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鳞状细胞癌抗原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2022-06-20孙燕红杨春玲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14期
关键词:鳞状内膜淋巴结

孙燕红 杨春玲 吴 玮

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安徽黄山 254000

子宫内膜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中的恶性肿瘤,多发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的妇女,发病年龄主要在45~55岁,每年新发患者约为20 万例,子宫内膜癌在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二且发病率高[1-2]。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分期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估患者的预后状况。因此,对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评估尤为重要,寻找能够提示患者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指标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能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且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在血管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3-4]。鳞状细胞癌在人体主要包括有皮肤癌、阴道癌、外阴癌、宫颈癌等。相关研究显示,中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出现淋巴结转移时,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水平常会明显升高[5-6]。目前,临床中关于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SCCAg 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研究鲜有报道,为进一步明确这两项指标对患者预后状况的评估价值,本研究探讨了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SCCAg 表达水平及其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数据分析,探讨通过对病理学参数变化采取对应临床治疗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安徽省黄山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妇产科2017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接诊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0 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我院门诊健康女性75 名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观察组病理学检查符合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7-8];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服用过抗抑郁和焦虑的精神类药物;②造血细胞和凝血功能异常;③阴道炎、宫颈炎等生殖系统疾病;④患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⑤内肠道消化系统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观察组年龄35~80岁,平均(55.05±9.07)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8~30 kg/m2,平均(28.98±1.23)kg/m2;低分化20 例、中高分化60 例;TNM 分期Ⅰ+Ⅱ期69 例,Ⅲ+Ⅳ期11 例;无淋巴结转移71 例,有淋巴结转移9 例。对照组年龄34~82岁,平均(55.10±8.90)岁;BMI29~31 kg/m2,平均(29.28±1.25)kg/m2。两组年龄、BMI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

1.2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两组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4 ml 外周静脉血,使用离心半径10 cm,3500 r/min的速度进行离心10 min,提取上层清液储存于-20℃的冰箱中保存备检,将离心后的血清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对VEGF进行检测,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血清SCCAg 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分析相关性。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清VEGF、SCCAg 水平比较

观察组VEGF、SCCAg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VEGF、SCCAg 水平比较()

表1 两组血清VEGF、SCCAg 水平比较()

注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

2.2 不同特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SCCAg水平比较

不同分化程度、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血清VEGF、SCCAg 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SCCAg 水平比较()

表2 不同特征的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VEGF、SCCAg 水平比较()

注 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CCAg:鳞状细胞癌抗原

2.3 血清VEGF、SCCAg 水平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SCCAg 水平与子宫内膜癌分化程度呈负相关(r=-0.503、-0.446,P <0.001),与TNM 分期呈正相关(r=0.736、0.450,P <0.001),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662、0.510,P <0.05)。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可通过淋巴途径转移至卵巢、宫颈等,还可以通过血液转移至肺、肝、骨等器官[9-10]。子宫内膜癌的分期,目前采用的是手术病理分期,其中Ⅰ期子宫内膜癌是局限在子宫内膜或累及子宫浅肌层、深肌层的子宫内膜癌,Ⅱ期子宫内膜癌是累及宫颈间质的子宫内膜癌[11-12]。Ⅲ期子宫内膜癌是从子宫扩散累及到子宫的浆膜层或输卵管、卵巢、盆腔的淋巴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13-14]。淋巴结转移一般是指恶性肿瘤通过淋巴管转移至其周边,或其相关的淋巴结,造成肿瘤细胞在淋巴结滋养、繁殖,引起淋巴结癌性的肿大[15]。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是国际妇产科联盟手术病理分期的重要参考指标,可评估预后和指导辅助治疗[16-17]。

子宫内膜癌的转移方式主要是直接转移,主要进行淋巴结转移,首先从子宫内膜层浸润到子宫肌层,可以向下蔓延到子宫颈向两旁蔓延到输卵管、卵巢等。淋巴结转移可以转移到盆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到子宫内膜癌晚期,癌细胞可以通过血液转移到肺部、脑部或者肝脏、肾脏等各个器官[18-19]。VEGF 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在不同肿瘤组织中,VEGF 有着不同程度的表达,不但可诱导微血管形成,而且在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20-21]。SCCAg 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分离得到的一种肿瘤糖蛋白相关抗原,SCCAg 水平与子宫颈鳞癌患者的病情进展和临床分期相关,若肿瘤侵及淋巴结,SCCAg 会明显升高[22-23]。

本研究结果显示,VEGF、SCCAg 水平在观察组中表达更高,且在低分化程度、TNM 分期Ⅲ+Ⅳ期及存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血清VEGF、SCCAg 表达也明显升高,血清VEGF、SCCAg 表达升高会增加血管通透性,导致肿瘤通过淋巴结转移进行传播,也导致更多的养分向肿瘤部位输送;同时VEGF 也能招募循环系统中的内皮前体细胞,并作为新生肿瘤血管的构成成分。尽管癌症患者体内存在多种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但其中VEGF 被选为肿瘤治疗的主要靶点,是癌细胞自身基因突变和肿瘤微环境的原因,肿瘤微环境特别是低氧、炎症因子及炎症相关细胞聚集,使得SCCAg 表达量上调[24-2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VEGF、SCCAg 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与TNM 分期、淋巴结转移之间均呈正相关,提示血清VEGF、SCCAg 在子宫内膜癌生物学方面可能存在着联系,提示其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相互协同的作用。但参与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少,且未纳入研究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因此仍需日后进一步的探讨。

综上所述,血清VEGF、SCCAg 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呈现高表达状态,血清VEGF、SCCAg 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状况的评估指标。

猜你喜欢

鳞状内膜淋巴结
喉前淋巴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淋巴结肿大不一定是癌
巨大角化棘皮瘤误诊为鳞状细胞癌1例
子宫内膜癌组织URG4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Polo样激酶1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
姜黄素对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侵袭的抑制作用
猪子宫内膜炎的防治
精细解剖保护甲状旁腺技术在甲状腺癌Ⅵ区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
搔刮内膜对改善内膜接受性的作用