筑材料,助力韧性景观的建设,以达到“碳适应”。

4.建设生态驳岸

铁塔公园的驳岸有两种:一种是原有人行道两边的泄洪渠防护坡,另一种是水岸铁塔湖驳岸。对于泄洪渠的护坡,可以将护坡分为数层,上层护坡可以采用土工格室护案并搭配植物种植,增加雨水下渗量的同时提高园区绿化面积,减少园区硬质化铺装。针对铁塔湖驳岸应以软质景观为主,硬质景观为辅;对于这种观赏型湖泊,在进行驳岸设计时可以设置亲水平台增添互动性,增强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度,也可以将驳岸的部分岸线设计为步梯或缓坡,但也要注意观赏平台周围水深不能超过0.5m;可以增设沿湖生态廊道,调整周围植物配置,增添游览的乐趣。此外驳岸沿岸的缓坡上可以换植耐踩踏、韧性强的草种(如早熟禾、高羊茅等),并搭配不同种类的花卉,也可以设计花境等,不仅能够增加驳岸的绿化率,而且可以有效预防水土流失,增加地表径流的下渗量,起到保护驳岸的作用,提高园区的自然属性。

5.铁塔周围环境

对距铁塔较远的绿植重新进行植物配置,可以通过修剪原有草坪,增添一些草坪图案,使游客在登塔俯瞰时,也能感受到铁塔特色、北宋文化;对于紧挨铁塔的硬质化铺装,可以将原来的青石和水泥路面改用透水性强的地砖或水泥铺装,以铁塔为中心,做放射状绿篱带,在绿篱带内间隔植草或种花,在每条绿篱带中间穿插铺透水地砖,可供游客穿行。

6.原有花房

铁塔公园的盆景园、花房这部分建筑不需要再做改动,但通往花房的路面和花房内的地面同样是水泥硬质化铺装,需要改造。通往花房的路面可以参考人行道的改造方法,采用渗水铺装,改用透水砖或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花房内的地面可以改用生态透水砖,保证水的下渗速度和花房湿度;花房依旧保留其现有功能。

7.重新规划儿童活动区

铁塔公园现有儿童活动设施较为单一,且设施较为老旧,很难吸引儿童的兴趣。可以增添无动力游乐设备如地上蹦床、钻洞游戏、网笼、障碍设施等,将户外活动晋级成为练习的场所,满足儿童户外活动、游乐的同时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碳适应”视角下未来传统城市

景观设计的方向

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对环保认识的不断加深,生态旅游将是未来的主要旅游形式。原有的城市景观、公园除保留其固有功能之外,相应的碳适应能力的提高和生态化改造势在必行,否则,将可能在未来的生态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被淘汰。因此,在未来的城市景观设计、改造方面,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一是城市景观设计要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在向游客提供休闲、观赏等功能的同时,宣传当地特色文化,避免景观、景区同质化。

二是合理进行植物配置。景观设计要向高碳转化率看齐,植物配置不能只讲求观赏性,应四季有景,防止发生因季节变化导致二氧化碳转化降低甚至停止的现象。特别是北方地区,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多考虑植物的耐寒性、二氧化碳转化率、观赏性等,在保证其功能性的同时,也要提高景觀的碳适应能力和韧性。

三是多使用透水铺装。景观中的硬质化铺装尽量选用高透水性地砖或高透水性水泥,尽可能多地使地表径流向地下渗透,帮助提高地下水水位。

四是在景观设计中使用新型建筑材料。传统的建筑材料在保证功能性的同时,对环保、韧性、低碳等方面的要求微乎其微。但是,随着社会对环保的要求普遍提高,人们对城市景观的要求不再仅仅停留在“有”,更要“优”。近年来,各种新型建筑材料问世,特别是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后,新型建筑材料的适用范围、领域不断扩大,材料性能不断提高,这也从另一方面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景观设计应多采用可塑性高、稳定性强的材料,提高景观的自我修复能力。

五是加快韧性景观的建设。韧性景观是指在自然景观中融入人工景观改造,使景观在遭受自然灾害等外界的破坏后尽可能恢复其原有的状态,或适应灾害后新的自然环境。将韧性景观建设融入城市景观设计,有助于景观自主适应城市的多样性变化。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怎样在保持原有景观风格的基础上,真正做到“碳适应”,提高景观的生态效益,是各地面临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城市景观发展不仅要遵循原有景区景观的生态化改造,适应当地的习俗文化,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还需积极应用新型建筑材料,加强韧性景观的建设等,这些都对景观设计师发起了新的挑战,也对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佳林,李花倩,孙忠娟.国内外ESG信息披露标准比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当代经理人,2020(3):57-64.

[2]伊红珊,刘辉芳.石家庄泄洪渠河道生态设计[J].安徽农业科学,2009(14):6764-6766,6769.

作者单位: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通信作者:

付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