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海岛上的村庄,还在打鱼晒网吗?

2022-06-21

中学生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海岛柑橘渔民

[01]

这一次的研学之旅,我们来到了上海的长兴岛。

在这里,我们探访了多个村落与港口,新鲜的海风掺杂着海鲜的腥味,海边原始的气息感染着周围的一切,海浪轻拍着岸边,伴随着嘈杂的叫卖声,当地渔民过去从这样的模式中受益颇丰,时常能将出海捕到的鱼卖一个好价钱。

但时间的流逝也让渔民的存在痕迹渐渐磨去,直到长兴岛最后一个渔民村落——海新村的消失,长兴岛的渔民彻底成为历史。但是过去事物的消失不代表着绝迹,新的模式在时代与需求的演变下应运而生。

在横沙渔港码头,我们得知这个岛上已经没有了渔民,现在都是靠外来的渔民开船过来买卖。天然的环境没有促使岛上的居民以钓鱼为生,而是建造了港口来进行买卖。最近的新冠疫情也影响到了生意,因为进口的鱼产往往不让通过。

[02]

在岛屿中部的大兴村,每家每户都有一栋在城市中很难拥有、甚至很难看见的独栋大别墅。在村庄里我们拜访一位柑橘养殖的奶奶,从奶奶口中得知,在长兴岛上已经没有人从事捕鱼行业了,大概近五十年都在岛上进行柑橘培育工作。

拥有橘园的阿姨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橘子。正在打理菜园的奶奶温和地看着我们和狗狗玩乐。

“你们来的正巧狗昨天刚洗过澡,要是没洗过还不叫你们摸呢太脏了。”

“我们这有差不多3000多村民,2000多人是搬过来的,大家基本都是种地的,没有渔民。”

“来尝尝!橘子很好吃的!进来吧进来吧!”

热情的、朴实的村民不依靠渔业,也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在长兴岛的生活虽比不上大城市的繁荣与热闹,却也拥有它独一份的宁静与闲适,伴着海风的属于自己的农事生活。

[03]

在圆东村里,通过与柑橘种植者们的对话,我们发现事实上这些柑橘并不是当地人民生存下去的主力产业,他们大部分都花时间在种植其他农作物或者外出打工等方面。

老人已经没有办法干高强度、高薪资的工作,因此他们会通过种植柑橘来补贴家用。柑橘种植成为了村民的“后备保障”,能够帮助那些年事已高但是家庭经济状况较差的人获得“保底”收入。而对于家庭经济状况并不差的居民而言,种植柑橘则仅仅是退休后的休闲,也是消遣的一种方式。

在潘石村,一個已经当了奶奶的小卖部店主告诉我:“以前我们都有着自己的橘子园,但是现在好多外地老板来包地种橘子,我们也就把地卖给他们。平常我们就搓搓麻将,打打牌,自己留一小块地种些家里吃的菜。每年都会有橘子节,会有好多游客来参加,橘子也会卖点好价钱。国家的扶持也让村子越来越现代,现在还有工厂哩。”

[04]

调查中,我们沿着村中小路径直向前走,路过了形形色色的村庄小屋,小屋的另一侧是一大片橙绿相间的大片橘园,在这样一个下午,阳光洒在整个小村落上,不禁感叹村中生活的惬意。

主干道旁有一条单向岔路口,路的尽头是一户人家,有一位老奶奶坐在门口。我们远远地向老奶奶打了声招呼便走了进去。

奶奶大概70多岁,身后是一栋两层房子,墙上有些青藤爬着,看起来也有些时日没打理了。听闻我们想了解当地生活状况,奶奶立刻从椅子上站了起来,满脸笑容地迎接我们的到来。她说:“现在变化可大了,与从前的村庄很不一样了。”在奶奶说话的时候,我们观察了下爷爷奶奶家的环境:房前小院子的西边,是一个用透明塑料纸搭建的小棚子,爷爷在大棚中种了不少花草,生活饶有兴致。

奶奶说她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长兴岛人,小时候在川沙县长大,为了爷爷嫁到了长兴岛,后来一直在长兴岛生活了将近60年。“感谢政府啊,这几年来福利越来越好。你看看,家里啥都有,电视机、冰箱,什么家电都有,网电啥都有。”奶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神情。

走之前,奶奶还不忘叮嘱我们,橘子随便拿,每个都很甜。在夕阳的照耀下奶奶皮肤的皱褶越加明显,看着她淳朴的表情,从她的眼中似乎感受到了她对生活的欢喜,对我们的热情。

通过这次研学,我们才知道海岛居民的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打鱼晒网,在美丽的沙滩上看着日出日落。他们的生活逐渐“陆地化”,但这里依然保存着质朴的民风,人们的生活悠闲自在、富足惬意。

这是我们之前不了解的海岛,也是这次研学之旅最大的收获。

(本文选自乡村笔记BTC公众号)

编辑/苗嘉琳

猜你喜欢

海岛柑橘渔民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柑橘家族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
“实验与探究”的变式应用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