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两会”素材涵养核心素养

2022-06-21梁晓丹

关键词:两会

梁晓丹

摘   要:一年一度的“两会”是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多年来,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将“两会”作为源头活水,将道德与法治试题,巧妙地与“两会”结合,从不同角度选材,灵活设计考查任务,来实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两会”;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2)14-0051-03

一年一度的“两会”是我们国家政治生活的盛事,是我国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也是学生了解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窗口。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也将“两会”作为源头活水,从不同角度选材,灵活设计任务,实现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纵观河北省近年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几乎都能寻见“两会”的影子,虽然每年的选材与任务设计都各有不同,但巧妙利用“两会”这一热点,综合考查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追求始终如一,下面就从选材视角的不同切入,结合真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关注会议的召开

真题再现(2019年第1题):

2019年3月5日至1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责。适宜帮助我们理解这一政治生活的是

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③公民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④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题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代表出席盛会履职为情境材料,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与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基本原则对接,让考生认识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详细了解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知道人民行使权力的途径和方式,懂得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有利于提升其民主意识,促使其自觉参与民主生活,从而具备一个合格公民所必需的常识和素质,也让学生在对国家政治制度优越性的感悟中提升政治认同。

二、关注会议的议程

真题再现(2018年第25题):

话说宪法,感悟法治。

材料一: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不得与宪法的规定、宪法的原则、宪法的精神相违背,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依法立法。

——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

(1)用材料一的观点解释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程安排。

答案: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监察法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所以,先审议宪法修正案(草案),再审议监察法(草案)。

该题以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两项议程为情境材料,考查宪法的最高法律效力。全国政协委员李保平在“两会”上的发言内容体现了其高度的宪法意识,也彰显了在国家发展中政协委员的担当。他强调一切立法活动都必须以宪法为准绳,是对宪法最高法律效力的深刻领悟。学生首先要从李保平的发言内容中提炼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这一知识点;其次要将这一知识点应用于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两项议程的安排顺序这一真实情境的解读中,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科素养。试题不是止于对法律知识的考查,而是指向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以“两会”议程安排为话题,引导学生从细微处用心观察国家政治生活,体会其中包含的法治思维,感悟到法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调动知识和运用知识分析、推理、解释的过程中体现法治观念这一核心素养。

三、关注工作报告的内容

真题再现(2021年6~7题):

下表内容摘自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回答6~7题。

6.上表内容中摘自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应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综合理解上表内容,可知

①对权力的监督得到加强

②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③法治中国建设全面推进

④公民享有廣泛民主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该题选材于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不同国家机关的工作报告内容,考查考生对国家机关职权及关系的辨识和理解,同时使考生体会法治中国建设的成就,增强法治观念。审结案件是人民法院的职权,扫黑除恶,审结涉黑涉恶犯罪案件既是公正司法的体现,又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追诉犯罪是人民检察院的职责,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社会治安管理属于政府的职能;立法是人大的职权,这都有利于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相应的保障。考生在对各国家机关职权及关系进行辨识理解的同时又能感受到法治的尊严、国家治理的进步,从而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和法治观念。

四、关注会议的成果

真题再现(2011年第1题):

2011 年3 月14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查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回答1~2 题。

1.“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   )

A.未来十二年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B.未来五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宏伟蓝图

D.共同理想实现后的美好蓝图

该题取材于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文件,考查学生对国家发展阶段的认识。用国家对未来的构想与规划,激发学生对党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中华民族一直在追梦的路上奋发图强,把对未来的期盼化作一个个具体的五年规划和目标,一步步实现我们的理想。这样的命题方式,既考查了考生对国家生活热点的关注与理解,又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梦实现的具体历程,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接力奋斗,从而涵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

五、关注会议内容的深度解读

真题再现(2021年28题节选):

材料三:我国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我国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平整土地,一般能产生1%到3%的新增耕地;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大幅度改善了农田生产条件。评估数据显示,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0%到20%,农药施用量减少19.1%,化肥施用量减少13.8%。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在粮食生产中坚持了哪一发展理念,概括其表现。

材料四:近年来,我国种业科技进步明显,培育了一批粮食作物新品种,从种源上为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保障。但种业核心技术创新不足,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良种来源和供给仍有短板,部分种源仍然需要进口。

(4)材料四所述事实启示我国应着力提升什么能力促进粮食生产。

该题的情境材料虽然不是直接取材于“两会”,但是对“两会”相关内容的深度解读。 2021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保障粮食安全的要害是种子和耕地。要加强种子资源保护利用和优良品种选育推广,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和质量”等。这道题选取的两则材料是对于种子和耕地问题的深刻解读。材料三从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到高标准农田建设,让学生看到国家为保护粮食安全所做的努力,可以激发考生的社会责任感,从而在生活中自觉做到节约粮食,为维护粮食安全贡献一己之力。材料四通过叙述我国的种子安全现状,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在看到我国的发展成就的同时,也看到差距,能起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其全面客观理性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

总之,河北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选材于“两会”的政治生活真情境,让学生在真情境中探究分析、解决真问题,在分析、解决真问题的过程中考查真能力、提升學科核心素养,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两会
“两会”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