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菊花的分布与应用

2022-06-21赵惠恩

国土绿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培育出荒漠大漠

赵惠恩

菊花起源于中国,是菊科春黄菊族蒿亚族菊属植物,全球春黄菊族植物约有111 个属、1800 个种。大部分种类主要分布在中亚、地中海周边以及南非地区。而菊属则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近缘的亚菊属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等地,近缘的短舌菊属、喀什菊属则主要分布在荒漠,近缘的单种属百花蒿则主要分布在沙丘。

菊花遗传资源在我国分布广泛,甘菊广布新疆等地之外的我国各地;小山菊分布在神农架、五台山、小五台山、长白山等高海拔地区;紫花野菊和楔叶菊、小红菊作为草原多种植被类型的伴生种广泛分布在广大草原地区;小红菊向西延伸到宁夏、甘肃、青海;楔叶菊主要分布在东部草原,并且也和小红菊一样延伸到了俄罗斯和朝鲜等地;蒙菊常见于包头附近大青山一带石质或砾石质山坡,并向北越过蒙古,一直延伸到俄罗斯北纬72 度附近北冰洋沿岸。

亚菊属植物多数耐寒耐旱,大部分种类分布在荒漠草原。戈壁针茅—女蒿荒漠群丛组是蒙古高原荒漠草原特有地带性植被,其分布的东沿与干草原和荒漠草原的交界线重合,其西线又与荒漠区和草原区的交界线一致。最为典型的是其分布在集二铁路沿线赛汉塔拉以北至二连浩特并沿伸到蒙古,而在内蒙西部更干旱的区域则被戈壁针茅—蓍状亚菊荒漠群丛组所替代。在蒙古,戈壁针茅—女蒿荒漠草原主要分布在东戈壁区域,戈壁针茅—蓍状亚菊荒漠草原则主要分布在戈壁阿尔泰区和蒙古阿尔泰区山麓;在我国,戈壁针茅—蓍状亚菊荒漠群丛组主要分布在荒漠草原的西部,特别是在鄂尔多斯高原荒漠草原带的西北部分布最多,有时还混生有红砂、藏锦鸡儿、草霸王等荒漠植物。

戈壁短舌菊主要分布在阿拉善荒漠的东北部典型荒漠与草原化荒漠的过渡地带、在沙砾质或沙质土壤的戈壁区域,有时在流动沙丘也有分布,或有蓍状亚菊伴生;在蒙古主要出现在荒漠带东部和荒漠草原带,最东点可达到东戈壁的赛因沙丹。星毛短舌菊常分布在阿拉善南部(腾格里南缘)和河西走廊两山的低山地带,向西南延伸到柴达木荒漠及新疆东南部荒漠,因多生长在丘陵的顶部,又被人们称为“土包头”,是分布最广泛的短舌菊属物种。蒙古短舌菊主要分布在中央戈壁,与其伴生的还有灌木亚菊。灌木亚菊一直向西南延伸到中亚、西藏西部阿里地区。蒙古短舌菊和灌木亚菊可能是东亚分布的春黄菊族中最为耐旱的一些种类。

紊蒿广布于包头以西至贺兰山、阿拉善沙漠的边缘。沙生先锋植物百花蒿,多以稀疏的集群散生在库布齐、毛乌素、乌兰布和、腾格里流动沙丘的坡下部。

单头亚菊、藏亚菊、紫花亚菊、扁芒菊属植物等生长在5000 米以上的高海拔植物、远东北极的极地菊属植物、远东菊以及南极周边岛屿的纽扣菊属植物等,是菊花极其耐寒的优异遗传资源。菊花的遗传资源几乎遍布地球的各类高等植物的极端生境。

菊花可能最早起源于毛华菊和野菊形成的原菊,其后菊花脑、甘菊等野生种先后参与到菊花起源中。杂种起源的菊花适应性强,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目前,菊花大家庭更是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地被菊是利用小红菊、紫花野菊、菊花脑、野菊、毛华菊、甘菊等野生种和菊花杂交培育出的露地适应性强的菊花新品种群,近期又增加了蓍状亚菊、太行菊等近缘属的种质,使得其适应性进一步扩大。

菊花是花卉育种的一大奇迹,为提高菊花的适应性,陈俊愉院士提出了野化育种的理念。菊花远缘杂交相对容易,春黄菊组不仅亚族内能够杂交成功,而且借助于胚挽救技术,可以获得亚族间杂种。早些年,日本和南京农业大学曾获得多个菊蒿亚族和蒿亚族间的杂种。北京林业大学和北京刘文超夏菊育种研究所合作,在国内外春黄菊族分子系统学和杂交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定向杂交,也先后获得了菊属和亚菊属、菊属和太行菊属、太行菊属和紊蒿属、女蒿属和日本雏菊属、小甘菊属和菊属等属间杂种,培育出了适宜我国西部寒旱区域六省区推广应用的保健牧草菊花新优品种,主要有利用长白山分布的小山菊培育出的适宜内蒙东部草原植被恢复的小山菊系列品种——长白晨曦;利用内蒙古东部草原分布的楔叶菊培育出的适宜俄罗斯远东、中国内蒙古、蒙古东部草原等地的楔叶菊系列的品种——草原霁雪、草原云霞;利用二连浩特附近的女蒿培育出了适宜中蒙荒漠草原东部植被恢复的女蒿系列品种——晨雾木菊,利用大青山西段狼山山坡分布的蓍状亚菊培育出了适宜中蒙荒漠草原中西部植被恢复的蓍状亚菊系列品种——金色穹庐、阴山穹庐、大漠金湫、大漠秋雪、大漠秋茗、大漠细叶、大漠异叶、草原牧歌等牧草或茶用菊花品种;利用中央戈壁分布的灌木亚菊培育出了适宜一带一路陆路沿岸国家荒漠地区植被恢复的灌木亚菊系列品种——丝路花雨、小小丝路、大漠铜墙、大漠铁壁、大漠白堤、大漠轻舟等;利用西藏海拔5560 米高寒区域分布的铺散亚菊培育出了铺散亚菊系列品种——昆仑萤火、高原凝香、昆仑天问等;利用生长在太行山悬崖峭壁的我国特有属植物太行菊培育出了太行银河、太行明珠、太行龙湫、月落九天、月落金湫等,另外还利用柴达木荒漠的灌木小甘菊、贺兰山悬崖分布的贺兰山女蒿、荒漠分布的紊蒿等,先后培育出了很多优良品系,并且在阿拉善、青藏高原研究所珠峰站等地建立了菊花引种试验基地,为我国寒旱区域国土绿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金色穹庐和太行菊

戈壁短舌菊

百花蒿

源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园林的一大精髓,近自然修复是我们美丽中国建设的一大途径,但生物入侵的警钟也时刻向我们警示着近缘物种的过渡适应性的危害。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充分发挥乡土植物杂种优势,加速物种的演化,还是提高我们草原、荒漠的承载力,赶上美新澳草场的生产力,增加更多的碳库?抑或会真的污染当地物种的纯度,降低生物多样性,改变当地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崩溃?还是远离核心保护区,仅在人居区等干扰区域适度开展具有一定调控手段的生态恢复……这些问题亟待科学答案。

人类驯化作物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地球的野化是近期才提出的一大课题,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严峻挑战,花卉的野化育种和作物野生种的快速驯化,逐渐成为我们的一大责任。

移民火星是人类的梦想,构建火星适宜生境是我们真正走上火星的前提基础,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提出利用低等植物藻类和地衣等改善火星生境的策略,南非开普敦大学开展了利用复苏植物的探索,美国北卡州立大学提出了利用极端微生物进行转基因植物育种的策略,荷兰研究者开启了火星模拟土壤适宜植物的筛选实验,加拿大有关人员也开展了极端生境适宜植物的引种收集。

北京林业大学自2012年开启火星菊花育种以来,先后利用极寒极旱菊花遗传资源进行了广泛的聚合杂种优势研究,为未来火星菊花的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与风毛菊属植物的体细胞杂交研究,转基因和基因编辑育种等,打下了基础,未来菊花是否可以较早适应火星每日剧变的火星温度和极端干旱等恶劣生境?要回答这个问题,仍然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菊花是花中隐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诗意田园的幸福生活。菊花是风景园林的马前卒,是西部国土绿化和乡村振兴的急先锋,是地球野化和构建一带一路陆路沿线生态系统安全项链的小珍珠,是火星移民的小火星。菊花能让我们少吃一粒沙子,菊花或许也能让我们在火星上看见风景。

猜你喜欢

培育出荒漠大漠
向荒漠宣战
俄罗斯培育出能够发光的植物
荒漠生态系统的演变
大漠落日
新纪录
大漠演兵
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人猪嵌合体胚胎
荒漠水塘
荒漠之路上的三首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